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蛙》梗概
2023-04-08
莫言的《蛙》的梗概?
莫言的《蛙》曾获得茅盾文学奖,该书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历史时期的背景下,计划生育对女性的摧残,无论是生育者还是执行者,所发生的荒诞又悲催的故事。
《蛙》是莫言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潜心打造的一部触及国人灵魂最痛处的长篇力作,初版于2009年。莫言在2011年“莫言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蛙》研讨会”上曾表示,《蛙》这部小说从2005年开始写作,中途因没有最终确定好结构问题而一度搁置,在完成《生死疲劳》之后,又重新开始创作该作品,历时四年,三易其稿才得以完成。
《蛙》选择的是乡村医生与计划生育题材,这不是莫言特意要写这个敏感的题材。莫言是被他姑姑接生到人间,所以他总想有一天把姑姑写到小说里,而写姑姑的从医经历必然涉及到在中国推行了三十多年的计划生育。
小说《蛙》通过讲述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万心的人生经历,反映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描述国家为了控制人口剧烈增长、实施计划生育国策所走过的艰巨而复杂的历史过程。
这部小说的中心词是“计划生育”,但这只是浅层表象,在这一中心词背后,隐藏着的是莫言对生命的由衷敬畏和顶礼膜拜。
这是一部写实主义作品,它真实地反映了计划生育国策当年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艰难推行过程。万心矛盾地拥有着两种身份:一种是乡村医生,一生接生婴儿近万名,人称“送子娘娘”;另一种是坚决执行计划生育国策的计生干部,人又称之“杀人妖魔”。对于万心来说,却必须做到统一,她的一生因而活在无法逃脱的极度矛盾和痛苦之中。小说时不时会表现出残酷:一是小说情节和人物命运的残酷,另一是莫言客观冷静地书写他人灵魂深处极致痛苦的残酷。
高密东北乡不仅仅是小说故事发生地,而且是一个泛指意义上的区域。在计划生育国策推行之初,中国有无数个东北乡,也有许多个万心这样的计划生育干部。莫言的书写因而有着广泛的代表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旧时代孩子是女人的家,也是女人的全世界。不能生孩子不仅代表着一个女人没有完成为人母使命,也预示着一个家族将陷入没有未来的惶恐之中。生孩子虽然给女人带来了安稳和幸福,但用生孩子来维持地位和尊严,却也是女人最大的不幸,其实无论什么时候,生育应该是女人的自由,它不应被家族观念干涉,也不该被社会政策左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太阳下出生,让每一个女性都能为自己的生育做主,这是对女性的尊重,也是对生命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