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回答
2019-07-30 · 致力于图书出版、影视IP
易书科技
易书科技是一家以内容制作、内容创意、内容运营为核心的多领域融合型发展的企业。本着内容精品化及跨界融合发展的理念,致力于出版(纸质、数字、音频、课程等载体)、影视IP、二维动画、视频等业务。
向TA提问
关注
展开全部
民俗二三事
展开全部
少数民族的春节
柯尔克孜族——每年第一个月出现时,柯尔克孜族人便欢度“诺若孜”节,这与汉族的春节很相似。过节时,每家都按自己的能力把饭菜办得丰盛些,互相请客,以示庆祝。过节那天晚上,当畜群从牧场上回来的时候,每家毡房前都用芨芨草生一堆火,人先从上面跳过,接着牲畜从上面跳过,预示消灾解难,在新的一年里人畜两旺。
布依族——阴历腊月底,家家户户薰肉、灌香肠,烤酒、做糯粮粑粑、米花、缝新衣、手帕。腊月二十三用麦芽糖等果品送灶神。请先生写对子,贴门神、年画。三十晚上全家老少围火而坐,先祭祀祖宗天地,然后全家人互相祝福,吃团圆饭。大年初一在家里扎彩灯,晚上一齐点燃,挂在大门口。过了初一,人们开始串门拜年。青年男女相约去“起表”,以歌声表达爱慕之情;或聚在一起在唢呐、月琴、洞箫、姐妹箫、铜鼓等乐器伴奏声中跳“打花包”。有些地区正月十五过完年,正月三十还要过“小年”。
土家族——从正月初一前两天开始,第一天称大年,第二天为小年。除夕夜,各家都燃起一根木柴,大家围坐聆听老人讲故事,守岁到天亮。节日期间吃“红曲鱼”,以象征富富有余,还吃大锅烩菜,称合菜。初三举行“摆手舞”会,参加者达万人之多。此外,还有耍龙灯、舞狮子、灯会、戏剧、武术等活动。
壮族——从年三十至正月初二,共三天。凡在外工作的都要在三十之前回家。除夕,家家杀鸡杀鸭、蒸扣肉、粉精肉,制做叉烧肉等。晚饭有八道菜,其中有“白斩鸡”、炖整鸡。家家都要守岁到半夜,燃放鞭炮后就寝。正月初一、初二,凡来客必吃粽子,粽子有馅,由去皮绿豆、半肥不瘦的肉拌上面酱制成。男女多于此时对歌,或打陀螺、跳舞、赛球、演戏。
独龙族——居住在云南怒江贡山县的独龙族,将每年11月12日之间第一次大雪封地为岁首,因无固定时间,由族长择日而定,一般3到5天。节日期间,各家各户互相邀请,友好往来,同时举行娱乐活动。
哈尼族——每年要过两次年。一是十月节,二是六月节。哈尼族历法以十月为岁首,即“大年”。过年这天,人们走亲访友,求亲订婚。“六月年节”期间杀牲祭祖,开展荡秋千、摔跤、唱山歌等文体活动。
卡多人(哈尼族支系)——云南新平县境内的卡多人,过年时间在农历正月初六。传说古时勇敢的卡多青年为了抵抗外来的侵略,出征应战,临行时留下话,他们哪天还乡,新的生活就从哪天开始。战争结束后,因征途遥远,直到新年初六日他们才回家。家乡人就把这一天定为新的一年开始。过年时,他们杀猪宰羊,跳大鼓舞,以此庆祝。
普米族——滇西北高原的普米族群众多以腊月初六为岁首,除夕夜,各村寨要放火炮三响,并吹海螺。然后家人团聚吃糯米饭。
勒墨人(白族的称谓)——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碧江县,他们有自己的推算节令的方法,春节日期也有差异。如桃花发苞时称三月,漆树发叶到五寸左右称五月,这样的推算结果,一年是十三个月,三月称三月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基诺族——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群众把公历六月称作过年月,歌手们轮番互相对歌,输了则留下一块包头布,到第二年再去对。过年时的每天晚上,老人和妇女们一边品尝酒肴,一边跳大鼓舞,男女青年们乘此时机谈情说爱,寻找自己的情侣。
仡佬族——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是仡佬族人民的春节。因他们居住在气温较低的地方,到三月草木才开始发芽,春天才开始。在这即将春耕大忙之际,大家团聚在一起过年,共同祈祷祖宗、山神保佑,诸事如意,五谷丰登。又因清明节常在三月初左右,这样两个节一起过,所以将这一天定为仡佬年,也就是春节。
瑶族——每年农历七月的月半节是瑶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月半节前夕,家家户户忙得不亦乐乎,村寨内外到处是牛角声和欢笑声。
汉族——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满族——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腊月三十,家家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高挂。年三十包饺子,讲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里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春节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春节前还要举行跳马跳骆驼等比赛。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
朝鲜族——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弹伽倻琴,吹洞箫。初一天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给长辈拜年。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
鄂伦春族——除夕,全家围坐,共进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饭。青年人给家族及近亲长者敬礼,叩头请安。午夜,人们捧着桦树皮盒或铁盒绕马厩数圈,祈祝六畜兴旺。初一,着新装互相拜年请安。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跳转圈集体舞。有打猎舞,“红果”舞,“黑熊搏斗”舞等。
赫哲族——除夕,大家忙着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去亲朋家拜年,用“鱼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风味生鱼、用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大马哈鱼籽。民间诗人向人们献诗、讲故事。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青少年则进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比赛。
蒙古族——五更吃饺子、放鞭炮与汉族同。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然后青年男女跨上梭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们叩头祝愿,接着喝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还利用这一机会廷行赛马比赛。
纳西族——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城市、乡村都办灯会 灯会节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说笑》、《老寿星放鹿》、《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
藏族——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
彝族——春节期间集会跳“阿细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饭都由男子承担,让妇女休息,以而对她们劳累一年的慰问。
苗族——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白族——白族人民从除夕开始互拜、赠送礼品。除夕岁守夜。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劳。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以祝福日子甜美。大家或结伴游览名胜古迹,或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
壮族——年三十晚上,家家的火塘上要燃起大火,终夜不熄,叫做“迎新火”。民间习惯包粽子过春节。节日期间还要组织丰富多采的民族文体活动庆祝,唱“采茶”、舞狮龙、跳打扁担舞、闹锣、打陀螺、赛球、演地方戏等。
京族——初一要拿上香烛到井边烧拜,叫“买新水”,藏族妇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从河里背回“吉祥水”。认为初一的新水可以带来福音和好运,能保一年的吉利。
东乡族——喜欢在春节期间打土仗,以示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热爱之情。
羌族——每家每户要做各种油炸面粉小牛、小羊、小鸡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过年要喝咂酒,大家围坛而坐,由最长者唱《开坛词》,然后用约二尺多长的麦管从左至右,依次咂饮。
鄂温克族——正月初一,互相拜年,特别是对自己的长辈和亲戚必须在初一那天去磕头拜年。在年初一晚上,男女老幼集合在一个较大的房子里尽情地快乐,一般都由老年人召集这个娱乐晚会,由妇女们先开始跳或唱,接着不分男女大家都跳起舞来。
达斡尔族——正月初一,天亮起来,妇女准备早餐,男人烧香拜天拜地拜诸神位,祈求天神及神恩赐太平丰年,拜完神,向长辈敬酒叩头接受老人的祝词。吃完水饺,穿起新衣服,近亲男女聚集在一起,由长辈年老者带领,按辈份高低进行各种娱乐活动。
哈尼族——除夕妇女忙着做糍粑,小伙子上山砍竹子,搭秋千架。不论男女老少,春节里都喜欢荡秋千。
布依族——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火塘旁,整夜守岁。大年初一天刚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奔向河边去挑水,谁最先挑回头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人,也以此预兆丰年。
瑶族——节日期间,人们聚在一起,观看风趣别致的“耕作戏”。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农夫,一人扮扩锄农民,三人边舞边歌,表示庆农业丰收;青年男女则聚在村寨四周草坪上,吹芦笙,弹月琴,唱山歌,寻找意中人。
景颇族——春节期间举行“打靶”比赛。初一早晨,人们纷纷聚到赛场上,姑娘们把自己绣的荷包挂在竹竿顶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细线算神枪手,姑娘们便奖给神枪手一碗香甜的米酒。
拉祜族——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是云南拉祜族的“扩塔”节(拉祜语为春节)。除夕,每家每户要做象征太阳、月亮和星星的糯米粑,祭日月星辰,盼望在新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初一至初四,青年男女争先恐后跑到泉边,迎接象征纯洁、幸福的新水,以先得为快。同时,带着礼品走村串寨、访亲问友。
蒙古族——除夕更岁时,一家人围坐在包内火炉边,在向长辈敬献“辞岁酒”之后,饱餐烤羊腿和煮水饺。
高山族——台湾高山族有吃“长年菜”的习俗。长年菜也叫作“芥菜”,吃这种菜是预示寿命长。有的人将长长的粉丝加入长年菜里,象征着长生不老。
满族——年三十家宴十分丰盛而隆重。主食有糯米粉或成粉包制的饺子、火烧、豆包等;传统年菜有鲜美的血肠、煮白肉及别具一格的酸菜氽白肉,而象征吉庆有余的鱼菜更不可少。子时还要吃一顿送旧迎新的鲜肉水饺。
壮族——年三十晚上煮好初一全天的饭,以示来年要丰收。这种饭叫“粽粑”,有的长达尺余,重五六斤。
拉祜族——每至除夕必做糯米粑,其中有一对做得特别大,据说象征太阳和月亮,用以祈祝新的一年风调雨顺、果实累累。
侗族——初一清早,从塘里弄几条又大又鲜灵的鲤鱼,煎、炸、烧、炖、摆上桌,再加一盘香气四溢的腌鱼,整桌菜以鱼为主。侗家人说,春节吃鱼,预兆新的一年吉庆有余(鱼)、五谷丰登、余钱余粮。
黎族——过春节,家家宰猪杀鸡、备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吃“年饭”,席间唱“贺年歌”。大年初一或初二,人们集体狩猎,猎物的来先分给第一个击中猎物的射手,剩下的一半大家均分,怀孕妇女可以获得两份猎物。
景颇族——春节期间,各家各户都酿水酒,向长辈敬酒。
达斡尔族——生活在黑龙江和嫩江两岸。除夕年饭是黄米蒸糕,初一大清早,互相拜年的人们一进门就抢食年糕,借以祈愿生活年年提高。
佤族——新年第一次见面除相互道喜外,还赠以糯米粑团、甘蔗和芭蕉,以此祝愿家庭生活和睦、甘甜、美好。
土家族——在全家的团圆饭餐桌上,一定要有坨坨肉和合菜。
维吾尔族——年节家宴食品有:用大米、羊肉、葡萄干等做成的“普罗”,用面粉、羊肉、洋葱等做成的“匹提尔芒达”(包子),用带骨羊肉煮制的“格西”(手抓羊肉),用面团抻成的“兰曼”(抻面),以及与汉族馄饨相似的酸辣可口的“曲曲尔”等。此外还备有多种民族传统糕点和小吃食,如“艾西姆桑扎”(圆盘馓子)、“亚依玛扎”(花边馓子)、“波呼萨克”(炸吉皮)、“沙木波萨”(炸合子)、“卡依克卡”(花色炸食)等。
藏族——春节期间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点招待客人。
柯尔克孜族——每年第一个月出现时,柯尔克孜族人便欢度“诺若孜”节,这与汉族的春节很相似。过节时,每家都按自己的能力把饭菜办得丰盛些,互相请客,以示庆祝。过节那天晚上,当畜群从牧场上回来的时候,每家毡房前都用芨芨草生一堆火,人先从上面跳过,接着牲畜从上面跳过,预示消灾解难,在新的一年里人畜两旺。
布依族——阴历腊月底,家家户户薰肉、灌香肠,烤酒、做糯粮粑粑、米花、缝新衣、手帕。腊月二十三用麦芽糖等果品送灶神。请先生写对子,贴门神、年画。三十晚上全家老少围火而坐,先祭祀祖宗天地,然后全家人互相祝福,吃团圆饭。大年初一在家里扎彩灯,晚上一齐点燃,挂在大门口。过了初一,人们开始串门拜年。青年男女相约去“起表”,以歌声表达爱慕之情;或聚在一起在唢呐、月琴、洞箫、姐妹箫、铜鼓等乐器伴奏声中跳“打花包”。有些地区正月十五过完年,正月三十还要过“小年”。
土家族——从正月初一前两天开始,第一天称大年,第二天为小年。除夕夜,各家都燃起一根木柴,大家围坐聆听老人讲故事,守岁到天亮。节日期间吃“红曲鱼”,以象征富富有余,还吃大锅烩菜,称合菜。初三举行“摆手舞”会,参加者达万人之多。此外,还有耍龙灯、舞狮子、灯会、戏剧、武术等活动。
壮族——从年三十至正月初二,共三天。凡在外工作的都要在三十之前回家。除夕,家家杀鸡杀鸭、蒸扣肉、粉精肉,制做叉烧肉等。晚饭有八道菜,其中有“白斩鸡”、炖整鸡。家家都要守岁到半夜,燃放鞭炮后就寝。正月初一、初二,凡来客必吃粽子,粽子有馅,由去皮绿豆、半肥不瘦的肉拌上面酱制成。男女多于此时对歌,或打陀螺、跳舞、赛球、演戏。
独龙族——居住在云南怒江贡山县的独龙族,将每年11月12日之间第一次大雪封地为岁首,因无固定时间,由族长择日而定,一般3到5天。节日期间,各家各户互相邀请,友好往来,同时举行娱乐活动。
哈尼族——每年要过两次年。一是十月节,二是六月节。哈尼族历法以十月为岁首,即“大年”。过年这天,人们走亲访友,求亲订婚。“六月年节”期间杀牲祭祖,开展荡秋千、摔跤、唱山歌等文体活动。
卡多人(哈尼族支系)——云南新平县境内的卡多人,过年时间在农历正月初六。传说古时勇敢的卡多青年为了抵抗外来的侵略,出征应战,临行时留下话,他们哪天还乡,新的生活就从哪天开始。战争结束后,因征途遥远,直到新年初六日他们才回家。家乡人就把这一天定为新的一年开始。过年时,他们杀猪宰羊,跳大鼓舞,以此庆祝。
普米族——滇西北高原的普米族群众多以腊月初六为岁首,除夕夜,各村寨要放火炮三响,并吹海螺。然后家人团聚吃糯米饭。
勒墨人(白族的称谓)——主要聚居在云南省的碧江县,他们有自己的推算节令的方法,春节日期也有差异。如桃花发苞时称三月,漆树发叶到五寸左右称五月,这样的推算结果,一年是十三个月,三月称三月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基诺族——云南西双版纳的基诺族群众把公历六月称作过年月,歌手们轮番互相对歌,输了则留下一块包头布,到第二年再去对。过年时的每天晚上,老人和妇女们一边品尝酒肴,一边跳大鼓舞,男女青年们乘此时机谈情说爱,寻找自己的情侣。
仡佬族——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是仡佬族人民的春节。因他们居住在气温较低的地方,到三月草木才开始发芽,春天才开始。在这即将春耕大忙之际,大家团聚在一起过年,共同祈祷祖宗、山神保佑,诸事如意,五谷丰登。又因清明节常在三月初左右,这样两个节一起过,所以将这一天定为仡佬年,也就是春节。
瑶族——每年农历七月的月半节是瑶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月半节前夕,家家户户忙得不亦乐乎,村寨内外到处是牛角声和欢笑声。
汉族——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满族——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腊月三十,家家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高挂。年三十包饺子,讲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里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春节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春节前还要举行跳马跳骆驼等比赛。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
朝鲜族——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弹伽倻琴,吹洞箫。初一天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给长辈拜年。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
鄂伦春族——除夕,全家围坐,共进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饭。青年人给家族及近亲长者敬礼,叩头请安。午夜,人们捧着桦树皮盒或铁盒绕马厩数圈,祈祝六畜兴旺。初一,着新装互相拜年请安。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跳转圈集体舞。有打猎舞,“红果”舞,“黑熊搏斗”舞等。
赫哲族——除夕,大家忙着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去亲朋家拜年,用“鱼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风味生鱼、用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大马哈鱼籽。民间诗人向人们献诗、讲故事。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青少年则进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比赛。
蒙古族——五更吃饺子、放鞭炮与汉族同。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初一凌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然后青年男女跨上梭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们叩头祝愿,接着喝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还利用这一机会廷行赛马比赛。
纳西族——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城市、乡村都办灯会 灯会节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说笑》、《老寿星放鹿》、《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
藏族——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
彝族——春节期间集会跳“阿细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饭都由男子承担,让妇女休息,以而对她们劳累一年的慰问。
苗族——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白族——白族人民从除夕开始互拜、赠送礼品。除夕岁守夜。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劳。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以祝福日子甜美。大家或结伴游览名胜古迹,或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
壮族——年三十晚上,家家的火塘上要燃起大火,终夜不熄,叫做“迎新火”。民间习惯包粽子过春节。节日期间还要组织丰富多采的民族文体活动庆祝,唱“采茶”、舞狮龙、跳打扁担舞、闹锣、打陀螺、赛球、演地方戏等。
京族——初一要拿上香烛到井边烧拜,叫“买新水”,藏族妇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从河里背回“吉祥水”。认为初一的新水可以带来福音和好运,能保一年的吉利。
东乡族——喜欢在春节期间打土仗,以示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热爱之情。
羌族——每家每户要做各种油炸面粉小牛、小羊、小鸡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过年要喝咂酒,大家围坛而坐,由最长者唱《开坛词》,然后用约二尺多长的麦管从左至右,依次咂饮。
鄂温克族——正月初一,互相拜年,特别是对自己的长辈和亲戚必须在初一那天去磕头拜年。在年初一晚上,男女老幼集合在一个较大的房子里尽情地快乐,一般都由老年人召集这个娱乐晚会,由妇女们先开始跳或唱,接着不分男女大家都跳起舞来。
达斡尔族——正月初一,天亮起来,妇女准备早餐,男人烧香拜天拜地拜诸神位,祈求天神及神恩赐太平丰年,拜完神,向长辈敬酒叩头接受老人的祝词。吃完水饺,穿起新衣服,近亲男女聚集在一起,由长辈年老者带领,按辈份高低进行各种娱乐活动。
哈尼族——除夕妇女忙着做糍粑,小伙子上山砍竹子,搭秋千架。不论男女老少,春节里都喜欢荡秋千。
布依族——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火塘旁,整夜守岁。大年初一天刚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奔向河边去挑水,谁最先挑回头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人,也以此预兆丰年。
瑶族——节日期间,人们聚在一起,观看风趣别致的“耕作戏”。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农夫,一人扮扩锄农民,三人边舞边歌,表示庆农业丰收;青年男女则聚在村寨四周草坪上,吹芦笙,弹月琴,唱山歌,寻找意中人。
景颇族——春节期间举行“打靶”比赛。初一早晨,人们纷纷聚到赛场上,姑娘们把自己绣的荷包挂在竹竿顶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细线算神枪手,姑娘们便奖给神枪手一碗香甜的米酒。
拉祜族——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是云南拉祜族的“扩塔”节(拉祜语为春节)。除夕,每家每户要做象征太阳、月亮和星星的糯米粑,祭日月星辰,盼望在新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初一至初四,青年男女争先恐后跑到泉边,迎接象征纯洁、幸福的新水,以先得为快。同时,带着礼品走村串寨、访亲问友。
蒙古族——除夕更岁时,一家人围坐在包内火炉边,在向长辈敬献“辞岁酒”之后,饱餐烤羊腿和煮水饺。
高山族——台湾高山族有吃“长年菜”的习俗。长年菜也叫作“芥菜”,吃这种菜是预示寿命长。有的人将长长的粉丝加入长年菜里,象征着长生不老。
满族——年三十家宴十分丰盛而隆重。主食有糯米粉或成粉包制的饺子、火烧、豆包等;传统年菜有鲜美的血肠、煮白肉及别具一格的酸菜氽白肉,而象征吉庆有余的鱼菜更不可少。子时还要吃一顿送旧迎新的鲜肉水饺。
壮族——年三十晚上煮好初一全天的饭,以示来年要丰收。这种饭叫“粽粑”,有的长达尺余,重五六斤。
拉祜族——每至除夕必做糯米粑,其中有一对做得特别大,据说象征太阳和月亮,用以祈祝新的一年风调雨顺、果实累累。
侗族——初一清早,从塘里弄几条又大又鲜灵的鲤鱼,煎、炸、烧、炖、摆上桌,再加一盘香气四溢的腌鱼,整桌菜以鱼为主。侗家人说,春节吃鱼,预兆新的一年吉庆有余(鱼)、五谷丰登、余钱余粮。
黎族——过春节,家家宰猪杀鸡、备佳肴美酒,全家围坐吃“年饭”,席间唱“贺年歌”。大年初一或初二,人们集体狩猎,猎物的来先分给第一个击中猎物的射手,剩下的一半大家均分,怀孕妇女可以获得两份猎物。
景颇族——春节期间,各家各户都酿水酒,向长辈敬酒。
达斡尔族——生活在黑龙江和嫩江两岸。除夕年饭是黄米蒸糕,初一大清早,互相拜年的人们一进门就抢食年糕,借以祈愿生活年年提高。
佤族——新年第一次见面除相互道喜外,还赠以糯米粑团、甘蔗和芭蕉,以此祝愿家庭生活和睦、甘甜、美好。
土家族——在全家的团圆饭餐桌上,一定要有坨坨肉和合菜。
维吾尔族——年节家宴食品有:用大米、羊肉、葡萄干等做成的“普罗”,用面粉、羊肉、洋葱等做成的“匹提尔芒达”(包子),用带骨羊肉煮制的“格西”(手抓羊肉),用面团抻成的“兰曼”(抻面),以及与汉族馄饨相似的酸辣可口的“曲曲尔”等。此外还备有多种民族传统糕点和小吃食,如“艾西姆桑扎”(圆盘馓子)、“亚依玛扎”(花边馓子)、“波呼萨克”(炸吉皮)、“沙木波萨”(炸合子)、“卡依克卡”(花色炸食)等。
藏族——春节期间用青稞酒、酥油茶和糕点招待客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2、倒贴福字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3、吃年糕 。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4、 放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5、春节舞龙 。耍龙灯也叫“舞龙”、“龙灯舞”,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民间娱乐活动。从春节到元宵灯节,我国城乡广大地区都有耍龙灯的习俗。
6、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7、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8、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9、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2、倒贴福字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3、吃年糕 。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4、 放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5、春节舞龙 。耍龙灯也叫“舞龙”、“龙灯舞”,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民间娱乐活动。从春节到元宵灯节,我国城乡广大地区都有耍龙灯的习俗。
6、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7、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8、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9、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除夕晚上,与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待第一声鸡啼之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福。此时的神州大地,处处闪光溢彩,从初一到十五,人们一至沉浸在欢乐、祥和、文明的节日气氛中。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吃过年夜饭,围炉闲聊,辞旧迎新,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的习俗。据史料记载,这种习俗最早其于南北朝。"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以后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我国人民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屋外时鸣鞭炮,室内围炉团坐或者看电视,笑语连连。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一一一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关于财神,民间有诸多传说:
宋朝蔡京富有,民间传说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于正月初五,所以民间把他当作财神来祭把。后蔡京被贬,民间另换财神,当时宋朝的国姓为赵,玄字为"岚"字的一个组成部分,便给财神起了一个赵玄坛的名字加以敬拜。
初五接财神,赵玄坛最受尊拜。许多商店、住宅都供奉他的木版印刷神像:玄坛面似锅底,手执钢鞭,身骑黑虎,极其威武。
除了赵玄坛被尊为"正财神"外,民间还有"偏财神"五显财神、"文财神"财帛星君和"武财神"关圣帝君的说法。 五显财神信仰流行于江西德兴婪源一带。兄弟五人封号首字皆为"显",故称"五显财神"。生前劫富济贫,死后仍惩恶扬善,保佑穷苦百姓。北京安定门外有五显财神庙。
"文财神"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他的绘像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来为福、禄、寿、财、喜。财帛星君脸白发长,手捧一个宝盆,"招财进宝"四字由此而来。一般人家春节必悬挂此图于正厅,祈求财运、福运。
"武财神"关圣帝君即关羽关云长。传说关云长管过兵马站,长于算数,发明日清薄,而且讲信用、重义气,故为商家所崇祀,一般商家以关公为他们的守护神,关公同时被视为招财进宝的财神爷。 正月初五,各商店开市,一大早就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迎接财神。清人顾铁卿《清嘉录》中引了一首蔡云的竹枝词,描绘了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形:"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抱路头"亦即"迎财神"。信奉关帝圣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为关公供上牲醴,鸣放爆竹,烧金纸膜拜,求关圣帝君保佑一年财运亨通。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在古代,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爆竹为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现在我们一般的人都认为放爆竹可以创造一种喜庆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然而,如果我们追溯爆竹的起源,就会了解古代人燃放爆竹的本意及其衍变的历史。
《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这段记载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习俗从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其实,这完全是由古人的误解所致。据《神异经》说,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煮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然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
人们为了对付这种动物,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声使其远遁的办法。这里所说的动物,名叫"山臊"。古人说其可令人寒热,是使人得寒热病的鬼魅,吓跑山臊,即驱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
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关于爆竹的演变过程,《通俗编排优》记载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
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以及浙江温州等地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其生产的爆竹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燃放爆竹已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人们除了辞旧迎新在春节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诸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婚嫁、建房、开业等,亦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吃过年夜饭,围炉闲聊,辞旧迎新,这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除夕守岁的习俗。据史料记载,这种习俗最早其于南北朝。"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以后逐渐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诗:"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直到今天,我国人民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屋外时鸣鞭炮,室内围炉团坐或者看电视,笑语连连。
民间传说正月初五是财神的生日,所以过了年初一,接下来最重要的活动就是接财神一一一在财神生日到来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办酒席,为财神贺辰。 关于财神,民间有诸多传说:
宋朝蔡京富有,民间传说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于正月初五,所以民间把他当作财神来祭把。后蔡京被贬,民间另换财神,当时宋朝的国姓为赵,玄字为"岚"字的一个组成部分,便给财神起了一个赵玄坛的名字加以敬拜。
初五接财神,赵玄坛最受尊拜。许多商店、住宅都供奉他的木版印刷神像:玄坛面似锅底,手执钢鞭,身骑黑虎,极其威武。
除了赵玄坛被尊为"正财神"外,民间还有"偏财神"五显财神、"文财神"财帛星君和"武财神"关圣帝君的说法。 五显财神信仰流行于江西德兴婪源一带。兄弟五人封号首字皆为"显",故称"五显财神"。生前劫富济贫,死后仍惩恶扬善,保佑穷苦百姓。北京安定门外有五显财神庙。
"文财神"财帛星君,也称"增福财神",他的绘像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来为福、禄、寿、财、喜。财帛星君脸白发长,手捧一个宝盆,"招财进宝"四字由此而来。一般人家春节必悬挂此图于正厅,祈求财运、福运。
"武财神"关圣帝君即关羽关云长。传说关云长管过兵马站,长于算数,发明日清薄,而且讲信用、重义气,故为商家所崇祀,一般商家以关公为他们的守护神,关公同时被视为招财进宝的财神爷。 正月初五,各商店开市,一大早就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迎接财神。清人顾铁卿《清嘉录》中引了一首蔡云的竹枝词,描绘了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形:"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抱路头"亦即"迎财神"。信奉关帝圣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为关公供上牲醴,鸣放爆竹,烧金纸膜拜,求关圣帝君保佑一年财运亨通。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在古代,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文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余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
爆竹为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现在我们一般的人都认为放爆竹可以创造一种喜庆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然而,如果我们追溯爆竹的起源,就会了解古代人燃放爆竹的本意及其衍变的历史。
《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这段记载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习俗从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其实,这完全是由古人的误解所致。据《神异经》说,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煮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然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经常趁人不备偷食东西。
人们为了对付这种动物,就想起在火中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声使其远遁的办法。这里所说的动物,名叫"山臊"。古人说其可令人寒热,是使人得寒热病的鬼魅,吓跑山臊,即驱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
到了唐初,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以后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即鞭炮)。关于爆竹的演变过程,《通俗编排优》记载道:"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
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以及浙江温州等地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其生产的爆竹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燃放爆竹已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人们除了辞旧迎新在春节燃放爆竹外,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诸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婚嫁、建房、开业等,亦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愉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饯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2011-02-20
展开全部
小年,即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它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 扫年,即扫尘,实际上就是大搞家庭环境卫生.北方人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称“扫房”;南方人以腊月二十四为小年,称“掸尘”.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据《拾遗记》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当时它汉先民驱疫鬼,祈安康的宗教仪式.后“尘”与 “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祭灶,即祭送灶神升天.古代,科技不发达,人们奉灶神为掌管家庭饮食的神明,认为灶神要在小年这天晚上到玉帝那去述职,玉帝对这家的赏罚全在灶神的汇报了.祭灶的祭品中最具民俗的是“糖瓜”,一说糖瓜是甜的,可使灶神在玉帝面前只说甜言蜜语;一说糖瓜是粘的,可以粘灶神的牙,使他的坏话出不了口.祭祀时,将供奉一年的灶神像揭下,焚化,算是送祭升天.至今民间仍有“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之说。
除夕 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今年公历二月六日),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旧岁至此而除,新年明晨而始”,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禳灾祈福为中心。 除夕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团圆饭,祭祀,守岁。其中最有特点的还是守岁。
守岁 俗称“熬夜”,即除夕之夜,达旦不眠。传说,远古时侯有一种凶猛的怪物叫“年”,它每到腊月的最后一天夜里出来吞食人畜,危害百姓。后来,人们发现它的弱点是怕火光,怕声音,于是人们便在除夕之夜,通宵不眠,燃起火堆,焚烧青竹,使其发出爆响,年这个怪物也就不敢出来为非作歹了。从此就留下了除夕晚上熬夜和放炮的习俗。不过,守岁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包饺子,而且还必须包素馅的饺子,这是为了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素素净净,平安顺利”。还有人在饺子里放糖,花生等物,吃到糖者意味着生活甜蜜,吃到花生者意味着长寿。
注意,守岁还有不少禁忌,如禁扫地,过小年时,平时很难触及的角落都要打扫干净,而进入除夕至大年初一早晨,即使地面再乱也不能扫,习惯上认为那样会“破财”。再如,禁用剪刀,禁说“没有了”凡此种种,都是人们盼望吉祥的心理反映。
春节 五天
大年初一到初五是一般意义的春节的正节,各种民俗节庆活动在这五天中充分表现出来。下面我们就分几个方面来介绍。看看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个什么样子,有什么沿革和掌故。
饮食习惯
春节的饮食却实很有讲究,北方民谚有“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初四烙饼卷鸡蛋”之说。饺子是春节的重要食品之一,除了除夕(腊月的最后一天)吃饺子外,正月初一,初五也要吃饺子,但这三天吃饺子的讲法就大不一样了。除夕吃的饺子必是素馅,取来年平安,素素净净之意,而且饺子不能一下煮完;初一吃的饺子一定是除夕(即昨晚)没煮完剩下的,取吉庆有余之意;初五吃饺子则一定要做成“花边形”,俗称“捏小人嘴”,目的是为了防止来年小人拨弄是非,图个吉利。
春节的另一种传统是年糕,年糕由糯米制成,分南北两种,北方年糕有蒸炸两种多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等作法,味道也是甜咸皆有,由于年与粘谐音,高与糕谐音,故吃粘糕即包含着年年高,即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期望,久而久之,粘糕也就变成了年糕。
居室部置
传统上,春节的居室布置要四贴,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贴窗花。
贴春联:
起源于民间为驱鬼避邪而在门两侧悬挂的桃木板,(古人认为桃木有驱邪之功效),后明太祖朱元璋统一天下,要求天下百姓于春节张贴对联歌颂天下统一国泰民安,乃有此俗。《宋史*蜀世家》记载了历史上最早的一幅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新春"
贴年画:
从内容上看,多迎合广大群众的求吉庆心理,以丰收,多子,多福,多寿为题材常见的有"麻姑献寿","天女散花","麒麟送子","钟馗卫福"等。我国著名的年画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河北武强,山东潍坊等地。
贴福字:
俗称迎春贴福,是祈求新的一年丰调雨顺,人寿年丰,贴福字时还要把福字倒过来,谐音"福倒(道)了".此俗至今仍久盛不衰。
贴窗花:
窗花来布置居室,其形式通常有"窗花","门笺","墙花","灯花"等,形状不一,创作自由,其题材也十分丰富,常见的有"肥猪拱门""老鼠娶亲","连年有余".但所用材料却十分统一,大红纸配少量金铂,彩光纸,此俗在广大农村历经百代,至今不衰……
春节的团拜活动:
按传统习惯春节的团拜有一定时序,大年初一通常是邻居或自家亲戚之间相互拜年,初二出嫁子女携带夫婿回娘家拜年,初三则是姑表亲以下的子侄相互拜年,对于那些不在本地或难于见面的亲朋故旧,还可以寄送贺年片,此俗起于汉代,至清康熙年间定制,称"年贴,年片",上写节日祝词,寄送亲朋,以增进友谊。亲朋之间相互走动时,长靠对未成年而又未工作的小孩还要给压岁钱,通常压岁钱是逢五逢十,以取吉利。
祭灶,即祭送灶神升天.古代,科技不发达,人们奉灶神为掌管家庭饮食的神明,认为灶神要在小年这天晚上到玉帝那去述职,玉帝对这家的赏罚全在灶神的汇报了.祭灶的祭品中最具民俗的是“糖瓜”,一说糖瓜是甜的,可使灶神在玉帝面前只说甜言蜜语;一说糖瓜是粘的,可以粘灶神的牙,使他的坏话出不了口.祭祀时,将供奉一年的灶神像揭下,焚化,算是送祭升天.至今民间仍有“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之说。
除夕 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今年公历二月六日),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旧岁至此而除,新年明晨而始”,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禳灾祈福为中心。 除夕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团圆饭,祭祀,守岁。其中最有特点的还是守岁。
守岁 俗称“熬夜”,即除夕之夜,达旦不眠。传说,远古时侯有一种凶猛的怪物叫“年”,它每到腊月的最后一天夜里出来吞食人畜,危害百姓。后来,人们发现它的弱点是怕火光,怕声音,于是人们便在除夕之夜,通宵不眠,燃起火堆,焚烧青竹,使其发出爆响,年这个怪物也就不敢出来为非作歹了。从此就留下了除夕晚上熬夜和放炮的习俗。不过,守岁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包饺子,而且还必须包素馅的饺子,这是为了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素素净净,平安顺利”。还有人在饺子里放糖,花生等物,吃到糖者意味着生活甜蜜,吃到花生者意味着长寿。
注意,守岁还有不少禁忌,如禁扫地,过小年时,平时很难触及的角落都要打扫干净,而进入除夕至大年初一早晨,即使地面再乱也不能扫,习惯上认为那样会“破财”。再如,禁用剪刀,禁说“没有了”凡此种种,都是人们盼望吉祥的心理反映。
春节 五天
大年初一到初五是一般意义的春节的正节,各种民俗节庆活动在这五天中充分表现出来。下面我们就分几个方面来介绍。看看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是个什么样子,有什么沿革和掌故。
饮食习惯
春节的饮食却实很有讲究,北方民谚有“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初四烙饼卷鸡蛋”之说。饺子是春节的重要食品之一,除了除夕(腊月的最后一天)吃饺子外,正月初一,初五也要吃饺子,但这三天吃饺子的讲法就大不一样了。除夕吃的饺子必是素馅,取来年平安,素素净净之意,而且饺子不能一下煮完;初一吃的饺子一定是除夕(即昨晚)没煮完剩下的,取吉庆有余之意;初五吃饺子则一定要做成“花边形”,俗称“捏小人嘴”,目的是为了防止来年小人拨弄是非,图个吉利。
春节的另一种传统是年糕,年糕由糯米制成,分南北两种,北方年糕有蒸炸两种多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汤煮等作法,味道也是甜咸皆有,由于年与粘谐音,高与糕谐音,故吃粘糕即包含着年年高,即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期望,久而久之,粘糕也就变成了年糕。
居室部置
传统上,春节的居室布置要四贴,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贴窗花。
贴春联:
起源于民间为驱鬼避邪而在门两侧悬挂的桃木板,(古人认为桃木有驱邪之功效),后明太祖朱元璋统一天下,要求天下百姓于春节张贴对联歌颂天下统一国泰民安,乃有此俗。《宋史*蜀世家》记载了历史上最早的一幅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新春"
贴年画:
从内容上看,多迎合广大群众的求吉庆心理,以丰收,多子,多福,多寿为题材常见的有"麻姑献寿","天女散花","麒麟送子","钟馗卫福"等。我国著名的年画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河北武强,山东潍坊等地。
贴福字:
俗称迎春贴福,是祈求新的一年丰调雨顺,人寿年丰,贴福字时还要把福字倒过来,谐音"福倒(道)了".此俗至今仍久盛不衰。
贴窗花:
窗花来布置居室,其形式通常有"窗花","门笺","墙花","灯花"等,形状不一,创作自由,其题材也十分丰富,常见的有"肥猪拱门""老鼠娶亲","连年有余".但所用材料却十分统一,大红纸配少量金铂,彩光纸,此俗在广大农村历经百代,至今不衰……
春节的团拜活动:
按传统习惯春节的团拜有一定时序,大年初一通常是邻居或自家亲戚之间相互拜年,初二出嫁子女携带夫婿回娘家拜年,初三则是姑表亲以下的子侄相互拜年,对于那些不在本地或难于见面的亲朋故旧,还可以寄送贺年片,此俗起于汉代,至清康熙年间定制,称"年贴,年片",上写节日祝词,寄送亲朋,以增进友谊。亲朋之间相互走动时,长靠对未成年而又未工作的小孩还要给压岁钱,通常压岁钱是逢五逢十,以取吉利。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