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朝代春节叫法,就是每个朝代都怎么称呼春节?
现在过的农历正月初一“春节”这一概念,古代是没有的,是民国政府创造的。“春节”这一概念是在民国时期逐渐被提起。
民国时期,公历被引进,而农历成为了进行农事的标准。1914年民国政府在内务部呈文中提到“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故,春节这一说法才逐渐流传开来。
辛亥革命后,1912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采用公历,但用“民国”纪年,1月1日为公历岁首;1914年起把夏历正月初一(即农历正月初一)作“春节”,视为农历年的开始,即为岁首。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采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夏历正月初一仍称“春节”。
扩展资料
春节的意义
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传承着中国的5000年传统文化,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期间,全国各地举行各式各样的庆祝春节活动,它集中体现了中国的哲学思想与传统文化内涵,团圆和谐、辞旧迎新、传承孝道是春节的主要内涵,春节是中华民族团圆的节日。
春节代表着快快乐乐,和谐相处,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只有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才能有幸福的生活,有和谐之美好。辞旧迎新,总结过去一年,总结,新的一年在春节的欢乐中开始了,每年的春节我们都会祭祀祖先,是传统孝道的一种延伸,宣扬了孝道文化。
有中华儿女的地方,就有春节,举目五洲四海,春节热闹了中国,春节正走向世界,春节是集中展现传统文化的节日,过春节是对和平、友谊和亲情的检阅和激励,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福与祈祷。
春节不但深入中国人心,还深入外国人心,在一些有中国人的国家与地区,外国人也同中国人一起过春节,东西方文化互相吸收文化精华,取长补短,春节已经逐渐走向世界,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意义非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节
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 油画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历。汉武帝刘彻感到历纪太乱,就命令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春节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在先秦时叫“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到了两汉时期,又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首”、 “岁朝”等;到了唐宋元明,则称为“元旦”、“元 ”、“岁日”、“新正”、“新元”等;而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废除旧历改用阳历(即公历),用民国纪年。并决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民国元年1月1日。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称元旦。但民间仍按传统沿用旧历即夏历,仍在当年2月18日(壬子年正月初一)过传统新年,其他传统节日也照旧。有鉴于此,1913年(民国二年)7月,由当时北京政府任内务总长向大总统袁世凯呈上一份四时节假的报告,称:“我国旧俗,每年四时令节,即应明文规定,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都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假一日。”但袁世凯只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次年(1914年)起开始施行。自此夏历岁首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
熬年守岁
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名称繁杂的时代
先秦时期,人们对春节的叫法不多,见于史料记载的有“上日”、“元日”、“改岁”、“献岁”几种。到了后世,除了“元日”的称呼外,其他几种叫法很少再被采用。
汉代人对春节的叫法花样相对多了一些,有“三朝”、“三始”、“岁旦”、“正日”、“正旦”、“正月”等,但也没有一个统一的称呼。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个语言上讲究辞藻的时代,文人们新创了一些形形色色的词来指称春节。此时期人们用来指代春节的词有“元辰”、“元正”、“元首”、“岁朝”、“屡端”、“三元”、“三正”等。后世最为流行的“元旦”和“新年”之名也是这一时期创造出来的,但在当时这两个新名词还没怎么引起人们的兴趣,所以很少有人使用他们。那时人们比较喜欢使用的是“元日”、“正旦”和“正朝”几个词。
“元日” 风行天下的时代
唐宋元明时代是“元日”作为春节名称独领风骚,风行天下的时代。在此时期多数有关春节的诗歌中,都用“元日”作为春节的代称。如唐朝张说《元朝》诗中的“元日今岁乐,不谢往年春”,宋朝戴复古《岁旦族党会拜》诗中的“衣冠拜元日,樽俎对芳辰”等。除此之外,一些新的名称也被一些文人采用,如“元朔”、“岁日”、“新正”、“新元”等。一些古已有之的名称也还在继续使用,如“正日”、“正朝”、“正旦”、“岁旦”、“元旦”等。但在使用的广度上这些名称都只能瞠乎“元日”之后。我们今天常把春节称为“年”,这一意义上的“年”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但当时“年”也用得很少。
“元旦”独占鳌头的时代
明代唱主角的虽然还是“元日”,但“元旦”之名已有咄咄逼人之势。到了清代,“元旦”取代“元日”,成为人们对春节名称的普遍称呼。《古今图书集成》是中国现存卷帙最多、体例最完备的类书,成书于清康熙年间。在这部书的“历象汇编`岁功典”篇中,就以“元旦”为名专列类目。可见,“元旦”作为春节的专用名词在当时已为人们所普遍接受。虽然在此时期,一些地方仍然使用“元日”一词,但它和“元旦”还有所区别,因为“元日”只是指新年的第一天,而“元旦”并不是仅仅指正月初一这一天,而是包括过年的好几天。据清代《天津府志》记载,元旦期间,天津老百姓有吃饺子、除夕晚上起夜贺岁、祭祀祖先,亲友之间互相拜年的习俗。而在“元日”这一天,老百姓们有根据天气阴晴预卜来年丰歉的习俗。天气晴朗预示着来年有大丰收,天气不好则象征着收成不好。
“春节”一统天下的时代
“春节”一词最早见于东汉文献,但那时的“春节”是指立春,而非正月初一,与我们今天所说的春节相去甚远。时至清代,有些地方开始将夏历的新年年节称为“春节”。然而当时这一名称鲜为人知,没有多少社会影响。
“春节”作为新年年节的大名为国人普遍所知,是民国成立以后的事情。1912年1月2日,孙中山通电各省,宣告“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正月元旦。”为了区分农、阳两节,就将农历正月初一改名为“春节”。于是旧历的元旦被改称为“春节”。民国政府既然废除了旧历,从维护政府权威的立场出发,也就不希望人们再过旧历的节日。可是,由于旧中国处于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民国政府的统治力是非常有限的。而传统节日又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想用一纸公告将其废除是不可能的。所以民国政府的规定只对它的官府有约束力,对人们的普通生活则没有太大影响,百姓们仍旧过着他们的“元旦”。如《蓟县志》记载“近来改用阳历,各机关于一月一号照例举行团拜。城镇乡村住户,一般民众,仍于旧历元旦贺年,积习难返,此见一斑。”政府规定的“春节”之名始终未能流行开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切制度重新建立,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纪元也成为政府首先关注的重大问题,在1949年9月27日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决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紧接着又在1949年12月23日召开的政务院第十二次政务会议上通过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规定了“新年”(公历元旦),“春节”、“劳动节”、“国庆纪念日”等法定节假日及其放假日期。从此“春节”一名才却取代了流行三百多年的“元旦”,沿用至今,“元旦”则成了公历新年的节日名。
春节名称的历史演变从侧面反映了这一节日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折射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