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宰相都是谁?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中国历代宰相
春秋战国
齐国
管仲 隰朋 鲍叔牙 竖刁 开方 陈完 国书 阚止 崔杼 庆封 晏婴 田乞 田常 邹忌 孟尝君 苏秦 淖齿 韩珉 田单 后胜
鲁国
季文子 季武子 季桓子 季康子 季孙夙 臧孙辰
晋国
先轸 荀林父 赵盾 赵武 赵鞅 赵襄子 士会 范宣子 范吉射 郤缺 郤克 栾书 韩厥 韩起 魏舒
卫国
孔达
宋国
华督 华元 华亥 华阅 华合比 华费遂 向戌
郑国
祭足 子孔 子展 子驷 子皮 子产 游吉 驷歂
吴国
伍子胥(官职为相国) 伯嚭
越国
范蠡 文种
楚国
子文 子玉 子上 子孔 子越 孙叔敖 子重 子囊 子庚 子木 蔿子冯 公子圉 囊瓦 吴起 景鲤 子兰 昭鱼 昭献 春申君 李园
赵国
成午 李兑 肥义 平原君 蔺相如 廉颇 田单 虞卿 皮相国 公仲连
韩国
韩傀 公仲朋 申不害 韩侈 韩伯婴 昭献 韩辰
魏国
李悝 任章 范座 孔斌 田蠕 翟强 惠施 公孙衍 张仪
燕国
子之 公孙操
秦国
百里奚 蹇叔 屈盖 商鞅 张仪 甘茂 甘罗 樗里疾 魏冉 芈戎 孟尝君 楼缓 寿烛 范雎 蔡泽 吕不韦 昌平君
秦朝
王绾 李斯 冯去疾 赵高
西汉
高帝朝
1人 萧何:汉初三杰之一
惠帝朝
3人 曹参 陈平 王陵
高后朝
1人 审食其
文帝朝
5人 周勃 陈平 灌婴 张苍 申屠嘉
景帝朝
4人 陶青 周亚夫 卫绾 刘舍
武帝朝
13人 卫绾 窦婴 许昌 田鼢 薛泽 公孙弘 李蔡 庄青翟 赵周 石庆 公孙贺 刘屈牦 田千秋
昭帝朝
霍光(以大将军、录尚书事总理朝政 )
4人 田千秋 王&211; 杨敞 蔡义
宣帝朝
霍禹、霍山(霍光死后以大将军、录尚书事总理朝政,前66年被杀 )
5人 韦贤 魏相 丙吉 黄霸 于定国
元帝朝
史高、萧望之(以录尚书事总理朝政 )
2人 韦玄成 匡衡
成帝朝
王凤、王音、王商、王根、王莽:以大将军、录尚书事总理朝政
王商 张禹 薛宣 翟方进 孔光
哀帝朝
师丹、傅喜、丁明、傅赏、韦赏、董贤:以大司马、录尚书事总理朝政
朱博 平当 王嘉 孔光 马宫
平帝朝
王莽:总理朝政 平晏
新朝王莽
王寻 张邯
更始刘玄
刘演 刘赐 李松
东汉
光武朝
邓禹 吴汉 王梁 宋弘 伏湛 侯霸 李通 马成 韩歆 窦融 戴涉 蔡茂 朱浮 刘隆 杜林 张纯 玉况 赵熹 冯勒 冯鲂 李&211;
明帝朝
赵熹 冯鲂 李&211; 虞延 郭丹 范迁 伏恭 牟融 周泽 邢穆 王敏 鲍昱
章帝朝
赵熹 牟融 鲍昱 第五伦 桓虞 邓彪 郑弘 宋由 袁安 任瑰
和帝朝
窦宪 宋由 袁安 任瑰 丁鸿 尹睦 刘方 张酺 张奋 吕盖 韩棱 巢堪 张禹 徐防 鲁恭 陈宠
殇帝朝
邓骘 张禹 徐防 陈宠 梁鲔 尹勤
安帝朝
邓骘 张禹 徐防 鲁恭 梁鲔 尹勤 周章 张敏 夏勤 李修 刘恺 司马苞 马英 袁敞 李郃 陈褒 杨震 刘授 刘憙 冯石 阎显
顺帝朝
梁商 梁冀 刘授 刘憙 冯石 李郃 陶敦 朱宠 朱伥 刘光 许敬 张皓 庞参 施延 王龚 刘崎 孔夫 黄尚 王卓 郭虔 刘寿 桓焉 赵戒 赵峻 胡广 李固
冲帝朝
梁冀 赵戒 赵峻 胡广 李固
质帝朝
梁冀 赵戒 胡广 李固
桓帝朝
梁冀 赵戒 胡广 李固 袁汤 杜乔 张歆 吴雄 黄琼 房植 尹颂 韩演 孙朗 祝恬 盛允 虞放 种皓 刘矩 刘宠 杨秉 许栩 周景 陈蕃 刘茂 宣酆
灵帝朝
窦武 胡广 陈蕃 刘矩 刘宠 许栩 周景 宣酆 王畅 闻人袭 刘嚣 许训 郭禧 桥玄 李咸 来艳 宗俱 袁隗 杨赐 段颎 唐珍 陈耽 刘逸 刘宽 陈球 孟戫 张颢 袁滂 袁逢 刘郃 张济 许戫 邓盛 张温 崔烈 张延 许相 丁宫 曹嵩 樊陵 马日磾 刘弘 刘虞 何进
献帝朝
董卓 刘虞 杨彪 黄琬 荀爽 赵谦 种拂 马日磾 淳于嘉 王允 皇甫嵩 周忠 朱俊 赵温 张喜
曹操 曹丕
三国
蜀汉
昭烈帝朝
诸葛亮
后主朝
诸葛亮 蒋琬 费祎 董允 吕乂 姜维 陈袛 董厥 樊建 诸葛瞻
孙吴
大帝朝
孙邵 顾雍 陆逊 步骘 阚泽 朱据
废帝朝
诸葛恪 孙峻 孙綝
景帝朝
孙綝 濮阳兴
末帝朝
濮阳兴 陆凯 万彧 张悌
曹魏
文帝朝
夏侯敦 贾诩 王朗 华歆 钟繇 曹仁 曹休 曹真
明帝朝
王朗 华歆 钟繇 曹休 陈群 董昭 卫臻 陈矫 韩暨 崔林 曹宇 曹爽 司马懿
齐王朝
孙资 刘放 卫臻 曹爽 司马懿 满宠 蒋济 赵俨 高柔 王凌 孙礼 司马孚 司马师 郑冲
高贵乡公朝
司马孚 司马师 司马昭 高柔 郑冲 卢毓 诸葛诞 王昶
元帝朝
司马昭 王昶 王观 王祥 钟会 邓艾 何曾 荀顗 司马望 司马炎
西晋
武帝朝
贾充 王沈 裴秀 荀勖 武陔 羊祜 李熹 司马伷 司马圭 司马亮 司马晃 司马泰 王业 李胤 卢钦 山涛 刘毅 王浑 胡奋 朱整 卫瓘 魏舒 杨骏 杨珧
惠帝朝
杨骏 杨珧 华廙 王浑 荀恺 何劭 卫瓘 张华 裴頠 王戎 王衍 崔随 乐广 羊玄之 荀藩 司马亮 司马晃 司马泰 司马彤 司马繇 司马越 司马伦 司马颖 王湛 高光
怀帝朝
司马越 王衍 高光 荀藩 和郁 郑球 傅袛 山简 刘暾 曹馥
愍帝朝
索綝 司马保 司马睿
东晋
元帝朝
王导 王敦 刁协 司马羕 周顗 荀菘 王邃 纪瞻 荀组
明帝朝
王导 陆晔 司马羕 荀菘 纪瞻 郗鉴 卞壶 邓牧 陆玩 诸葛恢 戴邈
成帝朝
王导 苏峻 祖约 庾亮 庾冰 何充 孔愉 王舒 王彬 褚翜 陆晔 司马羕 荀菘 纪瞻 郗鉴 卞壶 邓牧 陆玩 诸葛恢
康帝朝
庾冰 何充 诸葛恢 蔡谟 顾和
穆帝朝
何充 诸葛恢 蔡谟 顾和 顾众 谢尚 周闵 江斑 司马昱 王彪之
哀帝朝
桓温 司马昱 王彪之 王述
废帝朝
桓温 司马昱 王彪之 王述
简文帝朝
桓温 王彪之
孝武帝朝
桓温 王彪之 谢安 谢石 谢玄 谢琰 王劭 王蕴 王珣 陆纳 司马恬 司马道子
安帝朝
司马道子 司马元显 桓玄 王国宝 王珣 王雅 王谧 何澄 孔安国 孔靖 孟昶 桓谦 桓胤 谢琨 谢裕 刘柳 刘耽 袁湛 刘道怜 王弘 司马德文 刘穆之 徐羡之 刘裕
恭帝朝
徐羡之 刘裕
南朝
刘宋
武帝朝
徐羡之 傅亮
少帝朝
徐羡之 傅亮 谢晦
文帝朝
徐羡之 傅亮 王弘 王敬弘 郑鲜之 江夷 殷景仁 王球 刘宏 何尚之 褚湛之 徐湛之 王僧达 刘恢 刘义康 刘义庆 刘义宣 刘义恭
孝武帝朝
刘义恭 何尚之 褚湛之 刘延孙 刘秀之 王僧达 萧思活 刘遵考 刘宏 戴法兴 柳元景 刘恢
前废帝朝
刘义恭 刘祎 刘昶 柳元景 颜师伯
明帝朝
谢庄 刘祎 刘休仁 刘休范 王景文 蔡兴宗 袁粲 褚渊
后废帝朝
王景文 蔡兴宗 袁粲 褚渊 刘秉 王僧虔 萧缅 萧道成
顺帝朝
袁粲 褚渊 刘秉 王僧虔 王延之 柳世隆 何戢 萧道成
南齐
高帝朝
褚渊 萧嶷 王俭 王延之 萧嵩
武帝朝
王俭 王延之 萧嵩 李安民 王奂 柳世隆 萧嶷 萧晔 萧子良
郁林王朝
萧子良 王晏 谢胐 徐孝嗣 萧鸾 萧锵 萧铄
海陵王朝
萧鸾 萧锵 王晏 徐孝嗣 萧子懋 萧子明 萧钧 萧铉 沈文季 何胤
明帝朝
王晏 徐孝嗣 萧铉 沈文季 萧昭粲
东昏侯朝
沈文季 徐孝嗣 江祏 王亮 王莹 任昉 萧昭粲 萧坦之 萧惠休 萧遥光 萧懿
和帝朝
王亮 王莹 任昉 萧颖胄 萧衍
南梁
武帝朝
沈约 范云 谢胐 王亮 王莹 王志 萧秀 萧憺 柳惔 王份 袁昂 夏侯详 王茂 王暕 张稷 张充 柳仲礼 张缵 徐勉 何敬容 谢举 王骞 王克 朱异 萧宏 萧樽 萧伟 萧伦 萧渊藻 侯景
简文帝朝
王克 柳仲礼 萧会理 萧恪 侯景
元帝朝
张绾 王褒 王僧辩 萧恪
敬帝朝
王冲 王通 王劢 王僧辩 陈霸先
南陈
武帝朝
王通 沈众
文帝朝
王通 王劢 谢哲 到仲举 王固 沈君理 陈顼
废帝朝
陈顼 王通 谢哲 到仲举 袁枢 沈钦
宣帝朝
袁简懿 沈钦 徐陵 谢嘏 袁宪 张种 王劢 王玚 沈君理 周弘正 陆缮 陈伯固 陈伯恭 王克 孔奂
后主朝
陈伯恭 陈伯智 陈叔卿 袁宪 徐陵 谢伷 蔡征 姚察 江总
十六国
前秦
王猛
北朝
北魏
道武帝朝
长孙嵩 拓跋仪 拓跋遵 崔逞 崔宏 拓跋嗣
明元帝朝
长孙嵩 拓跋屈 崔宏 崔浩 奚斤 拓跋焘 车路头 王洛儿 卢鲁元
太武帝朝
长孙嵩 崔浩 刘洁 罗洁 鲁元 安原 古弼 屈垣 屈道赐 兰延 韩茂 长孙渴侯
文成帝朝
长孙渴侯 刘泥 元乐寿 尉眷 和其奴 韩茂 闾毗 常英 目辰 古弼 兰延 闾昆 于洛拔
献文帝朝
乙浑 和其奴 目辰 叔孙邻 拓跋丕 白曜
孝文帝朝
目辰 拓跋丕 陈建 穆亮 陆睿 李冲 陆俊 赵黑 张佑 元忠 王袭 元羽 元赞 元澄 尉元 楼毅 穆太 元详 元嘉
宣武帝朝
王肃 元澄 元详 元嘉 源怀 穆亮 高肇 郭祚 元雍 元怿 元英 元珍
孝明帝朝
元雍 郭祚 元晖 于忠 李平 李崇 元澄 元晖 元钦 元纂 元修义 元彧 元乂 元延明 元徽 元略 元顺 元罗 萧宝寅 长孙稚 游肇 皇甫度 崔亮 陆丽
孝庄帝朝
尔朱荣 元彧 元谌 元延明 元徽 元略 元顺 元罗 元诲 元顼 穆绍 于晖 樊子鹄 魏兰根 源子恭 郑先护
长广王朝
尔朱兆 尔朱世隆 元亶 元罗 长孙稚 元宝炬
节闵帝朝
尔朱兆 尔朱世隆 元罗 长孙稚 魏兰根 元谌 孙腾 元宝炬
安定王朝
高欢 孙腾 侯景 高盛 魏兰根
孝武帝朝
高欢 孙腾 元罗 高隆之 长孙稚 辛雄 任祥 元宝炬 樊子鹄 魏兰根 贾显度 宇文泰
东魏
高欢 高澄 高洋 高隆之 高岳 司马子如 封祖裔 封隆之 慕容绍宗 元坦 元弼 元旭 元斌 元嶷 元悰 元暹 元韶 孙腾 侯景 薛琡 元晖业
北齐
文宣帝朝
杨愔 高隆之 元韶 段韶 薛琡 崔暹 高归彦 贺拔仁 高淹 高演 高涣 高湛
废帝朝
杨愔 高睿 高归彦 高德正 燕子献 崔昂 刘洪徽 高浟 高演 高湛 高湜 高孝琬
孝昭帝朝
高浟 高湛 高湜 高归彦 高睿 刘洪徽
武成帝朝
高浟 高湝 高润 高归彦 高睿 段韶 高孝琬 高长恭 刘洪徽 尉粲 魏收 斛律光 赵彦深 高普
后主朝
高睿 段韶 高孝珩 高长恭 斛律光 赵彦深 高普 高俨 尉瑾 元文遥 徐之才 高仁坚 许季良 高绍义 胡长仁 贺拔仁 魏收 冯子琮 皮景和 高贞 许敦 段孝言 娄定远 和士开 唐邕 祖珽 高阿那肱 穆提婆 高元海 高劢 高宝德 阳休之
安德王朝
高阿那肱 穆提婆 高元海 唐邕 段孝言 阳休之 韩晋明 鲜于世荣
幼主朝
高阿那肱 高元海 阳休之 鲜于世荣
西魏
文帝朝
宇文泰 斛斯椿 万俟洛 元昺 元孚 元季海 梁御 赵善 周惠达 元纪 长孙俭 申徽 于谨 元赞 元子孝 尉迟迥 独孤信
废帝朝
宇文泰 申徽 杨宽 尉迟迥 元子孝 李远
恭帝朝
宇文泰 独孤信 元子孝 李远 柳庆 贺兰祥 豆卢宁 侯莫陈崇 韦孝宽
北周
孝闵帝朝
宇文护 赵贵 独孤信 李弼
明帝朝
宇文护 侯莫陈崇 于谨
武帝朝
宇文护 侯莫陈崇 于谨 宇文贵 宇文宪 宇文直 宇文亮
宣帝朝
宇文俭 宇文盛 宇文亮 长孙览
静帝朝
于翼 宇文盛 宇文贞 王谊 刘昉 郑译 杨坚
隋朝
文帝朝
宰相十六人 高颎 赵煚 虞庆则 李德林 柳机 苏威 赵芬 杨爽 杨素 杨雄 杨达 杨广 杨秀 杨昭 杨暕 柳述
炀帝朝
宰相十二人 苏威 杨素 杨达 萧琮 杨文思 杨约 宇文述 元寿 裴矩 裴蕴 萧瑀 虞世基
恭帝朝
李渊
皇泰帝朝
王世充 段达 元文都 卢楚 王世恽 皇甫无逸 郭文懿 赵长文 李密
秦王朝
宇文化及 宇文智及 裴矩 宇文士及 封德彝
唐朝
高祖朝
宰相十六人 李世民 裴寂 刘文静 萧瑀 窦威 窦抗 陈叔达 杨恭仁 封德彝 裴矩 高士廉 李元吉 宇文士及 长孙无忌 杜如晦 房玄龄
太宗朝
宰相二十九人 裴寂 萧瑀 陈叔达 李靖 封德彝 宇文士及 长孙无忌 杜如晦 房玄龄 高士廉 温彦博 岑文本 魏征 侯君集 杨师道 戴胄 刘洎 李世绩 张亮 马周 褚遂良 崔仁师 杨宏礼 王圭 杜淹 杨恭仁 许敬宗 高季辅 张行成
高宗朝
宰相四十七人 长孙无忌 褚遂良 于志宁 张行成 高季辅 李世绩 柳?#93; 宇文节 韩瑗 来济 崔敦礼 李义府 许敬宗 杜正伦 辛茂将 任雅相 卢承庆 许圉师 上官仪 刘祥道 窦德元 乐彦玮 孙处约 姜恪 陆敦信 戴至德 刘仁轨 杨武 李安期 张文瓘 赵仁本 阎立本 李敬元 郝处俊 来恒 薛元超 李义琰 高智周 张大安 裴炎 王德真 崔知温 郭待举 岑长倩 郭正一 魏元同 刘齐贤
武周朝
则天朝
宰相七十八人 刘仁轨 薛元超 郭正一 姚元崇 裴炎 袁恕己 敬晖 岑长倩 郭待举 魏元同 刘齐贤 韦宏敏 桓彦范 王德真 刘袆之 武承嗣 骞味道 崔察 李景谌 韦方质 沉君谅 裴居道 韦思谦 苏良嗣 韦待价 张光辅 王本立 范履冰 邢文伟 武攸宁 傅游艺 史务滋 宗秦客 格辅元 乐思诲 任知古 欧阳通 裴行本 狄仁杰 杨执柔 李游道 袁智宏 崔神基 崔元综 李昭德 姚崇 李元素 王璇 娄师德 韦巨源 陆元方 豆卢钦望 苏味道 王孝杰 武什方 杨再思 杜景佺 周允元 孙元亨 李道广 王方庆 王及善 宗楚客 武三思 吉顼 李峤 张锡 韦安石 李怀远 顾琮 李迥秀 朱敬则 唐休璟 韦嗣立 崔元暐 张柬之 房融 韦承庆
中宗朝
宰相三十八人 刘景先 岑长倩 郭待举 韦宏敏 崔元暐 杨再思 张柬之 房融 韦承庆 袁恕己 桓彦范 敬晖 武三思 祝钦明 魏元忠 李怀远 豆卢钦望 韦巨源 李峤 于惟谦 苏瑰 宗楚客 萧至忠 纪处讷 张仁亶 韦嗣立 崔湜 赵彦昭 韦温 郑愔 张锡 裴谈 岑羲 张嘉福
睿宗朝
宰相二十五人 李隆基 李峤 萧至忠 张仁亶 韦嗣立 赵彦昭 韦安石 苏瑰 唐休璟 裴谈 张锡 岑羲 崔湜 刘幽求 钟绍京 李日知 薛稷 姚元之 崔日用 宋璟 郭元振 张说 窦怀贞 魏知古 陆象先
玄宗朝
宰相三十四人 刘幽求 韦安石 魏知古 崔湜 陆象先 窦怀贞 岑羲 萧至忠 郭元振 张说 姚元之 卢怀慎 源乾曜 宋璟 苏颋 张嘉贞 王晙 李元纮 杜暹 萧嵩 宇文融 裴光庭 韩休 裴耀卿 张九龄 李林甫 牛仙客 李适之 陈希烈 杨国忠 韦见素 崔圆 房管 崔涣
肃宗朝
宰相十六人 韦见素 崔圆 房管 裴冕 崔涣 李麟 苗晋卿 张镐 王玙 吕諲 李岘 第五琦 李揆 萧华 裴遵庆 元载
代宗朝
宰相十二人 李适 苗晋卿 裴遵庆 元载 李辅国 刘晏 李岘 王缙 杜鸿渐 裴冕 杨绾 常衮
德宗朝
宰相三十五人 崔佑甫 常衮 李勉 杨炎 卢杞 马燧 关播 萧复 乔琳 刘从一 姜公辅 卢翰 李晟 张延赏 韩滉 崔造 柳浑 李泌 董晋 赵憬 陆贽 贾耽 卢迈 崔损 赵宗儒 郑余庆 杜佑 齐抗 高郢 郑珣瑜 张镒 刘滋 齐映 浑瑊 窦参
顺宗朝
宰相七人 贾耽 杜佑 郑珣瑜 高郢 韦执谊 杜黄裳 袁滋
宪宗朝
宰相共二十九人 贾耽 韦执谊 杜佑 杜黄裳 袁滋 郑余庆 于頔 郑絪 武元衡 李吉甫 韩宏 裴洎 李藩 权德舆 李绛 张宏靖 韦贯之 裴度 李逢吉 王涯 崔群 李墉 李夷简 皇甫镈 程异 令狐楚 萧俯 段文昌 崔植
穆宗朝
宰相十四人 韩宏 裴度 李夷简 皇甫镈 令狐楚 张宏靖 萧俯 段文昌 崔植 杜元颖 王播 元稹 李逢吉 牛僧孺
敬宗朝
宰相七人 杜元颖 王播 李逢吉 牛僧孺 李程 裴度 窦易直
文宗朝
宰相二十四人 杜元颖 王播 李逢吉 牛僧孺 窦易直 裴度 韦处厚 杨嗣复 李珏? 路随 李宗闵 段文昌 宋申锡 李德裕 李固言 郑覃 王涯 李训 贾餗 舒元舆 李石 陈夷行 崔珙 崔郸 李绅
武宗朝
宰相十五人 李固言 李石 杨嗣复 李珏? 崔郸 牛僧孺 崔珙 李德裕 陈夷行 李绅 李让夷 崔铉 杜悰 李回 郑肃
宣宗朝
宰相二十三人 李让夷 李绅 郑肃 李回 白敏中 韦琮 崔元式 李德裕 卢商 马植 周墀 崔龟从 任铭 魏扶 令狐绹 裴休 魏谟 崔慎由 郑朗 萧邺 刘瑑 夏侯孜 蒋伸
懿宗朝
宰相二十一人 令狐绹 白敏中 萧邺 夏侯孜 蒋伸 杜审权 杜悰 毕諴 杨收 曹确 高璩 萧置 徐商 路岩 于琮 韦保衡 王铎 刘邺 赵隐 萧仿 崔彦昭
僖宗朝
宰相二十三人 萧仿 崔彦昭 郑畋 卢携 王铎 李蔚 郑从谠 崔沆 豆卢瑑 王徽 裴澈 萧遘 韦昭度 郑昌图 杜让能 孔纬 张浚 韦保衡 赵隐 刘邺 裴坦 刘瞻 刘崇望
昭宗朝
宰相二十五人 朱温 韦昭度 孔纬 杜让能 张浚 杨行密 刘崇望 崔昭纬 徐彦若 郑延昌 王抟 崔胤 李溪 陆扆 孙偓 郑綮 朱朴 崔远 裴贽 裴枢 王溥 独孤损 柳璨 陆希声 苏检 卢光启 韦贻范
哀帝朝
宰相六人 裴枢 独孤损 崔远 柳璨 张文蔚 杨涉
五代
后梁
太祖朝
张文蔚 杨涉 薛贻矩 王景仁 韩建 于竞 张策 赵光逢 杜晓 敬翔
郢王朝
赵光逢 杜晓 敬翔
末帝朝
赵光逢 杜晓 敬翔 姚洎 于竞 郑珏 萧顷 李琪
后唐
庄宗朝
豆卢革 卢程 赵光胤 韦说
明宗朝
豆卢革 韦说 郑珏 任圜 冯道 崔协 王建立 赵凤 李愚 刘昫
闵宗朝
陈兴云 刘昫 李愚
末帝朝
刘昫 李愚 卢文纪 姚顗 张延朗 韩昭胤 马胤孙 冯道
后晋
高祖朝
冯道 赵莹 桑维翰 李嵩 和凝
出帝朝
冯道 赵莹 桑维翰 李嵩 和凝 刘昫 冯玉 景延广
后汉
高祖朝
苏维吉 苏禹圭 窦贞固 李涛
隐帝朝
苏维吉 苏禹圭 窦贞固 李涛 杨邠 冯道
后周
太祖朝
冯道 苏禹圭 窦贞固 王峻 李榖 范质
世宗朝
范质 李榖 景范 王溥 魏仁浦
恭帝朝
范质 王溥 魏仁浦
北汉
世祖朝
郑珙 赵华
睿宗朝
赵华 卫融 赵弘 郭无为 张昭敏
少主朝
郭无为 张昭敏
英武帝朝
郭无为 刘继文 刘继颙 李恽
前蜀
高祖朝
王宗佶 韦庄 张格 王锴 周庠 庾传素
后主朝
张格 王锴 周庠 庾传素 许寂
后蜀
高祖朝
孟仁赞 赵季良
后主朝
赵季良 毋昭裔 张业 李昊 徐光溥 范仁恕 欧阳迥
吴
高祖朝
徐温 严可求 徐知诰
睿帝朝
徐温 严可求 王令谋 宋齐丘 徐知训 徐知诰 徐知询 周本 徐景通 徐景迁 徐景遂 徐景达
南唐
烈祖朝
宋齐丘 张延翰 张居咏 李建勋 徐玠 李景遂
元宗朝
宋齐丘 张居咏 徐玠 周宗 李建勋 李景遂 李景运 冯延巳 杜昌业 常梦锡 孙晟 钟谟 严续 游梦言 殷崇义 李弘冀 李从嘉
后主朝
严续 游梦言 殷崇义
南汉
高祖朝
赵光裔 杨洞潜 李殷衡 倪曙 刘浚 赵损 王定保 王翻
殇帝朝
赵光裔 杨洞潜 刘浚 刘弘昌
中宗朝
刘浚 王翻 刘弘昌 刘弘杲 陈渥 黄琼芝 卢膺
后主朝
陈延寿 李托 钟允章 龚澄枢
闽
惠宗朝
王延禀 王继鹏 李敏
康宗朝
王延曦 叶翘 王倓
景宗朝
李敏 李真 王亚澄 杨沂丰 余廷英 李仁遇 李光准
福王朝
王继昌 潘承佑
楚
马賨 马存 高郁 吕师周 廖偃 姚彦章 许德勋
吴越
武肃王朝
钱元瓘 杜建徽
文穆王朝
杜建徽 曹仲达 沈嵩 皮光业 陆仁章 仰仁诠 许明 钱弘佐
忠献王朝
曹仲达 皮光业 仰仁诠 林鼎 郭师从 元德昭 吴程 钱弘倧
忠逊王朝
元德昭 吴程 钱弘俶
忠懿王朝
元德昭 钱弘亿 吴程 裴坚 吴延福 鲍修让 沈虎子 崔仁冀 钱惟浚
北宋
太祖朝
宰相六人 范质 王溥 魏仁浦 赵普 薛居正 沈义伦
太宗朝
宰相九人 赵普 薛居正 沈义伦 卢多逊 宋琪 李昉 吕蒙正 张齐贤 吕端
真宗朝
宰相十二人 吕蒙正 张齐贤 吕端 李沆 向敏中 毕士安 寇准 王旦 王钦若 丁谓 李迪 冯拯
仁宗朝
宰相二十三人 王钦若 丁谓 冯拯 王曾 李迪 张知白 张士逊 吕夷简 王随 陈尧佐 章得象 晏殊 杜衍 贾昌朝 陈执中 文彦博 宋庠 庞籍 梁适 刘沆 富弼 韩琦 曾公亮
英宗朝
宰相二人 韩琦 曾公亮
神宗朝
宰相九人 富弼 韩琦 曾公亮 陈旭 王安石 韩绛 吴充 王圭 蔡确
哲宗朝
宰相十二人 司马光 文彦博 王圭 蔡确 韩缜 吕公著 吕大防 范纯仁 刘挚 苏颂 章敦 苏辙
徽宗朝
宰相十二人 章敦 韩忠彦 曾布 蔡京 赵挺之 何执中 张商英 刘正夫 余深 王黼 李邦彦 白时中
钦宗朝
宰相八人 李邦彦 白时中 张邦昌 吴敏 徐处仁 唐恪 许将、欧阳珣。
南宋
高宗朝
宰相十五人 李纲 黄潜善 汪伯彦 朱胜非 吕颐浩 杜充 范宗尹 赵鼎 张浚 秦桧 万俟卨 沈该 汤思退 陈康伯 朱倬
孝宗朝
宰相十八人 张浚 汤思退 陈康伯 朱倬 史浩 洪适 叶颙 魏杞 蒋芾 陈俊卿 虞允文 梁克家 曾怀 叶衡 赵雄 王淮 周必大 留正
光宗朝
宰相四人 周必大 留正 葛邲 黄祖舜
宁宗朝
宰相九人 留正 赵汝愚 余端礼 京镗 谢深甫 陈自强 韩侂胄 钱象祖 史弥远
理宗朝
宰相十六人 史弥远 郑清之 乔行简 崔与之 李宗勉 史嵩之 范钟 杜范 游侣 赵葵 谢方叔 吴潜 董槐 程元凤 丁大全 贾似道
度宗朝
宰相五人 贾似道 程元凤 叶梦鼎 江万里 马廷鸾
恭帝朝
宰相七人 贾似道 王爚 章鉴 陈宜中 留梦炎 吴坚 文天祥
端宗朝
宰相四人 陈宜中 李庭芝 文天祥 黄镛
幼帝朝
宰相二人 文天祥 陆秀夫:负幼帝跳海的丞相
元朝
安童,崔斌,伯颜,桑哥,脱脱,哈麻,成遵,史天泽,阿合马,萧拜住,耶律楚材,铁木迭儿,燕铁木儿,铁木儿塔识
明朝
太祖朝
徐达 李善长 汪广洋 胡惟庸
此后便无丞相之称。
春秋战国
齐国
管仲 隰朋 鲍叔牙 竖刁 开方 陈完 国书 阚止 崔杼 庆封 晏婴 田乞 田常 邹忌 孟尝君 苏秦 淖齿 韩珉 田单 后胜
鲁国
季文子 季武子 季桓子 季康子 季孙夙 臧孙辰
晋国
先轸 荀林父 赵盾 赵武 赵鞅 赵襄子 士会 范宣子 范吉射 郤缺 郤克 栾书 韩厥 韩起 魏舒
卫国
孔达
宋国
华督 华元 华亥 华阅 华合比 华费遂 向戌
郑国
祭足 子孔 子展 子驷 子皮 子产 游吉 驷歂
吴国
伍子胥(官职为相国) 伯嚭
越国
范蠡 文种
楚国
子文 子玉 子上 子孔 子越 孙叔敖 子重 子囊 子庚 子木 蔿子冯 公子圉 囊瓦 吴起 景鲤 子兰 昭鱼 昭献 春申君 李园
赵国
成午 李兑 肥义 平原君 蔺相如 廉颇 田单 虞卿 皮相国 公仲连
韩国
韩傀 公仲朋 申不害 韩侈 韩伯婴 昭献 韩辰
魏国
李悝 任章 范座 孔斌 田蠕 翟强 惠施 公孙衍 张仪
燕国
子之 公孙操
秦国
百里奚 蹇叔 屈盖 商鞅 张仪 甘茂 甘罗 樗里疾 魏冉 芈戎 孟尝君 楼缓 寿烛 范雎 蔡泽 吕不韦 昌平君
秦朝
王绾 李斯 冯去疾 赵高
西汉
高帝朝
1人 萧何:汉初三杰之一
惠帝朝
3人 曹参 陈平 王陵
高后朝
1人 审食其
文帝朝
5人 周勃 陈平 灌婴 张苍 申屠嘉
景帝朝
4人 陶青 周亚夫 卫绾 刘舍
武帝朝
13人 卫绾 窦婴 许昌 田鼢 薛泽 公孙弘 李蔡 庄青翟 赵周 石庆 公孙贺 刘屈牦 田千秋
昭帝朝
霍光(以大将军、录尚书事总理朝政 )
4人 田千秋 王&211; 杨敞 蔡义
宣帝朝
霍禹、霍山(霍光死后以大将军、录尚书事总理朝政,前66年被杀 )
5人 韦贤 魏相 丙吉 黄霸 于定国
元帝朝
史高、萧望之(以录尚书事总理朝政 )
2人 韦玄成 匡衡
成帝朝
王凤、王音、王商、王根、王莽:以大将军、录尚书事总理朝政
王商 张禹 薛宣 翟方进 孔光
哀帝朝
师丹、傅喜、丁明、傅赏、韦赏、董贤:以大司马、录尚书事总理朝政
朱博 平当 王嘉 孔光 马宫
平帝朝
王莽:总理朝政 平晏
新朝王莽
王寻 张邯
更始刘玄
刘演 刘赐 李松
东汉
光武朝
邓禹 吴汉 王梁 宋弘 伏湛 侯霸 李通 马成 韩歆 窦融 戴涉 蔡茂 朱浮 刘隆 杜林 张纯 玉况 赵熹 冯勒 冯鲂 李&211;
明帝朝
赵熹 冯鲂 李&211; 虞延 郭丹 范迁 伏恭 牟融 周泽 邢穆 王敏 鲍昱
章帝朝
赵熹 牟融 鲍昱 第五伦 桓虞 邓彪 郑弘 宋由 袁安 任瑰
和帝朝
窦宪 宋由 袁安 任瑰 丁鸿 尹睦 刘方 张酺 张奋 吕盖 韩棱 巢堪 张禹 徐防 鲁恭 陈宠
殇帝朝
邓骘 张禹 徐防 陈宠 梁鲔 尹勤
安帝朝
邓骘 张禹 徐防 鲁恭 梁鲔 尹勤 周章 张敏 夏勤 李修 刘恺 司马苞 马英 袁敞 李郃 陈褒 杨震 刘授 刘憙 冯石 阎显
顺帝朝
梁商 梁冀 刘授 刘憙 冯石 李郃 陶敦 朱宠 朱伥 刘光 许敬 张皓 庞参 施延 王龚 刘崎 孔夫 黄尚 王卓 郭虔 刘寿 桓焉 赵戒 赵峻 胡广 李固
冲帝朝
梁冀 赵戒 赵峻 胡广 李固
质帝朝
梁冀 赵戒 胡广 李固
桓帝朝
梁冀 赵戒 胡广 李固 袁汤 杜乔 张歆 吴雄 黄琼 房植 尹颂 韩演 孙朗 祝恬 盛允 虞放 种皓 刘矩 刘宠 杨秉 许栩 周景 陈蕃 刘茂 宣酆
灵帝朝
窦武 胡广 陈蕃 刘矩 刘宠 许栩 周景 宣酆 王畅 闻人袭 刘嚣 许训 郭禧 桥玄 李咸 来艳 宗俱 袁隗 杨赐 段颎 唐珍 陈耽 刘逸 刘宽 陈球 孟戫 张颢 袁滂 袁逢 刘郃 张济 许戫 邓盛 张温 崔烈 张延 许相 丁宫 曹嵩 樊陵 马日磾 刘弘 刘虞 何进
献帝朝
董卓 刘虞 杨彪 黄琬 荀爽 赵谦 种拂 马日磾 淳于嘉 王允 皇甫嵩 周忠 朱俊 赵温 张喜
曹操 曹丕
三国
蜀汉
昭烈帝朝
诸葛亮
后主朝
诸葛亮 蒋琬 费祎 董允 吕乂 姜维 陈袛 董厥 樊建 诸葛瞻
孙吴
大帝朝
孙邵 顾雍 陆逊 步骘 阚泽 朱据
废帝朝
诸葛恪 孙峻 孙綝
景帝朝
孙綝 濮阳兴
末帝朝
濮阳兴 陆凯 万彧 张悌
曹魏
文帝朝
夏侯敦 贾诩 王朗 华歆 钟繇 曹仁 曹休 曹真
明帝朝
王朗 华歆 钟繇 曹休 陈群 董昭 卫臻 陈矫 韩暨 崔林 曹宇 曹爽 司马懿
齐王朝
孙资 刘放 卫臻 曹爽 司马懿 满宠 蒋济 赵俨 高柔 王凌 孙礼 司马孚 司马师 郑冲
高贵乡公朝
司马孚 司马师 司马昭 高柔 郑冲 卢毓 诸葛诞 王昶
元帝朝
司马昭 王昶 王观 王祥 钟会 邓艾 何曾 荀顗 司马望 司马炎
西晋
武帝朝
贾充 王沈 裴秀 荀勖 武陔 羊祜 李熹 司马伷 司马圭 司马亮 司马晃 司马泰 王业 李胤 卢钦 山涛 刘毅 王浑 胡奋 朱整 卫瓘 魏舒 杨骏 杨珧
惠帝朝
杨骏 杨珧 华廙 王浑 荀恺 何劭 卫瓘 张华 裴頠 王戎 王衍 崔随 乐广 羊玄之 荀藩 司马亮 司马晃 司马泰 司马彤 司马繇 司马越 司马伦 司马颖 王湛 高光
怀帝朝
司马越 王衍 高光 荀藩 和郁 郑球 傅袛 山简 刘暾 曹馥
愍帝朝
索綝 司马保 司马睿
东晋
元帝朝
王导 王敦 刁协 司马羕 周顗 荀菘 王邃 纪瞻 荀组
明帝朝
王导 陆晔 司马羕 荀菘 纪瞻 郗鉴 卞壶 邓牧 陆玩 诸葛恢 戴邈
成帝朝
王导 苏峻 祖约 庾亮 庾冰 何充 孔愉 王舒 王彬 褚翜 陆晔 司马羕 荀菘 纪瞻 郗鉴 卞壶 邓牧 陆玩 诸葛恢
康帝朝
庾冰 何充 诸葛恢 蔡谟 顾和
穆帝朝
何充 诸葛恢 蔡谟 顾和 顾众 谢尚 周闵 江斑 司马昱 王彪之
哀帝朝
桓温 司马昱 王彪之 王述
废帝朝
桓温 司马昱 王彪之 王述
简文帝朝
桓温 王彪之
孝武帝朝
桓温 王彪之 谢安 谢石 谢玄 谢琰 王劭 王蕴 王珣 陆纳 司马恬 司马道子
安帝朝
司马道子 司马元显 桓玄 王国宝 王珣 王雅 王谧 何澄 孔安国 孔靖 孟昶 桓谦 桓胤 谢琨 谢裕 刘柳 刘耽 袁湛 刘道怜 王弘 司马德文 刘穆之 徐羡之 刘裕
恭帝朝
徐羡之 刘裕
南朝
刘宋
武帝朝
徐羡之 傅亮
少帝朝
徐羡之 傅亮 谢晦
文帝朝
徐羡之 傅亮 王弘 王敬弘 郑鲜之 江夷 殷景仁 王球 刘宏 何尚之 褚湛之 徐湛之 王僧达 刘恢 刘义康 刘义庆 刘义宣 刘义恭
孝武帝朝
刘义恭 何尚之 褚湛之 刘延孙 刘秀之 王僧达 萧思活 刘遵考 刘宏 戴法兴 柳元景 刘恢
前废帝朝
刘义恭 刘祎 刘昶 柳元景 颜师伯
明帝朝
谢庄 刘祎 刘休仁 刘休范 王景文 蔡兴宗 袁粲 褚渊
后废帝朝
王景文 蔡兴宗 袁粲 褚渊 刘秉 王僧虔 萧缅 萧道成
顺帝朝
袁粲 褚渊 刘秉 王僧虔 王延之 柳世隆 何戢 萧道成
南齐
高帝朝
褚渊 萧嶷 王俭 王延之 萧嵩
武帝朝
王俭 王延之 萧嵩 李安民 王奂 柳世隆 萧嶷 萧晔 萧子良
郁林王朝
萧子良 王晏 谢胐 徐孝嗣 萧鸾 萧锵 萧铄
海陵王朝
萧鸾 萧锵 王晏 徐孝嗣 萧子懋 萧子明 萧钧 萧铉 沈文季 何胤
明帝朝
王晏 徐孝嗣 萧铉 沈文季 萧昭粲
东昏侯朝
沈文季 徐孝嗣 江祏 王亮 王莹 任昉 萧昭粲 萧坦之 萧惠休 萧遥光 萧懿
和帝朝
王亮 王莹 任昉 萧颖胄 萧衍
南梁
武帝朝
沈约 范云 谢胐 王亮 王莹 王志 萧秀 萧憺 柳惔 王份 袁昂 夏侯详 王茂 王暕 张稷 张充 柳仲礼 张缵 徐勉 何敬容 谢举 王骞 王克 朱异 萧宏 萧樽 萧伟 萧伦 萧渊藻 侯景
简文帝朝
王克 柳仲礼 萧会理 萧恪 侯景
元帝朝
张绾 王褒 王僧辩 萧恪
敬帝朝
王冲 王通 王劢 王僧辩 陈霸先
南陈
武帝朝
王通 沈众
文帝朝
王通 王劢 谢哲 到仲举 王固 沈君理 陈顼
废帝朝
陈顼 王通 谢哲 到仲举 袁枢 沈钦
宣帝朝
袁简懿 沈钦 徐陵 谢嘏 袁宪 张种 王劢 王玚 沈君理 周弘正 陆缮 陈伯固 陈伯恭 王克 孔奂
后主朝
陈伯恭 陈伯智 陈叔卿 袁宪 徐陵 谢伷 蔡征 姚察 江总
十六国
前秦
王猛
北朝
北魏
道武帝朝
长孙嵩 拓跋仪 拓跋遵 崔逞 崔宏 拓跋嗣
明元帝朝
长孙嵩 拓跋屈 崔宏 崔浩 奚斤 拓跋焘 车路头 王洛儿 卢鲁元
太武帝朝
长孙嵩 崔浩 刘洁 罗洁 鲁元 安原 古弼 屈垣 屈道赐 兰延 韩茂 长孙渴侯
文成帝朝
长孙渴侯 刘泥 元乐寿 尉眷 和其奴 韩茂 闾毗 常英 目辰 古弼 兰延 闾昆 于洛拔
献文帝朝
乙浑 和其奴 目辰 叔孙邻 拓跋丕 白曜
孝文帝朝
目辰 拓跋丕 陈建 穆亮 陆睿 李冲 陆俊 赵黑 张佑 元忠 王袭 元羽 元赞 元澄 尉元 楼毅 穆太 元详 元嘉
宣武帝朝
王肃 元澄 元详 元嘉 源怀 穆亮 高肇 郭祚 元雍 元怿 元英 元珍
孝明帝朝
元雍 郭祚 元晖 于忠 李平 李崇 元澄 元晖 元钦 元纂 元修义 元彧 元乂 元延明 元徽 元略 元顺 元罗 萧宝寅 长孙稚 游肇 皇甫度 崔亮 陆丽
孝庄帝朝
尔朱荣 元彧 元谌 元延明 元徽 元略 元顺 元罗 元诲 元顼 穆绍 于晖 樊子鹄 魏兰根 源子恭 郑先护
长广王朝
尔朱兆 尔朱世隆 元亶 元罗 长孙稚 元宝炬
节闵帝朝
尔朱兆 尔朱世隆 元罗 长孙稚 魏兰根 元谌 孙腾 元宝炬
安定王朝
高欢 孙腾 侯景 高盛 魏兰根
孝武帝朝
高欢 孙腾 元罗 高隆之 长孙稚 辛雄 任祥 元宝炬 樊子鹄 魏兰根 贾显度 宇文泰
东魏
高欢 高澄 高洋 高隆之 高岳 司马子如 封祖裔 封隆之 慕容绍宗 元坦 元弼 元旭 元斌 元嶷 元悰 元暹 元韶 孙腾 侯景 薛琡 元晖业
北齐
文宣帝朝
杨愔 高隆之 元韶 段韶 薛琡 崔暹 高归彦 贺拔仁 高淹 高演 高涣 高湛
废帝朝
杨愔 高睿 高归彦 高德正 燕子献 崔昂 刘洪徽 高浟 高演 高湛 高湜 高孝琬
孝昭帝朝
高浟 高湛 高湜 高归彦 高睿 刘洪徽
武成帝朝
高浟 高湝 高润 高归彦 高睿 段韶 高孝琬 高长恭 刘洪徽 尉粲 魏收 斛律光 赵彦深 高普
后主朝
高睿 段韶 高孝珩 高长恭 斛律光 赵彦深 高普 高俨 尉瑾 元文遥 徐之才 高仁坚 许季良 高绍义 胡长仁 贺拔仁 魏收 冯子琮 皮景和 高贞 许敦 段孝言 娄定远 和士开 唐邕 祖珽 高阿那肱 穆提婆 高元海 高劢 高宝德 阳休之
安德王朝
高阿那肱 穆提婆 高元海 唐邕 段孝言 阳休之 韩晋明 鲜于世荣
幼主朝
高阿那肱 高元海 阳休之 鲜于世荣
西魏
文帝朝
宇文泰 斛斯椿 万俟洛 元昺 元孚 元季海 梁御 赵善 周惠达 元纪 长孙俭 申徽 于谨 元赞 元子孝 尉迟迥 独孤信
废帝朝
宇文泰 申徽 杨宽 尉迟迥 元子孝 李远
恭帝朝
宇文泰 独孤信 元子孝 李远 柳庆 贺兰祥 豆卢宁 侯莫陈崇 韦孝宽
北周
孝闵帝朝
宇文护 赵贵 独孤信 李弼
明帝朝
宇文护 侯莫陈崇 于谨
武帝朝
宇文护 侯莫陈崇 于谨 宇文贵 宇文宪 宇文直 宇文亮
宣帝朝
宇文俭 宇文盛 宇文亮 长孙览
静帝朝
于翼 宇文盛 宇文贞 王谊 刘昉 郑译 杨坚
隋朝
文帝朝
宰相十六人 高颎 赵煚 虞庆则 李德林 柳机 苏威 赵芬 杨爽 杨素 杨雄 杨达 杨广 杨秀 杨昭 杨暕 柳述
炀帝朝
宰相十二人 苏威 杨素 杨达 萧琮 杨文思 杨约 宇文述 元寿 裴矩 裴蕴 萧瑀 虞世基
恭帝朝
李渊
皇泰帝朝
王世充 段达 元文都 卢楚 王世恽 皇甫无逸 郭文懿 赵长文 李密
秦王朝
宇文化及 宇文智及 裴矩 宇文士及 封德彝
唐朝
高祖朝
宰相十六人 李世民 裴寂 刘文静 萧瑀 窦威 窦抗 陈叔达 杨恭仁 封德彝 裴矩 高士廉 李元吉 宇文士及 长孙无忌 杜如晦 房玄龄
太宗朝
宰相二十九人 裴寂 萧瑀 陈叔达 李靖 封德彝 宇文士及 长孙无忌 杜如晦 房玄龄 高士廉 温彦博 岑文本 魏征 侯君集 杨师道 戴胄 刘洎 李世绩 张亮 马周 褚遂良 崔仁师 杨宏礼 王圭 杜淹 杨恭仁 许敬宗 高季辅 张行成
高宗朝
宰相四十七人 长孙无忌 褚遂良 于志宁 张行成 高季辅 李世绩 柳?#93; 宇文节 韩瑗 来济 崔敦礼 李义府 许敬宗 杜正伦 辛茂将 任雅相 卢承庆 许圉师 上官仪 刘祥道 窦德元 乐彦玮 孙处约 姜恪 陆敦信 戴至德 刘仁轨 杨武 李安期 张文瓘 赵仁本 阎立本 李敬元 郝处俊 来恒 薛元超 李义琰 高智周 张大安 裴炎 王德真 崔知温 郭待举 岑长倩 郭正一 魏元同 刘齐贤
武周朝
则天朝
宰相七十八人 刘仁轨 薛元超 郭正一 姚元崇 裴炎 袁恕己 敬晖 岑长倩 郭待举 魏元同 刘齐贤 韦宏敏 桓彦范 王德真 刘袆之 武承嗣 骞味道 崔察 李景谌 韦方质 沉君谅 裴居道 韦思谦 苏良嗣 韦待价 张光辅 王本立 范履冰 邢文伟 武攸宁 傅游艺 史务滋 宗秦客 格辅元 乐思诲 任知古 欧阳通 裴行本 狄仁杰 杨执柔 李游道 袁智宏 崔神基 崔元综 李昭德 姚崇 李元素 王璇 娄师德 韦巨源 陆元方 豆卢钦望 苏味道 王孝杰 武什方 杨再思 杜景佺 周允元 孙元亨 李道广 王方庆 王及善 宗楚客 武三思 吉顼 李峤 张锡 韦安石 李怀远 顾琮 李迥秀 朱敬则 唐休璟 韦嗣立 崔元暐 张柬之 房融 韦承庆
中宗朝
宰相三十八人 刘景先 岑长倩 郭待举 韦宏敏 崔元暐 杨再思 张柬之 房融 韦承庆 袁恕己 桓彦范 敬晖 武三思 祝钦明 魏元忠 李怀远 豆卢钦望 韦巨源 李峤 于惟谦 苏瑰 宗楚客 萧至忠 纪处讷 张仁亶 韦嗣立 崔湜 赵彦昭 韦温 郑愔 张锡 裴谈 岑羲 张嘉福
睿宗朝
宰相二十五人 李隆基 李峤 萧至忠 张仁亶 韦嗣立 赵彦昭 韦安石 苏瑰 唐休璟 裴谈 张锡 岑羲 崔湜 刘幽求 钟绍京 李日知 薛稷 姚元之 崔日用 宋璟 郭元振 张说 窦怀贞 魏知古 陆象先
玄宗朝
宰相三十四人 刘幽求 韦安石 魏知古 崔湜 陆象先 窦怀贞 岑羲 萧至忠 郭元振 张说 姚元之 卢怀慎 源乾曜 宋璟 苏颋 张嘉贞 王晙 李元纮 杜暹 萧嵩 宇文融 裴光庭 韩休 裴耀卿 张九龄 李林甫 牛仙客 李适之 陈希烈 杨国忠 韦见素 崔圆 房管 崔涣
肃宗朝
宰相十六人 韦见素 崔圆 房管 裴冕 崔涣 李麟 苗晋卿 张镐 王玙 吕諲 李岘 第五琦 李揆 萧华 裴遵庆 元载
代宗朝
宰相十二人 李适 苗晋卿 裴遵庆 元载 李辅国 刘晏 李岘 王缙 杜鸿渐 裴冕 杨绾 常衮
德宗朝
宰相三十五人 崔佑甫 常衮 李勉 杨炎 卢杞 马燧 关播 萧复 乔琳 刘从一 姜公辅 卢翰 李晟 张延赏 韩滉 崔造 柳浑 李泌 董晋 赵憬 陆贽 贾耽 卢迈 崔损 赵宗儒 郑余庆 杜佑 齐抗 高郢 郑珣瑜 张镒 刘滋 齐映 浑瑊 窦参
顺宗朝
宰相七人 贾耽 杜佑 郑珣瑜 高郢 韦执谊 杜黄裳 袁滋
宪宗朝
宰相共二十九人 贾耽 韦执谊 杜佑 杜黄裳 袁滋 郑余庆 于頔 郑絪 武元衡 李吉甫 韩宏 裴洎 李藩 权德舆 李绛 张宏靖 韦贯之 裴度 李逢吉 王涯 崔群 李墉 李夷简 皇甫镈 程异 令狐楚 萧俯 段文昌 崔植
穆宗朝
宰相十四人 韩宏 裴度 李夷简 皇甫镈 令狐楚 张宏靖 萧俯 段文昌 崔植 杜元颖 王播 元稹 李逢吉 牛僧孺
敬宗朝
宰相七人 杜元颖 王播 李逢吉 牛僧孺 李程 裴度 窦易直
文宗朝
宰相二十四人 杜元颖 王播 李逢吉 牛僧孺 窦易直 裴度 韦处厚 杨嗣复 李珏? 路随 李宗闵 段文昌 宋申锡 李德裕 李固言 郑覃 王涯 李训 贾餗 舒元舆 李石 陈夷行 崔珙 崔郸 李绅
武宗朝
宰相十五人 李固言 李石 杨嗣复 李珏? 崔郸 牛僧孺 崔珙 李德裕 陈夷行 李绅 李让夷 崔铉 杜悰 李回 郑肃
宣宗朝
宰相二十三人 李让夷 李绅 郑肃 李回 白敏中 韦琮 崔元式 李德裕 卢商 马植 周墀 崔龟从 任铭 魏扶 令狐绹 裴休 魏谟 崔慎由 郑朗 萧邺 刘瑑 夏侯孜 蒋伸
懿宗朝
宰相二十一人 令狐绹 白敏中 萧邺 夏侯孜 蒋伸 杜审权 杜悰 毕諴 杨收 曹确 高璩 萧置 徐商 路岩 于琮 韦保衡 王铎 刘邺 赵隐 萧仿 崔彦昭
僖宗朝
宰相二十三人 萧仿 崔彦昭 郑畋 卢携 王铎 李蔚 郑从谠 崔沆 豆卢瑑 王徽 裴澈 萧遘 韦昭度 郑昌图 杜让能 孔纬 张浚 韦保衡 赵隐 刘邺 裴坦 刘瞻 刘崇望
昭宗朝
宰相二十五人 朱温 韦昭度 孔纬 杜让能 张浚 杨行密 刘崇望 崔昭纬 徐彦若 郑延昌 王抟 崔胤 李溪 陆扆 孙偓 郑綮 朱朴 崔远 裴贽 裴枢 王溥 独孤损 柳璨 陆希声 苏检 卢光启 韦贻范
哀帝朝
宰相六人 裴枢 独孤损 崔远 柳璨 张文蔚 杨涉
五代
后梁
太祖朝
张文蔚 杨涉 薛贻矩 王景仁 韩建 于竞 张策 赵光逢 杜晓 敬翔
郢王朝
赵光逢 杜晓 敬翔
末帝朝
赵光逢 杜晓 敬翔 姚洎 于竞 郑珏 萧顷 李琪
后唐
庄宗朝
豆卢革 卢程 赵光胤 韦说
明宗朝
豆卢革 韦说 郑珏 任圜 冯道 崔协 王建立 赵凤 李愚 刘昫
闵宗朝
陈兴云 刘昫 李愚
末帝朝
刘昫 李愚 卢文纪 姚顗 张延朗 韩昭胤 马胤孙 冯道
后晋
高祖朝
冯道 赵莹 桑维翰 李嵩 和凝
出帝朝
冯道 赵莹 桑维翰 李嵩 和凝 刘昫 冯玉 景延广
后汉
高祖朝
苏维吉 苏禹圭 窦贞固 李涛
隐帝朝
苏维吉 苏禹圭 窦贞固 李涛 杨邠 冯道
后周
太祖朝
冯道 苏禹圭 窦贞固 王峻 李榖 范质
世宗朝
范质 李榖 景范 王溥 魏仁浦
恭帝朝
范质 王溥 魏仁浦
北汉
世祖朝
郑珙 赵华
睿宗朝
赵华 卫融 赵弘 郭无为 张昭敏
少主朝
郭无为 张昭敏
英武帝朝
郭无为 刘继文 刘继颙 李恽
前蜀
高祖朝
王宗佶 韦庄 张格 王锴 周庠 庾传素
后主朝
张格 王锴 周庠 庾传素 许寂
后蜀
高祖朝
孟仁赞 赵季良
后主朝
赵季良 毋昭裔 张业 李昊 徐光溥 范仁恕 欧阳迥
吴
高祖朝
徐温 严可求 徐知诰
睿帝朝
徐温 严可求 王令谋 宋齐丘 徐知训 徐知诰 徐知询 周本 徐景通 徐景迁 徐景遂 徐景达
南唐
烈祖朝
宋齐丘 张延翰 张居咏 李建勋 徐玠 李景遂
元宗朝
宋齐丘 张居咏 徐玠 周宗 李建勋 李景遂 李景运 冯延巳 杜昌业 常梦锡 孙晟 钟谟 严续 游梦言 殷崇义 李弘冀 李从嘉
后主朝
严续 游梦言 殷崇义
南汉
高祖朝
赵光裔 杨洞潜 李殷衡 倪曙 刘浚 赵损 王定保 王翻
殇帝朝
赵光裔 杨洞潜 刘浚 刘弘昌
中宗朝
刘浚 王翻 刘弘昌 刘弘杲 陈渥 黄琼芝 卢膺
后主朝
陈延寿 李托 钟允章 龚澄枢
闽
惠宗朝
王延禀 王继鹏 李敏
康宗朝
王延曦 叶翘 王倓
景宗朝
李敏 李真 王亚澄 杨沂丰 余廷英 李仁遇 李光准
福王朝
王继昌 潘承佑
楚
马賨 马存 高郁 吕师周 廖偃 姚彦章 许德勋
吴越
武肃王朝
钱元瓘 杜建徽
文穆王朝
杜建徽 曹仲达 沈嵩 皮光业 陆仁章 仰仁诠 许明 钱弘佐
忠献王朝
曹仲达 皮光业 仰仁诠 林鼎 郭师从 元德昭 吴程 钱弘倧
忠逊王朝
元德昭 吴程 钱弘俶
忠懿王朝
元德昭 钱弘亿 吴程 裴坚 吴延福 鲍修让 沈虎子 崔仁冀 钱惟浚
北宋
太祖朝
宰相六人 范质 王溥 魏仁浦 赵普 薛居正 沈义伦
太宗朝
宰相九人 赵普 薛居正 沈义伦 卢多逊 宋琪 李昉 吕蒙正 张齐贤 吕端
真宗朝
宰相十二人 吕蒙正 张齐贤 吕端 李沆 向敏中 毕士安 寇准 王旦 王钦若 丁谓 李迪 冯拯
仁宗朝
宰相二十三人 王钦若 丁谓 冯拯 王曾 李迪 张知白 张士逊 吕夷简 王随 陈尧佐 章得象 晏殊 杜衍 贾昌朝 陈执中 文彦博 宋庠 庞籍 梁适 刘沆 富弼 韩琦 曾公亮
英宗朝
宰相二人 韩琦 曾公亮
神宗朝
宰相九人 富弼 韩琦 曾公亮 陈旭 王安石 韩绛 吴充 王圭 蔡确
哲宗朝
宰相十二人 司马光 文彦博 王圭 蔡确 韩缜 吕公著 吕大防 范纯仁 刘挚 苏颂 章敦 苏辙
徽宗朝
宰相十二人 章敦 韩忠彦 曾布 蔡京 赵挺之 何执中 张商英 刘正夫 余深 王黼 李邦彦 白时中
钦宗朝
宰相八人 李邦彦 白时中 张邦昌 吴敏 徐处仁 唐恪 许将、欧阳珣。
南宋
高宗朝
宰相十五人 李纲 黄潜善 汪伯彦 朱胜非 吕颐浩 杜充 范宗尹 赵鼎 张浚 秦桧 万俟卨 沈该 汤思退 陈康伯 朱倬
孝宗朝
宰相十八人 张浚 汤思退 陈康伯 朱倬 史浩 洪适 叶颙 魏杞 蒋芾 陈俊卿 虞允文 梁克家 曾怀 叶衡 赵雄 王淮 周必大 留正
光宗朝
宰相四人 周必大 留正 葛邲 黄祖舜
宁宗朝
宰相九人 留正 赵汝愚 余端礼 京镗 谢深甫 陈自强 韩侂胄 钱象祖 史弥远
理宗朝
宰相十六人 史弥远 郑清之 乔行简 崔与之 李宗勉 史嵩之 范钟 杜范 游侣 赵葵 谢方叔 吴潜 董槐 程元凤 丁大全 贾似道
度宗朝
宰相五人 贾似道 程元凤 叶梦鼎 江万里 马廷鸾
恭帝朝
宰相七人 贾似道 王爚 章鉴 陈宜中 留梦炎 吴坚 文天祥
端宗朝
宰相四人 陈宜中 李庭芝 文天祥 黄镛
幼帝朝
宰相二人 文天祥 陆秀夫:负幼帝跳海的丞相
元朝
安童,崔斌,伯颜,桑哥,脱脱,哈麻,成遵,史天泽,阿合马,萧拜住,耶律楚材,铁木迭儿,燕铁木儿,铁木儿塔识
明朝
太祖朝
徐达 李善长 汪广洋 胡惟庸
此后便无丞相之称。
展开全部
不清楚楼主说的历代 宰相是什么意思?、
难道是说我们中国自从又朝代建立以来的所有宰相???
兄弟给你详细的写几个比较著名的宰相 希望对你有帮助
!
01.开创先例 相杰第一——中国第一宰相 管仲
02.才高齐天 谋深如海——秦朝名相 李斯(?—前208年)
03.功冠群臣 声施后世——西汉开国名相 萧何(?~前193)
04.奇谋善变 不下三杰——汉初名相 陈平(?~公元前178年)
05.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蜀汉名相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
06.道破天下事 一策定乾坤——初唐名相 房玄龄 (579—648)
唐朝初年名相。名乔,字玄龄,以字行。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父彦谦,隋司隶刺史。玄龄博览经史,工书善文,十八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先后担任秦王府记室、陕东道大行合考功郎中。他屡从秦王出征,参谋划策,典管书记。每平定一,别人争着求取珍玩,他却首先为秦王幕府收罗人才。他与谋臣猛将密相交结,使他们各尽死力。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谋士。秦王弟兄间争夺皇位,太子建成在高祖前谮毁他和如晦,遂同被斥出秦王府。
唐武德九年(626)他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李世民即位(即唐太宗李世民),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629)二月为尚书左仆射。十一年封梁国公。至十六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十七年,与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图形于凌烟阁。晋王李治为太子时,他任太子太傅。太宗征高丽时,他留守京师。二十二年病逝。
贞观前,他协助李世民经营四方,削平群雄,夺取皇位。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
贞观中,他辅佐太宗,总领百司,掌政务达二十年;参与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订,又曾与魏徵同修唐礼;调整政府机构,省并中央官员;善于用人,不求备取人,也不问贵贱,随材授任;恪守职责,不自居功。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社”。
07.瓦岗军师 千古诤臣——大唐名相 魏征 (580 - 643 )
魏征,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
高祖武德元年(618),李密失败后,魏征随其入关降唐,但久不见用。次年,魏征自请安抚河北,诏准后,乘驿驰至黎阳(今河南浚县),劝嵛李密的黎阳守将徐世绩归降唐朝。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征被俘。窦建德失败后,魏征又回到长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魏征看到太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多次劝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征问道:「何谓明君、暗君?」魏征回答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宫,不见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赵高,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县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太宗对这番话深表赞同。
贞观元年(837),魏征被升任尚书左丞。这时,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亲戚作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结果,查无证据,纯属诬告。但唐太宗仍派人转告魏征说:「今后要远避嫌疑,不要再惹出这样的麻烦。」魏征当即面奏说:「我听说君臣之间,相互协助,义同一体。如果不讲秉公办事,只讲远避嫌疑,那么国家兴亡,或未可知。」并请求太宗要使自己作良臣而不要作忠臣。太宗询问忠臣和良臣有何区别,魏征答道:「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是为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贞观二年(628),魏征被授秘书监,并参掌朝政。不久,长孙皇后听说一位姓郑的官员有一位年仅十六七岁的女儿,才貌出众,京城之内,绝无仅有。便告诉了太宗,请求将其纳入宫中,备为嫔妃。太宗便下诏将这一女子聘为妃子。魏征听说这位女子已经许配陆家,便立即入宫进谏:「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居住在宫室台榭之中,要想到百姓都有屋宇之安;吃着山珍海味,要想到百姓无饥寒之患;嫔妃满院,要想到百姓有室家之欢。现在郑民之女,早已许配陆家,陛下未加详细查问,便将她纳入宫中,如果传闻出去,难道是为民父母的道理吗?」太宗听后大惊,当即深表内疚,并决定收回成命。但房玄龄等人却认为郑氏许人之事,子虚乌有,坚持诏令有效。陆家也派人递上表章,声明以前虽有资财往来,并无订亲之事。这时、唐太宗半信半疑,又召来魏征询问。魏征直截了当地说:「陆家其所以否认此事,是害怕陛下以后藉此加害于他。其中缘故十分清楚。不足为怪。」太宗这才恍然大悟,便坚决地收回了诏令。
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停当,但却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征问及此事,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鸟藏在怀中。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子闷死在怀中。
贞观六年,群臣都请求太宗去泰山封禅。藉以炫耀功德和国家富强,只有魏征表示反对。唐太宗觉得奇怪,便向魏征问道:「你不主张进行封禅,是不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德行不尊、中国未安、四夷末服、年谷未丰、祥瑞末至吗?」魏征回答说:「陛下虽有以上六德,但自从隋末天下大乱以来,直到现在,户口并未恢复,仓库尚为空虚,而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沿途百姓承受不了。况且陛下封禅,必然万国咸集,远夷君长也要扈从。而如今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灌木丛生,万国使者和远夷君长看到中国如此虚弱,岂不产生轻视之心?如果赏赐不周,就不会满足这些远人的欲望;免除赋役,也远远不能报偿百姓的破费。如此仅图虚名而受实害的事,陛下为甚么要干呢?」不久,正逢中原数州暴发了洪水,封 禅之事从此停止。
贞观七年(633),魏征代王珪为侍中。同年底,中牟县丞皇甫德参向太宗上书说:「修建洛阳宫,劳弊百姓;收取地租,数量太多;妇女喜梳高髻,宫中所化。」太宗接书大怒,对宰相们说:「德参想让国家不役一人,不收地租,富人无发,才符合他的心意。」想治皇甫德参诽谤之罪。魏征谏道:「自古上书不偏激,不能触动人主之心。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善而从。请陛下想想这个道理。」最后还强调说:「陛下最近不爱听直言,虽勉强包涵,已不像从前那样豁达自然。」唐太宗觉得魏征说得入情入理,便转怒为喜,不但没有对皇甫德参治罪,还把他提升为监察御史。
贞观十年(636),魏征奉命主持编写的《隋书》、《周书》、《梁书》、《陕书》、《齐书》(时 称五代史)等,历时七年,至此完稿。其中《隋书》的序论、《梁书》、《陈书》和《齐书》的总论都是魏征所撰,时称良史。同年六月,魏征因患眼疾,请求解除侍中之职。唐太宗虽将其任为特进这一散职,但仍让其主管门下省事务,其俸禄、赏赐等一切待遇都与侍中完全相同。
太宗点头称是。
贞观十二年(638),魏征看到唐太宗逐渐怠惰,懒于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列举了唐太宗执政初到当前为政态度的十个变化。他还向太宗上了「十思」,即「见可欲则思知足,将兴缮则思知止,处高危则思谦降,临满盈则思挹损,遇逸乐则思撙节,在宴安则思后患,防拥蔽则思延纳,疾谗邪则思正己,行爵赏则思因喜而僭,施刑罚则思因怒而滥」。
贞观十六年(642),魏征染病卧床,唐太宗所遣探视的中使道路相望。魏征一生节俭,家无正寝,唐太宗立即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为魏征营构大屋。不久,魏征病逝家中。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08.断案神探 深谋远虑——盛唐名相 狄仁杰(630年-700年)
狄仁杰,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狄村人。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祖父狄孝绪,任贞观朝尚书左丞,父亲狄知逊,任夔州长史。唐朝武则天时期著名宰相。他执法刚正廉明, 执法不阿,以身护法,甚至敢于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立唐嗣。他很有知人之明,也常以举贤为意,凡举之臣,皆为唐朝中兴之臣。
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狄仁杰出任宁州(今甘肃宁县、正宁一带)刺史。当时宁州为各民族杂居之地,狄仁杰注意妥善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深得人心。
垂拱四年(688年),张光迅奏狄仁杰出言不逊被贬为复州(今湖北沔阳西南)刺史,入为洛州司马。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杰被任命为地官(户部)侍郎、同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平章事,开始了他短暂的第一次宰相生涯。
长寿元年(693年)正月,武承嗣勾结酷吏诬告狄仁杰等谋反,将他们逮捕下狱,被释后贬为彭泽令(今江西彭泽)。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十月,契丹攻陷冀州(今河北临漳)。为了稳定局势,武则天起用狄仁杰为与冀州相邻的魏州(今河北大名一带)刺史。
神功元年(697年)十月,狄仁杰被武则天招回朝中,官拜鸾台(门下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兼纳言,恢复了宰相职务,成为辅佐武则天掌握国家大权的左右手。
圣历元年(698年),狄仁杰以政治家的深谋远虑,劝说武则天顺应民心,还政于庐陵王李显。武则天听从了狄仁杰的意见,亲自迎接庐陵王李显回宫,立为皇嗣,唐朝得以维系。
圣历元年(698年)秋,突厥南下骚扰河北。武则天命太子为河北道元帅、狄仁杰为副元帅征讨突厥,很快恢复了河北的安定。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病故,朝野凄恸,武则天哭泣着说“朝堂空也”。赠文昌右丞,谥文惠。唐中宗继位,追赠司空。唐睿宗又封之为梁国公。
狄仁杰的一生在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武则天时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一生刚直不阿,政绩颇丰,尤其在武则天执政时,以不畏权势著称,直言力谏,成为一代名相。狄仁杰死后,武则天追赠其为文昌右相。中宗即位,赠为司空。睿宗时,追封为梁国公,故后世也称狄仁杰为“狄梁公”。
09.欲得天下好 莫如召寇老——北宋抗辽名相 寇准(961-1023)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今临渭区下吉镇)人。北宋真宗朝三任宰相,封为莱国公,谥号忠愍,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政治家。
寇准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中进士。他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为太宗重用,擢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铨,参决政事。太宗尝以魏征相比。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闰九月,辽萧太后、辽圣宗耶律隆绪率契丹军大举南侵攻宋。十一月主力进至澶州(今河南濮阳),直逼宋都开封,宋室朝野惊骇,参知政事王钦若提出南迁金陵。陈尧叟提出西南迁西南迁西川成都之议,时任宰相职的寇准,力主抵抗,排除众议,促请真宗亲征。宋真宗最后采纳了他建议,亲抵沩州北城督战。宋烟望皇帝御驾亲征,士气大振,奋勇战斗,射杀了辽烟统军使萧达览,获得全胜,保全了北宋王朝的奠严,谱写了中华民族反侵略史上的光辉篇章。可惜宋真宗畏敌,在军事胜利的情况下,执意求和,派曹利用与辽邦订立了每年输辽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双方以白沟河为界的和约,史称“澶渊之盟”。断送了胜利果实,然而寇准的历史功绩却载于中华民族史册。
1006年王钦若谮言寇准澶渊之役是以帝为“孤注一掷”,昏庸的真宗罢免了寇准虽两次复相,但仍被丁谓所谮,先贬为道州(今湖南道县)司马,后贬为雷州今广东海康)司户参军。
1023年,寇准死于雷州,有《寇忠愍公诗集》传世。
寇准为官清正廉洁,在广大中原人民群众中享誉崇高,甚至于连辽邦也深为敬佩。寇准在几十年的宦海生涯中,官位升到执掌国家大权的宰相,却没有为自已建造一所私宅府第。当时处士魏野赠诗说:“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即见他不贪不欲,怜惜民财的品质。这道诗传到契丹,契丹人景仰万分。寇准晚年被贬广东雷州。一次北使到宋都汴京,看着一个个执政大臣,问引路人:谁是‘无地起楼台’的宰相。“当时的朝庭官宦们都羞愧得面面相觑,无人回答。寇准廉洁清正的官德,在华夏官吏上树立了一个楷模,一千多年来受到人们的赞美。
10.熙宁变法 争议不休——北宋名相 王安石 (1021~1086)
宋代改革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称临川先生。庆历二年(1042)进士第四名及第。任地方官多年。王安石认为宋代社会贫困化的根源在于兼并。因此,在嘉佑三年(1058)上宋仁宗赵祯的万言书中,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封建士大夫也把致国太平的厚望寄托于王安石,期待他能早日登台执政。由于深得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进行变法。王安石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并认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发挥了他的这一见解。在改革中,他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虽然强调了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结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第一次罢相。次年复拜相。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于熙宁九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由于司马光等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王安石不久便郁然病逝。
王安石在哲学思想方面,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一些思想,是传统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洪范传》、《老子注》是他在这方面的主要著作,后者已经散佚。他的文章以论说见长,列于唐宋八大家。在诗歌方面,早年写了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有集本传世,一是《临川先生文集》本,一是《王文公文集》本,两本都掺有他人的著作。王安石曾封于舒、荆,死后又谥为文,故也称为王荆公或王文公。
11.辅佐天骄 北国卧龙——元代名相 耶律楚材(1190~1244)
元代著名政治家,三朝重臣。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契丹族。辽皇族子孙。世居金中都(今北京),博览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金宣宗时,任左右司员外郎。1215年降蒙古,随成吉思汗西征,占卜星象及行医。拖雷监国和窝阔台即位后,日益受重用。1218年耶律楚材随成吉思汗从军参政,官至中书令(宰相)。1231年,任掌汉文字的必赤长(汉人称中书令或中书侍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有利于中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耶律楚材身材高大,满面胡须,当时有“长髯人”之称。他勇略过人,正直廉洁,在朝廷内外威信很高。元朝的一些重要典章制度,大都出自耶律楚材之手。成吉思汗非常赏识耶律楚材的才华,他曾说过:“此人天赐我家,而后国君庶政当悉委之。”
曾助定君臣礼仪,奏立燕京等10路征收课税使,推行赋税制,阻止蒙古贵族改农田为牧场,建议把奴隶、农奴和驱口收为国家编户,反对大规模屠城和蒙古贵族横征暴敛。还奏置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平阳,编印儒学书籍,保护请用儒术举士。窝阔台汗死,乃马真皇后称制,渐被排挤。死后追封为广宁王,谥文正。耶律楚材死时,不但很多士大夫涕泣相吊,连蒙古族的一般老百姓都痛哭失声。根据耶律楚材的遗愿,他被安葬于燕京故里的瓮山(今日颐和园万寿山的前身)脚下。著有《湛然居士集》、《西游录》及《庚午元历》等。
12.帝王之师 救时宰相——明朝名相 张居正(1525-1582)
明朝名相,字叔大,号太岳,谥号“文忠”,生于江陵草市,死后遗体隆重葬在江陵城东门外,世人称他为“张江陵”。他在为官期间,大胆地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进行改革,使国家安定,经济发展,一时出现清明富强的景象。
张居正5岁入学,七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 中了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写了一篇非常漂亮的文章,只因湖广巡抚顾辚有意让张居正多磨练几年,才未中举。16岁中了举人,23岁经会试、殿试取中进士,并选为庶吉士,25岁升为翰林院 编修,43岁进入内阁,当了大学士,48岁当了宰相。那时,封建统治阶级昏庸腐化,军政败坏,财政破产,农民起义,此伏彼起,阶级矛 盾尖锐,危机严重。他为了巩固明王朝的统治,一方面,以“得盗即斩”的手段加强镇压 ,一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兵、使民“足食足衣”革新政治的措施。
(一)精简机构,裁汰冗员。当时行政机构雍肿,人浮于事。张居正把能合并的都合并了。 如天下钱谷在户部原分属13个司掌管,他把它作了必要的归并,实行了统收统支;对不尽 职或只拿钱又无事可干的官吏,尽行淘汰。据说,仅万历九年,即裁中央冗官419人;地 方冗官902人。在精简机 构时,还进一步划清了政府各部门的权限职责,严格官吏考核制度,加强了人事管理。这样一来,既减轻了朝廷支出,又鞭策着官吏们更好地工作,提高了行政效率。
(二)严肃法纪、信赏必罚。张居正认为“赏罚功罪,须至公至平,人心乃服,人心服,而后可责其用命。”因此,在他执政期间,凡是违法犯纪的人,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地方 豪强,一概绳之以法。徐阶曾任过首辅,也是推荐他入阁的人,但当徐阶的亲属对清丈全 国大地主隐瞒的庄田进 行破坏时,他也决不宽恕。黔国公沐朝弼累次犯法,因是功臣世家,别人感到难办,但他 仍然将沐朝弼逮捕治罪。他一面大刀阔斧地整肃吏治,一面带头不搞行贿受礼。比如被他 推荐用的辽东总兵李成梁,后来被封为宁远伯。李为了报答他的推荐之恩,曾派人给他送 去钱财。他严肃地对来 人说:“而主以百战得功勋,我受其金,是得罪高皇帝也。”坚决不受。因此,他主持颁 布的一切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三)蠲免积负,减轻人民负担。他对神宗说:“今尚有一事为民害者,带征税粮也。夫百 姓财力有限,一岁之入,仅足供一岁,不幸岁歉,目前尚不能办,岂复有余力更完累岁积 逋乎?有司避责,往往将今年所征,抵完旧逋,即今岁所欠,又为将来带征矣。”要求神 宗责令户部“核万历七 年以前积负,悉行蠲免”。神宗采纳了他的意见,免去了农民在万历七年以前积欠国家的 钱粮田赋。
(四)重视人才,知人善任。他曾上书神宗说:“今后用人,但问功能,不可拘资格。 他曾引用李成梁镇辽东,戚继光镇蓟门,使得“荒外詟服,边境坐拓。”他又用潘季驯黄 河,使得“堤工早完、转漕无患”。所以史书称他“善知人”。 在他执政的10年期间,“边境义安”、“太仓粟可支十年”、“太仆寺积金四百余” ,“一时政绩炳然”。 正当张居大力整顿吏治,实行政治革新的时候,御史刘台在神面前告了他一状,说他“专 擅威福、罔上行私,横黩无厌”。张居正知道了,对神宗说;“臣之所处者,危地也;言 者以为擅作威福,而臣之所行,正威福也。将巽顺以悦下耶?则负国;竭公以事上耶?则无以逃专擅之讥。”对 那些攻击他的人以迎头痛击。 万历五年,他的父亲去世。按照封建礼教,他应该回家“守制”。但他考虑到国事纷 繁、主上年幼,仍然“吉服视事”,没有回家守制。这又引起了一些人的攻击,说他“忘 亲贪位”。吏部尚书张翰甚至捶胸长叹道:“三纲沦矣!”但在他的坚决抵制和皇帝的支 持下, 这些攻击他的人,都一个个受到了撤职的处分。
1582年,张居正去世了,过去因攻击他而受到处分的人,一个个官复原职。中官张诚在神 宗面前说他与冯保“交结恣横”。并说他家“宝藏逾天府”。御史羊可立指责他构陷辽王 。辽妃又上书为辽王辩冤,并说辽府金宝以万计,全部入居正家。神宗被这些谗言迷惑了 ,遂公布他的罪状,下 令削去了他的官秩,剥夺了他的谥号,查抄了他的家产,几乎劈棺戮尸,他的长子张敬修 被捕人狱,其他亲属都被送到“烟瘴地面充军”。 抄家的结果,才知他的家产不及严嵩的二十分之一。到1621年熹宗朱由校即位,恢复 了张居正的官秩,重新予以葬祭。直到崇祯三年(1630年)礼部侍郎罗喻义等为他鸣冤,他 的冤案才逐步得到了纠正。他的子孙也官复原职。 张居正不仅热心于革新政治,还留下了一些内容丰富的政治论文和感情真挚的诗篇。 有《张文忠公全集》传世。
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步入仕途 锐意改革 整饬边防 改善蒙汉 创行考成 加强内阁
整顿吏治 伸张法纪 清丈田亩 一条鞭法 劳瘁国事 人亡政息
13.文胆武略 官场楷模——清代名相 曾国藩(1811~1872)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原名子城,派名传豫,清湘乡县荷叶塘(今双峰荷叶乡)人。23岁取秀才,入县学;24岁入岳麓书院,中举人;道光十八年(1838),殿试中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入翰林院,从倭仁等习程朱理学,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后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升礼部右侍郎、署兵部左侍郎。曾两次上疏,为清廷出“教诲、甄别、保举、超擢”之策,为朝延赏识。道光三十年,署工部左侍郎。咸丰元年(19851),署刑部右侍郎,咸丰二年,署史部左侍郎。是年四月,出任江西乡试正考官,忽报母丧,告假回家守孝。
其时,太平军从广西进军湖南,围长沙,克武昌,轻取沿江州县,江南大震,咸丰二年十二月,曾国藩奉命在湖南帮办团练以抗拒太平军。曾以罗泽南的乡勇为基础,“别树一帜,改弦更张”。创办以“忠义之气为主”的湘勇,将办团与办练分开,着重练勇,网罗罗泽南、彭玉麟等一批程朱理学信徒,以及同乡、同学、亲友为骨干将领, 知识分子为营官,招募身强力壮的农民为士兵,组成一支地主阶级武装。利用封建宗法关系作为维系湘勇的链条,士兵由营官招募。每营士兵只服人营官一人,整个湘勇只服从曾国藩一人,形成严格的封建隶属关系,较绿营兵战斗力强。他驻衡州,造战船,劝捐助饷,大事训练。
咸丰四年(1854),湘勇练成水陆两军17000多人,成为镇压太平军、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重要支柱。
曾国藩治学严谨,崇尚儒学,其学术思想以程朱理学为主体,把中国封建文化归纳为“义理、词章、经济、考据”四门学问,有独特见解,对当时和以后均有一定影响。他提出“早、扫、考、宝、书、蔬、鱼、猪”的“八字家训”,反映了曾“修身、齐家”的封建道学思想。所为古文,卓然成家。文秉桐城派之衣钵,为一时所宗。其家书、日记,人颇称道。其著述多收入《曾文正公全集》,计128卷;今辑有《曾国藩全集》。
难道是说我们中国自从又朝代建立以来的所有宰相???
兄弟给你详细的写几个比较著名的宰相 希望对你有帮助
!
01.开创先例 相杰第一——中国第一宰相 管仲
02.才高齐天 谋深如海——秦朝名相 李斯(?—前208年)
03.功冠群臣 声施后世——西汉开国名相 萧何(?~前193)
04.奇谋善变 不下三杰——汉初名相 陈平(?~公元前178年)
05.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蜀汉名相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
06.道破天下事 一策定乾坤——初唐名相 房玄龄 (579—648)
唐朝初年名相。名乔,字玄龄,以字行。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父彦谦,隋司隶刺史。玄龄博览经史,工书善文,十八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先后担任秦王府记室、陕东道大行合考功郎中。他屡从秦王出征,参谋划策,典管书记。每平定一,别人争着求取珍玩,他却首先为秦王幕府收罗人才。他与谋臣猛将密相交结,使他们各尽死力。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谋士。秦王弟兄间争夺皇位,太子建成在高祖前谮毁他和如晦,遂同被斥出秦王府。
唐武德九年(626)他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李世民即位(即唐太宗李世民),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629)二月为尚书左仆射。十一年封梁国公。至十六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十七年,与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图形于凌烟阁。晋王李治为太子时,他任太子太傅。太宗征高丽时,他留守京师。二十二年病逝。
贞观前,他协助李世民经营四方,削平群雄,夺取皇位。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
贞观中,他辅佐太宗,总领百司,掌政务达二十年;参与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订,又曾与魏徵同修唐礼;调整政府机构,省并中央官员;善于用人,不求备取人,也不问贵贱,随材授任;恪守职责,不自居功。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社”。
07.瓦岗军师 千古诤臣——大唐名相 魏征 (580 - 643 )
魏征,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
高祖武德元年(618),李密失败后,魏征随其入关降唐,但久不见用。次年,魏征自请安抚河北,诏准后,乘驿驰至黎阳(今河南浚县),劝嵛李密的黎阳守将徐世绩归降唐朝。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征被俘。窦建德失败后,魏征又回到长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魏征看到太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多次劝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征问道:「何谓明君、暗君?」魏征回答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宫,不见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赵高,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县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太宗对这番话深表赞同。
贞观元年(837),魏征被升任尚书左丞。这时,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亲戚作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结果,查无证据,纯属诬告。但唐太宗仍派人转告魏征说:「今后要远避嫌疑,不要再惹出这样的麻烦。」魏征当即面奏说:「我听说君臣之间,相互协助,义同一体。如果不讲秉公办事,只讲远避嫌疑,那么国家兴亡,或未可知。」并请求太宗要使自己作良臣而不要作忠臣。太宗询问忠臣和良臣有何区别,魏征答道:「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是为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贞观二年(628),魏征被授秘书监,并参掌朝政。不久,长孙皇后听说一位姓郑的官员有一位年仅十六七岁的女儿,才貌出众,京城之内,绝无仅有。便告诉了太宗,请求将其纳入宫中,备为嫔妃。太宗便下诏将这一女子聘为妃子。魏征听说这位女子已经许配陆家,便立即入宫进谏:「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居住在宫室台榭之中,要想到百姓都有屋宇之安;吃着山珍海味,要想到百姓无饥寒之患;嫔妃满院,要想到百姓有室家之欢。现在郑民之女,早已许配陆家,陛下未加详细查问,便将她纳入宫中,如果传闻出去,难道是为民父母的道理吗?」太宗听后大惊,当即深表内疚,并决定收回成命。但房玄龄等人却认为郑氏许人之事,子虚乌有,坚持诏令有效。陆家也派人递上表章,声明以前虽有资财往来,并无订亲之事。这时、唐太宗半信半疑,又召来魏征询问。魏征直截了当地说:「陆家其所以否认此事,是害怕陛下以后藉此加害于他。其中缘故十分清楚。不足为怪。」太宗这才恍然大悟,便坚决地收回了诏令。
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停当,但却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征问及此事,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鸟藏在怀中。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子闷死在怀中。
贞观六年,群臣都请求太宗去泰山封禅。藉以炫耀功德和国家富强,只有魏征表示反对。唐太宗觉得奇怪,便向魏征问道:「你不主张进行封禅,是不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德行不尊、中国未安、四夷末服、年谷未丰、祥瑞末至吗?」魏征回答说:「陛下虽有以上六德,但自从隋末天下大乱以来,直到现在,户口并未恢复,仓库尚为空虚,而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沿途百姓承受不了。况且陛下封禅,必然万国咸集,远夷君长也要扈从。而如今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灌木丛生,万国使者和远夷君长看到中国如此虚弱,岂不产生轻视之心?如果赏赐不周,就不会满足这些远人的欲望;免除赋役,也远远不能报偿百姓的破费。如此仅图虚名而受实害的事,陛下为甚么要干呢?」不久,正逢中原数州暴发了洪水,封 禅之事从此停止。
贞观七年(633),魏征代王珪为侍中。同年底,中牟县丞皇甫德参向太宗上书说:「修建洛阳宫,劳弊百姓;收取地租,数量太多;妇女喜梳高髻,宫中所化。」太宗接书大怒,对宰相们说:「德参想让国家不役一人,不收地租,富人无发,才符合他的心意。」想治皇甫德参诽谤之罪。魏征谏道:「自古上书不偏激,不能触动人主之心。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善而从。请陛下想想这个道理。」最后还强调说:「陛下最近不爱听直言,虽勉强包涵,已不像从前那样豁达自然。」唐太宗觉得魏征说得入情入理,便转怒为喜,不但没有对皇甫德参治罪,还把他提升为监察御史。
贞观十年(636),魏征奉命主持编写的《隋书》、《周书》、《梁书》、《陕书》、《齐书》(时 称五代史)等,历时七年,至此完稿。其中《隋书》的序论、《梁书》、《陈书》和《齐书》的总论都是魏征所撰,时称良史。同年六月,魏征因患眼疾,请求解除侍中之职。唐太宗虽将其任为特进这一散职,但仍让其主管门下省事务,其俸禄、赏赐等一切待遇都与侍中完全相同。
太宗点头称是。
贞观十二年(638),魏征看到唐太宗逐渐怠惰,懒于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列举了唐太宗执政初到当前为政态度的十个变化。他还向太宗上了「十思」,即「见可欲则思知足,将兴缮则思知止,处高危则思谦降,临满盈则思挹损,遇逸乐则思撙节,在宴安则思后患,防拥蔽则思延纳,疾谗邪则思正己,行爵赏则思因喜而僭,施刑罚则思因怒而滥」。
贞观十六年(642),魏征染病卧床,唐太宗所遣探视的中使道路相望。魏征一生节俭,家无正寝,唐太宗立即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为魏征营构大屋。不久,魏征病逝家中。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08.断案神探 深谋远虑——盛唐名相 狄仁杰(630年-700年)
狄仁杰,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狄村人。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祖父狄孝绪,任贞观朝尚书左丞,父亲狄知逊,任夔州长史。唐朝武则天时期著名宰相。他执法刚正廉明, 执法不阿,以身护法,甚至敢于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立唐嗣。他很有知人之明,也常以举贤为意,凡举之臣,皆为唐朝中兴之臣。
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狄仁杰出任宁州(今甘肃宁县、正宁一带)刺史。当时宁州为各民族杂居之地,狄仁杰注意妥善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深得人心。
垂拱四年(688年),张光迅奏狄仁杰出言不逊被贬为复州(今湖北沔阳西南)刺史,入为洛州司马。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杰被任命为地官(户部)侍郎、同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平章事,开始了他短暂的第一次宰相生涯。
长寿元年(693年)正月,武承嗣勾结酷吏诬告狄仁杰等谋反,将他们逮捕下狱,被释后贬为彭泽令(今江西彭泽)。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十月,契丹攻陷冀州(今河北临漳)。为了稳定局势,武则天起用狄仁杰为与冀州相邻的魏州(今河北大名一带)刺史。
神功元年(697年)十月,狄仁杰被武则天招回朝中,官拜鸾台(门下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兼纳言,恢复了宰相职务,成为辅佐武则天掌握国家大权的左右手。
圣历元年(698年),狄仁杰以政治家的深谋远虑,劝说武则天顺应民心,还政于庐陵王李显。武则天听从了狄仁杰的意见,亲自迎接庐陵王李显回宫,立为皇嗣,唐朝得以维系。
圣历元年(698年)秋,突厥南下骚扰河北。武则天命太子为河北道元帅、狄仁杰为副元帅征讨突厥,很快恢复了河北的安定。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病故,朝野凄恸,武则天哭泣着说“朝堂空也”。赠文昌右丞,谥文惠。唐中宗继位,追赠司空。唐睿宗又封之为梁国公。
狄仁杰的一生在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武则天时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一生刚直不阿,政绩颇丰,尤其在武则天执政时,以不畏权势著称,直言力谏,成为一代名相。狄仁杰死后,武则天追赠其为文昌右相。中宗即位,赠为司空。睿宗时,追封为梁国公,故后世也称狄仁杰为“狄梁公”。
09.欲得天下好 莫如召寇老——北宋抗辽名相 寇准(961-1023)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今临渭区下吉镇)人。北宋真宗朝三任宰相,封为莱国公,谥号忠愍,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政治家。
寇准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中进士。他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为太宗重用,擢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铨,参决政事。太宗尝以魏征相比。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闰九月,辽萧太后、辽圣宗耶律隆绪率契丹军大举南侵攻宋。十一月主力进至澶州(今河南濮阳),直逼宋都开封,宋室朝野惊骇,参知政事王钦若提出南迁金陵。陈尧叟提出西南迁西南迁西川成都之议,时任宰相职的寇准,力主抵抗,排除众议,促请真宗亲征。宋真宗最后采纳了他建议,亲抵沩州北城督战。宋烟望皇帝御驾亲征,士气大振,奋勇战斗,射杀了辽烟统军使萧达览,获得全胜,保全了北宋王朝的奠严,谱写了中华民族反侵略史上的光辉篇章。可惜宋真宗畏敌,在军事胜利的情况下,执意求和,派曹利用与辽邦订立了每年输辽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双方以白沟河为界的和约,史称“澶渊之盟”。断送了胜利果实,然而寇准的历史功绩却载于中华民族史册。
1006年王钦若谮言寇准澶渊之役是以帝为“孤注一掷”,昏庸的真宗罢免了寇准虽两次复相,但仍被丁谓所谮,先贬为道州(今湖南道县)司马,后贬为雷州今广东海康)司户参军。
1023年,寇准死于雷州,有《寇忠愍公诗集》传世。
寇准为官清正廉洁,在广大中原人民群众中享誉崇高,甚至于连辽邦也深为敬佩。寇准在几十年的宦海生涯中,官位升到执掌国家大权的宰相,却没有为自已建造一所私宅府第。当时处士魏野赠诗说:“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即见他不贪不欲,怜惜民财的品质。这道诗传到契丹,契丹人景仰万分。寇准晚年被贬广东雷州。一次北使到宋都汴京,看着一个个执政大臣,问引路人:谁是‘无地起楼台’的宰相。“当时的朝庭官宦们都羞愧得面面相觑,无人回答。寇准廉洁清正的官德,在华夏官吏上树立了一个楷模,一千多年来受到人们的赞美。
10.熙宁变法 争议不休——北宋名相 王安石 (1021~1086)
宋代改革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称临川先生。庆历二年(1042)进士第四名及第。任地方官多年。王安石认为宋代社会贫困化的根源在于兼并。因此,在嘉佑三年(1058)上宋仁宗赵祯的万言书中,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封建士大夫也把致国太平的厚望寄托于王安石,期待他能早日登台执政。由于深得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进行变法。王安石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并认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发挥了他的这一见解。在改革中,他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虽然强调了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结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第一次罢相。次年复拜相。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于熙宁九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由于司马光等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王安石不久便郁然病逝。
王安石在哲学思想方面,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一些思想,是传统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洪范传》、《老子注》是他在这方面的主要著作,后者已经散佚。他的文章以论说见长,列于唐宋八大家。在诗歌方面,早年写了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有集本传世,一是《临川先生文集》本,一是《王文公文集》本,两本都掺有他人的著作。王安石曾封于舒、荆,死后又谥为文,故也称为王荆公或王文公。
11.辅佐天骄 北国卧龙——元代名相 耶律楚材(1190~1244)
元代著名政治家,三朝重臣。字晋卿,号湛然居士。契丹族。辽皇族子孙。世居金中都(今北京),博览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金宣宗时,任左右司员外郎。1215年降蒙古,随成吉思汗西征,占卜星象及行医。拖雷监国和窝阔台即位后,日益受重用。1218年耶律楚材随成吉思汗从军参政,官至中书令(宰相)。1231年,任掌汉文字的必赤长(汉人称中书令或中书侍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有利于中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耶律楚材身材高大,满面胡须,当时有“长髯人”之称。他勇略过人,正直廉洁,在朝廷内外威信很高。元朝的一些重要典章制度,大都出自耶律楚材之手。成吉思汗非常赏识耶律楚材的才华,他曾说过:“此人天赐我家,而后国君庶政当悉委之。”
曾助定君臣礼仪,奏立燕京等10路征收课税使,推行赋税制,阻止蒙古贵族改农田为牧场,建议把奴隶、农奴和驱口收为国家编户,反对大规模屠城和蒙古贵族横征暴敛。还奏置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平阳,编印儒学书籍,保护请用儒术举士。窝阔台汗死,乃马真皇后称制,渐被排挤。死后追封为广宁王,谥文正。耶律楚材死时,不但很多士大夫涕泣相吊,连蒙古族的一般老百姓都痛哭失声。根据耶律楚材的遗愿,他被安葬于燕京故里的瓮山(今日颐和园万寿山的前身)脚下。著有《湛然居士集》、《西游录》及《庚午元历》等。
12.帝王之师 救时宰相——明朝名相 张居正(1525-1582)
明朝名相,字叔大,号太岳,谥号“文忠”,生于江陵草市,死后遗体隆重葬在江陵城东门外,世人称他为“张江陵”。他在为官期间,大胆地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进行改革,使国家安定,经济发展,一时出现清明富强的景象。
张居正5岁入学,七岁能通六经大义,12岁考 中了秀才,13岁时就参加了乡试,写了一篇非常漂亮的文章,只因湖广巡抚顾辚有意让张居正多磨练几年,才未中举。16岁中了举人,23岁经会试、殿试取中进士,并选为庶吉士,25岁升为翰林院 编修,43岁进入内阁,当了大学士,48岁当了宰相。那时,封建统治阶级昏庸腐化,军政败坏,财政破产,农民起义,此伏彼起,阶级矛 盾尖锐,危机严重。他为了巩固明王朝的统治,一方面,以“得盗即斩”的手段加强镇压 ,一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兵、使民“足食足衣”革新政治的措施。
(一)精简机构,裁汰冗员。当时行政机构雍肿,人浮于事。张居正把能合并的都合并了。 如天下钱谷在户部原分属13个司掌管,他把它作了必要的归并,实行了统收统支;对不尽 职或只拿钱又无事可干的官吏,尽行淘汰。据说,仅万历九年,即裁中央冗官419人;地 方冗官902人。在精简机 构时,还进一步划清了政府各部门的权限职责,严格官吏考核制度,加强了人事管理。这样一来,既减轻了朝廷支出,又鞭策着官吏们更好地工作,提高了行政效率。
(二)严肃法纪、信赏必罚。张居正认为“赏罚功罪,须至公至平,人心乃服,人心服,而后可责其用命。”因此,在他执政期间,凡是违法犯纪的人,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地方 豪强,一概绳之以法。徐阶曾任过首辅,也是推荐他入阁的人,但当徐阶的亲属对清丈全 国大地主隐瞒的庄田进 行破坏时,他也决不宽恕。黔国公沐朝弼累次犯法,因是功臣世家,别人感到难办,但他 仍然将沐朝弼逮捕治罪。他一面大刀阔斧地整肃吏治,一面带头不搞行贿受礼。比如被他 推荐用的辽东总兵李成梁,后来被封为宁远伯。李为了报答他的推荐之恩,曾派人给他送 去钱财。他严肃地对来 人说:“而主以百战得功勋,我受其金,是得罪高皇帝也。”坚决不受。因此,他主持颁 布的一切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三)蠲免积负,减轻人民负担。他对神宗说:“今尚有一事为民害者,带征税粮也。夫百 姓财力有限,一岁之入,仅足供一岁,不幸岁歉,目前尚不能办,岂复有余力更完累岁积 逋乎?有司避责,往往将今年所征,抵完旧逋,即今岁所欠,又为将来带征矣。”要求神 宗责令户部“核万历七 年以前积负,悉行蠲免”。神宗采纳了他的意见,免去了农民在万历七年以前积欠国家的 钱粮田赋。
(四)重视人才,知人善任。他曾上书神宗说:“今后用人,但问功能,不可拘资格。 他曾引用李成梁镇辽东,戚继光镇蓟门,使得“荒外詟服,边境坐拓。”他又用潘季驯黄 河,使得“堤工早完、转漕无患”。所以史书称他“善知人”。 在他执政的10年期间,“边境义安”、“太仓粟可支十年”、“太仆寺积金四百余” ,“一时政绩炳然”。 正当张居大力整顿吏治,实行政治革新的时候,御史刘台在神面前告了他一状,说他“专 擅威福、罔上行私,横黩无厌”。张居正知道了,对神宗说;“臣之所处者,危地也;言 者以为擅作威福,而臣之所行,正威福也。将巽顺以悦下耶?则负国;竭公以事上耶?则无以逃专擅之讥。”对 那些攻击他的人以迎头痛击。 万历五年,他的父亲去世。按照封建礼教,他应该回家“守制”。但他考虑到国事纷 繁、主上年幼,仍然“吉服视事”,没有回家守制。这又引起了一些人的攻击,说他“忘 亲贪位”。吏部尚书张翰甚至捶胸长叹道:“三纲沦矣!”但在他的坚决抵制和皇帝的支 持下, 这些攻击他的人,都一个个受到了撤职的处分。
1582年,张居正去世了,过去因攻击他而受到处分的人,一个个官复原职。中官张诚在神 宗面前说他与冯保“交结恣横”。并说他家“宝藏逾天府”。御史羊可立指责他构陷辽王 。辽妃又上书为辽王辩冤,并说辽府金宝以万计,全部入居正家。神宗被这些谗言迷惑了 ,遂公布他的罪状,下 令削去了他的官秩,剥夺了他的谥号,查抄了他的家产,几乎劈棺戮尸,他的长子张敬修 被捕人狱,其他亲属都被送到“烟瘴地面充军”。 抄家的结果,才知他的家产不及严嵩的二十分之一。到1621年熹宗朱由校即位,恢复 了张居正的官秩,重新予以葬祭。直到崇祯三年(1630年)礼部侍郎罗喻义等为他鸣冤,他 的冤案才逐步得到了纠正。他的子孙也官复原职。 张居正不仅热心于革新政治,还留下了一些内容丰富的政治论文和感情真挚的诗篇。 有《张文忠公全集》传世。
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步入仕途 锐意改革 整饬边防 改善蒙汉 创行考成 加强内阁
整顿吏治 伸张法纪 清丈田亩 一条鞭法 劳瘁国事 人亡政息
13.文胆武略 官场楷模——清代名相 曾国藩(1811~1872)
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原名子城,派名传豫,清湘乡县荷叶塘(今双峰荷叶乡)人。23岁取秀才,入县学;24岁入岳麓书院,中举人;道光十八年(1838),殿试中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入翰林院,从倭仁等习程朱理学,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后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升礼部右侍郎、署兵部左侍郎。曾两次上疏,为清廷出“教诲、甄别、保举、超擢”之策,为朝延赏识。道光三十年,署工部左侍郎。咸丰元年(19851),署刑部右侍郎,咸丰二年,署史部左侍郎。是年四月,出任江西乡试正考官,忽报母丧,告假回家守孝。
其时,太平军从广西进军湖南,围长沙,克武昌,轻取沿江州县,江南大震,咸丰二年十二月,曾国藩奉命在湖南帮办团练以抗拒太平军。曾以罗泽南的乡勇为基础,“别树一帜,改弦更张”。创办以“忠义之气为主”的湘勇,将办团与办练分开,着重练勇,网罗罗泽南、彭玉麟等一批程朱理学信徒,以及同乡、同学、亲友为骨干将领, 知识分子为营官,招募身强力壮的农民为士兵,组成一支地主阶级武装。利用封建宗法关系作为维系湘勇的链条,士兵由营官招募。每营士兵只服人营官一人,整个湘勇只服从曾国藩一人,形成严格的封建隶属关系,较绿营兵战斗力强。他驻衡州,造战船,劝捐助饷,大事训练。
咸丰四年(1854),湘勇练成水陆两军17000多人,成为镇压太平军、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重要支柱。
曾国藩治学严谨,崇尚儒学,其学术思想以程朱理学为主体,把中国封建文化归纳为“义理、词章、经济、考据”四门学问,有独特见解,对当时和以后均有一定影响。他提出“早、扫、考、宝、书、蔬、鱼、猪”的“八字家训”,反映了曾“修身、齐家”的封建道学思想。所为古文,卓然成家。文秉桐城派之衣钵,为一时所宗。其家书、日记,人颇称道。其著述多收入《曾文正公全集》,计128卷;今辑有《曾国藩全集》。
参考资料: 历史帝国论坛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有一本书是记载历代宰相的,叫《历代宰相传》网上有,建议查一查。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