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个初一地理问题求解,急急急!
1.以汶川地震为例,分析地震产生的原因。2.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分别以平面建筑和高层建筑分析)每条不少于40字。3.作为中学生,上学放学时,该怎样躲避交通事故?...
1.以汶川地震为例,分析地震产生的原因。
2.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分别以平面建筑和高层建筑分析)每条不少于40字。
3.作为中学生,上学放学时,该怎样躲避交通事故?(以自身为例分析,不少于60字)
PS:越少越好。 展开
2.地震来临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分别以平面建筑和高层建筑分析)每条不少于40字。
3.作为中学生,上学放学时,该怎样躲避交通事故?(以自身为例分析,不少于60字)
PS:越少越好。 展开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1、汶川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板块之间,这两个板块会同时不断向喜马拉雅山方向运动,运动过程中由于不断挤压、碰撞,就会形成地震。
2、在平面建筑中遇地震,我们应及时逃到室外空旷的地方;在高层建筑中遇地震,我们要躲到厕所里或桌子下,待震完之后迅速离开现场。
3、遵守交通法规,不坐黑车等。
2、在平面建筑中遇地震,我们应及时逃到室外空旷的地方;在高层建筑中遇地震,我们要躲到厕所里或桌子下,待震完之后迅速离开现场。
3、遵守交通法规,不坐黑车等。
展开全部
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导致地震。高原物质向东慢慢流动,在高原东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
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东逆冲运动。这次地震属于单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东迁移,致使余震向北东方向扩张。挤压型逆冲断层地震在主震之后,传播和释放过程比较慢,可能导致余震强度大,持续时间长。
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东逆冲运动。这次地震属于单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东迁移,致使余震向北东方向扩张。挤压型逆冲断层地震在主震之后,传播和释放过程比较慢,可能导致余震强度大,持续时间长。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1.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互相碰撞挤压而造成的震动
2.跑到空旷的地方或就地躲避
3.遵守交通规则
2.跑到空旷的地方或就地躲避
3.遵守交通规则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