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执行力的具体方法
2个回答
2011-02-14
展开全部
执行力通俗地讲就是“抓落实的能力”,是领导干部贯彻落实上级战略决策、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它是一位行政管理人员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在公共管理实践中,它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接下来,我想结合我的一点体会就如何提高领导执行力与大家作以交流:
一、加强制度规范,确保方向正确
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是组织行为的基础。在管理实践中,制度也是我们作为领导者赖以开展工作的基础,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在强化和提高领导执行力的过程中,我觉得首当其冲,首先必须制订好严密的游戏规则。否则,整个游戏过程或者是制度执行的过程就可能出现偏差。
这里我想举一些事例来加以说明:
第一事例: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我们的子弟兵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如此艰苦的条件,可以超越生死,投入抗震救灾,为我们这次抗震救灾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受到了国内外人士高度赞叹。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击自然灾害时所表现出的超强的战斗力,在令我惊叹和骄傲的同时,也不能不引起我们反思,我们这支队伍,为什么具有如此强的战斗力,我想,最关键的因素是制度,是规范,是铁一般的纪律。
第二事例:是关于节能减耗考核。节能降耗是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举措。在十一规划里,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在十一五规划年末,全国的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率要达到20%。这个指标是我们全国各级政府的行动纲领和硬性的约束指标。各地在执行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或者是完成指标,层层分解,层层加压,部分地方政府为完成目标,在考虑应对措施时,其中一个很大一部分精力就是用在做大分母,做大GDP的绝对量来完成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率,这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和我们制订政策的本义或者是初宗出现了比较大的偏差,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局面,导致新的考核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又回到了原来的GDP至上的老路上来。我们的公共政策由于缺乏严密的考核体系,从而出现执行不力的局面。
对比前面两个事例,可以看出,前面一个是有令必行,后面一个有令不止。
因此,对于我们管理者来说,我们首先必须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游戏规则,或者是制度规范,从而能够更有效地规范自己或者政策执行对象的行为规范,从而才能确保我们的公共政策或者决策在执行中不会出现打折扣或者是偏差。更不会让我们的领导者或者是具体实施者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偏离方向。就像邓小平曾经说过:“制度不好,好人也会变成坏人,制度好了,坏人也会变成好人。”因此,制订完善的制度规范,并进一步强化制度约束的严肃性,才能有效地提升决策的执行力和执行效果,这是我们提升领导执行力的前提。
结合节能降耗考核,我认为必须进一步强化制度规范,加强和加大地方各级官员(包括省市、区县以及街镇)节能降耗考核,制订更加科学规范的考核体系以及问责体系,强化或真正落实“一票否决”,才能真正有效地执行和贯彻国家节能降耗和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战略。
二、充分授权,确保机制顺畅
对于领导者的执行力来说,第二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学会充分授权,确保部门内部机制顺畅,不要事无巨细都要亲历亲为,甚至是不分主次,区长干局长的活,局长干处长的活,处长干科长的活。充分授权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目前行政管理体制下的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和手段。对于目前的政府管理体制来说,可以使用的激励手段和措施相对有限,比如:物质奖励以及晋升奖励等这些均不在我等之辈掌握,所以很难操纵。但是,充分授权本身既是对下属能力的信任和尊重,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今天,我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这段不成熟的想法,我想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我的几位得力的部下和他们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根据国家的安排,2008年,进行全国经济普查。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我区的经普工作启动后不久,我就接到了市委党校脱产学习2个月的通知,接到通知之后,我感觉时间相当紧迫,且经普查前期启动阶段尚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感觉压力较大。我迅速将有关情况向局领导汇报,但是,由于局里当时工作繁多,其他相关领导也很难兼顾。在这种情况下,我抓住最后几周时间,筹划经普的下阶段的推进工作:1、搭班子,组建经普工作机构;2、搞好动员,召开全区动员大会;3、制定全区经普实施方案和接下来两个月的工作计划;4、加强监督,制订考核办法;5、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充分授权经普办常务副主任,由她主持全面工作,具体负责落实我脱产学习之后的全部经济普查工作,我每周听取工作进度汇报。目前,经过一个多月来的检验,我发现我区的经普工作开展的井然有序,她也比较主动积极,工作也比较买力。通过这件事,我感觉我们领导在提升领导执行力的时候,其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相信你的部下,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学会授权,学会为下属创造机会,学会为别人鼓掌,学会做幕后的英雄,也才能让你的执行力得到更充分地发挥。(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冲在前面,并不一定能提高我们工作的执行力。这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
三、强化过程监督,确保工作到位
监督,我认为这是体现和提升领导执行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强化过程监督的这个环节,我认为我们的很多政策或者决策不能得到很好的执行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我们的监督不到位,或者存在监督,流于形式,缺乏约束力。
对于这一点,我个人比较推崇严监管。在人性假设上,我比较推崇经济人假设,而不是道德人假设,因为社会中的每个人都会从自身角度来考察利益得失,因此,我们不能期望我们的政府工作人员,我们的政策执行者都是道德的圣人,都能够心存天下为公,一心为民的思想,他们自身也是人,有自身的利益,在政策或者是决策的执行过程中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自己的利益取舍。由此,势必会在政策或决策的执行中填加个人的理解和利益,因此,作为管理者或者是领导者也好,必须加强对于政策或者决策执行的过程监督。比如,我刚才提到的节能减耗,我觉得当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监督不力,中央的战略是正确的,具体的政策措施也是合适的,但是,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与推进节能降耗的政策博弈中,势必会更多地考虑地方的经济利益和个人的政绩,因此,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整体趋缓的背景下,各项考核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如果节能降耗政策仍然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约束机制,该项政策就很难得到有效推进,而且在具体的政策执行过程中,对于部分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率居高不下的地区在具体的处罚力度上又相对有限,这就更加影响了我们节能减耗政策的执行效力。因此,在当前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大对于该项政策的执行力度检查和监督就显得至关重要,可喜的是我们政府已经有所认识,在原来的基础上推进了半年度的督察,年度的检查等等,这些实际上也是加大了过程监督的力度,尽管力度仍然不够,但是毕竟我们已经开始重视这方面的问题。
对于部门管理者来说,我们大部分均是严格意义上的执行者,很多时候,制度规范不少,职责分工也相当到位,但是,我们的政策执行效果却不甚理想,尽管这里有方方面面的原因,但是,我觉得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我们自身是不是更好地履行了一个管理者或者是领导者的职责,在布置或者分配任务的同时,有没有充分有效发挥好自身的监督控制作用,有没有及时地纠正政策或者是决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和错误。这才是有效提升领导执行力的关键。
一、加强制度规范,确保方向正确
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是组织行为的基础。在管理实践中,制度也是我们作为领导者赖以开展工作的基础,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在强化和提高领导执行力的过程中,我觉得首当其冲,首先必须制订好严密的游戏规则。否则,整个游戏过程或者是制度执行的过程就可能出现偏差。
这里我想举一些事例来加以说明:
第一事例:在这次汶川大地震中我们的子弟兵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在如此艰苦的条件,可以超越生死,投入抗震救灾,为我们这次抗震救灾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受到了国内外人士高度赞叹。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击自然灾害时所表现出的超强的战斗力,在令我惊叹和骄傲的同时,也不能不引起我们反思,我们这支队伍,为什么具有如此强的战斗力,我想,最关键的因素是制度,是规范,是铁一般的纪律。
第二事例:是关于节能减耗考核。节能降耗是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举措。在十一规划里,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在十一五规划年末,全国的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率要达到20%。这个指标是我们全国各级政府的行动纲领和硬性的约束指标。各地在执行的过程中,为了达到或者是完成指标,层层分解,层层加压,部分地方政府为完成目标,在考虑应对措施时,其中一个很大一部分精力就是用在做大分母,做大GDP的绝对量来完成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率,这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和我们制订政策的本义或者是初宗出现了比较大的偏差,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局面,导致新的考核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又回到了原来的GDP至上的老路上来。我们的公共政策由于缺乏严密的考核体系,从而出现执行不力的局面。
对比前面两个事例,可以看出,前面一个是有令必行,后面一个有令不止。
因此,对于我们管理者来说,我们首先必须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游戏规则,或者是制度规范,从而能够更有效地规范自己或者政策执行对象的行为规范,从而才能确保我们的公共政策或者决策在执行中不会出现打折扣或者是偏差。更不会让我们的领导者或者是具体实施者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偏离方向。就像邓小平曾经说过:“制度不好,好人也会变成坏人,制度好了,坏人也会变成好人。”因此,制订完善的制度规范,并进一步强化制度约束的严肃性,才能有效地提升决策的执行力和执行效果,这是我们提升领导执行力的前提。
结合节能降耗考核,我认为必须进一步强化制度规范,加强和加大地方各级官员(包括省市、区县以及街镇)节能降耗考核,制订更加科学规范的考核体系以及问责体系,强化或真正落实“一票否决”,才能真正有效地执行和贯彻国家节能降耗和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战略。
二、充分授权,确保机制顺畅
对于领导者的执行力来说,第二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学会充分授权,确保部门内部机制顺畅,不要事无巨细都要亲历亲为,甚至是不分主次,区长干局长的活,局长干处长的活,处长干科长的活。充分授权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目前行政管理体制下的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和手段。对于目前的政府管理体制来说,可以使用的激励手段和措施相对有限,比如:物质奖励以及晋升奖励等这些均不在我等之辈掌握,所以很难操纵。但是,充分授权本身既是对下属能力的信任和尊重,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今天,我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这段不成熟的想法,我想很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我的几位得力的部下和他们在有条不紊地工作。根据国家的安排,2008年,进行全国经济普查。这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我区的经普工作启动后不久,我就接到了市委党校脱产学习2个月的通知,接到通知之后,我感觉时间相当紧迫,且经普查前期启动阶段尚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感觉压力较大。我迅速将有关情况向局领导汇报,但是,由于局里当时工作繁多,其他相关领导也很难兼顾。在这种情况下,我抓住最后几周时间,筹划经普的下阶段的推进工作:1、搭班子,组建经普工作机构;2、搞好动员,召开全区动员大会;3、制定全区经普实施方案和接下来两个月的工作计划;4、加强监督,制订考核办法;5、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充分授权经普办常务副主任,由她主持全面工作,具体负责落实我脱产学习之后的全部经济普查工作,我每周听取工作进度汇报。目前,经过一个多月来的检验,我发现我区的经普工作开展的井然有序,她也比较主动积极,工作也比较买力。通过这件事,我感觉我们领导在提升领导执行力的时候,其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相信你的部下,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学会授权,学会为下属创造机会,学会为别人鼓掌,学会做幕后的英雄,也才能让你的执行力得到更充分地发挥。(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冲在前面,并不一定能提高我们工作的执行力。这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
三、强化过程监督,确保工作到位
监督,我认为这是体现和提升领导执行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强化过程监督的这个环节,我认为我们的很多政策或者决策不能得到很好的执行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我们的监督不到位,或者存在监督,流于形式,缺乏约束力。
对于这一点,我个人比较推崇严监管。在人性假设上,我比较推崇经济人假设,而不是道德人假设,因为社会中的每个人都会从自身角度来考察利益得失,因此,我们不能期望我们的政府工作人员,我们的政策执行者都是道德的圣人,都能够心存天下为公,一心为民的思想,他们自身也是人,有自身的利益,在政策或者是决策的执行过程中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想法,没有自己的利益取舍。由此,势必会在政策或决策的执行中填加个人的理解和利益,因此,作为管理者或者是领导者也好,必须加强对于政策或者决策执行的过程监督。比如,我刚才提到的节能减耗,我觉得当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监督不力,中央的战略是正确的,具体的政策措施也是合适的,但是,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与推进节能降耗的政策博弈中,势必会更多地考虑地方的经济利益和个人的政绩,因此,在当前国际国内经济整体趋缓的背景下,各项考核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如果节能降耗政策仍然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机制约束机制,该项政策就很难得到有效推进,而且在具体的政策执行过程中,对于部分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率居高不下的地区在具体的处罚力度上又相对有限,这就更加影响了我们节能减耗政策的执行效力。因此,在当前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大对于该项政策的执行力度检查和监督就显得至关重要,可喜的是我们政府已经有所认识,在原来的基础上推进了半年度的督察,年度的检查等等,这些实际上也是加大了过程监督的力度,尽管力度仍然不够,但是毕竟我们已经开始重视这方面的问题。
对于部门管理者来说,我们大部分均是严格意义上的执行者,很多时候,制度规范不少,职责分工也相当到位,但是,我们的政策执行效果却不甚理想,尽管这里有方方面面的原因,但是,我觉得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我们自身是不是更好地履行了一个管理者或者是领导者的职责,在布置或者分配任务的同时,有没有充分有效发挥好自身的监督控制作用,有没有及时地纠正政策或者是决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和错误。这才是有效提升领导执行力的关键。
泰硕安诚
2024-09-05 广告
2024-09-05 广告
安全评价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主要针对企业生产经营项目建设及生产经营过程职业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辨识,全面系统的评价造成职业危害和安全生产事故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特点主要有:系统性、科学性、政策强制性、预测性等......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泰硕安诚提供
2011-02-10
展开全部
融会贯通,没有固定招式的,只有心中无招胜有招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