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忙翻译下~~ 谢了
人之口腹,何常之有?富贵之时,穷极滋味,暴殄过当,一过祸败,求藜藿充饥而不可得。石虎食蒸饼,必以乾枣、胡桃瓤为心,使坼裂方食;及为冉闵所篡,幽废,思其不裂者而无从致之。唐...
人之口腹,何常之有?富贵之时,穷极滋味,暴殄过当,一过祸败,求藜藿充饥而不可得。石虎食蒸饼,必以乾枣、胡桃瓤为心,使坼裂方食;及为冉闵所篡,幽废,思其不裂者而无从致之。唐东洛贵家子弟,饮食必用炼炭所炊,不尔便嫌烟气;及其乱离饥饿,市脱粟饭食之,不啻八珍。此岂口腹贵於前而贱於后哉?彼其当时所为拣择精好,动以为粗恶而不能下咽者,皆其骄奢淫佚之性使然,非天生而然也。吾见南方膏粱子弟,一离襁褓,必择甘毳温柔,调以酥酪,恐伤其胃,而疾病亦自不少。北方婴儿,卧土炕,啖麦饭,十余岁不知酒肉,而强壮自如。又下一等,若乞丐之子,生即受冻忍饿,日一文钱,便果其腹。人生何常?幸而处富贵,有赢余时,时思及冻馁,无令过分,物无精粗美恶,随遇而安,无有选择於胸中,此亦「动心忍性」之一端也。子瞻兄弟南迁,相遇梧藤间,市饼,粗不可食,黄门置筋而叹,子瞻已尽之矣。二苏之学力、识见,优劣皆於是卜之。吾生平未尝以饮食呵责人,其有不堪,更强为进。至於宦中,尤持此戒。每每以语妻孥,然未必知此旨也。
展开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这个是明代谢肇淛所著《五杂俎》卷十一 物部三里的一段,台湾的语文教材收了这段的前一部分。大陆的语文教材也收了这个了吗?
白话翻译如下:
人的口味和肚子,难道能保持不变吗?富贵的时候,吃遍珍馐美味,暴饮暴食,一旦遇到灾祸或家境败落,就是想找野草野菜充饥也办不到。唐代洛阳的富家子弟,平时吃食物定要用精制的炭烧,否则就嫌有烟的味道。等发生战乱,与家人离散后饥饿时,吃粗粮也不亚于明八珍(指龙肝、凤髓、豹胎等八种珍贵食品)。这难道是口味和肚子先前很高贵后来变得低贱了吗?他在富贵时所吃的经过精挑细择的精致美味,还动不动就认为食物粗糙而不能下咽,都是因为他骄横奢靡的性情造成的,而并不是天生的。我见到那些南方殷实人家的孩子,刚刚离开襁褓,一定会挑选甜美易嚼之物,和酥酪拌在一起吃,害怕伤到他们的肠胃,但他们的疾病也不见得就少。北方的婴儿,睡在土炕上,吃的是麦子做的粗饭,十几岁了也不知道酒肉,可是仍然长的很强壮。再次一等的例子,比如乞丐的孩子,生下来就忍受寒冷饥饿,每天只要一文钱,就能填饱他的肚子。人生如何保持不变?就算运气好身处富贵之家,有空的时候,也要多想想当有一天要受冻挨饿的时候,不要让自己纵欲过度。食物不分精致粗俗味美难吃,什么环境都能适应并感到满足,心中没有挑拣,这也是磨练意志培养性情的一种方法啊。子瞻(苏轼)两兄弟搬家到南方,在梧藤下相遇,买来饼,可是饼子很粗劣没法吃,黄门(苏辙)放下筷子长吁短叹,子瞻(苏轼)已经吃完了自己的那份。二苏的学问见识,优劣都能通过这件事预测出来了。我这一生从没有因饮食如何而责备过别人,饮食再不好,我也强迫自己吃。等到后来我做了官,更是严格遵守这个戒律。我也常常拿我的这一准则来告诫妻儿,不过他们不一定知道这其中的道理吧。
太长了点,只能粗粗来过了,仅供参考。哪里不清的话再补充提问吧。
白话翻译如下:
人的口味和肚子,难道能保持不变吗?富贵的时候,吃遍珍馐美味,暴饮暴食,一旦遇到灾祸或家境败落,就是想找野草野菜充饥也办不到。唐代洛阳的富家子弟,平时吃食物定要用精制的炭烧,否则就嫌有烟的味道。等发生战乱,与家人离散后饥饿时,吃粗粮也不亚于明八珍(指龙肝、凤髓、豹胎等八种珍贵食品)。这难道是口味和肚子先前很高贵后来变得低贱了吗?他在富贵时所吃的经过精挑细择的精致美味,还动不动就认为食物粗糙而不能下咽,都是因为他骄横奢靡的性情造成的,而并不是天生的。我见到那些南方殷实人家的孩子,刚刚离开襁褓,一定会挑选甜美易嚼之物,和酥酪拌在一起吃,害怕伤到他们的肠胃,但他们的疾病也不见得就少。北方的婴儿,睡在土炕上,吃的是麦子做的粗饭,十几岁了也不知道酒肉,可是仍然长的很强壮。再次一等的例子,比如乞丐的孩子,生下来就忍受寒冷饥饿,每天只要一文钱,就能填饱他的肚子。人生如何保持不变?就算运气好身处富贵之家,有空的时候,也要多想想当有一天要受冻挨饿的时候,不要让自己纵欲过度。食物不分精致粗俗味美难吃,什么环境都能适应并感到满足,心中没有挑拣,这也是磨练意志培养性情的一种方法啊。子瞻(苏轼)两兄弟搬家到南方,在梧藤下相遇,买来饼,可是饼子很粗劣没法吃,黄门(苏辙)放下筷子长吁短叹,子瞻(苏轼)已经吃完了自己的那份。二苏的学问见识,优劣都能通过这件事预测出来了。我这一生从没有因饮食如何而责备过别人,饮食再不好,我也强迫自己吃。等到后来我做了官,更是严格遵守这个戒律。我也常常拿我的这一准则来告诫妻儿,不过他们不一定知道这其中的道理吧。
太长了点,只能粗粗来过了,仅供参考。哪里不清的话再补充提问吧。
展开全部
人之口腹,何常之有?富贵之时,穷极滋味,暴殄过当,一过祸败,求藜藿充饥而不可得。石虎食蒸饼,必以乾枣、胡桃瓤为心,使坼裂方食;及为冉闵所篡,幽废,思其不裂者而无从致之。唐东洛贵家子弟,饮食必用炼炭所炊,不尔便嫌烟气;及其乱离饥饿,市脱粟饭食之,不啻八珍。此岂口腹贵於前而贱於后哉?彼其当时所为拣择精好,动以为粗恶而不能下咽者,皆其骄奢淫佚之性使然,非天生而然也。吾见南方膏粱子弟,一离襁褓,必择甘毳温柔,调以酥酪,恐伤其胃,而疾病亦自不少。北方婴儿,卧土炕,啖麦饭,十余岁不知酒肉,而强壮自如。又下一等,若乞丐之子,生即受冻忍饿,日一文钱,便果其腹。人生何常?幸而处富贵,有赢余时,时思及冻馁,无令过分,物无精粗美恶,随遇而安,无有选择於胸中,此亦「动心忍性」之一端也。子瞻兄弟南迁,相遇梧藤间,市饼,粗不可食,黄门置筋而叹,子瞻已尽之矣。二苏之学力、识见,优劣皆於是卜之。吾生平未尝以饮食呵责人,其有不堪,更强为进。至於宦中,尤持此戒。每每以语妻孥,然未必知此旨也。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