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郭子仪

 我来答
承吉凌8580
2022-10-07 · TA获得超过1.1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4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6.5万
展开全部

一、郭子仪在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记载

郭子仪从小喜武,研读兵书,年轻时以武举进入仕途,官至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

郭子仪凭借杰出的军事才能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恢复唐朝中央政权,安定社会,稳定边境, 交好少数民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很快攻破洛阳,直逼长安。

唐玄宗避祸四川,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国事危难,肃宗任命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担负收复洛阳、长安两京,抗击安史叛军的重任。

郭子仪先在恒阳城下大败史思明以及安禄山的援军,夺取了潼关;然后他又率领唐朝15万人马以及从回纥借来的5000精锐骑兵,分三路直取长安。 这时,安禄山被他的儿子安庆绪杀死,郭子仪趁叛军内乱,一举收复了被叛军占领1年零4个月的京师长安。

随后又在新店击败安庆绪,收复洛阳。收复洛阳之后,肃宗对郭子仪赞誉有加,称其为大唐的再造者,并封郭子仪为司徒,代国公。

758年10月,郭子仪等9个节度使又率兵进攻退守相州的安庆绪,安庆绪走投无路,向史思明求援。 由于监军太监鱼朝恩不懂军事,贻误战机,唐军大败。

肃宗听信鱼朝恩的谗言,把相州失败的责任推到郭子仪一个人的身上,免去他的官职,召他回京,命李光弼接替他的职务。史思明听说郭子仪被解职,立即带领大军进犯洛阳,洛阳再次失守。

河东一带的节度使驻军听说洛阳失守,都骚动起来,肃宗只得起用郭子仪,任命他为河北诸州的节度使行营及兴平等军副元帅,并封他为汾阳郡王,出镇绛州,肃宗临死时把河东的一切军政大权都交给了郭子仪。 郭子仪一到任,就杀了 40多个为首作乱的人,稳定了河东的局势。

史思明死后,他的儿子史朝义继续盘跟在洛阳。即位的代宗任命郭子仪为副帅,出兵讨伐史朝义。

郭子仪认为单凭唐军的力量,难以消灭叛军,于是向回纥借来10万精兵,一举攻占了洛阳。史朝义逃往莫州,763年,众叛亲离的史朝义自杀,为祸8年的安史之乱终于被郭子仪平定了。

安史之乱平定后,郭子仪又多次平定节度使仆固怀恩等人的叛乱,并多次击退吐蕃军队的进犯,保证了关中和长安的安全。

二、郭子仪对历史的贡献是什么

郭子仪( 697〜781年),华州郑县(今陕 西华县)人,唐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初 以武举补左卫长史,唐天宝八载(749年)任横 塞军使,后以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朔方节度 右兵马使。安史之乱时被任命为朔方节度使, 在河北打败史思明。

后联合回纥收复洛阳、长 安两京,平定天下,对挽救唐朝的危亡起到了 至关重要的作用。唐代宗时,叛将仆固怀恩勾 引吐蕃、回纥进犯关中地区,郭子仪正确地 采取了结盟回纥、打击吐蕃的策略,保卫了国 家的安宁。

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84岁 高龄时才告别沙场,天下因有他而获得安宁20 多年。尽管郭子仪一生功劳显赫,但他忠勇爱 国,宽厚待人,从不居功自傲,因此在朝中有极 高的威望,是中国封建社会忠臣良将的典范。

三、郭子仪

84岁,最NB得是单枪匹马吓跑吐蕃,那时候回纥和吐蕃叛乱,郭子仪一个人跑到回纥阵营,吐蕃知道后,连夜跑了。

郭子仪晚年,他的儿子娶了公主,一次夫妻吵架,他儿子说,要没我父亲,早就没了你们大唐,公主跑到皇帝那里告状,这可是抄家的罪,但皇帝却说:“的确,没有郭家,就没有我大唐” 郭子仪可以说是功高震主的元帅、将军里面仅有的几个善始善终,富贵子孙的大将军 独任朔方无限功—大唐名将之郭子仪 提起郭子仪,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打金枝》这出戏,联想到他对大唐帝国的忠诚和大度,却很少有人注意到,他是一个既深情又痴情的男子,在感情上,他从未真正背叛过他的正妻王氏,一生相濡以?i,不离不弃,两人是一对真正的恩爱夫妻。 郭子仪一生有八个儿子,其中六人是王氏所生,所有8个女儿都是王氏的嫡女,仅从生育的频率和数目就可推断两人的感情深度,从王氏的墓碑记载可知,郭暧是郭子仪和王氏的嫡子,后来成为升平公主的驸马,郭映是郭子仪最小的儿子,也是与王氏所生的幼子。

王氏去世之时,郭子仪悲痛欲绝,不能自抑,停柩几近半年,不忍将爱妻下葬,最后实在没有办法,才送爱妻入土为安,请名士杨绾撰写碑文,为王氏的一生写下深情的回忆。 出生太原王氏的名门仕女有夫如此,情深似海,真是复有何憾,她嫁的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郭子仪(公元697年—公元781年)是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身长六尺有余,按照唐尺就是1。80以上的身材,他魁梧英俊,少年时期就通过武举考试成为左卫长史,又是世家子弟出身(他的父亲郭敬之历任五个州的刺史),唐代崇尚军功,重视武举制度,郭子仪理所当然地获得了太原王氏的亲睐,15岁的王家小姐成为了郭子仪的妻子,虽然当时的郭子仪还只是一个潜力股,但是他拥有非常出众的资质,太原王氏慧眼如炬,没有放过这样的好小伙子。

“安史之乱”爆发了,带给普通百姓的是无数的离乱和痛苦,带给郭子仪的则是鹏程万里、扬名青史的机遇。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蓄谋已久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起兵造反了,“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舞”,十五万叛军如潮水般南下,很快攻占了东都洛阳,安禄山自称大燕皇帝,承平日久的朝廷陷入了一片惊恐之中。

郭子仪临危受命,成为朔方(今宁夏灵武西南)节度使,与训练有素的叛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较量,陆续收复了云中(今山西大同)、马邑(今山西朔县东北),又与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合兵,收复常山郡的九个县城,严重威胁了安史叛军的归路,因为河北各郡是洛阳和安禄山老巢范阳的必经之地,安禄山不敢怠慢,让史思明带上几万人马攻打郭子仪和李光弼。 郭子仪、李光弼的部队退往常山(今河北真定),史思明的部队如影随行,郭子仪兵出奇招,派出五百骑兵,引得敌军追了三天三夜,正当敌军精疲力竭之际,唐军趁势进攻,史思明大败,赶紧向安禄山乞求援军,史思明的兵力很快增到五万人。

此时,郭子仪和李光弼的部队共有十万人,但郭子仪并不急于交战,“贼来则守,贼去则追,昼扬其兵,夕袭其幕”,让五万叛军疲于奔命却欲战不能,士气十分低落。 郭子仪眼看时机成熟,在嘉山(今河北定西)以十万对五万,斩首四万级,生擒五千人,史思明披头散发、光着脚板逃到了博陵(今河北定州)。

嘉山大捷,河北十多个郡纷纷杀死叛军守将,迎接王师,叛军退路已被截断,人心浮动,唐将哥舒翰又坚守潼关天险,闭门不出,叛军进退维谷,形势对朝廷非常有利。 在这个关键时刻,年纪老迈的唐玄宗却一意孤行,走出了一个遗恨千古的昏招。

本来郭子仪主张坚守潼关,避敌锋芒,然后北图范阳,唐玄宗却严辞逼迫哥舒翰出潼关迎敌,潼关守军一战全军覆没,叛军直指长安,唐玄宗仓惶逃往四川。长安、洛阳都落入安禄山的手中,大唐风雨飘摇,大厦将倾。

公元756年七月,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奉唐玄宗为太上皇。郭子仪率领五万朔方军为其保驾护航,“军声遂振,兴复之势,民有望焉”。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安禄山被亲子安庆绪杀死,史思明不听安庆绪的调遣,安史集团分裂了。朝廷决定展开反击,皇子李?m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元帅,郭子仪担任天下兵马副元帅,收复两京的重任落到了郭子仪的身上。

安史叛军中的骑兵原是唐军部队中的精锐,一向勇不可挡,清渠之战中叛军9000骑兵列成长蛇之阵,两翼包抄,唐军溃败,只得退守武功(今陕西武功县)。郭子仪看到了双方实力上的差距,力主向回纥借兵,唐肃宗把女儿宁国公主嫁给了回纥可汗, 4000回纥骑兵赶至凤翔助战,唐军集结了十五万人马,由郭子仪全权指挥,郭子仪向唐肃宗立下誓言,“此行如果不能获胜,臣将以死谢罪”。

唐军进兵长安城西,以李嗣业为前军,王思礼为后军,郭子仪自领中军,与安守忠、李归仁的十万叛军对阵。大战开始了,唐军初战不利,抵挡不出叛军的攻势,前军统帅李嗣业眼见情势危急,脱掉盔甲,袒露上身,挥刀斫杀,他大声呼喊,“今天不拼命死杀敌,我们就要全军覆没”,前军士兵手执大刀,所向披靡,唐军逐渐占据了格斗的上风。

叛军正面进攻未能奏效,埋。

四、历史上真实的郭子仪大揭密 郭子仪是谁

郭子仪(697年-781年),华州郑县(今陕西渭南华州区)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军事家。

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

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年(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乾元元年(758年)八月,进位中书令。乾元二年(759年)五月,因承担相州兵败之责,被解除兵权,处于闲官。宝应元年(762年)初,太原、绛州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出镇绛州评定叛乱,不久又被解除兵权。

广德元年(763年),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入侵,长安失陷。郭子仪被再度启用,任关内副元帅,再次收复长安。公元765年,吐蕃、回纥再度联兵内侵,郭子仪在泾阳单骑说退回纥,并击溃吐蕃,稳住关中。

大历十四年(779年),郭子仪被尊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建中二年(781年),郭子仪去世,追赠太师,谥号忠武。

五、郭子仪对中国历史做出了什么功绩

郭子仪(697—781),祖籍山西汾阳,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唐代著名 的军事家。

郭子仪的父亲郭敬之,历任绥州、渭州、桂州、寿州、泗州五州刺史。郭子仪 身材魁梧,体魄健壮,相貌秀杰,他不仅武艺高强,阵法娴熟,而且公正无私,不 畏权贵。

郭子仪通过武举考试获得高等补左卫长史(皇帝禁军幕府中的幕僚长)一 职。天宝八年(749年),他出任安塞军使,拜左卫大将军。

后又出任天德军使,兼 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由于唐玄宗专宠杨贵妃,不理朝政,政治十分腐 败,终于导致了安史之乱。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以“奉密旨讨杨国忠”为 名,召集了诸蕃兵马15万人,号称20万,日夜兼程,以每天60里的速度长驱南下杀 入中原。安史叛军长驱南下,势如破竹,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

紧急关 头,唐玄宗提拔郭子仪为卫尉卿,兼灵武郡太守,朔方(唐方镇名,镇治在今宁夏 灵武西南)节度右兵马使,郭子仪被升任为朔方节度使,奉命率兵东讨叛军。 756年四月,朔方军旗开得胜,一举收复重镇云中(今山西大同),大败叛军薛 忠义。

接着郭子仪又使别将公孙琼岩率2000骑兵攻击马邑(今山西省朔县东北), 大获全胜。马邑的收复使东陉关得以重开,从而打通了朔方军与太原军的联系,使 安禄山下太原,入永济,夹攻关中之军事行动无法实现,从而赢得了战略上的主动 权。

捷报传到京城长安,人心稍安,郭子仪以功加御史大夫。 这时,由郭子仪推荐的新任 河东节度使李光弼东出井陉(今 河北井陉西北),攻下常山(今 河北正定)。

叛军将领史思明部 反攻,妄图夺回常山,李光弼向 郭子仪告急。郭子仪于与李光弼 合兵一处,九门(今河北正定 东)一战,大败叛军。

这时,郭 子仪曾经建议,北取范阳,直捣 叛军巢穴以减轻潼关的压力,但 没有得到唐玄宗的许可。 七月肃宗在灵武即位,调郭 子仪部到灵武,并以郭子仪为兵 部尚书兼宰相。

至德二载(757 年)二月,郭子仪率军攻下河东 (今山西永济),肃宗也由灵武到 了凤翔(今陕西凤翔)。 四月, 肃宗命郭子仪为天下兵马副元帅 (元帅为皇子李俶),继续征讨叛军。

九月,郭子仪率唐军15万逼近长安,与叛军 10万人相持于长安西南香积寺北沣水之东。经过激战,叛军全线崩溃,唐军收复 长安。

郭子仪乘胜东进,追叛军至潼关,占领华阴(今陕西华阴)、弘农(今河南 灵宝)。 757年,安史叛军发生内讧,安禄山被帐下李猪儿杀死,其子安庆绪放弃洛阳, 北渡黄河,逃至保邺(今河南安阳北)固守,唐军收复洛阳。

肃宗回到长安,召郭 子仪还京。肃宗派人隆重迎接郭子仪于京城以东的灞上,见了郭子仪,感激涕零地 说:“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

干元元年(758年),肃宗调动各路大军进攻安庆绪。郭子仪等唐军围困保邺, 并引漳水灌城。

这时史思明为援救安庆绪截劫唐军的粮草,又以声东击西的战术不 断袭击唐军。干元二年(759年),唐军与史思明叛军展开激战,双方均遭重大损 失。

郭子仪退向河阳(今河南孟县),保卫东京。 肃宗召郭子仪还京,免其军职, 以李光弼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取代郭子仪的职务。

不久,代宗即位,又解除了郭子 仪的兵权,调他回长安。 正当唐政府边兵内调,把主要力量用于平定安史之乱的时候,西方的吐蕃和党 项乘机向东发展势力,凤翔(今陕西凤翔)以西,邠州(今陕西彬县)以北的地方 失去控制。

郭子仪看到这种危机的存在,曾建议不可忽视这方面的问题,但都没引 起代宗的重视。 广德元年(763年),吐蕃开始东进,边将向朝廷告急,宦官程元振置之不理, 根本不向代宗报告。

吐蕃顺利东下,很快到达泾州(今甘肃泾川),泾州刺史高晖 投降,并引吐蕃深入内地,一直过了邠州(今陕西彬县),代宗始有所闻。 吐蕃继 续东进至奉天(今陕西干县)、武功(今陕西武功西),京师震动,代宗才命雍王李 适为关内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出镇咸阳(今陕西咸阳东)。

郭予仪久居京师, 手下没有军队,临时凑集了20余人到咸阳,面对20余万敌军,当然难以有所作为。 他派人向皇帝告急,由于程元振从中作梗,也未能见到代宗。

吐蕃逼近长安,代宗仓促出奔陕州,郭子仪循秦岭而东,沿途收容唐军散兵, 驻军在商州(今陕西商州)。他认为从商州出蓝田(今陕西蓝田),吐蕃自然不敢东 进,代宗在陕州也就安全,于是,代宗没再坚持调他东去陕州的意见。

郭子仪派长 孙全绪率200骑出蓝田,观察敌情。 长孙全绪白天击鼓张旗,虚张声势;夜间多处 燃火,使吐蕃不解其意。

同时,还有数百人于夜间在长安城中击鼓呐喊,还发出郭 子仪将率大军到来的消息使吐蕃惶恐不安。在这四面楚歌声中,吐蕃感到无力控制 长安,只得撤兵西去。

腊月,代宗回到长安,郭子仪等到浐水以东迎接。 代宗羞愧 地对郭子仪说:“用卿不早,故及于此。”

自此以后,郭子仪的声望更高了。 平定仆固怀恩,又是郭子仪的一大功绩。

安史之乱结束后,仆固怀恩率朔方兵 驻屯汾州(今山西汾阳)。河东节度使辛云京怀疑仆固怀恩与回纥有勾结,遂向代 宗密奏仆固怀恩欲反。

仆固怀恩受到猜疑,有诏书也不敢进京。当代宗征求除去。

六、郭子仪

84岁,最NB得是单枪匹马吓跑吐蕃,那时候回纥和吐蕃叛乱,郭子仪一个人跑到回纥阵营,吐蕃知道后,连夜跑了。

郭子仪晚年,他的儿子娶了公主,一次夫妻吵架,他儿子说,要没我父亲,早就没了你们大唐,公主跑到皇帝那里告状,这可是抄家的罪,但皇帝却说:“的确,没有郭家,就没有我大唐” 郭子仪可以说是功高震主的元帅、将军里面仅有的几个善始善终,富贵子孙的大将军 独任朔方无限功—大唐名将之郭子仪 提起郭子仪,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打金枝》这出戏,联想到他对大唐帝国的忠诚和大度,却很少有人注意到,他是一个既深情又痴情的男子,在感情上,他从未真正背叛过他的正妻王氏,一生相濡以?i,不离不弃,两人是一对真正的恩爱夫妻。 郭子仪一生有八个儿子,其中六人是王氏所生,所有8个女儿都是王氏的嫡女,仅从生育的频率和数目就可推断两人的感情深度,从王氏的墓碑记载可知,郭暧是郭子仪和王氏的嫡子,后来成为升平公主的驸马,郭映是郭子仪最小的儿子,也是与王氏所生的幼子。

王氏去世之时,郭子仪悲痛欲绝,不能自抑,停柩几近半年,不忍将爱妻下葬,最后实在没有办法,才送爱妻入土为安,请名士杨绾撰写碑文,为王氏的一生写下深情的回忆。 出生太原王氏的名门仕女有夫如此,情深似海,真是复有何憾,她嫁的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郭子仪(公元697年—公元781年)是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身长六尺有余,按照唐尺就是1。80以上的身材,他魁梧英俊,少年时期就通过武举考试成为左卫长史,又是世家子弟出身(他的父亲郭敬之历任五个州的刺史),唐代崇尚军功,重视武举制度,郭子仪理所当然地获得了太原王氏的亲睐,15岁的王家小姐成为了郭子仪的妻子,虽然当时的郭子仪还只是一个潜力股,但是他拥有非常出众的资质,太原王氏慧眼如炬,没有放过这样的好小伙子。

“安史之乱”爆发了,带给普通百姓的是无数的离乱和痛苦,带给郭子仪的则是鹏程万里、扬名青史的机遇。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蓄谋已久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起兵造反了,“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舞”,十五万叛军如潮水般南下,很快攻占了东都洛阳,安禄山自称大燕皇帝,承平日久的朝廷陷入了一片惊恐之中。

郭子仪临危受命,成为朔方(今宁夏灵武西南)节度使,与训练有素的叛军展开了艰苦卓绝的较量,陆续收复了云中(今山西大同)、马邑(今山西朔县东北),又与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合兵,收复常山郡的九个县城,严重威胁了安史叛军的归路,因为河北各郡是洛阳和安禄山老巢范阳的必经之地,安禄山不敢怠慢,让史思明带上几万人马攻打郭子仪和李光弼。 郭子仪、李光弼的部队退往常山(今河北真定),史思明的部队如影随行,郭子仪兵出奇招,派出五百骑兵,引得敌军追了三天三夜,正当敌军精疲力竭之际,唐军趁势进攻,史思明大败,赶紧向安禄山乞求援军,史思明的兵力很快增到五万人。

此时,郭子仪和李光弼的部队共有十万人,但郭子仪并不急于交战,“贼来则守,贼去则追,昼扬其兵,夕袭其幕”,让五万叛军疲于奔命却欲战不能,士气十分低落。 郭子仪眼看时机成熟,在嘉山(今河北定西)以十万对五万,斩首四万级,生擒五千人,史思明披头散发、光着脚板逃到了博陵(今河北定州)。

嘉山大捷,河北十多个郡纷纷杀死叛军守将,迎接王师,叛军退路已被截断,人心浮动,唐将哥舒翰又坚守潼关天险,闭门不出,叛军进退维谷,形势对朝廷非常有利。 在这个关键时刻,年纪老迈的唐玄宗却一意孤行,走出了一个遗恨千古的昏招。

本来郭子仪主张坚守潼关,避敌锋芒,然后北图范阳,唐玄宗却严辞逼迫哥舒翰出潼关迎敌,潼关守军一战全军覆没,叛军直指长安,唐玄宗仓惶逃往四川。长安、洛阳都落入安禄山的手中,大唐风雨飘摇,大厦将倾。

公元756年七月,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唐肃宗,奉唐玄宗为太上皇。郭子仪率领五万朔方军为其保驾护航,“军声遂振,兴复之势,民有望焉”。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安禄山被亲子安庆绪杀死,史思明不听安庆绪的调遣,安史集团分裂了。朝廷决定展开反击,皇子李?m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元帅,郭子仪担任天下兵马副元帅,收复两京的重任落到了郭子仪的身上。

安史叛军中的骑兵原是唐军部队中的精锐,一向勇不可挡,清渠之战中叛军9000骑兵列成长蛇之阵,两翼包抄,唐军溃败,只得退守武功(今陕西武功县)。郭子仪看到了双方实力上的差距,力主向回纥借兵,唐肃宗把女儿宁国公主嫁给了回纥可汗, 4000回纥骑兵赶至凤翔助战,唐军集结了十五万人马,由郭子仪全权指挥,郭子仪向唐肃宗立下誓言,“此行如果不能获胜,臣将以死谢罪”。

唐军进兵长安城西,以李嗣业为前军,王思礼为后军,郭子仪自领中军,与安守忠、李归仁的十万叛军对阵。大战开始了,唐军初战不利,抵挡不出叛军的攻势,前军统帅李嗣业眼见情势危急,脱掉盔甲,袒露上身,挥刀斫杀,他大声呼喊,“今天不拼命死杀敌,我们就要全军覆没”,前军士兵手执大刀,所向披靡,唐军逐渐占据了格斗的上风。

叛军正面进攻未能奏效,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