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答行测逻辑判断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么??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我在中政行测的战役模式中看到过这类知识点,一般来说解答逻辑判断有10种方法,我列出来:
1.代入排除法
排除法是分析推理类题目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在解题的全过程中充分使用,从而提高解题速度。排除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2. 排序法
如果题干所列出的元素仅有一类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空间上的次序关系或数量的大小关系等等,可以考虑运用排序法来求解。
3.画图法
当题目中涉及的主要元素超过两类,表格已经不能够表示清楚时,或者涉及位置关系时,便可通过画图的方式来理清关系。
4.定义判断
定义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对词语概念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和归纳等能力。
5.关键词法
在定义判断中,尤其是复杂的定义,一定要理解定义的正确含义,抓住定义的关键,然后把选项与定义相对照,选择符合定义规定和要求的选项。
6.对比排除
综合判断给定定义所提供的有用信息,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符合定义的选项在选择时必须符合定义的全部要件,选择不符合定义的选项时只要不符合定义的任何一个要件就够了。
7.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是依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一系列属性上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另一个或另一些属性上相似的推理。
8.造句法
造句法是利用语感对题干给出的几个词项进行造句,再用所造句子的结构套用于选项,合适的即为正确答案,适用于关系不明确的题目。
9.代入法
10.词语特性法
用各词项的词语属性、特征来解题。一般来说,各对应词项的词语特性相同或相似。
算比较详细,这位童鞋明白了吧。
1.代入排除法
排除法是分析推理类题目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在解题的全过程中充分使用,从而提高解题速度。排除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
2. 排序法
如果题干所列出的元素仅有一类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空间上的次序关系或数量的大小关系等等,可以考虑运用排序法来求解。
3.画图法
当题目中涉及的主要元素超过两类,表格已经不能够表示清楚时,或者涉及位置关系时,便可通过画图的方式来理清关系。
4.定义判断
定义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对词语概念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和归纳等能力。
5.关键词法
在定义判断中,尤其是复杂的定义,一定要理解定义的正确含义,抓住定义的关键,然后把选项与定义相对照,选择符合定义规定和要求的选项。
6.对比排除
综合判断给定定义所提供的有用信息,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符合定义的选项在选择时必须符合定义的全部要件,选择不符合定义的选项时只要不符合定义的任何一个要件就够了。
7.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是依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一系列属性上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另一个或另一些属性上相似的推理。
8.造句法
造句法是利用语感对题干给出的几个词项进行造句,再用所造句子的结构套用于选项,合适的即为正确答案,适用于关系不明确的题目。
9.代入法
10.词语特性法
用各词项的词语属性、特征来解题。一般来说,各对应词项的词语特性相同或相似。
算比较详细,这位童鞋明白了吧。
展开全部
我的经验:
1、搭桥问题,‘最能支持上述结论?’‘题中隐含什么假设?’。明确结论和所给条件,条件结合正确选项能推出结论。没有该选项就退不出结论。
2、削弱问题,‘最能削弱上述结论?’调查的对象入手,如调查对象不全面是特定群体。
3、说假话问题,几个人说说了假话。条件有矛盾 ,真假好分辨。从多次出现的对象入手。
4、逻辑连接词问题,发现联结词, 规则用在先。
联结词如:如果……那么,只有……才,或者……或者……,……并且……等。在逻辑学中称做联结词,是逻辑常项,化成逻辑符号,如:A → B,然后用符号推。
1、搭桥问题,‘最能支持上述结论?’‘题中隐含什么假设?’。明确结论和所给条件,条件结合正确选项能推出结论。没有该选项就退不出结论。
2、削弱问题,‘最能削弱上述结论?’调查的对象入手,如调查对象不全面是特定群体。
3、说假话问题,几个人说说了假话。条件有矛盾 ,真假好分辨。从多次出现的对象入手。
4、逻辑连接词问题,发现联结词, 规则用在先。
联结词如:如果……那么,只有……才,或者……或者……,……并且……等。在逻辑学中称做联结词,是逻辑常项,化成逻辑符号,如:A → B,然后用符号推。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1-02-13
展开全部
有些题你根本做不完 因为题目太复杂 这时候你应该权衡 有舍有得 一般这种题 都是代入法做 省事 十道题你作对七道无论省考还是国考 上线都应该没问题 当然 只要你申论不太差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