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注重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动手设计和实现各种实验,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使学生学习有重点、深入研究。
一、大学生的创新思维面临的问题:
1、现行的教育制度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现在普遍大学校园的学习评价和教学模式不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最主要的还是大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不足;
4、学校过于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抑制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除了良好的实践教育环境和充足的学习资源,也需要各级大学积极倡导创新精神,这就要求大学要营造一种认可创新、鼓励创新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平台,以及想象空间,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活力,促进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同时,大学还可以与企业、政府及其他机构建立起多方合作,利用他们在行业技术成熟性、社会资源整合等方面的优势,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的有力保障。
此外,大学还应当支持和引导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快速、有效的创新实现途径;在国际交流中,引入更多前沿技术,使学生更具有创新能力。
三、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1、优化课程体系设置;
2、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3、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4、建立科技导师制,把大学生科技创新纳入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5、建设创新实践实验室,为大学生开辟技术创新平台。
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指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具有崭新资料的思维形式的总和。
创新思维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是相对于常规的思维而言的一种思维方式。一般认为,创新思维是指在创新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一切形式的思维活动的总称。
创新思维,作为一种特殊的思维活动,它含有强烈的求异性创造性思维,它不是简单的重复以往人们的思维过程,而是以新、独、特的差异性来标新立异的。
故此,人们往往也把创造性思维称为求异性思维。异是对创造性思维的基本要求,它贯穿于整个思维过程中,成为人们进行思维创新的目标导向。
创新思维的五个特征:创造性思维的多向性、创造性思维的独创性、创造性思维的综合性、创造性思维的联动性、创造性思维的跨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