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发生了什么大事件?
140米——亚洲最大自航绞吸挖泥船试航成功
6月12日,首艘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最大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成功完成首次试航。
这标志着“天鲲号”向着成为一艘真正的疏浚利器迈出了关键一步。
“天鲲号”长140米、宽27.8米,最大挖深35米,总装机功率25843千瓦,设计每小时挖泥6000立方米,绞刀额定功率6600千瓦。
它标志着我国已经能够自主设计建造新一代的重型自航绞吸挖泥船,实现了该船型关键技术的突破。
与以往的挖泥船相比,“天鲲号”在技术上有许多创新之处。
比如,它安装了国内最先进的绞吸挖泥船智能集成控制系统,有了这个“大脑”,便可实时显示疏浚三维土质、推算潮位等。
通过简单的操作就可自动定位,开始挖泥作业。
据悉,重型挖泥船属于高技术含量、资金密集型国家重要基础装备。
过去,全世界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自主设计建造的核心技术。
只有实现重型挖泥船的自主设计建造,才能不受制于人,实现河道疏浚、航道开挖、海疆建设的独立自主。
二、1.2万列——中欧班列通达15个国家49个城市
日前召开的中欧班列运输协调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传出消息称,目前,中欧班列已累计开行超过1.2万列。
仅2018年1月~11月,开行就达5611列,同比增长72%。
全年开行数量有望突破6000列,提前两年实现了《中欧班列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确定的“年开行5000列”目标。
据悉,中欧班列双向运输日趋均衡,回程班列数量与去程班列的占比已达到71%,基本实现“去4回3”。
开行范围不断扩大,国内开行城市56个,可通达欧洲15个国家49个城市。
运送货物也由开行初期的手机、电脑等IT产品,逐步扩大到服装鞋帽、汽车及配件、粮食、葡萄酒、咖啡豆、木材纸浆、家具、化工品等品类。
业内人士认为,全国中欧班列发展建设逐步迈向优质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对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互联互通和经贸合作水平,释放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通道潜能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悉,中欧班列自2011年开行以来,从无到有,快速发展,规模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
如今,中欧班列初步实现重去重回。
随着国际铁路合作机制的完善,中欧班列品牌效应还将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