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概念、特点、离子机制和生理意义。(突触前膜均去极化)

考试资料网
2023-04-20 · 百度认证:赞题库官方账号
考试资料网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答案】:当突触前神经元有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发生去极化,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发生变化,产生突触后电位。若释放的是兴奋性递质,则引起后膜对Na+、K+尤其是Na+的通透性增大,使后膜去极化,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若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则引起后膜对K+、C1—尤其是C1—的通透性,则后膜产生超极化,即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GamryRaman
2023-06-12 广告
恒电位仪测量极化曲线的原理是通过测量电极在不同电位下的电流变化,来确定电极的极化程度和电位值。具体来说,恒电位仪会将电极依次恒定在不同的数值上,然后通过测量对应于各电位下的电流来计算电极的极化程度和电位值。在测量过程中,为了尽可能接近体系的...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GamryRaman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