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我国目前总需求不足的原因有哪些?结合相关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分析我国当前实行的宏观调控政策的理论依据
一、我国目前总需求不足的原因主要有:
1、消费不足是总需求不足的一个原因,而导致消费不足的原因则在于投资不足所导致的需求不足。我们国家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是政府在进行投资,这是有效的,但不能长久地用这一招。所以需要启动民间投资。投资是一个关于现在和将来做交易的契约,一个长期合同如果没有信用,就不可能实现。同时,投资的本质是借贷,可目前,因为信用问题的制约,银行不愿向民间中小企业贷款,这样,大笔资金就只能在银行里沉淀下来。这是当今总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
2、居民收入增加缓慢。多年以来,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低于GDP的增长速度,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更慢,并远低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速度。
3、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这突出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据统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改革前的1978年为2.57:1,2001年达到2.9:1,2002年达到3.1:1。如果按城乡居民实际生活水平计算,有人估计差距为5:1~6:1。此外,城乡居民内部富裕家庭与贫困家庭之间的收入差距和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都在明显加大。收入差距的扩大,必然带来全社会消费倾向的下降。
4、居民减收增支的预期仍未缓解。这是由于我国目前失业人口大量增加,教育、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尚在建设之中,职工工资制度改革滞后于住房商品化和教育投资制度的改革等。
5、产品供给结构与消费需求结构的不一致。多年来来在低水平重复建设下形成的过剩生产能力、无效供给形成的供给刚性限制了需求对供给的导向作用,也限制了供给本身创造需求的空间,这也是导致总需求不足的原因之一。
二、针对我国宏观经济中出现的社会总需求不足、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的通货紧缩现象,我国果断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现两大政策的有效配合,以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这是我国第一次开始重视财政政策的重要作用和两大政策的配合运用,这种配合现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扩张财政政策的实施。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扩大了社会总需求,保证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
2、稳健货币政策的实施。从1998年开始,中央银行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货币供应量、改善信贷结构、促进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发展直接融资等等。近几年来,货币供应量得到大幅度的增加,直接调控手段逐步向间接调控手段转化,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得到较大的发展。
消费信贷、农村信贷、中小企业贷款等有了很大的增长;货币市场也在逐步健全和成熟。货币政策的效果正在得到逐步的显现,贷款规模有了很大增长、消费物价水平也已止跌回升、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也得到了较大的增加。可以说,稳健的货币政策还是比较有效的。
3、两大货币政策的配合。一方面,积极财政政策本身包括对货币政策的大力支持,财政增发国债,有银行购买,这本身是运用银行资金,就是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而且,国债发行数量的增加和种类的多样化也为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提供了操作工具。另一方面,国债资金作为资本金投入基础设施项目,也为银行增加贷款创造了条件。另外,财政部还发行了2700亿的特别国债增加国有商业银行的自有资本金,增强其资本充足率。
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了我国的出口需求,而经济体制改革和供给结构的失衡又导致了内需的严重不足,这两方面的综合作用造成了我国目前的通货紧缩现象。在这种宏观经济背景下,财政部和人民银行果断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近两年的实施结果表明,这种政策配合还是比较有效的。
它较好地扩张了社会总需求,并在加大政府投资的同时降低利率水平减少“挤出效应”的抵消作用;同时物价总指数也于2000年开始止跌回升,国有企业和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开始得到彻底的转换;宏观经济得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两者的配合也较好地起到了取长补短的效果。货币政策为财政政策的实施提供了较为宽松的金融环境,减少了“挤出效应”的消极影响;同时财政政策为货币政策提供了有效的政策工具,也为扩大货币供应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由于社会总需求仍未得到有效地满足、公众的消费意愿仍不够强烈、信贷结构还未得到合理的调整等原因,我国仍然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保持物价水平的稳定,拉动经济的稳定增长。
扩展资料:
中国经济能够保持当前总体良好的发展势头,与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密不可分。面对复杂严峻形势,中央一方面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另一方面提高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打出一套稳增长“组合拳”。
国务院指出,要坚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四季度要前瞻性地调节社会融资总规模,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抓紧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体系。
2018-06-11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