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介绍春节民俗的高中作文,800字左右 30
7个回答
展开全部
在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众多传统节日中,最注重、最盛大的便是春节。
民谚:百节年为首。国人亦称“过年”。纵观民间节俗活动。自农历十二月刚过一半,便开始有了年终的气氛。到十二月(腊月)廿三祭灶,标志进入过年阶段(廿三称“小过年”),遂有一系列节俗活动。其中节俗活动中与宗教信仰相关的有:廿三夜送灶神;廿四扫除;廿五迎鸾接驾;三十换门神,夜半迎诸神;大年初一接神,放爆节;初二祭财神;初五接财神(迎五路财神);初八礼拜顺星(本命星宿神);初九玉皇圣诞;十三条刘猛将军(虫王爷);十四迎紫姑;十五上元天官圣诞,即上元节(民间多称“元宵节”)。这些信仰民俗和其它春节民俗融为一体,丰富多彩,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驱病去灾、亲人长寿的祝愿,对摆脱厄运、企望发财的祝福。同时,这些传统的信仰民俗,随着时代的步伐、社会的发展,逐渐融进了新的内容,为社会服务,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在概述信仰民俗的同时,阐述其演变后的积极意义。
拜灶神:农历腊月廿三,称为“小过年”(过小年),民间于此日夜礼拜灶神,谓之“祭灶”或“送灶”。其礼拜的灶神,又称灶君,或灶王,道教称“昆仑老母”、“种火老母元君”。其信仰似与原始社会的氏族社火祟拜有关,还可能是为报先炊之德,祭老妇人。原来,在母系氏族社会里,灶是由氏族里威望最高的老妇人管理着的。道教所称的这位灶神——昆仑老母或种火老母元君,同时也是火神。关于火的发明使用,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先民们住在一起烧起一堆堆长明火,用来取暖、照明、烤熟食物、烧制器皿、防御野兽。时至今日,我国人民有除夕之夜围火(炉)守岁的风俗,谁能说这不是残存的遗风呢?!我认为,人们礼拜灶神,含有后人对先民(母系氏族里威望最高的老母亲)的怀念之情。灶神信仰渊源久远,《礼记,祭法》中“王为君姓立七祀”即有一祀为“灶”,而庶士、庶入,“或立户,或立灶”。自是承袭古俗而来。后世道教吸收民间信仰,又根据“有功必祀”的神学思想,奉母系氏族里德高望重功德无量的老母亲为“灶神”,尊称“种火老母元君”或“昆仑老母”,是很自然的。这位“种火老母’’原本是神化身的人,还是神格化后的神,无需讨论,也无需去论证。
灶神为主管饮食之神,晋后,又尊为天地督察使,掌握上达天庭诉人善恶之职。是故,世人又称灶神为“本家司命”。民间多供于灶头,其神座上多书“东厨灶君”。传每年腊月廿三,灶神便要上达天庭报告这一家的善行与恶行,于是人们举行“送灶”仪式,设献礼祭之。以祈“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灶神一年除七天(腊月廿三至大年三十)外,其余日子均留在人家的厨房里,的时刻刻察看人之言行,又加之世人有“祭神如神在”及“举头三尺有神明”之宗教观念,这对世人弃恶从善,时刻检点个人之行为,无不有其积极意义。
腊月扫除:扫除又称“扫尘”或“扫房”。从“腊八”起,人们就开始扫除,直到腊月甘三前后才扫除完毕。民间多于腊月价四为扫除日,有民谚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屋”。民间认为鬼神到了腊月有的归天,有的归地,他们将离开人间。如果人们不从身上到屋里,翻箱倒柜,彻底打扫一下,就会留有尘埃,也就有鬼神躲藏之所,所以,必须扫除。并且扫除还必须根据历书,选择吉日良辰,以防止与鬼碰上。
这种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鬼怪的一种宗教仪式,后来已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每临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翻箱倒柜,进行一次彻底地卫生大扫除,以干干净净迎新年。发扬了古代扫除风俗中的讲究卫生的优良习惯。
迎玉皇:甘三送灶神,甘四扫除,廿五迎玉皇,一项活动紧接一项活动,真可谓井然有序。
玉皇,道教尊称“吴天金阙至尊玉皇上帝”。为道教尊奉的主持天道,总管天、地、人三界及十方、四生、六道,一切祸福的大神。道教以每年腊月甘五为玉皇上帝出巡的日子,巡视考察众生善恶,进行表彰和惩罚,人们为了祈求护佑,遂有“迎玉皇”之举。明清时期,多有迎玉皇的记载。《帝京景物略》卷二:“(腊月)二十五日,五更焚褚,接玉皇,曰:玉皇下查人间也。竞此日,无妇妪詈声”。
玉皇在出巡下界半月后,于其诞辰日(正月初九)下午回弯返回天庭。是日,民间必祭玉皇,俗称“上九日”。
贴门神:旧时,人们在除夕这一年中最末的一天,必把旧门神撕下,换上新门神。贴门神的目的,是为了驱鬼避邪,禳灾迎福。门神信仰,始自先秦。后世道教将门神纳入自己的神仙谱系中,属道教俗神。汉代时指神荼、郁垒;唐代以后指秦琼(字叔宝)、尉迟恭(字敬德)。传说,唐太宗李世民患病不愈,寝殿门晚上鬼魅呼号,抛砖掷瓦,夜不能寐。唐太宗将此事告知群臣,秦琼上殿奏道:臣愿与敬德戎装站立门外来保护陛下。太宗同意了,这一夜果然没有惊扰。于是便命画工画二人英武之形,挂在宫门左右,邪祟遂息。后来渐渐传到民间,成为门神。
民谚:百节年为首。国人亦称“过年”。纵观民间节俗活动。自农历十二月刚过一半,便开始有了年终的气氛。到十二月(腊月)廿三祭灶,标志进入过年阶段(廿三称“小过年”),遂有一系列节俗活动。其中节俗活动中与宗教信仰相关的有:廿三夜送灶神;廿四扫除;廿五迎鸾接驾;三十换门神,夜半迎诸神;大年初一接神,放爆节;初二祭财神;初五接财神(迎五路财神);初八礼拜顺星(本命星宿神);初九玉皇圣诞;十三条刘猛将军(虫王爷);十四迎紫姑;十五上元天官圣诞,即上元节(民间多称“元宵节”)。这些信仰民俗和其它春节民俗融为一体,丰富多彩,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驱病去灾、亲人长寿的祝愿,对摆脱厄运、企望发财的祝福。同时,这些传统的信仰民俗,随着时代的步伐、社会的发展,逐渐融进了新的内容,为社会服务,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在概述信仰民俗的同时,阐述其演变后的积极意义。
拜灶神:农历腊月廿三,称为“小过年”(过小年),民间于此日夜礼拜灶神,谓之“祭灶”或“送灶”。其礼拜的灶神,又称灶君,或灶王,道教称“昆仑老母”、“种火老母元君”。其信仰似与原始社会的氏族社火祟拜有关,还可能是为报先炊之德,祭老妇人。原来,在母系氏族社会里,灶是由氏族里威望最高的老妇人管理着的。道教所称的这位灶神——昆仑老母或种火老母元君,同时也是火神。关于火的发明使用,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先民们住在一起烧起一堆堆长明火,用来取暖、照明、烤熟食物、烧制器皿、防御野兽。时至今日,我国人民有除夕之夜围火(炉)守岁的风俗,谁能说这不是残存的遗风呢?!我认为,人们礼拜灶神,含有后人对先民(母系氏族里威望最高的老母亲)的怀念之情。灶神信仰渊源久远,《礼记,祭法》中“王为君姓立七祀”即有一祀为“灶”,而庶士、庶入,“或立户,或立灶”。自是承袭古俗而来。后世道教吸收民间信仰,又根据“有功必祀”的神学思想,奉母系氏族里德高望重功德无量的老母亲为“灶神”,尊称“种火老母元君”或“昆仑老母”,是很自然的。这位“种火老母’’原本是神化身的人,还是神格化后的神,无需讨论,也无需去论证。
灶神为主管饮食之神,晋后,又尊为天地督察使,掌握上达天庭诉人善恶之职。是故,世人又称灶神为“本家司命”。民间多供于灶头,其神座上多书“东厨灶君”。传每年腊月廿三,灶神便要上达天庭报告这一家的善行与恶行,于是人们举行“送灶”仪式,设献礼祭之。以祈“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灶神一年除七天(腊月廿三至大年三十)外,其余日子均留在人家的厨房里,的时刻刻察看人之言行,又加之世人有“祭神如神在”及“举头三尺有神明”之宗教观念,这对世人弃恶从善,时刻检点个人之行为,无不有其积极意义。
腊月扫除:扫除又称“扫尘”或“扫房”。从“腊八”起,人们就开始扫除,直到腊月甘三前后才扫除完毕。民间多于腊月价四为扫除日,有民谚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屋”。民间认为鬼神到了腊月有的归天,有的归地,他们将离开人间。如果人们不从身上到屋里,翻箱倒柜,彻底打扫一下,就会留有尘埃,也就有鬼神躲藏之所,所以,必须扫除。并且扫除还必须根据历书,选择吉日良辰,以防止与鬼碰上。
这种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鬼怪的一种宗教仪式,后来已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每临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翻箱倒柜,进行一次彻底地卫生大扫除,以干干净净迎新年。发扬了古代扫除风俗中的讲究卫生的优良习惯。
迎玉皇:甘三送灶神,甘四扫除,廿五迎玉皇,一项活动紧接一项活动,真可谓井然有序。
玉皇,道教尊称“吴天金阙至尊玉皇上帝”。为道教尊奉的主持天道,总管天、地、人三界及十方、四生、六道,一切祸福的大神。道教以每年腊月甘五为玉皇上帝出巡的日子,巡视考察众生善恶,进行表彰和惩罚,人们为了祈求护佑,遂有“迎玉皇”之举。明清时期,多有迎玉皇的记载。《帝京景物略》卷二:“(腊月)二十五日,五更焚褚,接玉皇,曰:玉皇下查人间也。竞此日,无妇妪詈声”。
玉皇在出巡下界半月后,于其诞辰日(正月初九)下午回弯返回天庭。是日,民间必祭玉皇,俗称“上九日”。
贴门神:旧时,人们在除夕这一年中最末的一天,必把旧门神撕下,换上新门神。贴门神的目的,是为了驱鬼避邪,禳灾迎福。门神信仰,始自先秦。后世道教将门神纳入自己的神仙谱系中,属道教俗神。汉代时指神荼、郁垒;唐代以后指秦琼(字叔宝)、尉迟恭(字敬德)。传说,唐太宗李世民患病不愈,寝殿门晚上鬼魅呼号,抛砖掷瓦,夜不能寐。唐太宗将此事告知群臣,秦琼上殿奏道:臣愿与敬德戎装站立门外来保护陛下。太宗同意了,这一夜果然没有惊扰。于是便命画工画二人英武之形,挂在宫门左右,邪祟遂息。后来渐渐传到民间,成为门神。
展开全部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何过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扫 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 春 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 窗 花 和 倒 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 “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 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 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 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 “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 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扫 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 春 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 窗 花 和 倒 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 “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 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守 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习俗后来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爆 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 “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 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1-02-08
展开全部
春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正朝,亦云元朔。”“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日,所以又称“元朔”。正月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经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确定过自己的元旦,即改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时间。颛顼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使用殷历,殷历建丑,以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使用周历,周历建成子,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使用秦历,秦历建亥,以农历初一为元旦;西汉前期仍然使用秦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马迁、洛下闳创制的太初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以后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丑的殷历,唐武后和肃宗时改用建子的周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历至清朝末年。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旧称拜年。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清人《燕台月令》形容北京年节:“是月也,片子飞,空车走。”成为时尚。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首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一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一曰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一曰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以图吉利讨口彩。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但从正月初一至初五,多数家庭均不接待妇女,谓之“忌门”。仅限于男子外出拜年,妇女则须等到正月初六以后才能外出走访。拜年活动要延长很长时间,到正月十五灯节左右。傍晚时分到人家拜年叫“拜夜节”,初十以后叫“拜灯节”,所以有“有心拜年,寒食未迟”的笑话。 如果因故未及循例行礼,日后补行的,谓之“拜晚年” 旧时民间以进入新正初几日的天气阴晴来占本年年成。其说始于汉东方朔的《岁占》,谓岁后八日,一日为鸡日,二日为犬,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伟人,八日为谷。如果当日晴朗,则所主之物繁育,当日阴,所主之日不昌。后代沿其习,认为初一至初十,皆以天气清朗,无风无雪为吉。后代由占岁发展成一系列的祭祀、庆祝活动。有初一不杀鸡,初二不杀狗,初三不杀猪……初七不行刑的风俗。 聚财,俗传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这一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而把“扫帚星”引来,招致霉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这一天也不能往外泼水倒垃圾,怕因此破财。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春节,人们俗称“过年”。那么,人们过年一般干什么呢?那就要看不同地方的习俗了。
在大城市里,除夕那天,人人都穿起新衣裳,接着清洁自己的房子,贴对联,购买年货,然后把买来的新花草摆放好。晚上,家家都做好丰富的团年饭。人们吃完团年饭后,就
在规定的路段上放烟花,或者在家看电视转播的春节联欢晚会。
乡村的除夕是这样过的:大清早,人们就起来了。换上新衣裳以后,就在自家的门前贴对联,家家户户的院里都挂上了红灯笼。晚上,家家户户的灯笼都亮了,红红火火一片。每家门前“劈劈啪啪”都是爆竹声。人人挨家挨户到处串门,好不热闹。
大年初一,城市和乡村的人们,都带着年货,有的去庙里上香;有的去亲戚朋友家拜年;还有的一家一起出去游玩。
这就是中国人们过年的习俗。
如果要求记叙文的话可以选择一两个示例展开来写,多用些细节描写,可以凑满字数的。结尾可以联系一下自己多讲一些自己的感受
在大城市里,除夕那天,人人都穿起新衣裳,接着清洁自己的房子,贴对联,购买年货,然后把买来的新花草摆放好。晚上,家家都做好丰富的团年饭。人们吃完团年饭后,就
在规定的路段上放烟花,或者在家看电视转播的春节联欢晚会。
乡村的除夕是这样过的:大清早,人们就起来了。换上新衣裳以后,就在自家的门前贴对联,家家户户的院里都挂上了红灯笼。晚上,家家户户的灯笼都亮了,红红火火一片。每家门前“劈劈啪啪”都是爆竹声。人人挨家挨户到处串门,好不热闹。
大年初一,城市和乡村的人们,都带着年货,有的去庙里上香;有的去亲戚朋友家拜年;还有的一家一起出去游玩。
这就是中国人们过年的习俗。
如果要求记叙文的话可以选择一两个示例展开来写,多用些细节描写,可以凑满字数的。结尾可以联系一下自己多讲一些自己的感受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1-02-14
展开全部
巴蜀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