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害怕的词语有什么
1.形容害怕的成语有哪些
[胆战心寒] 战:发抖。形容害怕之极。
[惊惶万状] 惊惶:害怕;万状:各种样子,表示程度极深。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丧胆亡魂] 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惊恐万状] 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三魂出窍] 形容害怕得不知所措。
[恐慌万状] 形容害怕惊慌到极点。
[汗洽股栗] 汗流浃背,两腿颤抖。形容害怕、恐惧的样子。
[兢兢战战]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畏惧的样子。形容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
[怕鬼有鬼] 比喻害怕什么,偏偏要碰到什么。
[缩头缩脑] 形容害怕不敢向前,或胆小不敢出头负责。
[惴惴不安] 惴:忧愁、恐惧。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怕风怯雨] 怯:害怕。形容人害怕艰难困苦,娇气十足。
[噤若寒蝉] 噤:闭口不作声。象深秋的蝉那样一声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胆颤心惊] 颤:发抖。形容非常害怕。
[栗栗危惧] 栗栗:发抖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
[骨寒毛竖] 形容十分害怕。
[胆战心摇] 形容十分害怕。
2.形容害怕的词语有哪些
毛骨悚然、
胆战心惊、
战战兢兢、
惶恐不安、
不寒而栗、
寒心酸鼻、
心有余悸、
大惊失色、
魂飞魄散、
惊弓之鸟、
望而生畏、
惴惴不安、
骨寒毛竖、
担惊受怕、
诚惶诚恐、
惊恐万状、
怛然失色、
汗流浃背、
谈虎色变、
恐慌万状、
骇人听闻、
汗不敢出、
栗栗危惧、
张口结舌、
捻神捻鬼、
噤若寒蝉、
寒毛卓竖、
胆颤心惊
3.形容害怕的成语
成语:担惊受怕、胆战心惊、汗不敢出、毛骨悚然、大惊失色 。
一、担惊受怕 [ dān jīng shòu pà ]
解释: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出自: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为兵戈担惊受恐。”
译文:为战争而担惊受怕。
二、胆战心惊 [ dǎn zhàn xīn jīng ]
解释: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出自: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
译文:由不得我不害怕,要陪着笑脸儿前前后后向人献殷勤。
三、汗不敢出 [ hàn bù gǎn chū ]
解释:吓得连汗都不敢往外冒了。形容紧张害怕到了极点。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译文:小心谨慎,汗不敢出。
四、毛骨悚然 [ máo gǔ sǒng rán ]
解释:悚然:害怕的样子。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
出自: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秦王闻之,不觉毛骨悚然。”
译文:秦王听了,突然觉得毛骨悚然。
五、大惊失色 [ dà jīng shī sè ]
解释: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出自: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群臣皆惊愕失色,莫敢发言。”
译文:群臣都大惊失色,没有人敢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