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七步诗
原文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后人缩写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人曹植的名篇。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感情。
原文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后人缩写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人曹植的名篇。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感情。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江 南 (汉乐府)
江 南 可 采 莲,
莲 叶 何 田 田!
鱼 戏 莲 叶 间。
鱼 戏 莲 叶 东,
鱼 戏 莲 叶 西,
鱼 戏 莲 叶 南,
鱼 戏 莲 叶 北。
2.敕勒歌(北朝乐府)
敕 勒 川,
阴 山 下,
天 似 穹 庐,
笼 盖 四 野。
天 苍 苍,
野 茫 茫,
风 吹 草 低 见 牛 羊。
3.咏鹅 (唐)骆宾王
鹅 鹅 鹅,
曲 项 向 天 歌。
白 毛 浮 绿 水,
红 掌 拨 清 波。
4.风 (唐)李 峤
解 落 三 秋 叶,
能 开 二 月 花。
过 江 千 尺 浪,
入 竹 万 竿 斜。
5.咏柳 (唐)贺知章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6.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 河 远 上 白 云 间,
一 片 孤 城 万 仞 山。
羌 笛 何 须 怨 杨 柳,
春 风 不 度 玉 门 关。
7.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8.春晓 (唐)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9.凉州词 (唐)王翰
葡 萄 美 酒 夜 光 杯,
欲 饮 琵 琶 马 上 催。
醉 卧 沙 场 君 莫 笑,
古 来 征 战 几 人 回。
10.出塞 (唐)王昌龄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
11.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 雨 连 江 夜 入 吴,
平 明 送 客 楚 山 孤。
洛 阳 亲 友 如 相 问,
一 片 冰 心 在 玉 壶。
12.鹿 柴 (唐)王维
空 山 不 见 人,
但 闻 人 语 响。
返 景 入 深 林,
复 照 青 苔 上。
13.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 城 朝 雨 浥 轻 尘,
客 舍 青 青 柳 色 新。
劝 君 更 尽 一 杯 酒,
西 出 阳 关 无 故 人。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 在 异 乡 为 异 客,
每 逢 佳 节 倍 思 亲。
遥 知 兄 弟 登 高 处,
遍 插 茱 萸 少 一 人。
15.静夜思 (唐)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16.古朗月行(节选) (唐)李 白
小 时 不 识 月,
呼 作 白 玉 盘。
又 疑 瑶 台 镜,
飞 在 青 云 端。
仙 人 垂 两 足,
桂 树 何 团 团。
白 兔 捣 药 成,
问 言 与 谁 餐。
17.望庐山瀑布 (唐)李 白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18.赠汪伦 (唐)李 白
李 白 乘 舟 将 欲 行,
忽 闻 岸 上 踏 歌 声。
桃 花 潭 水 深 千 尺,
不 及 汪 伦 送 我 情。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 白
故 人 西 辞 黄 鹤 楼,
烟 花 三 月 下 扬 州。
孤 帆 远 影 碧 空 尽,
唯 见 长 江 天 际 流。
20.早发白帝城 (唐)李 白
朝 辞 白 帝 彩 云 间,
千 里 江 陵 一 日 还。
两 岸 猿 声 啼 不 住,
轻 舟 已 过 万 重 山。
21.望天门山 (唐)李 白
天 门 中 断 楚 江 开,
碧 水 东 流 至 此 回。
两 岸 青 山 相 对 出,
孤 帆 一 片 日 边 来。
22.别董大 (唐)高 适
千 里 黄 云 白 日 曛,
北 风 吹 雁 雪 纷 纷。
莫 愁 前 路 无 知 己,
天 下 谁 人 不 识 君。
23.绝 句 (唐)杜 甫
两 个 黄 鹂 鸣 翠 柳,
一 行 白 鹭 上 青 天,
窗 含 西 岭 千 秋 雪,
门 泊 东 吴 万 里 船。
24.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 雨 知 时 节,
当 春 乃 发 生。
随 风 潜 入 夜,
润 物细 无 声。
夜 径 云 俱 黑,
江 船 火 独 明。
晓 看 红 湿 处,
花 重 锦 官 城。
25.绝 句 (唐) 杜甫
迟 日 江 山 丽,
春 风 花 草 香。
泥 融 飞 燕 子,
沙 暖 睡 鸳 鸯。
26.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
黄 师 塔 前 江 水 东,
春 光 懒 困 倚 微 风。
桃 花 一 簇 开 无 主,
可 爱 深 红 爱 浅 红。
27.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 落 乌 啼 霜 满 天,
江 枫 渔 火 对 愁 眠。
姑 苏 城 外 寒 山 寺,
夜 半 钟 声 到 客 船。
28.游 子 吟 (唐)孟 郊
慈 母 手 中 线,
游 子 身 上 衣。
临 行 密 密 缝,
意 恐 迟 迟 归。
谁 言 寸 草 心,
报 得 三 春 晖。
29.江 雪 (唐)柳宗元
千 山 鸟 飞 绝,
万 径 人 踪 灭。
孤 舟 蓑 笠 翁,
独 钓 寒 江 雪。
30.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 塞 山 前 白 鹭 飞,
桃 花 流 水 鳜 鱼 肥。
青 箬 笠, 绿 蓑 衣,
斜 风 细 雨 不 须 归。
31.塞下曲 (唐)卢 纶
月 黑 雁 飞 高,
单 于 夜 遁 逃。
欲 将 轻 骑 逐,
大 雪 满 弓 刀。
32.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 光 秋 月 两 相 和,
潭 面 无 风 镜 未 磨。
遥 望 洞 庭 山 水 翠,
白 银 盘 里 一 青 螺。
33.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 曲 黄 河 万 里 沙,
浪 淘 风 簸 自 天 涯。
如 今 直 上 银 河 去,
同 到 牵 牛 织 女 家。
34.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 离 原 上 草,
一 岁 一 枯 荣。
野 火 烧 不 尽,
春 风 吹 又 生。
远 芳 侵 古 道,
晴 翠 接 荒 城。
又 送 王 孙 去,
萋 萋 满 别 情。
35.池 上 (唐) 白居易
小 娃 撑 小 艇,
偷 采 白 莲 回。
不 解 藏 踪 迹,
浮 萍 一 道 开。
36.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 南 好,
风 景 旧 曾 谙。
日 出 江 花 红 胜 火,
春 来 江 水绿 如 蓝。
能 不 忆 江 南。
37.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 头 稚 子 学 垂 轮,
侧 坐 莓 苔 草 映 身。
路 人 借 问 遥 招 手,
怕 得 鱼 惊 不 应 人。
38.悯 农 (唐)李绅
春 种 一 粒 粟,
秋 收 万 颗 子。
四 海 无 闲 田,
农 夫 犹 饿 死。
39.悯 农 (唐)李 绅
锄 禾 日 当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谁 知 盘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40.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松 下 问 童 子,
言 师 采 药 去。
只 在 此 山 中,
云 深 不 知 处。
41.山 行 (唐) 杜牧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42.清 明 (唐)杜牧
清 明 时 节 雨 纷 纷,
路 上 行 人 欲 断 魂。
借 问 酒 家 何 处 有?
牧 童 遥 指 杏 花 村。
43.江南春 (唐) 杜牧
千 里 莺 啼 绿 映 红,
水 村 山 郭 酒 旗 风。
南 朝 四 百 八 十 寺,
多 少 楼 台 烟 雨 中。
44.乐游原 (唐) 李商隐
千 里 莺 啼 绿 映 红,
水 村 山 郭 酒 旗 风。
南 朝 四 百 八 十 寺,
多 少 楼 台 烟 雨 中。
45.蜂 (唐)罗隐
不 论 平 地 与 山 尖,
无 限 风 光 尽 被 占。
采 得 百 花 成 蜜 后,
为 谁 辛 苦 为 谁 甜?
46.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江 上 往 来 人,
但 爱 鲈 鱼 美。
君 看 一 叶 舟,
出 入 风 波 里。
47.元 日 (宋) 王安石
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
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
千 门 万 户 曈 曈 日,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48.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 口 瓜 洲 一 水 间,
钟 山只 隔 数 重 山。
春 风 又 绿 江 南 岸,
明 月 何 时 照 我 还?
49.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 檐 长 扫 净 无 苔,
花 木 成 畦 手 自 栽。
一 水 护 田 将 绿 绕,
两 山 排 闼 送 青 来。
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 云 翻 墨 未 遮 山,
白 雨 跳 珠 乱 入 船。
卷 地 风 来 忽 吹 散,
望 湖 楼 下 水 如 天。
江 南 可 采 莲,
莲 叶 何 田 田!
鱼 戏 莲 叶 间。
鱼 戏 莲 叶 东,
鱼 戏 莲 叶 西,
鱼 戏 莲 叶 南,
鱼 戏 莲 叶 北。
2.敕勒歌(北朝乐府)
敕 勒 川,
阴 山 下,
天 似 穹 庐,
笼 盖 四 野。
天 苍 苍,
野 茫 茫,
风 吹 草 低 见 牛 羊。
3.咏鹅 (唐)骆宾王
鹅 鹅 鹅,
曲 项 向 天 歌。
白 毛 浮 绿 水,
红 掌 拨 清 波。
4.风 (唐)李 峤
解 落 三 秋 叶,
能 开 二 月 花。
过 江 千 尺 浪,
入 竹 万 竿 斜。
5.咏柳 (唐)贺知章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6.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 河 远 上 白 云 间,
一 片 孤 城 万 仞 山。
羌 笛 何 须 怨 杨 柳,
春 风 不 度 玉 门 关。
7.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
8.春晓 (唐)孟浩然
春 眠 不 觉 晓,
处 处 闻 啼 鸟。
夜 来 风 雨 声,
花 落 知 多 少。
9.凉州词 (唐)王翰
葡 萄 美 酒 夜 光 杯,
欲 饮 琵 琶 马 上 催。
醉 卧 沙 场 君 莫 笑,
古 来 征 战 几 人 回。
10.出塞 (唐)王昌龄
秦 时 明 月 汉 时 关,
万 里 长 征 人 未 还。
但 使 龙 城 飞 将 在,
不 教 胡 马 度 阴 山。
11.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 雨 连 江 夜 入 吴,
平 明 送 客 楚 山 孤。
洛 阳 亲 友 如 相 问,
一 片 冰 心 在 玉 壶。
12.鹿 柴 (唐)王维
空 山 不 见 人,
但 闻 人 语 响。
返 景 入 深 林,
复 照 青 苔 上。
13.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 城 朝 雨 浥 轻 尘,
客 舍 青 青 柳 色 新。
劝 君 更 尽 一 杯 酒,
西 出 阳 关 无 故 人。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 在 异 乡 为 异 客,
每 逢 佳 节 倍 思 亲。
遥 知 兄 弟 登 高 处,
遍 插 茱 萸 少 一 人。
15.静夜思 (唐)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举 头 望 明 月,
低 头 思 故 乡。
16.古朗月行(节选) (唐)李 白
小 时 不 识 月,
呼 作 白 玉 盘。
又 疑 瑶 台 镜,
飞 在 青 云 端。
仙 人 垂 两 足,
桂 树 何 团 团。
白 兔 捣 药 成,
问 言 与 谁 餐。
17.望庐山瀑布 (唐)李 白
日 照 香 炉 生 紫 烟,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飞 流 直 下 三 千 尺,
疑 是 银 河 落 九 天。
18.赠汪伦 (唐)李 白
李 白 乘 舟 将 欲 行,
忽 闻 岸 上 踏 歌 声。
桃 花 潭 水 深 千 尺,
不 及 汪 伦 送 我 情。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 白
故 人 西 辞 黄 鹤 楼,
烟 花 三 月 下 扬 州。
孤 帆 远 影 碧 空 尽,
唯 见 长 江 天 际 流。
20.早发白帝城 (唐)李 白
朝 辞 白 帝 彩 云 间,
千 里 江 陵 一 日 还。
两 岸 猿 声 啼 不 住,
轻 舟 已 过 万 重 山。
21.望天门山 (唐)李 白
天 门 中 断 楚 江 开,
碧 水 东 流 至 此 回。
两 岸 青 山 相 对 出,
孤 帆 一 片 日 边 来。
22.别董大 (唐)高 适
千 里 黄 云 白 日 曛,
北 风 吹 雁 雪 纷 纷。
莫 愁 前 路 无 知 己,
天 下 谁 人 不 识 君。
23.绝 句 (唐)杜 甫
两 个 黄 鹂 鸣 翠 柳,
一 行 白 鹭 上 青 天,
窗 含 西 岭 千 秋 雪,
门 泊 东 吴 万 里 船。
24.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 雨 知 时 节,
当 春 乃 发 生。
随 风 潜 入 夜,
润 物细 无 声。
夜 径 云 俱 黑,
江 船 火 独 明。
晓 看 红 湿 处,
花 重 锦 官 城。
25.绝 句 (唐) 杜甫
迟 日 江 山 丽,
春 风 花 草 香。
泥 融 飞 燕 子,
沙 暖 睡 鸳 鸯。
26.江畔独步寻花 (唐) 杜甫
黄 师 塔 前 江 水 东,
春 光 懒 困 倚 微 风。
桃 花 一 簇 开 无 主,
可 爱 深 红 爱 浅 红。
27.枫桥夜泊 (唐) 张继
月 落 乌 啼 霜 满 天,
江 枫 渔 火 对 愁 眠。
姑 苏 城 外 寒 山 寺,
夜 半 钟 声 到 客 船。
28.游 子 吟 (唐)孟 郊
慈 母 手 中 线,
游 子 身 上 衣。
临 行 密 密 缝,
意 恐 迟 迟 归。
谁 言 寸 草 心,
报 得 三 春 晖。
29.江 雪 (唐)柳宗元
千 山 鸟 飞 绝,
万 径 人 踪 灭。
孤 舟 蓑 笠 翁,
独 钓 寒 江 雪。
30.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 塞 山 前 白 鹭 飞,
桃 花 流 水 鳜 鱼 肥。
青 箬 笠, 绿 蓑 衣,
斜 风 细 雨 不 须 归。
31.塞下曲 (唐)卢 纶
月 黑 雁 飞 高,
单 于 夜 遁 逃。
欲 将 轻 骑 逐,
大 雪 满 弓 刀。
32.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 光 秋 月 两 相 和,
潭 面 无 风 镜 未 磨。
遥 望 洞 庭 山 水 翠,
白 银 盘 里 一 青 螺。
33.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 曲 黄 河 万 里 沙,
浪 淘 风 簸 自 天 涯。
如 今 直 上 银 河 去,
同 到 牵 牛 织 女 家。
34.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 离 原 上 草,
一 岁 一 枯 荣。
野 火 烧 不 尽,
春 风 吹 又 生。
远 芳 侵 古 道,
晴 翠 接 荒 城。
又 送 王 孙 去,
萋 萋 满 别 情。
35.池 上 (唐) 白居易
小 娃 撑 小 艇,
偷 采 白 莲 回。
不 解 藏 踪 迹,
浮 萍 一 道 开。
36.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 南 好,
风 景 旧 曾 谙。
日 出 江 花 红 胜 火,
春 来 江 水绿 如 蓝。
能 不 忆 江 南。
37.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 头 稚 子 学 垂 轮,
侧 坐 莓 苔 草 映 身。
路 人 借 问 遥 招 手,
怕 得 鱼 惊 不 应 人。
38.悯 农 (唐)李绅
春 种 一 粒 粟,
秋 收 万 颗 子。
四 海 无 闲 田,
农 夫 犹 饿 死。
39.悯 农 (唐)李 绅
锄 禾 日 当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谁 知 盘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40.寻隐者不遇 (唐) 贾岛
松 下 问 童 子,
言 师 采 药 去。
只 在 此 山 中,
云 深 不 知 处。
41.山 行 (唐) 杜牧
远 上 寒 山 石 径 斜,
白 云 生 处 有 人 家。
停 车 坐 爱 枫 林 晚,
霜 叶 红 于 二 月 花。
42.清 明 (唐)杜牧
清 明 时 节 雨 纷 纷,
路 上 行 人 欲 断 魂。
借 问 酒 家 何 处 有?
牧 童 遥 指 杏 花 村。
43.江南春 (唐) 杜牧
千 里 莺 啼 绿 映 红,
水 村 山 郭 酒 旗 风。
南 朝 四 百 八 十 寺,
多 少 楼 台 烟 雨 中。
44.乐游原 (唐) 李商隐
千 里 莺 啼 绿 映 红,
水 村 山 郭 酒 旗 风。
南 朝 四 百 八 十 寺,
多 少 楼 台 烟 雨 中。
45.蜂 (唐)罗隐
不 论 平 地 与 山 尖,
无 限 风 光 尽 被 占。
采 得 百 花 成 蜜 后,
为 谁 辛 苦 为 谁 甜?
46.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
江 上 往 来 人,
但 爱 鲈 鱼 美。
君 看 一 叶 舟,
出 入 风 波 里。
47.元 日 (宋) 王安石
爆 竹 声 中 一 岁 除,
春 风 送 暖 入 屠 苏,
千 门 万 户 曈 曈 日,
总 把 新 桃 换 旧 符。
48.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 口 瓜 洲 一 水 间,
钟 山只 隔 数 重 山。
春 风 又 绿 江 南 岸,
明 月 何 时 照 我 还?
49.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 檐 长 扫 净 无 苔,
花 木 成 畦 手 自 栽。
一 水 护 田 将 绿 绕,
两 山 排 闼 送 青 来。
50.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 云 翻 墨 未 遮 山,
白 雨 跳 珠 乱 入 船。
卷 地 风 来 忽 吹 散,
望 湖 楼 下 水 如 天。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典故
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曹丕是一个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来,要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以证明他写诗的才华。如果他写不出,就等于是在欺骗皇上,要把他处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内作了一首诗,当场念出来: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附注:
第一句“煮豆持作羹”也做“煮豆燃豆萁”,感觉“煮豆持作羹”更符合一些。
个别字,“萁向釜下然”的“然”,有做“燃”,个人认为古字就应该是“然”。“向”有人做“在”,疑为今人修改,不如“向”字好!
特别附注:查了《世说新语》的几个经典版本,确实是“漉菽以为汁”和“本自同根生”,而不是“漉豉以为汁”和“本是同根生”。
记载
据《世说新语.文学》中说,曹丕做了皇帝以后, 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四句诗来,就是上面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据说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不仅因为曹植在咏诗中体现了非凡的才华, 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领,使得文帝自觉不如,而且由于诗中以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为手足,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晓之以大义,自然令文帝羞愧万分,无地自容。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此诗最早就被记录在《世说新语》之中,后来流传的仅有四句,即: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大概是因为在传播过程中为它是否真出于曹植之手尚难肯定。然《世说新语》的作者去曹魏之世未远,所述自然有一定的依据,而且据《世说新语》中引《魏志》中了也说曹植“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曹操曾试之以《登铜雀台赋》,植援笔立成,而且斐然可观,所以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这样一首好诗也完全是可能的。因此,我们还是把它作为曹植的作品来介绍给读者诸君。
当然,此诗的风格与曹植集中的其他诗作不尽一致,因是急就而成,所以谈不上语言的锤炼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贴切而生动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千百年来的读者的称赏。
作者
曹植(192-233)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魏杰出诗人。曹操第三子,封陈思王。因富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后失宠。建安十六年(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为临淄侯。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改封 鄄城王。曹丕称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屡遭贬爵和改换封地。曹丕死后,曹丕的儿子曹睿即位,曹植曾几次上书,希望能够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愿,最后忧郁 而死,年四十一岁。
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时间。这时期的文学,以诗歌的成就最为显著。有不少作品能从汉乐府民歌中吸取养料,反映出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 的痛苦,体现了要求国家统一的愿望,辞情慷慨,语言刚健。后人以“建安风骨”称 誉这些作品俊逸刚健的风格。但有些篇章表现了消极出世的思想。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家有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等。曹植的生活和创作,以曹丕即帝位为界,分为 前后两期。前期有少数作品出社会动乱和自己的抱负,诗的基调开朗、豪迈。如《白马篇》、《送应氏》等。后期作品则反映其所受压迫的苦闷的心情,部分诗篇参杂较 浓厚的消极思想。其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炼而词采华茂,比较全面地代表了建安 诗歌的成就,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影响。也善辞赋、散文。他的《洛神赋》抒情优美 ,富于神话色彩,影响甚大,是建安时期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品。散文也有名篇,如《求自试表》等。
赏析
曹氏父子三人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合称三曹,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许多不朽篇章,曹植的“七步诗”更是一段佳话,其意义已不在是此诗本身价值,它包含了深邃的政治内含,成了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争夺地位、权力、财产兄弟反目手足相残的一种写照。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勿用说,这是曹植向其兄曹丕的控诉书。
是呀,曹植确是曹丕的劲敌,他曾获其父曹操的特别喜爱,曹操也曾一度欲废曹丕而立其为王太子,得曹丕之忌恨也是情理之中事。在曹植十几岁的时期,曹操看到曹植的文章就很有点儿怀疑,认为是曹植请人代写的,而曹植请父亲当面测试,经过几翻面试,曹植的确“出口成文,下笔成章。若不是一些大臣的竭力反对,曹植真得就被立为太子了,曹丕与其弟曹植的斗争也就从这时代开始了。
有一次,曹操出兵打仗,曹植、曹丕都来送行,临别,曹植高声朗读了为曹操歌功颂德的拍马文章,大家十分赞赏,而曹丕泪流满面的向父亲送别,很让曹操感动,也掉下泪来,这一小小的举动拉近了曹丕与父亲的距离,加深了父子感情,看来父子亲情之间需要的是感情,而非马屁 的。
还有一次,曹操欲派曹植带兵出征。带兵出征是掌握军权的象征 ,是曹操重点培养的征兆,曹丕得到消息,当然很为 恼火,怎么办呢?曹丕想得一个毒计,事先带着好酒好菜,跟曹植一起喝酒,灌得曹植酩酊大醉,曹操派人来传曹植,连催几次,曹植仍昏睡不醒,曹操一气之下取消了曹植带兵的决定。
看来,曹植只配当个不拘小节的文学家,难以担当足智多谋的政治家。
曹植与曹丕的斗争,曹丕是胜利者,最终继承了魏王位。按理说曹丕的地位和权力已基本巩固,可忌恨曹植的念头没有改变,这是何等的残忍无道啊。
其实,曹植并未犯下什么大罪,只是有人告发他经常喝酒骂人,他竟把曹丕派出的使者扣押起来,并没有招兵买马,阴谋反叛的迹象和征兆。这算不上犯罪,杀之怕众不服,曹丕便想出个“七步成诗”的办法,治罪其弟。所幸的是,出口成诗是曹植的拿手好戏,这“七步诗”便成了救命诗,曹丕不得不收回成命,降低曹植的官爵了事。
纵观上下几千年历史,帝王子孙和睦相处,互忍互让,不争权夺利的实在少的可怜。春秋时期的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齐桓公),秦朝的扶苏与胡亥(秦二世),唐朝的玄武门之变……这样兄弟相残的例子数不胜数。
封建时代这种兄弟之间的争权夺利自相残杀现象是社会制度的必然结果,在那权力即一切的社会制度里,不择手段的争夺权力似乎是很正常的。推翻帝 制,建立民主共和,少了多少兄弟相残的悲剧。然而,特权不除,“七步诗”还是免不了有人来作。
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曹丕是一个忌妒心很重的人,他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就想害死他。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来,要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以证明他写诗的才华。如果他写不出,就等于是在欺骗皇上,要把他处死。
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内作了一首诗,当场念出来: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附注:
第一句“煮豆持作羹”也做“煮豆燃豆萁”,感觉“煮豆持作羹”更符合一些。
个别字,“萁向釜下然”的“然”,有做“燃”,个人认为古字就应该是“然”。“向”有人做“在”,疑为今人修改,不如“向”字好!
特别附注:查了《世说新语》的几个经典版本,确实是“漉菽以为汁”和“本自同根生”,而不是“漉豉以为汁”和“本是同根生”。
记载
据《世说新语.文学》中说,曹丕做了皇帝以后, 对才华横溢的胞弟曹植一直心怀忌恨,有一次,他命曹植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如做不到就将行以大法(处死),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而说出四句诗来,就是上面的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限止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据说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不仅因为曹植在咏诗中体现了非凡的才华, 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领,使得文帝自觉不如,而且由于诗中以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为手足,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晓之以大义,自然令文帝羞愧万分,无地自容。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第二句中的“漉豉”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此诗最早就被记录在《世说新语》之中,后来流传的仅有四句,即: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大概是因为在传播过程中为它是否真出于曹植之手尚难肯定。然《世说新语》的作者去曹魏之世未远,所述自然有一定的依据,而且据《世说新语》中引《魏志》中了也说曹植“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曹操曾试之以《登铜雀台赋》,植援笔立成,而且斐然可观,所以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这样一首好诗也完全是可能的。因此,我们还是把它作为曹植的作品来介绍给读者诸君。
当然,此诗的风格与曹植集中的其他诗作不尽一致,因是急就而成,所以谈不上语言的锤炼和意象的精巧,只是以其贴切而生动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千百年来的读者的称赏。
作者
曹植(192-233)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三国魏杰出诗人。曹操第三子,封陈思王。因富才学,早年曾被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后失宠。建安十六年(211)年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年)改为临淄侯。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改封 鄄城王。曹丕称帝后,他受曹丕的猜忌和迫害,屡遭贬爵和改换封地。曹丕死后,曹丕的儿子曹睿即位,曹植曾几次上书,希望能够得到任用,但都未能如愿,最后忧郁 而死,年四十一岁。
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是指建安至魏初的一段时间。这时期的文学,以诗歌的成就最为显著。有不少作品能从汉乐府民歌中吸取养料,反映出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 的痛苦,体现了要求国家统一的愿望,辞情慷慨,语言刚健。后人以“建安风骨”称 誉这些作品俊逸刚健的风格。但有些篇章表现了消极出世的思想。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家有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等。曹植的生活和创作,以曹丕即帝位为界,分为 前后两期。前期有少数作品出社会动乱和自己的抱负,诗的基调开朗、豪迈。如《白马篇》、《送应氏》等。后期作品则反映其所受压迫的苦闷的心情,部分诗篇参杂较 浓厚的消极思想。其诗善用比兴手法,语言精炼而词采华茂,比较全面地代表了建安 诗歌的成就,对五言诗的发展颇有影响。也善辞赋、散文。他的《洛神赋》抒情优美 ,富于神话色彩,影响甚大,是建安时期抒情小赋的代表作品。散文也有名篇,如《求自试表》等。
赏析
曹氏父子三人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合称三曹,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许多不朽篇章,曹植的“七步诗”更是一段佳话,其意义已不在是此诗本身价值,它包含了深邃的政治内含,成了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争夺地位、权力、财产兄弟反目手足相残的一种写照。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勿用说,这是曹植向其兄曹丕的控诉书。
是呀,曹植确是曹丕的劲敌,他曾获其父曹操的特别喜爱,曹操也曾一度欲废曹丕而立其为王太子,得曹丕之忌恨也是情理之中事。在曹植十几岁的时期,曹操看到曹植的文章就很有点儿怀疑,认为是曹植请人代写的,而曹植请父亲当面测试,经过几翻面试,曹植的确“出口成文,下笔成章。若不是一些大臣的竭力反对,曹植真得就被立为太子了,曹丕与其弟曹植的斗争也就从这时代开始了。
有一次,曹操出兵打仗,曹植、曹丕都来送行,临别,曹植高声朗读了为曹操歌功颂德的拍马文章,大家十分赞赏,而曹丕泪流满面的向父亲送别,很让曹操感动,也掉下泪来,这一小小的举动拉近了曹丕与父亲的距离,加深了父子感情,看来父子亲情之间需要的是感情,而非马屁 的。
还有一次,曹操欲派曹植带兵出征。带兵出征是掌握军权的象征 ,是曹操重点培养的征兆,曹丕得到消息,当然很为 恼火,怎么办呢?曹丕想得一个毒计,事先带着好酒好菜,跟曹植一起喝酒,灌得曹植酩酊大醉,曹操派人来传曹植,连催几次,曹植仍昏睡不醒,曹操一气之下取消了曹植带兵的决定。
看来,曹植只配当个不拘小节的文学家,难以担当足智多谋的政治家。
曹植与曹丕的斗争,曹丕是胜利者,最终继承了魏王位。按理说曹丕的地位和权力已基本巩固,可忌恨曹植的念头没有改变,这是何等的残忍无道啊。
其实,曹植并未犯下什么大罪,只是有人告发他经常喝酒骂人,他竟把曹丕派出的使者扣押起来,并没有招兵买马,阴谋反叛的迹象和征兆。这算不上犯罪,杀之怕众不服,曹丕便想出个“七步成诗”的办法,治罪其弟。所幸的是,出口成诗是曹植的拿手好戏,这“七步诗”便成了救命诗,曹丕不得不收回成命,降低曹植的官爵了事。
纵观上下几千年历史,帝王子孙和睦相处,互忍互让,不争权夺利的实在少的可怜。春秋时期的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齐桓公),秦朝的扶苏与胡亥(秦二世),唐朝的玄武门之变……这样兄弟相残的例子数不胜数。
封建时代这种兄弟之间的争权夺利自相残杀现象是社会制度的必然结果,在那权力即一切的社会制度里,不择手段的争夺权力似乎是很正常的。推翻帝 制,建立民主共和,少了多少兄弟相残的悲剧。然而,特权不除,“七步诗”还是免不了有人来作。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七步诗》原文 煮豆持作羹, 曹植七步诗--西洋油画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后人缩写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后人缩写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