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一地理的资料

 我来答
快乐小猪baby
2011-02-11 · TA获得超过317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5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07万
展开全部
地球和地图
一、 知识要点
1、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2、纬线与经线、纬度与经度、经纬网
起点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纬线 以赤道为起点 圆圈(除极点外) 半球:不相等
全球: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东西方向
经线 以本初子午线为起点 半圆 所有的经线都相等 南北方向

起点度数 最小值与最大值 北纬南纬东经西经 变化规律
纬度 赤道为0° 0°与90° 赤道以北为北纬以南为南纬 从赤道向南向北逐渐增大
经度 本初子午线为0° 0°与180°(只有一条经线) 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60°——90°
低 中 高
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西经20度向东到东经160
度为东半球,西经20°向西到东经160°为西半球
经纬网:北纬:“N”、南纬:“S”、东经:“E”、西经:“W”;读数向北增加为北纬,向南增加为南纬,向东增加为东经,向西增加为西经;我国都是东经度、北纬度。
3、地球自转、公转及产生后果
运动形式 方向 周期 结果及影响
自转 自西向东(北半球俯视逆时针) 一天或24小时 昼夜交替、各地时间的差异、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公转 自西向东(北半球俯视逆时针) 一年 昼夜长短变化、四季的更替、各地获得热量不同形成五带。
二分二至 日期 太阳直射点 季节(北) 地理现象
春分 3月21日前后 赤道 春季 昼夜等长
夏至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夏季 北:昼长夜短、北极极昼南极极夜
秋分 9月23日前后 赤道 秋季 昼夜等长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冬季 北:昼短夜长、北极极夜南极极昼
地球上的五带
(1)名称: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2)分界线:南北回归线(南北纬23.5°)、南北极圈(南北纬66.5°)(3)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南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南北温带四季分明。
4、地图三要素
方向:(1)通常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地图:箭头指向北方
(3)有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
比例尺:(1)用比例尺量算:注意数字式比例尺,可将分母去五个“0”,转化为文字式“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2)大小比较:分子为1,分母大,比例尺小
大比例尺 范围小 内容详细
小比例尺 范围大 内容简单
(3)相同图幅的两幅地图

图例与注记
5、等高线地形图
(1)几种地形部位的等高线图:山顶是闭合等高线,且中间数值大;鞍部介于两个闭合等高线之间;山脊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山谷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
(2)坡缓处等高线稀疏,登山省力、远;坡陡处等高线密集,登山费力、近;陡崖等高线密集成一条线。

天气与气候
一、 知识要点
1、天气和气候的区别;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焚烧秸秆、汽车尾气、煤炉做饭等都可能影响空气质量。
名称 时间 稳定性
天气 短 不稳定
气候 长 较稳定

2、 气温的变化和分布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由低纬度向高纬度地区递减;同纬度的海陆气温不同、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海拔低处气温高海拔高处气温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3、 降水的变化和分布
降水的季节变化:全年多雨、全年少雨、夏季多雨、冬季多雨,我国多为夏季多雨。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温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世界雨极和干极:乞拉朋齐、阿塔卡玛沙漠
4、 世界主要气候分布、特征与气温降水图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地区,亚马孙平原等 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地区,撒哈拉沙漠等 终年高温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 印度、中南半岛、西双版纳 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亚欧大陆东岸,南京属此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四季分明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大陆西岸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亚欧大陆东岸,北京属此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西岸 终年温和湿润

气温曲线:北半球波峰型,南半球波谷型,但热带不明显,各月气温都较高。
气温降水图:地中海气候(北半球):口唇型;温带季风气候:宝塔型

5、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人为因素
地球变暖的结果: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生态环境恶化等。人为原因:二氧化碳对大气有保温作用。人类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这个是中考复习的资料,你给邮箱吧,word文档我发给你。
亲亲仙后99999
2011-02-11 · TA获得超过103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26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268万
展开全部
我建议买《中华一题》,这是专门做题的
要是想要讲解的可以买《教材完全学案》或者《三点一测》我以前用过,觉得还好,在网上总结的总没书上的全,所以我建议你去买书,当然还是要看你自己啦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