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为什么会灭亡?
1、蜀后主刘婵宠信宦官黄浩,群臣人人只求自保,大将军姜维屯田沓中避祸,蜀国防御上下不能同心一致,被邓艾偷袭成功。
2、姜维与钟会相持于剑阁,、邓艾的一支部队偷过阴平,攻打江油,但是蜀后主懦弱无能,朝廷臣子懦弱不能统一御敌,没什么抵抗投降了。
3、根本原因在于,蜀国地处偏远,人口不足,战争潜力不够,再加上蜀国人才后期凋零,政治腐败无能,失败是必然的。
扩展资料
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之间的斗争不断,使得朝政日益腐败,而后爆发了黄巾起义,刘备在镇压农民起义的战斗中因战功步入仕途。但不久,何进、董卓先后败亡,天下局势逐渐转变成诸侯混战,刘备在混战中辗转奔波,于赤壁之战后收复荆州各地,而后进取西川、攻下汉中,最终建立蜀汉政权。
蜀汉鼎盛时期占据荆州、益州,在经过关羽失荆州、刘备夷陵之战后国力受损,后又经诸葛亮治蜀国力恢复,又迫使南中地区屈服,从中获取了大量的物资、人口、装备以及矿产等天然资源,国力再度强盛。
蜀汉后期,姜维的北伐使得蜀汉国力耗损巨大,宦官黄皓、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老臣张翼都开始反对姜维北伐,姜维感到压力巨大,不敢回成都,就在沓中屯田,储备军资,继续打算北伐。而另一方面,诸葛瞻等人也想除去黄皓,但因刘禅十分宠信黄皓而无能为力。
公元263年(景耀六年),姜维得到钟会治兵关中的消息,上表刘禅调遣张翼、廖化驻守险要,但黄皓听信鬼神之说,告诉刘禅敌人不会来,蜀汉大臣也不知道此事,直到魏军五路伐蜀,攻入汉中,刘禅才派张翼、廖化等人前去救援,但为时已晚。
姜维将钟会大军阻挡在剑阁,却没想到邓艾从景谷道偷渡,进兵至绵竹,杀败诸葛瞻,刘禅一方面调阎宇支援成都,一方面召集大臣商议。谯周力排众议,劝刘禅投降。
而姜维接到刘禅的敕令后,试图借钟会之手复国,但是计划泄漏,姜维、邓艾、钟会全部被杀,自此,蜀汉彻底灭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蜀汉
在关羽挂后,荆洲丢失后,以蜀一地之力已无法确保自身安全,更别提北伐了.
至于诸葛及姜维北伐,其实目的已经从逐鹿中原变成自保.利用全蜀之力来来对西北之地进行打击.让自己能多活几年.
但受当时条件限制.可以说,粮食限制了发展.而不是人口限制.当时来说,亩产200斤小麦,已经算是丰收了.
后面姜维屯田十年,所剩余的粮食还不够一次北伐,可见当时的粮食产量之低
2.三分天下,战略错误
新野时,刘备与诸葛三分天下设想,其实是完全错误的.
北方让曹,南方让吴,没错,但自己取荆洲,后取西蜀则是错误的战略.应该是西北之地的凉洲.
以当时冷兵器时代,骑兵在中原/河北来说是最理想的部队.但在新野时,完全可以从上庸出兵到汉中,以当时张鲁的力量,是无法抵抗的.再依托汉中对西凉进行攻略.完全有能力西取西凉,使骑兵有马匹供应.退一步说,不取西凉,按照当时马腾和刘备的奉血诏,应该说能支援刘备的.
结果,战略错误,使北伐没有一次平原对战,无法有效消灭曹魏的力量,使得陇西地区一直无法占领,从而让自己的北伐成空.既花费了大量的储备,却无法得到回报.多次北伐,全是粮食供应不上.一次是马谡没守住街亭(属于用人不当)
3.至于彝陵之战,刘备原意是想夺回荆洲.否则,以蜀一地之力,根本就无法对抗曹操的.这点.刘备是看得很准.包括诸葛亮,但按照历史来说,那个时候法正死后,诸葛才总领蜀国的,而不是,三国演义上说的诸葛总领蜀国
不幸,刘备失败了,同时,损失的还有蜀80%的兵力.最后,加上南征孟获,最后北伐的兵力只有8W,根本就无法和曹魏对抗.加上当时的蜀道艰险.所以,以8W之兵对抗,根本就无法胜利.
4.用人之道,诸葛时期,全是荆洲派.西蜀之地的官员全没有.难道西蜀之地就没有一个人才?诸葛的选人眼光确实不怎么的,仔细看下,三国里面除了早期跟随刘备的外,就是荆洲派,法正挂了后,最有名气的李严却去守白帝城.以当时白帝城的地理位置,加上当时东吴的不善攻城,随便一个将都能守住,还需李严去吗?加上李严因粮食不够,不得编谎言东吴进攻.想想看.从白帝送粮食到关西.加上四川全是山区.可想当时粮食的紧张.
余以为蜀国灭亡之根本原因当属刘禅之昏庸无能。但作为素有谋略的刘备的儿子,又怎会昏庸呢?这的确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不过我有一个小小的猜测:自刘禅登基以来,丞相诸葛亮掌握朝中重权,朝中之事、事无大小,丞相必亲自主张,而刘禅则在后花园中与黄皓饮酒作乐。即使刘禅天资聪慧,但不经历许多磨练也会如金属一样生锈。不过,刘禅的昏庸确实令人瞠目结舌。当年,邓艾偷越阴平小道,绵竹被克,诸葛瞻父子为国捐躯,不过蜀国仍有众多不屑于内的侍卫之臣、忘身于外的忠志之士。但刘禅却听信于腐儒谯周(原属刘璋,先主刘备入川之时,谯周便劝刘璋率众岀降)一人之言而早早的降了魏。难道就不能听百官之言“兵微将寡,难以迎敌;不如早弃成都,奔南中七郡。其地险峻,可以自守,就借蛮兵,再来克复未迟。”或“蜀吴既同盟,今事急矣,可以投之。”若皆不可,亦可听我一言:假投降,赚邓艾,可解益州之围;也可坚守待援,至姜维全师回防,内外攻之。这些都是上策或中策。可刘禅却用下下策:出城请降。大丈夫当以死报国;即使不能战死沙场,也不可屈辱投降。作为君主就更不能抛弃民众,使君臣和人民感到耻辱。北地王刘谌(刘禅的第五个儿子)便为蜀国尽忠,自刎于昭烈庙中。可笑的刘禅还为孙皓做了个“好榜样”:面缚舆榇。更可笑的是刘禅到了洛阳后竟忘却了国耻,还言:“此间乐,不思蜀。”真是愚不可及。
400年前汉高帝刘邦受封汉王,定都汉中,后平定三秦,消灭项羽,一统中原。如今,刘备也占领秦汉故地,为何不能成就一番伟业呢?仔细想想也不难。汉王刘邦所率士卒大都是崤山以东的人,都盼着东归,刘邦便利用他们的这种心理东进,其势如破竹,自然能建功立业。而蜀主刘备所率士卒一半来自荆州,一半是原蜀主刘璋的降兵。所以带领这群组合兵,在调兵遣将,行赏受罚之时都会成为难题一不小心就会起内讧。很明显刘备在这方面做地不够好。一旦发生一些小矛盾且不妥善处理就有可能危及整个蜀国,最终土崩瓦解。再者,秦末年间,秦朝官吏滥用刑法,天下百姓怨声载道,最终揭竿而起,汉王刘邦于此时大施仁政,得尽民心,军民一致对外;而刘璋统治益州时,滥施仁政,却揽尽民心。不过刘备入川后,欲整顿朝纲,改施严政,有失民心。虽然严政与暴政不可同日而语,但当时大汉天下正处于军阀割据时期,人们饱受战乱之苦,难得有个安家之所却因为“严政”以及多年的对外战争而难以维持家计。那么这个国家就失去希望了,因为人们很可能会选择一个能改善他们的生活却奸诈阴险的国君,而不一定是一个胸怀大志的忠义主公。正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可见,民心乃国之大计,因而施政当谨慎!
蜀国的灭亡也离不开诸葛亮错误的战略方针。而号称卧龙的诸葛先生又怎么会错呢?在下以为源于刘备托孤时的一句“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一句肺腑之言,令人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使诸葛亮急功近利,而且违背兵法(《孙子兵法》有云: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地,不可不察也。)不度时宜,千里运粮,连年劳师远征。给人们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更使士卒疲惫不堪。而且北伐并没有因为诸葛亮的离世而终止,其嫡传弟子姜维竟有九伐中原之说。魏军却在司马懿、邓艾的正确带领下养精蓄锐,伺机而动最终兵入川蜀。再者“王业不偏安”也是错误之一。周武王姬发屯兵岐山两年才伐夏纣;秦国久居戎地五百年,到了秦穆公时才迁都咸阳;汉高帝刘邦也久居川蜀之地五年才消灭项羽,成就帝王基业。所以王业并非不能偏安。
正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汉天下被魏蜀吴三分,最终却由晋一统。确实为后人留下了一段佳话。正是: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2、连年征战劳民伤财
3、国力不敌魏国
4、内部矛盾重重
首先是政治上的问题,1.蜀国君主昏庸无能,朝政荒废,重用宦官,不思进取.2.蜀国内部矛盾尖锐,忠臣得不到重用,姜维等要臣屡次有杀身之祸.经济上自诸葛亮死后经济萧条,兵甲不足.粮草不济.军事上蜀魏两国军事实力确实相差甚远.军事将领的素质有有很大差异.蜀国除少数像姜维这样的后辈英雄外大多都是老臣且并不是很优秀,在魏国的攻击下虽然有地利可守但终究趋于灭亡.邓艾的奇兵,钟会的雄军,刘禅在并围成都的时候不战而降最终蜀国灭亡
魏国方面:
主要原因:1 魏国占有中原.人口众多(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且人才济济.劳动力兵力资源丰富.经济发达,且民心所向.
2魏成立前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方针的正确性.使得大量才士投奔曹操,而且汉帝的手下,大多也为曹操所用,如徐晃等.
次要原因:1曹氏家族的雄才伟略.曹操就不用讲了(前期主要),至于他的子孙虽次于他许多,但护卫他打下的江山还是足够的.
2中原地势较平稳.可较快的调动军队去支援.而且粮食也可调动自如.
3司马家族的出现.司马一家多次打破蜀国灭亡中原的愿望.
蜀国方面
主要原因:1地方偏远.交通极不发达,而且人口较少,地处蛮夷,人才较少,兵力也不足.只有魏国的六七分之一.
2后主的无能.我想不用讲了,要不是诸葛亮死撑住,蜀国灭的更快. (其实也有说法是诸葛亮对刘禅不注重培养,事事亲为)
3荆州失去,刘备新败的沉重打击,元气大伤,政局混乱,要多年才能恢复. 而且也导致由来诸葛亮只能出祁山。
次要原因:1达成不能尽全力.当宦官黄皓乱政时,有几人进谏:刘禅投降时,有几人制止?
2诸葛亮为国常年征战,使百姓负担沉重,民心失去.
3天公不作美,又多次绝好机会,蜀国多错过了.
4与吴国配合不紧密,没见过两方同时胜利.
这是别人写的,我觉得说的很准确,就抄来了。
参考资料: 百度知道
纵观蜀国风云,除了第一代人才济济,如五虎将、魏延、诸葛亮之辈,而却后继无人。
再者蜀中是多山、无肥沃的平原。虽能驻兵,却难兵。诸葛亮6次北伐无功而返,更是劳民伤财。
扶不起的阿斗这个故事大家都知道,龙无头不行。上下不能一心开拓,周边环伺群狼,焉能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