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纵连横 苏秦的故事
合纵连横 苏秦的故事
张仪与苏秦一起向鬼谷子学习纵横之术。
苏秦一开始前往秦国游说秦王行王霸之道,但未被采纳。回到家中,苏秦发奋钻研姜太公(吕尚)所传《阴符经》数年,苦苦思索自己的主张不被采纳的原因,进一步研究了当时的天下大势,他改变策略,转而游说燕、赵、韩、魏、齐、楚六国之君,使其合纵以拒秦。策略被采纳,遂佩六国相印,苏秦被拜为六国联盟纵约长,即六国联盟之相。合纵策略一出,秦兵不敢东出函谷关者十五年。可惜,苏秦在风光了十几年之后,在齐国被人刺杀。
前倨后恭
【明慧学校】苏秦是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字季子,原籍洛阳,曾拜鬼谷子为师。在他尚未成名以前,曾在外游说了好几年,都未被国君采纳,失意而归。
回到家里,他的家人都对他不谅解,甚至看不起他,于是他发愤苦读。后来终于在《周书》、《太公阴符》中悟到了书中的精华。于是苏秦又去各国游说,终于燕、赵、齐、楚、韩、魏六国采纳了他的合纵政策,共同对抗秦国,苏秦因此担任了六国的宰相。
当苏秦功成,衣锦荣归的时候,家乡的父老都在街道旁热烈的欢迎他。苏秦的父母更在三十里外的路口迎接他,妻子敬畏的不敢正眼看他,嫂嫂也伏地叩拜。苏秦看在眼里,不禁问嫂嫂:「为什么你从前态度那么傲慢,而现在却又显得如此谦卑呢?」嫂嫂惭愧的说:「因为您现在是个地位崇高、钱财丰富的人啊!」苏秦听了,叹口气说:「唉!同是我,贫穷的时候,连父母都不把我视为儿子看待;富贵的时候,亲友又都畏惧我。人生在世,地位和财富对一般人来说,真是不可轻忽啊!」
后来「前倨后恭」这句成语就被引用来形容势利者对人有着前后不同的态度。也作「前倨后卑」。
头悬梁。锥刺股
(撷录自宝德杂志95期)悬梁刺股
孙敬:【头悬梁】的典故
参阅《太平御览》:「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
汉朝时代,孙敬,字文宝,信都人,非常喜欢读书。古时纸张很难得,他就把柳条劈成一片片薄片,然后编织成书本状,再向别人借来书籍,亲手抄写,闭起门来一天读到晚,一年到头很少外出。当他偶尔到市集之时,众人就在背后指指点点,称他为「闭门先生」。
孙敬读书十分刻苦,常常对着孤灯读到深夜。他唯恐自己倦怠时昏昏欲睡,就想出一个巧计:将自己的头发绑在房子上方的梁木之上,拿一条绳子一头系着发髻,另一头悬挂在屋梁上。如此一来,一旦垂头闭眼要打瞌睡,头上的绳子就会拉紧头发,牵动头皮,人便可清醒,然后继续读书。因为如此的苦读,是以孙敬的名声传遍天下。
苏秦:【锥刺股】的典故
参阅《战国策‧秦策》:「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苏秦,东周洛阳人,家族营商为业;鬼谷子之弟子,擅长纵横术,立志为官治国。
苏秦分得家产,订制华衣打扮,购买高车乘坐,首先看中秦国的实力,乃直奔秦国,游说秦惠文王。虽然苏秦舌灿莲花,讲得头头是道,秦王不为所动;之后,苏秦又上书十次,秦王都没有采纳。最后,他身上的貂皮衣破了,随身携带的百斤黄金也用完了,乃十分狼狈的回家。
苏秦回到家中,妻子正在织布,抬头看了一眼,又继续织布了;哥哥瞧不起他,嫂嫂冷言冷语,不给他做饭,父母也懒得理他。苏秦惭愧得无地自容,而且感慨长叹不已。因而不吭一声,把自己关在一个小房间里,自我反省;于是,发愤读书,决心奋发向上。
苏秦取出所有的书籍,特别钻研姜太公的《阴符》等兵书,日日足不出户,日夜伏案苦读,熟记书中的要领,并且深入研究它的本意,反覆研究,仔细推敲。为了不使自己偷懒,他在书桌旁准备了一个尖尖的锥子,每当读到夜深,困倦而打瞌睡之时,苏秦就用锥子刺戳自己的大腿股,有时因为大力的刺,鲜血沿着膝盖,流到脚跟。由于刺痛的关系,驱走睡意,振起精神,苏秦乃又继续攻读。此为【锥刺股】的典故。
除了兵书之外,苏秦也研读医、农、经济的书,也涉猎古代法令、诏诰等典籍,然后又对各国的地理、山川、河流、军事、政治、物产等情况,做了仔细的研究分析,并不断揣摩天下大势;因此,苏秦悟出【合纵】的策略。
经过一年多,苏秦跟弟弟苏代、苏厉借钱,再度背起行囊,又离开家门,继续游说诸侯,以期展现他的抱负与理想。
苏秦先去见周天子,接着到了赵国;但是他们不是看不起他,就是不想用他。最后他到了燕国,足足等了一年,燕王才接见他,他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对燕王说:「贵国的地势险要,物产丰富,可以说是个『天府之国』。」
苏秦继续说道:「贵国一向最安定,最少战争,大王知道为什么吗?这都是贵国的地理位置很恰当的缘故。西边和赵国接邻,而赵国的西边和秦国接邻,赵、秦两国一直打仗,互相残杀,所以燕国才能平安无事。」苏秦继续说道:「如果秦国要攻打燕国,必须走过数千里路,越过赵国,才可以得逞。就算攻下燕国,秦国也不能固守,所以秦国对于燕国是不构成威胁的。反过来看,赵国要攻打燕国,就很容易,因此,燕国害怕的是赵国而不是秦国。所以,保全燕国最好的办法,就是与赵国结为同盟,一起抵抗秦国。」
燕王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乃任命苏秦为相国。另外,准备大批的金银珠宝以及马车,派苏秦出使赵国,游说赵国与燕国结盟。
苏秦到了赵国,也毫无阻碍的说服了赵王,答应与其他五国结盟。赵国也任命苏秦为相国,赐给许多财物,并参与结盟。接着,苏秦游说韩、魏、齐、楚,六国采纳「合纵」政策,结为同盟,一起对抗强大的秦国。大家奉苏秦为这个同盟的领袖,同时拜他为六国的宰相,并各自赐给苏秦丰厚的金银财宝。六国合纵,联合抵御秦国,秦国大为恐惧,不敢东出函谷关,长达十五年之久。
后人乃根据苏秦的【锥刺股】&孙敬的【头悬梁】,引申出【悬梁刺股】的成语,用来形容刻苦读书的人。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赵国准备攻打燕国,苏代为了燕国而去游说赵惠王说︰“今日我来贵国,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打开蚌壳晒太阳,一只鹬鸟飞来啄它的肉,河蚌立刻把双壳合拢,还把鹬鸟的长嘴夹住了。鹬鸟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很快你就会被太阳晒死。'河蚌也对鹬鸟说︰'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很快你就成了死鹬。'它们谁也不肯让谁,一个渔夫经过,把它们一起都抓走了。现在赵国将攻打燕国,如果燕、赵两国长时间僵持不下,两国的老百姓都会疲困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将成为那个不劳而获的渔翁。所以希望大王出兵之事能考虑周详。”赵惠王说︰“好吧。”于是便停止出兵去攻打燕国。
后来,人们把这个故事浓缩为“鹬蚌相争”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双方不和,互相争执不退让,而使第三者从中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