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回答
展开全部
江苏茶叶利用至迟始于东汉末。《三国志·吴志》有孙皓宴请丹阳人韦曜“密赐茶舛以代酒”的记载。西晋时期苏南民间已采叶生煮羹饮。五世纪的《桐君录》有“晋陵皆出好茗”的记载。晋陵即今常州,产茶之地指今宜兴。
唐代是江苏历史上产茶的鼎盛时期,产地遍及大江南北,其中义兴(今宜兴)已有“一山和数山弥谷盈岗”的成片茶园,所产阳羡茶官方专设茶舍每年清明前采办,急送朝廷赶“清明宴”,岁供万两。众多诗人名家诗咏江苏茶叶,茶圣陆羽也曾寓居江苏,并亲自考查江苏茶与泉。
宋元时期贡茶重心南移,江苏茶区收缩,仅保留苏南少数连片茶园。这一时期制茶技术由唐代的紧压茶改革为散茶,苏州的“水月茶”、“白云茶”都是散茶上品。宋代全国实施榷茶制,茶叶官买官卖,江苏就先后有真州(仪征)、海州(连云港)、江宁、镇江等多个批销茶叶的榷货务。乾道年间,朝廷下诏2400万缗茶叶销售额,其中建康1200万缗,镇江400万缗,占销售额的三分之二。
明代制茶技术开始由蒸青散茶发展为炒青散茶制作。江苏产区主要集中在宜兴和苏州,其中又以苏州最盛,茶品层出,史籍有“苏州茶饮遍天下”之说。是时茶叶分贡茶、官茶、商茶和私茶,以商茶为主。宜兴张渚成了当时江苏茶叶的重要集散地,嘉靖十六年(1537)南京户部给张渚的茶引(商人买卖茶叶交税的凭证,50公斤领1引)有3298引,即414.9吨。
清代江苏茶叶继续发展,各地方志中见产茶记述的就涉及到20多个市县130多处,清道光年间,仅宜兴就有茶园2929亩。全国著名的碧螺春就得名于康熙年间;康熙二十二年(1683)江南销茶定额6万引(3000吨),其中江宁府最多达5.3万引。雍正初年,苏州花茶开始运销东北、华北、西北市场,出现了一批专营茶叶的“茶号”,从安徽、浙江、江西等地收购毛茶,在苏州精制窨花,到销区设茶庄销售。清代后期,苏州花茶年销量达250吨。
清末至民国初年,由于印度、锡兰、印尼等国家茶业的兴起,中国茶叶出口锐减,江苏茶业也随之回落,据《宜荆续志》(1920年)载,光绪六年(1880),宜兴仅存茶园496.6亩。光绪三十四年(1908),由两江总督支持在南京建立了被视为中国茶叶科研发端的江南商务局植茶公所;宣统年间,在南京由政府举办了茶叶讲习所;有识之士李逢庆、宋盈之等先后办起了阳羡垦牧树艺公司、茅麓树艺公司,建立了经初步设计的有一定规格的茶园。宣统二年(1910)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苏州的碧螺春茶荣获金奖。宜兴戴长卿制作的雨前雀舌在巴拿马赛会上荣获金奖。
民国时期江苏茶叶生产继续萎缩,产区仅存宜兴、吴县、金坛。民国八年(1919)产茶最多的宜兴年产量仅135吨。至1949年全省仅存1.5万亩衰老间作茶园,年产茶叶255吨,且以粗老红茶为主。
建国后江苏茶叶生产大致经历四个发展阶段:
1949—1957年为恢复和发展起步阶段。1952年以前,主要是对宜兴、吴县、金坛老茶区荒芜茶园进行复垦。1952年后,江苏省农林厅设立了茶叶指导所,建立了第一座集科研和生产于一体的江苏省宜兴茶叶实验场,并同时兴建了一批大中型国有茶场。推行了合理规划,条播密植技术;幼龄茶的定型修剪技术;采春茶、留养夏秋茶的采摘制度;引进了部分制茶机械,建成了第一座机械化制茶厂茅麓茶场初制厂,使江苏茶叶生产开始步入现代科学技术指导的起步阶段。到1957年,全省茶园面积达3.75万亩,比1949年扩大1.5倍,茶叶产量1955年达370吨,比1949年增48%,1957年因扦插育苗,剪取穗条或留养茶籽,产量下降为185吨。
1958—1970年为曲折发展阶段。1958年国务院批转农业部《关于全国茶叶生产会议的报告》,提出“三年超过锡兰,五年赶上印度”的口号。在此形势下,江苏设立了省山区经济作物局。全省茶叶生产出现第一次大发展,新建了一大批地方国有茶场。并集中全省茶叶科技人员的智慧,于1959年创制成功建国以后江苏第一个名茶-----雨花茶。到1960年,全省茶园面积达5.8万亩,年产茶叶760吨,比1957年分别增长1.55倍和3倍;建国初期建立的国有茶场初步实现了红茶初制机械化;全省大规模推广了短穗扦插育苗技术。
60年代初期,江苏省茶叶生产出现了停滞和回落。除国有茶场外,集体茶场几乎全部停办,退茶还农,1963年全省茶园面积为4.6万亩,比1960年减少21.7%,年产茶叶916吨,比1960年增加20.5%。直到1964、1965年两次全国蚕茶会议后,在农业部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下,60年代中期下滑趋势才有所扼止。1965年宜兴县陆续兴建了一批规模大、资金负担和劳力分配等经营体制较为合理、规划设计科学的社、队办茶场,为全省树立了样板。同时芙蓉茶场作为全国六个试点之一,成功地试制了红碎茶,并直接由上海茶叶进出口公司出口,开创了江苏加工大宗茶批量出口的历史;全省炒烘青绿茶初制基本实现机械化。到1970年,全省茶园面积达7.02万亩,年产量2835吨。
1971—1984年为快速发展阶段。1974年4月全国茶叶会议上国务院领导指示:“全国要搞一百多个左右年产5万担左右的重点县,作为茶叶生产基地”。江苏茶叶生产快速发展,茶园面积相继于1973年、1976年突破了10万亩和15万亩,1977年茶叶年产量突破5000吨,到1984年全省茶园面积达22.3万亩,年产茶叶7838吨。这段时期不仅新茶园发展速度快、规模大,而且在土地、劳力使用中处理好茶场和生产队的关系,推行场长负责,集体承包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开展了密植速生丰产栽培、低产茶园改造和提高红碎茶质量等多项技术研究;开始了无性系茶树良种的引进和推广;大部分茶场实现了红绿茶初精制加工一体化。
1984—1997年为巩固提高,稳定发展阶段。80年代中期茶叶产销体制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1984年茶叶购销全面放开,形成了“多渠道销售、多口岸出口”的购销机制。,1986年出口红碎茶产量3963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全省茶叶开始由“扩大面积、提高产量”向“提高单产,提高质量,增加花色,拓宽用途”方向转化。积极创制名、特茶,种类迅速增加到30多个。全省各地陆续制定了100多个各种名茶的企业标准,促使江苏茶叶产销跨入标准化、规范化的起步阶段,名特茶的生产无论在产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江苏茶叶生产技术水平也进一步提高,一批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如茶叶专用肥、机械修剪、机械采摘、复合膜袋除氧剂包装、茶叶专用冷库贮藏等迅速推广;各地积极推行塑料大棚栽培技术;无性系良种逐步转向以早芽、优质、抗性强为目标,推广了一批新品种;名特茶逐步采用机械加工。1993年全省茶叶总产达15138吨,投产茶园亩产88.5公斤,都创下了历史最高水平。
90年代中期江苏茶叶生产完全转向以品质、效益为中心,茶叶总产量虽有所回落,但产值持续上升,1997年名特茶产量增至2441吨,占总产量的22%,茶叶总产值达4亿元,平均亩产值2000元,为全国产茶省之首。
唐代是江苏历史上产茶的鼎盛时期,产地遍及大江南北,其中义兴(今宜兴)已有“一山和数山弥谷盈岗”的成片茶园,所产阳羡茶官方专设茶舍每年清明前采办,急送朝廷赶“清明宴”,岁供万两。众多诗人名家诗咏江苏茶叶,茶圣陆羽也曾寓居江苏,并亲自考查江苏茶与泉。
宋元时期贡茶重心南移,江苏茶区收缩,仅保留苏南少数连片茶园。这一时期制茶技术由唐代的紧压茶改革为散茶,苏州的“水月茶”、“白云茶”都是散茶上品。宋代全国实施榷茶制,茶叶官买官卖,江苏就先后有真州(仪征)、海州(连云港)、江宁、镇江等多个批销茶叶的榷货务。乾道年间,朝廷下诏2400万缗茶叶销售额,其中建康1200万缗,镇江400万缗,占销售额的三分之二。
明代制茶技术开始由蒸青散茶发展为炒青散茶制作。江苏产区主要集中在宜兴和苏州,其中又以苏州最盛,茶品层出,史籍有“苏州茶饮遍天下”之说。是时茶叶分贡茶、官茶、商茶和私茶,以商茶为主。宜兴张渚成了当时江苏茶叶的重要集散地,嘉靖十六年(1537)南京户部给张渚的茶引(商人买卖茶叶交税的凭证,50公斤领1引)有3298引,即414.9吨。
清代江苏茶叶继续发展,各地方志中见产茶记述的就涉及到20多个市县130多处,清道光年间,仅宜兴就有茶园2929亩。全国著名的碧螺春就得名于康熙年间;康熙二十二年(1683)江南销茶定额6万引(3000吨),其中江宁府最多达5.3万引。雍正初年,苏州花茶开始运销东北、华北、西北市场,出现了一批专营茶叶的“茶号”,从安徽、浙江、江西等地收购毛茶,在苏州精制窨花,到销区设茶庄销售。清代后期,苏州花茶年销量达250吨。
清末至民国初年,由于印度、锡兰、印尼等国家茶业的兴起,中国茶叶出口锐减,江苏茶业也随之回落,据《宜荆续志》(1920年)载,光绪六年(1880),宜兴仅存茶园496.6亩。光绪三十四年(1908),由两江总督支持在南京建立了被视为中国茶叶科研发端的江南商务局植茶公所;宣统年间,在南京由政府举办了茶叶讲习所;有识之士李逢庆、宋盈之等先后办起了阳羡垦牧树艺公司、茅麓树艺公司,建立了经初步设计的有一定规格的茶园。宣统二年(1910)在南京举办的南洋劝业会上苏州的碧螺春茶荣获金奖。宜兴戴长卿制作的雨前雀舌在巴拿马赛会上荣获金奖。
民国时期江苏茶叶生产继续萎缩,产区仅存宜兴、吴县、金坛。民国八年(1919)产茶最多的宜兴年产量仅135吨。至1949年全省仅存1.5万亩衰老间作茶园,年产茶叶255吨,且以粗老红茶为主。
建国后江苏茶叶生产大致经历四个发展阶段:
1949—1957年为恢复和发展起步阶段。1952年以前,主要是对宜兴、吴县、金坛老茶区荒芜茶园进行复垦。1952年后,江苏省农林厅设立了茶叶指导所,建立了第一座集科研和生产于一体的江苏省宜兴茶叶实验场,并同时兴建了一批大中型国有茶场。推行了合理规划,条播密植技术;幼龄茶的定型修剪技术;采春茶、留养夏秋茶的采摘制度;引进了部分制茶机械,建成了第一座机械化制茶厂茅麓茶场初制厂,使江苏茶叶生产开始步入现代科学技术指导的起步阶段。到1957年,全省茶园面积达3.75万亩,比1949年扩大1.5倍,茶叶产量1955年达370吨,比1949年增48%,1957年因扦插育苗,剪取穗条或留养茶籽,产量下降为185吨。
1958—1970年为曲折发展阶段。1958年国务院批转农业部《关于全国茶叶生产会议的报告》,提出“三年超过锡兰,五年赶上印度”的口号。在此形势下,江苏设立了省山区经济作物局。全省茶叶生产出现第一次大发展,新建了一大批地方国有茶场。并集中全省茶叶科技人员的智慧,于1959年创制成功建国以后江苏第一个名茶-----雨花茶。到1960年,全省茶园面积达5.8万亩,年产茶叶760吨,比1957年分别增长1.55倍和3倍;建国初期建立的国有茶场初步实现了红茶初制机械化;全省大规模推广了短穗扦插育苗技术。
60年代初期,江苏省茶叶生产出现了停滞和回落。除国有茶场外,集体茶场几乎全部停办,退茶还农,1963年全省茶园面积为4.6万亩,比1960年减少21.7%,年产茶叶916吨,比1960年增加20.5%。直到1964、1965年两次全国蚕茶会议后,在农业部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下,60年代中期下滑趋势才有所扼止。1965年宜兴县陆续兴建了一批规模大、资金负担和劳力分配等经营体制较为合理、规划设计科学的社、队办茶场,为全省树立了样板。同时芙蓉茶场作为全国六个试点之一,成功地试制了红碎茶,并直接由上海茶叶进出口公司出口,开创了江苏加工大宗茶批量出口的历史;全省炒烘青绿茶初制基本实现机械化。到1970年,全省茶园面积达7.02万亩,年产量2835吨。
1971—1984年为快速发展阶段。1974年4月全国茶叶会议上国务院领导指示:“全国要搞一百多个左右年产5万担左右的重点县,作为茶叶生产基地”。江苏茶叶生产快速发展,茶园面积相继于1973年、1976年突破了10万亩和15万亩,1977年茶叶年产量突破5000吨,到1984年全省茶园面积达22.3万亩,年产茶叶7838吨。这段时期不仅新茶园发展速度快、规模大,而且在土地、劳力使用中处理好茶场和生产队的关系,推行场长负责,集体承包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开展了密植速生丰产栽培、低产茶园改造和提高红碎茶质量等多项技术研究;开始了无性系茶树良种的引进和推广;大部分茶场实现了红绿茶初精制加工一体化。
1984—1997年为巩固提高,稳定发展阶段。80年代中期茶叶产销体制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1984年茶叶购销全面放开,形成了“多渠道销售、多口岸出口”的购销机制。,1986年出口红碎茶产量3963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全省茶叶开始由“扩大面积、提高产量”向“提高单产,提高质量,增加花色,拓宽用途”方向转化。积极创制名、特茶,种类迅速增加到30多个。全省各地陆续制定了100多个各种名茶的企业标准,促使江苏茶叶产销跨入标准化、规范化的起步阶段,名特茶的生产无论在产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江苏茶叶生产技术水平也进一步提高,一批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如茶叶专用肥、机械修剪、机械采摘、复合膜袋除氧剂包装、茶叶专用冷库贮藏等迅速推广;各地积极推行塑料大棚栽培技术;无性系良种逐步转向以早芽、优质、抗性强为目标,推广了一批新品种;名特茶逐步采用机械加工。1993年全省茶叶总产达15138吨,投产茶园亩产88.5公斤,都创下了历史最高水平。
90年代中期江苏茶叶生产完全转向以品质、效益为中心,茶叶总产量虽有所回落,但产值持续上升,1997年名特茶产量增至2441吨,占总产量的22%,茶叶总产值达4亿元,平均亩产值2000元,为全国产茶省之首。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江苏溧阳产的茶,全称幽香苏茶,似乎是花茶(里头有桂花)但是口感有点介乎白茶和红茶之间,而茶叶条索样子很像白茶。新种茶,与铁观音,龙井等老牌茶不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5-05-10 · 知道合伙人旅游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江苏溧阳产的茶,全称幽香苏茶,似乎是花茶(里头有桂花)但是口感有点介乎白茶和红茶之间,而茶叶条索样子很像白茶。新种茶,与铁观音,龙井等老牌茶不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你说的苏茶没听说过,是否意思是江苏产的茶\(^o^)/~,如果是,江苏最出名的就是绿茶了,像洞庭碧螺春,南京雨花茶。。。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