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骆宾王骂武则天的那篇文章?? 5

据说,好象被称为古代最成功的骂人文章~~!... 据说,好象被称为古代最成功的骂人文章~~! 展开
 我来答
tsushima
2007-03-20 · TA获得超过336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54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12万
展开全部
为徐敬业讨武瞾檄
伪临朝武氏者,性非和顺,地实寒微。昔充太宗下陈,曾以更衣入侍。洎乎晚节,秽乱春宫。潜隐先帝私,阴图后房之嬖。入门见嫉,蛾眉不
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践元后於 翟,陷吾君於聚 。加以虺蜴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残害忠良。杀姊屠兄,弑君鸩母。神
人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君之爱子,幽在别宫;贼之宗盟,委以重任。鸣呼!霍子孟之不作,朱虚侯之已亡。
燕啄皇孙,知汉祚之将尽。龙 帝后,识夏庭之遽衰。

敬业皇唐旧臣,公侯 子。奉先帝之成业,荷本朝之厚恩。宋微子之兴悲,良有以也;袁君山之流涕,岂徒然哉!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
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以清妖孽。

南连百越,北尽叁河;铁骑成群,玉轴相接。海陵红粟,仓储之积靡穷;江浦黄旗,匡复之功何远!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
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鲍等或居汉地,或协周亲;或膺重寄於话言,或受顾命於宣室。言犹在耳,忠岂忘心。一坯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托?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
居,共立勤王之勋,无废大君之命,凡诸爵赏,同指山河。若其眷恋穷城,徘徊歧路,坐昧先几之兆,必贻后至之诛。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
谁家之天下!
折艳卉Gp
2007-03-20 · TA获得超过962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公元684年唐高宗去世后不久,武则天废掉了自己的儿子中宗,另立温顺的儿子李旦为帝,同时大开杀戒,清除李唐宗室元老,打算废唐自立。这年9月,开国元勋徐绩的孙子徐敬业在扬州起兵造反,发誓除掉武则天。徐绩曾被赐姓李。徐(李)敬业邀当时政治上不得志的江南才子骆宾王入幕僚。当年11月,徐敬业起义军与朝廷军队决战于扬州下阿溪,全军溃败。然而,骆宾王扬州兵败后的行踪竟成了千古未解之谜,史学界对此一直众说纷纭。

  关于骆宾王的墓冢,目前史学界普遍认可的有两处:一处在南通狼山东郊,一处在骆宾王的出生地——浙江义乌骆家塘。前者为真实墓葬,后者为衣冠冢。那么,骆宾王兵败后是如何逃到南通又客死在南通的呢?

  “讨武檄文”闻名天下,扬州兵败下落不明

  骆祥发是骆宾王的同宗后人,现为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知名教授,他一直倾力于对骆宾王的文史研究。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骆宾王在扬州追随徐敬业起兵造反这段历史娓娓道来。

  唐高宗时代,江南才子骆宾王的诗文已名闻遐迩,但志存高远的骆宾王在政治上却很不得志,因为他性格耿直,敢想敢说,因此受到官场的排挤,做小官几次被罢官。所以,徐敬业在扬州起兵时私下请他出谋划策,他马上就去了。面对武则天一手遮天的现状,骆宾王愤然提笔,写下了著名的《讨武曌檄》。这篇檄文堪与王勃的《滕王阁序》齐名,一时间传遍天下,“一檄贤于十万师”,使徐敬业几天内便召集了十万军队,竖起了“讨武”大旗。

  不料,当年11月,徐敬业起义军与朝廷军队决战于扬州下阿溪,全军溃败。当天晚上,骆宾王与徐敬业等人连夜奔逃,准备入海逃往高丽(今朝鲜)。不料“屋漏又逢连夜雨,船破偏遇打头风”,徐敬业的部下王那相竟然带头反叛,将徐敬业等25人杀掉,把人头献给了朝廷。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述了这个场景。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官方对骆宾王的下落,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说法,《旧唐书》和《资治通鉴》都说骆宾王被诛杀,而成书于北宋的《新唐书》却说骆宾王逃跑了,“不知所之”即下落不明。

  公元705年,“扬州事件”落幕,中宗复位。中宗下诏重新恢复徐敬业祖父李绩的坟墓。郗云卿是唐中宗复位后奉诏搜求骆宾王诗文的朝廷官员,他与骆宾王同时代,但比骆宾王稍晚。派郗云卿去搜求骆宾王诗文,表面上没有宣布为骆宾王“平反”,实际上这是一种“原宥”(宽恕)。

  郗运卿穿街走巷,去寻找当年“扬州事件”的参与者。他接触的许多人当中,很多都是与骆宾王同时代的,不少人都是目击者,甚至是亲历者,他意外得知“骆宾王并没有死,而是逃命他乡”的信息。因此,郗云卿在奉命所辑的《骆宾王文集》原序中,否定了官方称骆宾王“伏诛”的说法和当时流传的“投江水而死”的传闻,明确记载骆宾王“与敬业于广陵共谋起义,兵事既不捷,因故逃遁”。

  但在《旧唐书》、《资治通鉴》的记载中,为什么朝廷没有采用郗云卿的观点呢?骆祥发解释说,即使朝廷里面真的知道骆宾王没有被杀,但朝廷为了政治需要,也可能说骆宾王被杀,因为骆宾王当时的那篇檄文轰动天下,响应的人很多。说骆宾王已被杀掉了,可以消除政治影响。孟棨在他的《本事诗》中记载,当时民间流传骆宾王脱逃的说法,称当时王那相一共杀了25个人,将25颗人头带到洛阳去投降报功,王那相自己说骆宾王也在里面。但根据推测,这可能是王那相的一个伎俩。因为当时骆宾王影响那么大,骂武则天骂得那么厉害,如果说骆宾王的人头在里面,那功劳更大,得到的奖励就更多。

  逃往南通狼山,隐居“白水荡”可能性大

  据南通市史志办副处长、史学专家卢建汶介绍,关于骆宾王当时逃往南通一带的说法,已故南通籍著名史学家、曾任南通市博物馆副馆长的管劲丞先生生前作了大量权威性的考证,论证了骆宾王兵败后逃往当时还在江中的南通狼山,后隐居今吕四港一带的“白水荡”。

  根据管劲丞的考证,《新唐书》徐(李)敬业传中记载:徐敬业与骆宾王等几个人焚烧了文件,带上妻子儿女,从扬州逃出,直奔镇江,准备由长江入海,再逃往朝鲜,到了“海陵”地区的“遗山”,遇风受阻于长江中,部将王那相反叛,把他们25个人给杀了,人头运到洛阳,而骆宾王却不知逃到什么地方去了。唐朝时的“海陵”,泛指今泰州及其以东至沿海,包括今天的南通一带。而自扬州下游数百里沿江地带平坦无山,只有南通以狼山为首的五山连绵枕江,悬于江头海角,《新唐书》中记载的“遗山”,只能是狼山一带。而郗云卿在“扬州事件”二三十年后亲自寻访了多名当事人,也证实了骆宾王是逃命他乡。至于骆宾王当时脱险逃遁,断然不会向西逃,也不会向江南的家乡一带逃,因为后有追兵。所以往“多流民”的东部沿海一带逃跑完全在情理之中。当时南通沿江沿海一带还是一片草荡沙洲,小船易达,荒僻易藏,是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

  《通州直隶州志》也记载:骆宾王失败逃跑后藏匿的白水窝,就是今天的吕四场,追捕的人没找到他,他死在了海上。“白水窝”就是“白水荡”,“吕四场”在南通的东面,河港很多,芦苇蔓草丛生。

  那么,如果说骆宾王没有被杀,而是成功逃跑了,那么他的“后来如何”?清初的海门人李于涛所著《雪崖外集》中有一段记述:徐敬业起义扬州,讨伐武则天失败后,一时亲眷下属逃亡殆尽。他的儿子和骆宾王一起藏到“邗之白水荡”。很久以后,骆宾王死于“崇州”(今南通),徐敬业的儿子把骆宾王的衣冠埋了,并立墓碑,上写“唐骆某某之墓”。而李于涛正是徐敬业的35世孙。他还强调,这些事情自李唐后期在他的家谱中就一直记载着。据此,海门李氏系出自徐(李)绩。“邗之白水荡”即今吕四港一带,而在明末清初这里属海门县管辖。因此,骆宾王客死后,徐(李)敬业的后人为其安葬,也十分正常。直到明正德九年,骆墓才偶然被郊区村民挖土时发现。

  南通黄泥口惊现骆墓,清代迁至狼山脚下

  史学专家卢建汶经过多年的研究,也印证了管劲丞先生的考证。

  据明人邵潜《州乘资》记述:唐代骆宾王兵败逃命,流落到南通海上,后死于南通靠近扬州的偏僻地方。明正德九年,通州城东黄泥口农民曹某挖地时挖到一座坟,墓碑上写着“唐骆某某之墓”,开棺后见一人衣冠如新,曹惊讶不止,又把坟坑用土填上,但把墓碑拿回了家,被人发现后害怕,就把墓碑砸碎了。明人朱国桢在《涌幢小品》中也有类似的一段记载,说乡民曹某当时并不知道骆宾王的身世,才取碑石回家,与砖块等视之,准备留作盖房之用。

  黄泥口地处今南通城东北郊濠河边,至今仍为菜农场圃。另据记载,当时发现骆墓的消息传开后,很多人都跑到黄泥口去寻找骆宾王的墓。但不久,可能墓地那个地方水涨了上来,已经把它淹掉了,骆墓突然无影无踪。

  明末清初时,崇川(南通)人邵干听说当地有骆宾王墓,专门写了一组《谒骆宾王墓》诗,在当地甚至到骆宾王在浙江义乌的家乡,广泛征求和者。海门人李于涛就是看到邵干的诗,才公开自家的身世的。邵干在浙江义乌还了解到,骆宾王家乡人都说,骆宾王墓实在崇川(今南通),家乡人因追思莫措,故建骆衣冠冢,以志不朽。

  另据清乾隆年间《狼五山志》中记载,清乾隆十三年 1748 ,寓居通州、崇敬骆宾王的闽人刘名芳(号南庐)于黄泥口访得骆宾王墓,掘地见“唐骆”二字残石及枯骨,乃迁葬于狼山,与文天祥同僚金应将军墓毗邻而居。

  1933年,骆宾王四十世孙骆奉升在他所辑的《骆文忠公墓考》文集中,收录了从明朝一直到民国以来,历代探寻骆宾王墓迹的文章。其中大多数人认为,南通黄泥口发现的骆宾王墓可以和李于涛的家谱相互印证,应当是骆宾王的遗骨所在,而义乌上枫塘古墓则是骆氏子孙思慕祖德而营建的衣冠冢。

  直到今天,在狼山风景区内东侧山脚下,骆宾王墓仍静卧在茂密的花木丛中,每当游人前来凭吊骆墓时,无不为一代才子骆宾王之死而扼腕叹惜,也无不对骆宾王的生死之谜产生浓厚的兴趣。缪礼延

  《通州直隶州志》中的狼山地图中,有骆墓的标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何日梦醒
2007-03-22 · TA获得超过96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43万
展开全部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据说武则天看到这篇文章,非但没有生气,还大加赞赏.发出了"实有宰相之材,而非为朝廷所用"的慨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佼凝海3
2007-03-20 · TA获得超过227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66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86万
展开全部
骆宾王《讨武曌檄》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