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际交往现状及对策_新时期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与对策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摘 要: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人际交往对每一个人都是必不可少的,大学生独特心理特征,使得他们的人际交往有着不同的特点。随着电子网络技术的发展,虚拟的人际交往越来越多,大学生面临着复杂的人际交往环境,应充分了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找到交往障碍的原因,建立一个大学生虚拟人际交往与现实人际交往关系平衡的模式,以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关键词: 大学生 虚拟人际交往 现实人际交往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新时期面临着新的人际环境和社会条件,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变得更为复杂。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从形态上可以分为虚拟人际交往和现实人际交往,这两种不同的形态在其特征上是有差别的,它们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虚拟人际交往:间接性、快捷性、平等性(主体身份、地位的平等性)、虚拟性、匿名性、失范性、多元性、随意性、自主性等。网络人际交往是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交往平台。它不像现实的人际交往那么直接,那样面对面,而是把活生生的人转换成符号,以符号来标示身份;它不同于现实交往,充分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允许交往主体虚化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现实地位,以一种平等的优势展开自己的交往行动,或真实或虚假,一切都依赖主体的自主和选择。但由于它的虚拟性、匿名性、随意性、自主性网络交往行为的失范行为也时有发生,如恶意发布帖子、网络欺骗、网络犯罪等。
(二)现实人际交往:交往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交往效果的直接现实性及交往伦理道德的规范性、交往过程的复杂性、交往心理的功利性等。现实人际交往是一种传统的交往形态,其交往内容是丰富的,不仅包括物质交往,还包括精神交往;这种交往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班级里同学的交往,也可以是不同血缘同学间甚至是校际之间的交往,不仅可以是同性的交往而且可以是异性之间的交往。总之,交往的形式五花八门。这种交往的实际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是直接的面对面的,交往主体是整个身心地投入的,不仅言语而且身体语言深入地参与其中,所以交往是否和谐与融洽是交往主体能凭自己的感性和理性掌握的。但由于当地社会的深刻变迁,人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和利益的深刻调整,当下大学生的交往心理和行为日趋功利化。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
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交往范围扩大化。表现为从同学、朋友、师长等人群向更大范围、更远距离的群体延伸。
(二)交往方式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流、信件交流之外,电话、短信、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另一重要途径。
(三)交往目的理性化。随着社会发展变化,大学生的交往目的趋于理性化,选择朋友并不纯粹是出于情感的考虑,而越来越多地考虑到自身社会利益,从而呈现出情感型交往与功利型交往并重的趋势。
(四)交往形式虚拟化。网络改变着社会文化的同时也带来人们之间交往方式的深刻变革,由互联网构成的虚拟社会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当代大学生,E-mail、QQ、BBS等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途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虚拟化已成为网络时代一个客观的普遍的现象。
(五)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其一,心理方面的问题:如自卑心理、恐惧心理、封闭心理、猜疑心理、冷漠心理等;其二,认知方面的问题:如社会认知偏差、错误的价值取向、错误的交际观等;其三,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的问题:如人际交往能力的缺乏、环境适应能力不足等;其四,人际交往的差异性问题:如地域差异、性别差异、群体差异等。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致因分析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很好地处理这一关系。部分同学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总是被身边各种因素影响着,使他们陷入迷茫不安、焦虑中,出现各种与人交往的困扰。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社会原因。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进而引起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功利思想的膨胀。他们在与人交往时的物质目的越来越高于精神利益,更加倾向于用物质利益来衡量自己的得失。特别是近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导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加大,变相推动着学生们功利心的增长。另外,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广泛传播和网络平台的推广,使得一些人很容易信任网络虚拟空间的交流,而怠于和现实中身边朋友的沟通,从而更加依赖于虚拟世界,进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
(二)家庭原因。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集万宠爱于一身”的宝贝,过着舒适优厚的生活,凡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曾受过什么委屈,久而久之养成了一种任性自私的个性。在与人交往时通常以自我为中心,做事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反而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高兴时,高谈阔论,不顾他人感受;不高兴时,不分场合,乱发脾气,不顾他人利益。加上现代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家长对孩子的所有要求就是学业成绩,诱使学生形成一种只有学习好才是最重要的思想,从而心理上趋向于只和学习好的学生交往,将自己置身于一个狭小的交往空间,造成人际交往困难。
(三)自身原因。自我认知的偏差导致交往受到限制。大学是大学生心理思想等各方面走向成熟的特殊时期,这一期间他们对自己周围的人和事还无法作出全面理性的认知,也难以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作出正确的评价,从而导致对人际交往产生一种心理上的认知偏差。过高地评价他人,使自己从心理上陷入一种自卑的状态。或是过高地估计自己,出现高傲、凌驾于他人之上的心理。这些都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人际关系。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技巧,交往理念不足也是重要的原因。
四、实现大学生虚拟人际交往与现实人际交往关系平衡模式的探析
(一)教师要加强大学生的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合理的人际交往观。高校老师要承担起大学生的观念教育,特别是辅导员和“两课”教师要勇于担当。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有其理性合理的一方面,但也有其不合理的错误的心理和行为。为此,要加强大学生的教育,努力让他们认识到两种不同的交往形态的优缺点,争取发挥优势,缩小或避免消极影响。
关键词: 大学生 虚拟人际交往 现实人际交往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新时期面临着新的人际环境和社会条件,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变得更为复杂。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从形态上可以分为虚拟人际交往和现实人际交往,这两种不同的形态在其特征上是有差别的,它们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虚拟人际交往:间接性、快捷性、平等性(主体身份、地位的平等性)、虚拟性、匿名性、失范性、多元性、随意性、自主性等。网络人际交往是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交往平台。它不像现实的人际交往那么直接,那样面对面,而是把活生生的人转换成符号,以符号来标示身份;它不同于现实交往,充分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允许交往主体虚化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现实地位,以一种平等的优势展开自己的交往行动,或真实或虚假,一切都依赖主体的自主和选择。但由于它的虚拟性、匿名性、随意性、自主性网络交往行为的失范行为也时有发生,如恶意发布帖子、网络欺骗、网络犯罪等。
(二)现实人际交往:交往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交往效果的直接现实性及交往伦理道德的规范性、交往过程的复杂性、交往心理的功利性等。现实人际交往是一种传统的交往形态,其交往内容是丰富的,不仅包括物质交往,还包括精神交往;这种交往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班级里同学的交往,也可以是不同血缘同学间甚至是校际之间的交往,不仅可以是同性的交往而且可以是异性之间的交往。总之,交往的形式五花八门。这种交往的实际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是直接的面对面的,交往主体是整个身心地投入的,不仅言语而且身体语言深入地参与其中,所以交往是否和谐与融洽是交往主体能凭自己的感性和理性掌握的。但由于当地社会的深刻变迁,人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和利益的深刻调整,当下大学生的交往心理和行为日趋功利化。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
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交往范围扩大化。表现为从同学、朋友、师长等人群向更大范围、更远距离的群体延伸。
(二)交往方式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流、信件交流之外,电话、短信、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另一重要途径。
(三)交往目的理性化。随着社会发展变化,大学生的交往目的趋于理性化,选择朋友并不纯粹是出于情感的考虑,而越来越多地考虑到自身社会利益,从而呈现出情感型交往与功利型交往并重的趋势。
(四)交往形式虚拟化。网络改变着社会文化的同时也带来人们之间交往方式的深刻变革,由互联网构成的虚拟社会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当代大学生,E-mail、QQ、BBS等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途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虚拟化已成为网络时代一个客观的普遍的现象。
(五)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其一,心理方面的问题:如自卑心理、恐惧心理、封闭心理、猜疑心理、冷漠心理等;其二,认知方面的问题:如社会认知偏差、错误的价值取向、错误的交际观等;其三,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的问题:如人际交往能力的缺乏、环境适应能力不足等;其四,人际交往的差异性问题:如地域差异、性别差异、群体差异等。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致因分析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很好地处理这一关系。部分同学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总是被身边各种因素影响着,使他们陷入迷茫不安、焦虑中,出现各种与人交往的困扰。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社会原因。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进而引起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功利思想的膨胀。他们在与人交往时的物质目的越来越高于精神利益,更加倾向于用物质利益来衡量自己的得失。特别是近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导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加大,变相推动着学生们功利心的增长。另外,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广泛传播和网络平台的推广,使得一些人很容易信任网络虚拟空间的交流,而怠于和现实中身边朋友的沟通,从而更加依赖于虚拟世界,进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
(二)家庭原因。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集万宠爱于一身”的宝贝,过着舒适优厚的生活,凡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曾受过什么委屈,久而久之养成了一种任性自私的个性。在与人交往时通常以自我为中心,做事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反而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高兴时,高谈阔论,不顾他人感受;不高兴时,不分场合,乱发脾气,不顾他人利益。加上现代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家长对孩子的所有要求就是学业成绩,诱使学生形成一种只有学习好才是最重要的思想,从而心理上趋向于只和学习好的学生交往,将自己置身于一个狭小的交往空间,造成人际交往困难。
(三)自身原因。自我认知的偏差导致交往受到限制。大学是大学生心理思想等各方面走向成熟的特殊时期,这一期间他们对自己周围的人和事还无法作出全面理性的认知,也难以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作出正确的评价,从而导致对人际交往产生一种心理上的认知偏差。过高地评价他人,使自己从心理上陷入一种自卑的状态。或是过高地估计自己,出现高傲、凌驾于他人之上的心理。这些都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人际关系。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技巧,交往理念不足也是重要的原因。
四、实现大学生虚拟人际交往与现实人际交往关系平衡模式的探析
(一)教师要加强大学生的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合理的人际交往观。高校老师要承担起大学生的观念教育,特别是辅导员和“两课”教师要勇于担当。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现状,有其理性合理的一方面,但也有其不合理的错误的心理和行为。为此,要加强大学生的教育,努力让他们认识到两种不同的交往形态的优缺点,争取发挥优势,缩小或避免消极影响。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