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是指什么
素质教育是指不仅强调受教育者的学习成绩,而且以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能力为目标,使其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模式。
1、狭义
狭义的素质概念是生理学和心理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即遗传素质。《辞海》写道:素质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
在心理学上,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是人的心理发展的生理条件,但不能决定人的心理内容和发展水平。
2、广义
广义的素质指的是教育学意义上的素质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通常又称为素养。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质、智力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
素质教育的特征如下:
1、全体性
义务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下扎实基础,为全体适龄儿童少年今后的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素质教育与义务教育的这一根本宗旨是一致的,其着眼点在于面向全体儿童少年,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2、全面性
素质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素质,使学生学会做人、求知、劳动、生活、健体、审美。
实施素质教育就要坚决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形成包括思想品德、知识技能、身体心理诸方面要求的合理的素质结构,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主动性
素质教育将学生的学习活动看作主动获取、主动发展的过程,而不是被动的灌输或塑造的过程。因而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素质教育观认为,只有让学生主动发展,才能培孩养子的创造性,才会有人才规格的多样性。
4、差异性
素质教育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认为这种差异性,不仅表现在先天遗传素质上,而且表现在其身心成长与智力发展水平的不同上。因而,学生逐渐形成的自我意识水平、兴趣、爱好、个性特长也有区别,每个人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乃至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都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