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所示区域在南半球,弧线M为纬线,弧线N为晨昏线,阴影表示黑夜;甲乙两地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20°E;甲地

图1所示区域在南半球,弧线M为纬线,弧线N为晨昏线,阴影表示黑夜;甲乙两地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20°E;甲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0°;读图回答3~5题。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 图1所示区域在南半球,弧线M为纬线,弧线N为晨昏线,阴影表示黑夜;甲乙两地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20°E;甲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0°;读图回答3~5题。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A.(120°E,20°S)
B.(60°W,20°S)
C.(120°E,23°26′S)
D.(60°W,20°26′S)
3.若图中乙点此时的太阳高度是10。,则乙点的地理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为
A.76°34′S,36°52,
B.80°S′100
C.76°34′S,10°
D.80°S′ 30
5.一架飞机自①地起飞,沿图中直线行驶至②地,其飞行方向是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先东南后东北 D.先东北后东南
展开
收吉选哲
2011-02-07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收吉选哲
采纳数:602 获赞数:5049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解决该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局部图放大至半球图。如图所示:

1.解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

关键:灵活运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H=90°-|某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

解法:设甲地纬度为a,太阳直射点纬度为b。根据该图极昼范围与甲地位置可知:甲地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一定位于同一半球,即南半球。由于甲地所在纬度与晨昏线相切,所以甲地纬度为此时发生极昼的最低纬度,甲地纬度a必与太阳直射点纬度b互余,即a+b=90°...①。再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计算:甲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0°,列式:40°=90°-|a-b|...②。①②联立可得太阳直射点纬度为20°S。由于甲所在经线平分夜半球,所以此时甲地方时为0点,即120°E为0点,而我们知道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必为12时,这样我们可得与120°E互补的那条经线60°W为12点。

所以该题选B。

2.解第二问:

关键:课外延伸的一个公式:0点太阳高度角公式:H‘=某地纬度+太阳直射点纬度-90°

通过第一问我们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纬度为20°S。甲与乙此时均为0点,可利用上述公式:H’10°=乙地纬度+20°-90°,所以乙地纬度为80°S。在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可得乙地正午太阳高度 H=90°-|80°-20°|=30°

所以该题选D

3.解第三问

关键:充分理解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由于由①驶向②,既没有沿纬线,又没有沿经线,所以不可能向AB选项那样简单。

判断南北:①向②是一个距离南极点先近后远的过程,所以南北方向上一定为先向南再向北。(此时答案已经揭晓了,C)  

判断东西:模糊判断往往更简单,例如该题。我们发现①向②大致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所以一定为向东飞。

上述联立可得 先东南 后东北

选C

Chack刂
2011-02-07 · 超过16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3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9.9万
展开全部
1B 2D 3C

好吧,这道题我们刚做过,给你发老师发下来的参考答案吧
1.答案B 解析:图示区域在南半球,弧线N为晨昏线,阴影为黑夜;说明甲乙两地所在经线为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其经度为120°E,故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即太阳直射经线的经度为60°W,应选B或D两选项。若选D(60°W,20°26′S),即太阳直射20°26′S,则甲地的地理纬度为69°34′S,此时其正午太阳高度为40°52′,与“甲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0°”不符合,故选B项。
2.答案D 解析:此时太阳直射20°S,南极点此日正午太阳高度为20°;乙点此时的太阳高度是10°,应为子夜太阳高度;南极点与乙点太阳高度相差10°说明两地纬度相差10°,乙点的地理纬度为80°S,正午太阳高度为30°。
3.答案C 解析:A①地起飞,沿图中直线行驶至②地,其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其中自①地至甲地,越来越靠近南极点,其飞行方向是东南;自①地至甲地至②地,越来越远离南极点,其飞行方向是东北。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11-02-05
展开全部
nhvjhvfvjvj vjhgfvhf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