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名人传》摘抄及赏析
4个回答
展开全部
①阿龙纳斯希望:“如果尼摩船长老是居住在他所选择的海洋中,但愿所有仇恨都在这颗倔强的心中平息!……但愿他这个高明的学者继续做和平的探工作!”
潜艇驶过被称为风暴之王的大西洋暖流,来到了一艘法国爱国战舰沉没的地点。尼摩满怀激情地讲述了这艘“复仇号”战舰的历史。这引起阿龙纳斯的注意,把尼摩船长和他的同伴们关闭在诺第留斯号船壳中,并不是一种普通的愤世情绪,而是一种非常崇高的仇恨。那一夜在印度洋上,它不是攻击了某些船只吗?那个葬在珊瑚墓地的人,不正是诺第留斯号引起的冲突的牺牲者吗?而在所有的海面上,人们也正在追逐这可怕的毁灭性机器!
当诺第留斯号慢慢回到海面上来时,便有爆炸声发出:有艘战舰正向诺第留斯号发动攻击。尼摩船长决心把它击沉。阿龙纳斯试图劝阻,但船长说:“我是被压迫,瞧,那就是压迫者!由于他,所有一切我热爱过的,尊敬过的,所有一切我热爱过的,尊敬过的,祖国、父母、爱人、子女他们全死亡了!所有我仇恨的一切,就在那里!”船长不愿这艘战舰的残骸跟“复仇号”的光荣残骸相混,他把战舰引向东方。第二天,可怕的打击开始了!诺第留斯号故意让敌人接近,再在推进器的强大推动下,用那厉害的冲角对准战舰浮标线以下的薄弱部位,从它身上横穿过去!瞬间,战舰船壳裂开,继而发生爆炸,迅速下沉。它的桅樯架满挤着遇难人。然后,那黑沉沉的巨体没入水中,跟它一起,这群死尸统统被强大无比的漩涡卷走……
点评:法国科幻作家凡尔纳的经典著作,作者让读者登上“鹦鹉螺号”,以平均十二公里的时速,在将近十个月的海底旅行中,随着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饱览海底变幻无穷的奇异景观和各类生物;航程中高潮迭起,有海底狩猎,参观海底森林,探访海底亚特兰蒂斯废墟,打捞西班牙沉船的财宝,目睹珊瑚王国的葬礼,与大蜘蛛、鲨鱼、章鱼搏斗, 击退土著人的围攻等等。
十九世纪下半叶,“异国风情”曾受到不少作家,画家的青睐和读者的追捧,《海底两万里》的奇妙旅行为异域风情另辟蹊径,使人耳目一新;这就是为什么这部“海洋小说”不仅在当时一出版即成为畅销书,而且日后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欢迎的原因。
② 1“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让我们呼吸英雄的气息。”不知为何,我觉得这句话蕴涵者很深刻的哲理或许这就是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吧。对于当时的年代来说,这部作品无不是一本很好的精神食粮。
2:“生活是严酷的。对那些不安于平庸的人说来,生活就是一场无休止的搏斗,而且往往是无荣誉无幸福而言的,在孤独中默默进行的一场可悲的搏斗。”作者写的这三位名人,他们都是很平庸的人,可他们却比常人遇到更多难以想象的磨难和障碍。不过他们都是从重重困难中勇敢站起来的人,也是从种种困难中造炼出来的伟人、名人,而且还是不屈服于命运对他们的挑战和考验。他们三个都是作者认定的英雄人物,因为他们都具有同样的英雄品格:一是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二是永远保持人格的尊严,恪守个性的独立,既不屈从于强权,也不盲目地随大流;三是具有关怀人、爱护人的博爱精神,甘心为人类的福址奉献自身。
3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就是为了御座,也绝不背叛真理。”——贝多芬
4“愈使我痛苦的就愈让我喜欢。”——米开朗琪罗
5“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托尔斯泰
6“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欢迎。”确实,“用痛苦换来欢乐”正是罗曼·罗兰追踪贝多芬一生命运的视野,这句话构成了《贝多芬传》内在的紧张和扣人心魂的思想魅力之所在。 生命的沸腾掀起了音乐的终曲。贝多芬渴望幸福;他不愿相信自己的不幸是不可医治的:他渴望治愈,他渴求爱情;他充满着希望。
7 《复活》是托尔斯泰暮年的又一部力作,罗曼·罗兰所说:“妻子、儿女、朋友、敌人都没有理解他,都认为他是堂·吉诃德,因为他们都看不见他与之斗争的那个敌人,其实这个敌人就是他自己。”
8 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传》的序言中写道:“我没有给那些高不可攀的英雄们建立纪念碑。我憎恨理想主义,因为它胆怯地回避生活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弱点。然而,太容易受一些花言巧语蒙骗的人民应该牢记:有关英雄主义的一切谎言是由于胆怯而产生的!英雄主义就是看到世界的本来面貌,热爱这个世界。”这一思想,在该书的结尾中又重复了一遍:“难道,我应该象其他许多那样只去描写英雄们的英雄主义,用一块盖布把他们跌入的整个痛苦深渊罩上,可是不能这样做!真实高于一切!我不能用谎言去答应给自己朋友们幸福!我不惜一切代价非这样做不可,我只能答应给他们真实,甚至用幸福作为代价答应给他们真实,给他们勇敢的真实,并用真实这把刀子去雕刻不朽的心灵。”
9。“这使他的英雄主义具有更高的价值,因为众所周知,他作出了多么大的努力。”就是贝多芬也不能完全摆脱内心矛盾。尽管他的性格独立不羁,但有时也会巴结强者。虽说他是一个不谋私利的人,但在就钱的事情同出版商和戏院经理的一些洽谈中,他却表现得极其固执而又坚决.
10尽管贝多芬满怀共和主义激情,然而他仍为自己的贵族身份而感到十分自豪。所有这一切怎么去解释呢?罗兰自己作了回答。“让伟大艺术家力求成为代达罗斯,给自己插上翅膀,飞向……系在双脚?上的秤砣却把他留在大地上--这秤砣便是经济上的奴役,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跌入人们共同的陷讲。在那里,他为了一块面包和可恨的贫困同别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
潜艇驶过被称为风暴之王的大西洋暖流,来到了一艘法国爱国战舰沉没的地点。尼摩满怀激情地讲述了这艘“复仇号”战舰的历史。这引起阿龙纳斯的注意,把尼摩船长和他的同伴们关闭在诺第留斯号船壳中,并不是一种普通的愤世情绪,而是一种非常崇高的仇恨。那一夜在印度洋上,它不是攻击了某些船只吗?那个葬在珊瑚墓地的人,不正是诺第留斯号引起的冲突的牺牲者吗?而在所有的海面上,人们也正在追逐这可怕的毁灭性机器!
当诺第留斯号慢慢回到海面上来时,便有爆炸声发出:有艘战舰正向诺第留斯号发动攻击。尼摩船长决心把它击沉。阿龙纳斯试图劝阻,但船长说:“我是被压迫,瞧,那就是压迫者!由于他,所有一切我热爱过的,尊敬过的,所有一切我热爱过的,尊敬过的,祖国、父母、爱人、子女他们全死亡了!所有我仇恨的一切,就在那里!”船长不愿这艘战舰的残骸跟“复仇号”的光荣残骸相混,他把战舰引向东方。第二天,可怕的打击开始了!诺第留斯号故意让敌人接近,再在推进器的强大推动下,用那厉害的冲角对准战舰浮标线以下的薄弱部位,从它身上横穿过去!瞬间,战舰船壳裂开,继而发生爆炸,迅速下沉。它的桅樯架满挤着遇难人。然后,那黑沉沉的巨体没入水中,跟它一起,这群死尸统统被强大无比的漩涡卷走……
点评:法国科幻作家凡尔纳的经典著作,作者让读者登上“鹦鹉螺号”,以平均十二公里的时速,在将近十个月的海底旅行中,随着尼摩船长和他的“客人们”饱览海底变幻无穷的奇异景观和各类生物;航程中高潮迭起,有海底狩猎,参观海底森林,探访海底亚特兰蒂斯废墟,打捞西班牙沉船的财宝,目睹珊瑚王国的葬礼,与大蜘蛛、鲨鱼、章鱼搏斗, 击退土著人的围攻等等。
十九世纪下半叶,“异国风情”曾受到不少作家,画家的青睐和读者的追捧,《海底两万里》的奇妙旅行为异域风情另辟蹊径,使人耳目一新;这就是为什么这部“海洋小说”不仅在当时一出版即成为畅销书,而且日后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欢迎的原因。
② 1“打开窗子吧!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让我们呼吸英雄的气息。”不知为何,我觉得这句话蕴涵者很深刻的哲理或许这就是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吧。对于当时的年代来说,这部作品无不是一本很好的精神食粮。
2:“生活是严酷的。对那些不安于平庸的人说来,生活就是一场无休止的搏斗,而且往往是无荣誉无幸福而言的,在孤独中默默进行的一场可悲的搏斗。”作者写的这三位名人,他们都是很平庸的人,可他们却比常人遇到更多难以想象的磨难和障碍。不过他们都是从重重困难中勇敢站起来的人,也是从种种困难中造炼出来的伟人、名人,而且还是不屈服于命运对他们的挑战和考验。他们三个都是作者认定的英雄人物,因为他们都具有同样的英雄品格:一是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二是永远保持人格的尊严,恪守个性的独立,既不屈从于强权,也不盲目地随大流;三是具有关怀人、爱护人的博爱精神,甘心为人类的福址奉献自身。
3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就是为了御座,也绝不背叛真理。”——贝多芬
4“愈使我痛苦的就愈让我喜欢。”——米开朗琪罗
5“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托尔斯泰
6“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用痛苦换来欢迎。”确实,“用痛苦换来欢乐”正是罗曼·罗兰追踪贝多芬一生命运的视野,这句话构成了《贝多芬传》内在的紧张和扣人心魂的思想魅力之所在。 生命的沸腾掀起了音乐的终曲。贝多芬渴望幸福;他不愿相信自己的不幸是不可医治的:他渴望治愈,他渴求爱情;他充满着希望。
7 《复活》是托尔斯泰暮年的又一部力作,罗曼·罗兰所说:“妻子、儿女、朋友、敌人都没有理解他,都认为他是堂·吉诃德,因为他们都看不见他与之斗争的那个敌人,其实这个敌人就是他自己。”
8 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传》的序言中写道:“我没有给那些高不可攀的英雄们建立纪念碑。我憎恨理想主义,因为它胆怯地回避生活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弱点。然而,太容易受一些花言巧语蒙骗的人民应该牢记:有关英雄主义的一切谎言是由于胆怯而产生的!英雄主义就是看到世界的本来面貌,热爱这个世界。”这一思想,在该书的结尾中又重复了一遍:“难道,我应该象其他许多那样只去描写英雄们的英雄主义,用一块盖布把他们跌入的整个痛苦深渊罩上,可是不能这样做!真实高于一切!我不能用谎言去答应给自己朋友们幸福!我不惜一切代价非这样做不可,我只能答应给他们真实,甚至用幸福作为代价答应给他们真实,给他们勇敢的真实,并用真实这把刀子去雕刻不朽的心灵。”
9。“这使他的英雄主义具有更高的价值,因为众所周知,他作出了多么大的努力。”就是贝多芬也不能完全摆脱内心矛盾。尽管他的性格独立不羁,但有时也会巴结强者。虽说他是一个不谋私利的人,但在就钱的事情同出版商和戏院经理的一些洽谈中,他却表现得极其固执而又坚决.
10尽管贝多芬满怀共和主义激情,然而他仍为自己的贵族身份而感到十分自豪。所有这一切怎么去解释呢?罗兰自己作了回答。“让伟大艺术家力求成为代达罗斯,给自己插上翅膀,飞向……系在双脚?上的秤砣却把他留在大地上--这秤砣便是经济上的奴役,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跌入人们共同的陷讲。在那里,他为了一块面包和可恨的贫困同别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
展开全部
海底两万里》1870年出版,是世界科幻小说的经典。小说通过皮埃尔·阿龙纳斯教授第一人称的叙述,展开了他乘潜艇在海底航行两万里的惊险情节。人们对这部小说的评价往往注重一点:预言了潜艇的发展。事实上,凡尔纳当时并没有这个意图。为了增加他的探险故事的新奇感和吸引力,他只是设想了一种可在海底高速持久运行的船只。然而,我们可以说,这部小说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作者激发了读者对科学的热情,对人生的追求和对社会的理解。
1866年,在大海的不同地方,一些船只发现了一个闪闪发亮的怪物,它身长数百米,偶尔浮出水面。在不少船只受到这怪物攻击而沉没之后,美国政府派出护卫舰“林肯号”前去跟踪追捕。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应邀参加,这个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教授,曾经撰文探讨过这海洋怪物,认为是一头巨大的独角鲸。
“林肯号”在大海里游弋了三个星期,却一无所获。一天晚上,教授正在甲板上欣赏夜景,猛然发现漆黑的水面突然闪现红光,接着冒出一个庞然大物。教授奔回船舱报告了舰长,护卫舰随即向怪物驶去。临近时加拿大捕鲸叉手尼德·兰猛力投出锋利的鲸叉,只听得“当”的一声,仿佛撞击在钢板上,毫无作用。护卫舰便开炮射击,可是炸弹均被怪物的尾部弹出,溅起一片浪花。怪物似乎被激怒了,从头上喷出两股水柱,向护卫舰右舷猛力袭来,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教授、他的仆人康塞尔和鲸叉手三人被抛入水中。教授很快就失去了知觉。
教授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个铁屋子里,身边坐着康塞尔和尼德·兰。他大惑不解。两位陌生人进来向他们致意,可是教授试用了几种语言,他们都听不懂。正在为难之时,他们的主人出现了。他身材高大,目光炯炯,用法语作了自我介绍。他叫尼摩,自称与整个人类断绝了关系。他说虽然他们已成了他的俘虏,但仍享有自由。只是为了保密,他不会释放他们,而且要求他们唯命是从。
教授虽然对失去自由感到难过,但是他还是被神秘的潜艇和海底的奥秘所吸引。在尼摩的邀请下,他们三人参观了他亲自设计建造的“鹦鹉螺号”。尽管它的部件是拼凑起来的,可船体坚固,结构合理,承受得起海水的冲击和高压。艇内有漂亮的客厅,舒适的卧舱,图书阅览室和娱乐场。潜艇的电力和氧气都是从海水里提取,能在海底停留很长时间。食物也是取自海洋,有些美味的鱼教授从未品尝过。布是由海洋纤维织成,烟叶来自海草。尼摩还让他们参观了猎取海洋动物的枪支和便于在海底行走的装备。
“鹦鹉螺号”在太平洋里潜行。教授透过玻璃窗,一路观赏着光怪陆离的海底景象和五光十色的深海生物。途经克利斯波岛时,尼摩派人送来纸条,邀请他们三人到海底森林打猎。于是他们穿上潜水服,背上氧气瓶,手持特别猎枪,穿过换压舱,走在海底平原上。尼摩举枪射中一只大海獭,然后又杀了两条海豚似的动物,满载而归。
潜艇到达加里曼丹附近时,食品告缺。教授他们三人决定上岸寻找蔬菜和野味。起初,他们运气不错,打死了几头野猪,采摘了不少水果。正当他们在沙滩上架起篝火准备烤肉时,突然受到土著人的袭击。他们慌忙逃进小艇,驶向停泊在海中的潜艇。可是土著人乘上木筏,紧迫不舍。即使教授他们爬上潜艇,下了底舱,土著人仍然围着潜艇,不肯散去。第二天一早,潜艇开舱换气时,土著人果真纷纷爬上船来。可是他们的手一碰到栏杆,就惊叫着退缩了回去,原来金属栏杆全部通了电。
潜艇驶入印度洋,在斯里兰卡附近,尼摩邀请教授他们到海底参观采珠场。这里盛产珍珠,最大的价值可达二百万美元。教授兴趣盎然地观看印度人在海底采珠。突然,一条巨鲨张着血盆大口向印度人袭去,尼摩当即手执短刀,挺身上前与鲨鱼展开搏斗,尼德·兰举叉相助,正中鲨鱼心脏。尼摩随即把采珠人托出水面,还从自己口袋里取出几颗珍珠送他。教授从心底敬佩尼摩舍己救人的精神,并由此知道尼摩事实上没有断绝与人类的交往。
“鹦鹉螺号”从红海进入地中海花了不足20分钟。它是通过尼摩发现的海底通道潜行的,那时还没有苏伊士运河。
一路上,教授发现了不少惊人的事情。船至康地岛时,尼摩从柜子里取出许多黄金,派人乘小艇送出去。后来当潜艇驶入大西洋,停泊在维多湾海底时,尼摩又派他的船员潜水从海底沉船里搬上来装满金银财宝的箱子。原来尼摩是利用打捞沉船里的财宝救济穷人和从事科学探险的。在大西洋海底,尼摩陪着教授参观沉没已久的大陆——大西洲。他们观赏了海底火山喷口吐出硫磺火浆的奇景,也察看了已成废墟的庞贝城。
潜艇又向南极进发,它在成群结队的鲸鱼中间穿行。当尖头鲸向长须鲸进攻时,尼摩出于对弱者的同情,指挥船员攻击尖头鲸。在此后的航行中,他们历尽艰险,一会儿是冰山封路,一会儿是章鱼围攻,一会儿又是敌舰偷袭。尼摩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指挥全体船员,战胜了一切。
历经海底两万里环球航行之后,潜艇在挪威西海岸遇上了可怕的大漩涡。教授无法知道潜艇卷入大漩涡之后的遭遇,因为他和他的同伴被漩涡抛入水里后,在挪威的一个小岛上侥幸脱险,而潜艇已毫无踪影了。
1866年,在大海的不同地方,一些船只发现了一个闪闪发亮的怪物,它身长数百米,偶尔浮出水面。在不少船只受到这怪物攻击而沉没之后,美国政府派出护卫舰“林肯号”前去跟踪追捕。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应邀参加,这个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教授,曾经撰文探讨过这海洋怪物,认为是一头巨大的独角鲸。
“林肯号”在大海里游弋了三个星期,却一无所获。一天晚上,教授正在甲板上欣赏夜景,猛然发现漆黑的水面突然闪现红光,接着冒出一个庞然大物。教授奔回船舱报告了舰长,护卫舰随即向怪物驶去。临近时加拿大捕鲸叉手尼德·兰猛力投出锋利的鲸叉,只听得“当”的一声,仿佛撞击在钢板上,毫无作用。护卫舰便开炮射击,可是炸弹均被怪物的尾部弹出,溅起一片浪花。怪物似乎被激怒了,从头上喷出两股水柱,向护卫舰右舷猛力袭来,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教授、他的仆人康塞尔和鲸叉手三人被抛入水中。教授很快就失去了知觉。
教授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个铁屋子里,身边坐着康塞尔和尼德·兰。他大惑不解。两位陌生人进来向他们致意,可是教授试用了几种语言,他们都听不懂。正在为难之时,他们的主人出现了。他身材高大,目光炯炯,用法语作了自我介绍。他叫尼摩,自称与整个人类断绝了关系。他说虽然他们已成了他的俘虏,但仍享有自由。只是为了保密,他不会释放他们,而且要求他们唯命是从。
教授虽然对失去自由感到难过,但是他还是被神秘的潜艇和海底的奥秘所吸引。在尼摩的邀请下,他们三人参观了他亲自设计建造的“鹦鹉螺号”。尽管它的部件是拼凑起来的,可船体坚固,结构合理,承受得起海水的冲击和高压。艇内有漂亮的客厅,舒适的卧舱,图书阅览室和娱乐场。潜艇的电力和氧气都是从海水里提取,能在海底停留很长时间。食物也是取自海洋,有些美味的鱼教授从未品尝过。布是由海洋纤维织成,烟叶来自海草。尼摩还让他们参观了猎取海洋动物的枪支和便于在海底行走的装备。
“鹦鹉螺号”在太平洋里潜行。教授透过玻璃窗,一路观赏着光怪陆离的海底景象和五光十色的深海生物。途经克利斯波岛时,尼摩派人送来纸条,邀请他们三人到海底森林打猎。于是他们穿上潜水服,背上氧气瓶,手持特别猎枪,穿过换压舱,走在海底平原上。尼摩举枪射中一只大海獭,然后又杀了两条海豚似的动物,满载而归。
潜艇到达加里曼丹附近时,食品告缺。教授他们三人决定上岸寻找蔬菜和野味。起初,他们运气不错,打死了几头野猪,采摘了不少水果。正当他们在沙滩上架起篝火准备烤肉时,突然受到土著人的袭击。他们慌忙逃进小艇,驶向停泊在海中的潜艇。可是土著人乘上木筏,紧迫不舍。即使教授他们爬上潜艇,下了底舱,土著人仍然围着潜艇,不肯散去。第二天一早,潜艇开舱换气时,土著人果真纷纷爬上船来。可是他们的手一碰到栏杆,就惊叫着退缩了回去,原来金属栏杆全部通了电。
潜艇驶入印度洋,在斯里兰卡附近,尼摩邀请教授他们到海底参观采珠场。这里盛产珍珠,最大的价值可达二百万美元。教授兴趣盎然地观看印度人在海底采珠。突然,一条巨鲨张着血盆大口向印度人袭去,尼摩当即手执短刀,挺身上前与鲨鱼展开搏斗,尼德·兰举叉相助,正中鲨鱼心脏。尼摩随即把采珠人托出水面,还从自己口袋里取出几颗珍珠送他。教授从心底敬佩尼摩舍己救人的精神,并由此知道尼摩事实上没有断绝与人类的交往。
“鹦鹉螺号”从红海进入地中海花了不足20分钟。它是通过尼摩发现的海底通道潜行的,那时还没有苏伊士运河。
一路上,教授发现了不少惊人的事情。船至康地岛时,尼摩从柜子里取出许多黄金,派人乘小艇送出去。后来当潜艇驶入大西洋,停泊在维多湾海底时,尼摩又派他的船员潜水从海底沉船里搬上来装满金银财宝的箱子。原来尼摩是利用打捞沉船里的财宝救济穷人和从事科学探险的。在大西洋海底,尼摩陪着教授参观沉没已久的大陆——大西洲。他们观赏了海底火山喷口吐出硫磺火浆的奇景,也察看了已成废墟的庞贝城。
潜艇又向南极进发,它在成群结队的鲸鱼中间穿行。当尖头鲸向长须鲸进攻时,尼摩出于对弱者的同情,指挥船员攻击尖头鲸。在此后的航行中,他们历尽艰险,一会儿是冰山封路,一会儿是章鱼围攻,一会儿又是敌舰偷袭。尼摩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指挥全体船员,战胜了一切。
历经海底两万里环球航行之后,潜艇在挪威西海岸遇上了可怕的大漩涡。教授无法知道潜艇卷入大漩涡之后的遭遇,因为他和他的同伴被漩涡抛入水里后,在挪威的一个小岛上侥幸脱险,而潜艇已毫无踪影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1-02-22
展开全部
名人传:《名人传—贝多芬传》——“亲爱的贝多芬!多少人已赞颂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当我们对德与恶的庸俗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此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
《名人传-贝多芬传》——“……我多祝福你能常在我的身旁!你的贝多芬真是可怜已极。得知道我的最高贵的一部分,我的听觉,大大地衰退了。当我们同在一起时,我已觉得许多病象,我瞒着,但从此越来越恶化……还会痊愈吗?我当然如此希望,可是非常渺茫;这一类的病是无药可治的。我得过着凄凉的生活,避免我心爱的一切人物,尤其是在这个如此可怜、如此自私的世界上!……我不得不在伤心的隐忍中找栖身!固然我曾发愿要超临这些祸害,但又如何可能?”
《名人传—托尔斯泰传》——“他的面貌有了固定的特征,永远铭刻在人类的记忆之中。宽广的前额上两道微弯的皱纹,白色的双眉异常浓密,一部忠厚长者的胡须,使人想起第戎的摩西像。苍老的面庞变得平静、温和,留着病痛、忧伤和慈祥的痕迹。从二十岁时的粗野豪放、塞瓦斯托波尔从军时的呆板严肃,到现在的他改变有多大啊!但明亮的眼睛仍然锐利深沉,显得坦白直率、胸无城府却又明察秋毫。”
《名人传—米开朗基罗传》——
一切使他不安;他的家庭也嘲笑这永远的不安。他如自己所说的一般,在“一种悲哀的或竟是癫狂的状态”中过生活。痛苦久了,他竟嗜好有痛苦,他在其中觅得一种悲苦的乐趣:
“愈使我受苦的我愈欢喜。”
对于他,一切都成为痛苦的题目,甚至爱,甚至善。
“我的欢乐是悲哀。”
没有一个人比他更不接近欢乐而更倾向于痛苦的了。他在无垠的宇宙中所见到的所感到的只有它。世界上全部的悲观主义都包含在这绝望的呼声,这极端偏狂的语句中。
“千万的欢乐不值一单独的苦恼!……”
“他的猛烈的力量把他和人群几乎完全隔离了。”
他是孤独的。他恨人;他亦被人恨。他爱人;他不被人爱。人们对他又是钦佩,又是畏惧。晚年,他令人发生一种宗教般的尊敬。他威临着他的时代。那时,他稍微镇静了些。他从高处看人,人们从低处看他。他从没有休息,也从没有最微贱的生灵所能享受的温柔——即在一生能有一分钟的时间在别人的爱抚中睡眠。妇人的爱情于他是无缘的。在这荒漠的天空,只有科伦娜冷静而纯洁的友谊,如明星一般照耀了一刹那。周围尽是黑夜,他的思想如流星一般在黑暗中剧烈旋转,他的意念与幻梦在其中回荡。贝多芬的忧郁是人类的过失;他天性是快乐的,他希望快乐。米开朗基罗却是内心忧郁,这忧郁令人害怕,一切的人本能地逃避他。他在周围造成一片空虚。
这还算不得什么。最坏的并非是成为孤独,却是对自己亦孤独了,和自己也不能生活,不能为自己的主宰,而且否认自己,与自己斗争,毁坏自己。他的心魂永远在欺妄他的天才。人们时常说起他有一种“反对自己的”宿命,使他不能实现他任何伟大的计划。这宿命便是他自己。他的不幸的关键足以解释他一生的悲剧。而为人们所最少看到或也不去看的关键,只是缺乏意志和禀性懦怯。
《名人传-自序》
��“这是一支受伤而窒息的心灵,从信仰和爱情深处咏唱出来的歌声。” �
二十五年前,当我写这本小小的《贝多芬传》时,我不曾想要完成什么音乐的著作。那是一九○二年,我正经历着一个骚乱不宁的时期,充满着兼有毁灭与更新作用的雷雨。我逃出了巴黎,来到我童年的伴侣、曾经在人生的战场上屡次撑持我的贝多芬那边,寻觅十天的休息。
��我来到波昂,贝多芬的故里。
��我重新找到了贝多芬的影子和贝多芬的老朋友们,也就是说在我到科布楞兹访问的韦该勒的孙子们身上,重又见到了当年的韦该勒夫妇。
��在曼恩兹,我又听到贝多芬的交响乐大演奏会,是淮恩加纳指挥的。然后,我又和他单独相对,倾吐着我的衷曲。
��在多雾的莱茵河畔,在那潮湿而灰色的四月天,浸淫着贝多芬的苦难,贝多芬的勇气,贝多芬的欢乐,贝多芬的悲哀。我跪着,由贝多芬用强有力的手搀扶起来,给我的新生儿《约翰.克利斯朵夫》行了洗礼。在他的祝福之下,我重又踏上巴黎的归路,得到了鼓励,和人生重新缔了约,一路向神明唱着病愈者的感谢曲。
��那感谢曲便是这本小册子。先由《巴黎杂志》发表,后又被班琪拿去披露。
��我不曾想到这本书会流传到朋友们的小范围以外。
��可是,各有各的命运……
��恕我叙述这些枝节。但今日若有人在这支颂歌里面寻求以严格的史学方法写成的渊博著作,对于他们,我不得不有所答复。
��我自有我做史家的时间。我在《亨特尔》和关于歌剧研究的几部书内,已经对音乐学尽了相当的义务。但《贝多芬传》绝非为了学术而写的,它是受伤而窒息的心灵的一支歌,在苏生与振作之后,感谢救主的。我知道,这救主已经被我改换面目,但一切从信仰和爱情出发的行为都是如此的。而我的《贝多芬传》便是这样的行为。
��大家人手一篇的拿了去,使这册小书走上它不曾希望的好运。那时候,法国几百万的生灵,被压迫的理想主义者的一代,焦灼地等待着一声解放的讯号。这讯号,他们在贝多芬的音乐中听到了,他们便去向他呼吁。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谁不记得那些四重奏音乐会,彷佛弥撒祭中唱「神之羔羊」时的教堂--谁不记得那些痛苦的脸,注视着祭献礼,因它的启示而受着光辉的烛照?生在今日的人们,已和生在昨日的人们,离得远远了。(但生在今日人们,是否能和生在明日的人,离得更近?)
��在本世纪初期的这一代里,多少行列已被歼灭:战争开了一个窟窿,他们和他们优秀的儿子都失了踪影。我的小小的《贝多芬传》保留着他们的形象--出自一个孤独者的手笔,它不知不觉地竟和他们如此相似,而他们早已在其中认出自己。这小册子,由一个无名的人写的,从一家无名的店铺里出来,几天之内,在大众手里传播开来,它已不再属于我了。
��我把本书重读了一遍,虽然残缺,我也不拟有所更易。因为它应当保存原来的性质,和伟大的一代神圣的形象。
在贝多芬百年祭的时候,我纪念那一代,同时颂扬它伟大的同伴,正直与真诚的大师,教我们如何生、如何死的大师。
罗曼罗兰一九二七年三月
“表示感激的最好方式,是施予。”
唯有真实的苦难,才驱除罗曼蒂克的幻想;
��唯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
��唯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这是我十五年前,初次读本书时所得的教训。
��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过劫难磨炼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
——这是我十五年来与日俱增的信念。而这一切都由于贝多芬的启示。
��我不敢把这样的启示自秘,所以十年前就迻译了本书。现在,阴霾遮蔽了整个天空,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精神支持,比任何时候更需要坚忍、奋斗、敢于向神明挑战的大勇主义。现在当初生的音乐界只知训练手的技巧,而忘记了培养心灵的神圣工作的时候,这部《贝多芬传》对读者该有更深刻的意义。
��——由于这个动机我重译了本书。(这部书的初释稿,成于一九三二年,在存稿堆下埋藏了有十几年之久。出版界坚持本书已有译本,不愿接受,但已出版的译本绝版已久,我始终未曾见到。然而,我深深的感谢这件在当时使我失望的事故,使我现在能全部重译,把少年时代幼稚的翻译习作一笔勾销。)
��此外,我还有个人的理由。
��疗治我青年时世纪病的是贝多芬,扶植我在人生中的战斗意志的是贝多芬,在我灵智的成长中给我大影响的是贝多芬;多少次的颠扑曾由他搀扶,多少次的创伤曾由他抚慰--且不说引我进音乐王国的这件次要的恩泽。除了把我所受的恩泽转赠给比我年轻的一代之外,我不知还有甚么方法可以偿还我对贝多芬,和对详述他一生的伟大传记家罗曼罗兰所负的债务。
��表示感激的最好方式,是施予。
��为完成介绍的责任起见,我在译文以外,附加了一篇分析贝多芬作品的文字。我明白这是一件越的工作,但望这番力不从心的努力,能够发生抛砖引玉的作用。
《名人传—贝多芬传》
他矮小臃肿,外表结实,生就运动家般的骨骼。一张土红色的宽大的脸,到晚年才皮肤变得病态而黄黄的,尤其是冬天,当他关在室内远离田野的时候。额角隆起,宽大无比。乌黑的头发,异乎寻常的浓密,好似梳子从未在上面光临过,到处逆立,赛似“梅杜萨头上的乱蛇”(梅杜萨,又译“墨杜萨”,是希腊神话中的蛇发女妖。编者注)。眼中燃烧着一股奇异的威力,使所有见到他的人为之震慑;但大多数人不能分辨它们微妙的区别。因为在褐色而悲壮的脸上,这双眼睛射出一道犷野的光,所以大家总以为是黑的;其实却是灰蓝的。平时又细小又深陷,兴奋或愤怒的时光才大张起来,在眼眶中旋转,那才奇妙地反映出它们真正的思想。他往往用忧郁的目光向天凝视。宽大的鼻子又短又方,竟是狮子的相貌。一张细腻的嘴巴,但下唇常有比上唇前突的倾向。牙床结实得厉害,似乎可以磕破核桃。左边的下巴有一个深陷的小窝,使他的脸显得古怪地不对称。据莫舍勒斯说:“他的微笑是很美的,谈话之间有一副往往可爱而令人高兴的神气。但另一方面,他的笑却是不愉快的,粗野的,难看的,并且为时很短”,——那是一个不惯于欢乐的人的笑。他通常的表情是忧郁的,显示出“一种无可疗治的哀伤”。
一八二四年五月七日,在维也纳举行《D调弥散曲》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空前的成功。情况之热烈,几乎含有暴动的性质。当贝多芬出场时,受到群众五次鼓掌的欢迎;在此讲究礼节的国家,对皇族的出场,习惯也只用三次的鼓掌礼。因此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交响曲引起狂热的骚动。许多人哭起来。贝多芬在终场以后感动得晕去;大家把他抬到申德勒家,他朦朦胧胧地和衣睡着,不饮不食,直到次日早上。可是胜利是暂时的,对贝多芬毫无盈利。音乐会不曾给他挣什么钱。物质生活的窘迫依然如故。他贫病交迫,孤独无依,可是战胜了:——战胜了人类的平庸,战胜了自己的命运,战胜了他的痛苦。
《名人传—米开朗琪罗传》
在翡冷翠的国家美术馆中,有一座为米开朗琪罗称为《胜利者》的白石雕像。这是一个裸露的青年,生成美丽的躯体,低低的额上垂覆着鬈曲的头发。昂昂地站着,他的膝盖踞曲在一个胡髭满面的囚人背上,囚人蜷伏着,头伸向前面,如一匹牛。可是胜利者并不注视他。即在他的拳头将要击下去的一刹那,他停住了,满是沉郁之感的嘴巴和犹豫的目光转向别处去了。手臂折转去向着肩头:身子往后仰着;他不再要胜利,胜利使他厌恶。他已征服了,但亦被征服了。
他是孤独的。——他恨人;他亦被人恨。他爱人;他不被人爱。人们对他又是钦佩,又是畏惧。晚年,他令人发生一种宗教般的尊敬。他威临着他的时代。那时,他稍微镇静了些。他从高处看人,人们从低处看他。他从没有休息,也从没有最微贱的生灵所享受的温柔——即在一生能有一分钟的时间在别人的爱抚中睡眠。妇人的爱情于他是无缘的。在这荒漠的天空,只有维多利亚•科隆娜的冷静而纯洁的友谊,如明星一般照耀了一刹那。周围尽是黑夜,他的思想如流星一般在黑暗中剧烈旋转,他的意念与幻梦在其中回荡。贝多芬却从没有这种情境。因为这黑夜即在米开朗琪罗自己的心中。贝多芬的忧郁是人类的过失;他天性是快乐的,他希望快乐。米开朗琪罗却是内心忧郁,这忧郁令人害怕,一切的人本能地逃避他。他在周围造成一片空虚。
《名人传—托尔斯泰传》
“那时我还没有五十岁,”他说,“我爱,我亦被爱,我有好的孩子,大的土地,光荣,健康,体质的与精神的力强;我能如一个农人一般刈草;我连续工作十小时不觉疲倦。突然,我的生命停止了。我能呼吸,吃,喝,睡眠。但这并非生活。我已没有愿欲了。我知道我无所愿欲。我连认识真理都不希望了。所谓真理是:人生是不合理的。我那时到了深渊前面,我显然看到在我之前除了死以外什么也没有。我,身体强健而幸福的人,我感到再不能生活下去。一种无可抑制的力驱使我要摆脱生命。……我不说我那时要自杀。要把我推到生命以外去的力量比我更强;这是和我以前对于生命的憧憬有些相似,不过是相反的罢了。我不得不和我自己施用策略,使我不至让步得太快。我这幸福的人,竟要把绳子藏起以防止我在室内的几个衣橱之间自缢。我也不复挟着枪去打猎了,恐怕会使我起意。我觉得我的生命好似什么人和我戏弄的一场恶作剧。四十年的工作,痛苦,进步,使我看到的却是一无所有!什么都没有。将来,我只留下一副腐蚀的骸骨与无数的虫蛆……只在沉醉于人生的时候一个人才能生活;但醉意一经消灭,便只看见一切是欺诈,虚妄的欺诈……家庭与艺术已不能使我满足。家庭,这是些和我一样的可怜虫。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当人生变得无意义时,镜子的游戏也不会令人觉得好玩了。最坏的,是我还不能退忍。我仿佛是一个迷失在森林中人,极端愤恨着,因为是迷失了,到处乱跑不能自止,虽然他明白多跑一分钟,便更加迷失得厉害……”
《名人传—我们应当做什么?》——(一八八四—八六)便是这第二次错乱病的表白,这一次的病比第一次的更为悲剧化,故它的后果亦更重大。在人类的苦海中,实在的,并非一般有闲的人在烦恼中造作出来的苦海中,托尔斯泰个人的宗教苦闷究竟算得什么呢?要不看见这种惨状是不可能的。看到之后而不设法以任何代价去消除它亦是不可能的。——可是,啊!消除它是可能的么?
《名人传—托尔斯泰传》——俄罗斯的伟大的心魂,百年前在大地上发着光焰的,对于我的一代,曾经是照耀我们青春时代的最精纯的光彩.在十九世纪终了时阴霾重重的黄昏,它是一颗抚慰人间的巨星,它的目光足以吸引并慰抚我们青年的心魂.在法兰西,多少人认为托尔斯泰不止是一个受人爱戴的艺术家,而是一个朋友,最好的朋友,在全部欧罗巴艺术中惟一的真正的友人.既然我亦是其中的一员,我愿对于这神圣的回忆,表示我的感激与敬爱.
这一切卑微的心灵对于托尔斯泰的长成上的影响当然是昭然若揭的事.暮年的托尔斯泰似乎已在这些灵魂上萌蘖,试练了.他们的祈祷与爱,在儿童的精神上散播了信仰的种子,到老年时便看到这种子的收获.
——幻
《名人传-贝多芬传》——“……我多祝福你能常在我的身旁!你的贝多芬真是可怜已极。得知道我的最高贵的一部分,我的听觉,大大地衰退了。当我们同在一起时,我已觉得许多病象,我瞒着,但从此越来越恶化……还会痊愈吗?我当然如此希望,可是非常渺茫;这一类的病是无药可治的。我得过着凄凉的生活,避免我心爱的一切人物,尤其是在这个如此可怜、如此自私的世界上!……我不得不在伤心的隐忍中找栖身!固然我曾发愿要超临这些祸害,但又如何可能?”
《名人传—托尔斯泰传》——“他的面貌有了固定的特征,永远铭刻在人类的记忆之中。宽广的前额上两道微弯的皱纹,白色的双眉异常浓密,一部忠厚长者的胡须,使人想起第戎的摩西像。苍老的面庞变得平静、温和,留着病痛、忧伤和慈祥的痕迹。从二十岁时的粗野豪放、塞瓦斯托波尔从军时的呆板严肃,到现在的他改变有多大啊!但明亮的眼睛仍然锐利深沉,显得坦白直率、胸无城府却又明察秋毫。”
《名人传—米开朗基罗传》——
一切使他不安;他的家庭也嘲笑这永远的不安。他如自己所说的一般,在“一种悲哀的或竟是癫狂的状态”中过生活。痛苦久了,他竟嗜好有痛苦,他在其中觅得一种悲苦的乐趣:
“愈使我受苦的我愈欢喜。”
对于他,一切都成为痛苦的题目,甚至爱,甚至善。
“我的欢乐是悲哀。”
没有一个人比他更不接近欢乐而更倾向于痛苦的了。他在无垠的宇宙中所见到的所感到的只有它。世界上全部的悲观主义都包含在这绝望的呼声,这极端偏狂的语句中。
“千万的欢乐不值一单独的苦恼!……”
“他的猛烈的力量把他和人群几乎完全隔离了。”
他是孤独的。他恨人;他亦被人恨。他爱人;他不被人爱。人们对他又是钦佩,又是畏惧。晚年,他令人发生一种宗教般的尊敬。他威临着他的时代。那时,他稍微镇静了些。他从高处看人,人们从低处看他。他从没有休息,也从没有最微贱的生灵所能享受的温柔——即在一生能有一分钟的时间在别人的爱抚中睡眠。妇人的爱情于他是无缘的。在这荒漠的天空,只有科伦娜冷静而纯洁的友谊,如明星一般照耀了一刹那。周围尽是黑夜,他的思想如流星一般在黑暗中剧烈旋转,他的意念与幻梦在其中回荡。贝多芬的忧郁是人类的过失;他天性是快乐的,他希望快乐。米开朗基罗却是内心忧郁,这忧郁令人害怕,一切的人本能地逃避他。他在周围造成一片空虚。
这还算不得什么。最坏的并非是成为孤独,却是对自己亦孤独了,和自己也不能生活,不能为自己的主宰,而且否认自己,与自己斗争,毁坏自己。他的心魂永远在欺妄他的天才。人们时常说起他有一种“反对自己的”宿命,使他不能实现他任何伟大的计划。这宿命便是他自己。他的不幸的关键足以解释他一生的悲剧。而为人们所最少看到或也不去看的关键,只是缺乏意志和禀性懦怯。
《名人传-自序》
��“这是一支受伤而窒息的心灵,从信仰和爱情深处咏唱出来的歌声。” �
二十五年前,当我写这本小小的《贝多芬传》时,我不曾想要完成什么音乐的著作。那是一九○二年,我正经历着一个骚乱不宁的时期,充满着兼有毁灭与更新作用的雷雨。我逃出了巴黎,来到我童年的伴侣、曾经在人生的战场上屡次撑持我的贝多芬那边,寻觅十天的休息。
��我来到波昂,贝多芬的故里。
��我重新找到了贝多芬的影子和贝多芬的老朋友们,也就是说在我到科布楞兹访问的韦该勒的孙子们身上,重又见到了当年的韦该勒夫妇。
��在曼恩兹,我又听到贝多芬的交响乐大演奏会,是淮恩加纳指挥的。然后,我又和他单独相对,倾吐着我的衷曲。
��在多雾的莱茵河畔,在那潮湿而灰色的四月天,浸淫着贝多芬的苦难,贝多芬的勇气,贝多芬的欢乐,贝多芬的悲哀。我跪着,由贝多芬用强有力的手搀扶起来,给我的新生儿《约翰.克利斯朵夫》行了洗礼。在他的祝福之下,我重又踏上巴黎的归路,得到了鼓励,和人生重新缔了约,一路向神明唱着病愈者的感谢曲。
��那感谢曲便是这本小册子。先由《巴黎杂志》发表,后又被班琪拿去披露。
��我不曾想到这本书会流传到朋友们的小范围以外。
��可是,各有各的命运……
��恕我叙述这些枝节。但今日若有人在这支颂歌里面寻求以严格的史学方法写成的渊博著作,对于他们,我不得不有所答复。
��我自有我做史家的时间。我在《亨特尔》和关于歌剧研究的几部书内,已经对音乐学尽了相当的义务。但《贝多芬传》绝非为了学术而写的,它是受伤而窒息的心灵的一支歌,在苏生与振作之后,感谢救主的。我知道,这救主已经被我改换面目,但一切从信仰和爱情出发的行为都是如此的。而我的《贝多芬传》便是这样的行为。
��大家人手一篇的拿了去,使这册小书走上它不曾希望的好运。那时候,法国几百万的生灵,被压迫的理想主义者的一代,焦灼地等待着一声解放的讯号。这讯号,他们在贝多芬的音乐中听到了,他们便去向他呼吁。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谁不记得那些四重奏音乐会,彷佛弥撒祭中唱「神之羔羊」时的教堂--谁不记得那些痛苦的脸,注视着祭献礼,因它的启示而受着光辉的烛照?生在今日的人们,已和生在昨日的人们,离得远远了。(但生在今日人们,是否能和生在明日的人,离得更近?)
��在本世纪初期的这一代里,多少行列已被歼灭:战争开了一个窟窿,他们和他们优秀的儿子都失了踪影。我的小小的《贝多芬传》保留着他们的形象--出自一个孤独者的手笔,它不知不觉地竟和他们如此相似,而他们早已在其中认出自己。这小册子,由一个无名的人写的,从一家无名的店铺里出来,几天之内,在大众手里传播开来,它已不再属于我了。
��我把本书重读了一遍,虽然残缺,我也不拟有所更易。因为它应当保存原来的性质,和伟大的一代神圣的形象。
在贝多芬百年祭的时候,我纪念那一代,同时颂扬它伟大的同伴,正直与真诚的大师,教我们如何生、如何死的大师。
罗曼罗兰一九二七年三月
“表示感激的最好方式,是施予。”
唯有真实的苦难,才驱除罗曼蒂克的幻想;
��唯有看到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
��唯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这是我十五年前,初次读本书时所得的教训。
��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过劫难磨炼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怯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
——这是我十五年来与日俱增的信念。而这一切都由于贝多芬的启示。
��我不敢把这样的启示自秘,所以十年前就迻译了本书。现在,阴霾遮蔽了整个天空,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精神支持,比任何时候更需要坚忍、奋斗、敢于向神明挑战的大勇主义。现在当初生的音乐界只知训练手的技巧,而忘记了培养心灵的神圣工作的时候,这部《贝多芬传》对读者该有更深刻的意义。
��——由于这个动机我重译了本书。(这部书的初释稿,成于一九三二年,在存稿堆下埋藏了有十几年之久。出版界坚持本书已有译本,不愿接受,但已出版的译本绝版已久,我始终未曾见到。然而,我深深的感谢这件在当时使我失望的事故,使我现在能全部重译,把少年时代幼稚的翻译习作一笔勾销。)
��此外,我还有个人的理由。
��疗治我青年时世纪病的是贝多芬,扶植我在人生中的战斗意志的是贝多芬,在我灵智的成长中给我大影响的是贝多芬;多少次的颠扑曾由他搀扶,多少次的创伤曾由他抚慰--且不说引我进音乐王国的这件次要的恩泽。除了把我所受的恩泽转赠给比我年轻的一代之外,我不知还有甚么方法可以偿还我对贝多芬,和对详述他一生的伟大传记家罗曼罗兰所负的债务。
��表示感激的最好方式,是施予。
��为完成介绍的责任起见,我在译文以外,附加了一篇分析贝多芬作品的文字。我明白这是一件越的工作,但望这番力不从心的努力,能够发生抛砖引玉的作用。
《名人传—贝多芬传》
他矮小臃肿,外表结实,生就运动家般的骨骼。一张土红色的宽大的脸,到晚年才皮肤变得病态而黄黄的,尤其是冬天,当他关在室内远离田野的时候。额角隆起,宽大无比。乌黑的头发,异乎寻常的浓密,好似梳子从未在上面光临过,到处逆立,赛似“梅杜萨头上的乱蛇”(梅杜萨,又译“墨杜萨”,是希腊神话中的蛇发女妖。编者注)。眼中燃烧着一股奇异的威力,使所有见到他的人为之震慑;但大多数人不能分辨它们微妙的区别。因为在褐色而悲壮的脸上,这双眼睛射出一道犷野的光,所以大家总以为是黑的;其实却是灰蓝的。平时又细小又深陷,兴奋或愤怒的时光才大张起来,在眼眶中旋转,那才奇妙地反映出它们真正的思想。他往往用忧郁的目光向天凝视。宽大的鼻子又短又方,竟是狮子的相貌。一张细腻的嘴巴,但下唇常有比上唇前突的倾向。牙床结实得厉害,似乎可以磕破核桃。左边的下巴有一个深陷的小窝,使他的脸显得古怪地不对称。据莫舍勒斯说:“他的微笑是很美的,谈话之间有一副往往可爱而令人高兴的神气。但另一方面,他的笑却是不愉快的,粗野的,难看的,并且为时很短”,——那是一个不惯于欢乐的人的笑。他通常的表情是忧郁的,显示出“一种无可疗治的哀伤”。
一八二四年五月七日,在维也纳举行《D调弥散曲》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获得空前的成功。情况之热烈,几乎含有暴动的性质。当贝多芬出场时,受到群众五次鼓掌的欢迎;在此讲究礼节的国家,对皇族的出场,习惯也只用三次的鼓掌礼。因此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交响曲引起狂热的骚动。许多人哭起来。贝多芬在终场以后感动得晕去;大家把他抬到申德勒家,他朦朦胧胧地和衣睡着,不饮不食,直到次日早上。可是胜利是暂时的,对贝多芬毫无盈利。音乐会不曾给他挣什么钱。物质生活的窘迫依然如故。他贫病交迫,孤独无依,可是战胜了:——战胜了人类的平庸,战胜了自己的命运,战胜了他的痛苦。
《名人传—米开朗琪罗传》
在翡冷翠的国家美术馆中,有一座为米开朗琪罗称为《胜利者》的白石雕像。这是一个裸露的青年,生成美丽的躯体,低低的额上垂覆着鬈曲的头发。昂昂地站着,他的膝盖踞曲在一个胡髭满面的囚人背上,囚人蜷伏着,头伸向前面,如一匹牛。可是胜利者并不注视他。即在他的拳头将要击下去的一刹那,他停住了,满是沉郁之感的嘴巴和犹豫的目光转向别处去了。手臂折转去向着肩头:身子往后仰着;他不再要胜利,胜利使他厌恶。他已征服了,但亦被征服了。
他是孤独的。——他恨人;他亦被人恨。他爱人;他不被人爱。人们对他又是钦佩,又是畏惧。晚年,他令人发生一种宗教般的尊敬。他威临着他的时代。那时,他稍微镇静了些。他从高处看人,人们从低处看他。他从没有休息,也从没有最微贱的生灵所享受的温柔——即在一生能有一分钟的时间在别人的爱抚中睡眠。妇人的爱情于他是无缘的。在这荒漠的天空,只有维多利亚•科隆娜的冷静而纯洁的友谊,如明星一般照耀了一刹那。周围尽是黑夜,他的思想如流星一般在黑暗中剧烈旋转,他的意念与幻梦在其中回荡。贝多芬却从没有这种情境。因为这黑夜即在米开朗琪罗自己的心中。贝多芬的忧郁是人类的过失;他天性是快乐的,他希望快乐。米开朗琪罗却是内心忧郁,这忧郁令人害怕,一切的人本能地逃避他。他在周围造成一片空虚。
《名人传—托尔斯泰传》
“那时我还没有五十岁,”他说,“我爱,我亦被爱,我有好的孩子,大的土地,光荣,健康,体质的与精神的力强;我能如一个农人一般刈草;我连续工作十小时不觉疲倦。突然,我的生命停止了。我能呼吸,吃,喝,睡眠。但这并非生活。我已没有愿欲了。我知道我无所愿欲。我连认识真理都不希望了。所谓真理是:人生是不合理的。我那时到了深渊前面,我显然看到在我之前除了死以外什么也没有。我,身体强健而幸福的人,我感到再不能生活下去。一种无可抑制的力驱使我要摆脱生命。……我不说我那时要自杀。要把我推到生命以外去的力量比我更强;这是和我以前对于生命的憧憬有些相似,不过是相反的罢了。我不得不和我自己施用策略,使我不至让步得太快。我这幸福的人,竟要把绳子藏起以防止我在室内的几个衣橱之间自缢。我也不复挟着枪去打猎了,恐怕会使我起意。我觉得我的生命好似什么人和我戏弄的一场恶作剧。四十年的工作,痛苦,进步,使我看到的却是一无所有!什么都没有。将来,我只留下一副腐蚀的骸骨与无数的虫蛆……只在沉醉于人生的时候一个人才能生活;但醉意一经消灭,便只看见一切是欺诈,虚妄的欺诈……家庭与艺术已不能使我满足。家庭,这是些和我一样的可怜虫。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当人生变得无意义时,镜子的游戏也不会令人觉得好玩了。最坏的,是我还不能退忍。我仿佛是一个迷失在森林中人,极端愤恨着,因为是迷失了,到处乱跑不能自止,虽然他明白多跑一分钟,便更加迷失得厉害……”
《名人传—我们应当做什么?》——(一八八四—八六)便是这第二次错乱病的表白,这一次的病比第一次的更为悲剧化,故它的后果亦更重大。在人类的苦海中,实在的,并非一般有闲的人在烦恼中造作出来的苦海中,托尔斯泰个人的宗教苦闷究竟算得什么呢?要不看见这种惨状是不可能的。看到之后而不设法以任何代价去消除它亦是不可能的。——可是,啊!消除它是可能的么?
《名人传—托尔斯泰传》——俄罗斯的伟大的心魂,百年前在大地上发着光焰的,对于我的一代,曾经是照耀我们青春时代的最精纯的光彩.在十九世纪终了时阴霾重重的黄昏,它是一颗抚慰人间的巨星,它的目光足以吸引并慰抚我们青年的心魂.在法兰西,多少人认为托尔斯泰不止是一个受人爱戴的艺术家,而是一个朋友,最好的朋友,在全部欧罗巴艺术中惟一的真正的友人.既然我亦是其中的一员,我愿对于这神圣的回忆,表示我的感激与敬爱.
这一切卑微的心灵对于托尔斯泰的长成上的影响当然是昭然若揭的事.暮年的托尔斯泰似乎已在这些灵魂上萌蘖,试练了.他们的祈祷与爱,在儿童的精神上散播了信仰的种子,到老年时便看到这种子的收获.
——幻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