二战德国闪电战的创立者是谁
二战德国闪电战的创立者是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HeinzWilhelmGuderian,1888年6月17日—1954年5月15日),德国“陆军大将”、军事家,是“闪击战”的创始人,也是“装甲战”、“坦克战”的倡导者,“德军装甲兵之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著名的德国陆军将领之一。
古德里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提倡坦克与机械化部队使用于现代化战争的重要推动者,在他组织与推动理论下,德国建立了一支当时作战最具效率的装甲部队,屡屡击败敌军,是联合兵种作战和前线指挥等战争型态发展的推动者。
古德里安是陆军战术“闪击战”的创始人,历史学家赞其“闪击战之父”,与曼施坦因、隆美尔被后人并称为二战德国三大名将,也被称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帝国之鹰”。
扩展资料
闪电战最初用于波兰。1939年9月1日4时45分,德军以其6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为主要突击力量,在一马平川的波兰西部势如破竹般撕破了波军6个集团军约80万人组成的防线。
德国装甲部队与空军构成的快速纵深挺进力量,将陈旧庞大的波军迅速撕裂、合围,至10月5日,波兰战役即告结束。波军6.6万人阵亡,21万人受伤,69.4万人被俘,而德军仅伤亡3万余人。从而以一种成功的全新的战术被铭刻到了世界军事史上。
二战初期,纳粹德国军事家打造的闪击战,攻势凌厉,似乎无往而不利,27天内征服了波兰,1天内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闪击战确实曾辉煌一时,堪称战争史的一大经典。
闪击战挟最新高技术兵器以最小的损失,突然、迅速地达成战争目的,其理论魅力至今依然不减。研究“信息+闪击战”可能演变的“信息化闪击战”,利于我们在未来战争中防范新的闪击战,并在作战中寻找更多的制胜之机。
参考资料:
这场战役由北方军麦克莱伦率领的十万大军对抗托马斯.杰克逊率领的3万人,力量悬殊无异于鸡蛋碰石头。
杰克逊采用快速突进方法,不在乎城池的一得一失率领部队昼夜兼程,7天的路程硬是3天走到了北方军的后面。
而麦克莱伦过于小心谨慎,在攻占每一座城池哪怕一个村庄都要留下部队防守,导致他的主力部队一再的减少。
杰克逊立马挥师南下发动进攻,麦克莱伦在付出惨重的代价之后突出重围退回北方。
这场战争是闪电战的雏形,不在乎城池的得失,用空间换时间,打敌人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绕至敌方后方发起总攻。
闪电战真正的提出者并不是古德里安,而是二战法军将领夏尔.戴高乐。
当时的法国虽然号称欧洲最强大的陆军,但综合来看,法国每月只能生产三百辆坦克,可是分配到各个步兵团却寥寥无几。
所有国家,包括德国都是采用一战时的策略:坦克是配合步兵作战的。
但是戴高乐的初衷是想把一些快速突进的坦克单独列出来,让他们可以在法国一马平川的田野上与德国展开厮杀。
他将备忘录交给了法国高层,却被英法联军总司令甘末林拒绝。
所有的法军将领包括英国,都认为马奇诺防线无坚不摧的时候,戴高乐却充满了担忧。
而这份备忘录,却被古德里安看到了。
很多人觉得德国闪击波兰是因为波兰国力弱,苏联背刺,德军无敌造成的。
事实真是这样吗?
德军的原计划是三天之内终结华沙,而德军部队准备并不充分,可以用一盘散沙来形容,虽然波兰军队武器装备差强人意,但抵抗的信心却是爆棚。
那个时候古德里安还没有发挥机械化部队的优势,导致德军并不像在法国那样一马平川,所有的将领还是秉持一战的方法--坦克只是配合步兵的。
可古德里安阅读了戴高乐的备忘录后才发觉,于是法国战役时德军打出了一马平川的气势。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