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果常有缺粒的现象,这是由于什么引起的,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农业上给植物
展开全部
冬玉米秃顶缺粒的因素分析和预防措施
冬玉米是指热区冬季种植的玉米,在这一地区冬季种植玉米可充分利用热带、亚热带地区冬季丰富的光热资源、生物资源、耕地资源,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农产品生产,变一熟为多熟。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南方冬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形成了产量和质量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但是反季种植玉米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行不断实践、探索和研究。经过我们多年来对云南热区大面积的冬玉米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秃顶缺粒已成为影响冬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冬玉米秃顶缺粒的形成因素
(一)低温低温是造成冬玉米秃顶缺粒的主要因素。玉米生长的各个生育阶段都有其适宜的温度范围:穗分化期如果环境温度低于16℃则穗分化停止;开花至授粉期的温度低于18℃则开花授粉不良,雄花甚至不开放;乳熟期日平均气温低于20℃,灌浆速度减慢,低于16℃灌浆基本停止。而在云南热区冬玉米生育期正好处于一年的低温期,尤其是冬玉米抽雄开花期,又正处于温度最低的1月份,此期冬玉米对低温非常敏感,如果环境温度低于16℃,往往造成幼穗分化不良,花粉量减少,花粉败育,甚至形成畸形花粉粒,或者受精后子房在中途停止发育,或灌浆过程中胚乳生长停止,形成空瘪粒,同时也影响雌穗的发育。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只要在玉米大喇叭口至灌浆期出现过连续低温(16℃以下)的时数超过20h,秃顶缺粒就会显著增加。
(二)干旱云南热区冬春季正好处于一年中降雨最少的干旱季节,空气湿度低,蒸腾作用强。据统计:冬玉米随土壤湿度(50%~80%)的递增而出现秃尖和空瘪粒减少的规律,如果土壤湿度低于45%则出现秃尖和空瘪粒增加,产量严重下降。在花粉粒发育期间,特别是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如遇干旱缺水(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0%)就会出现部分花粉粒败育,花粉生活力减弱甚至丧失生活力。其次,开花抽丝期也是玉米的需水临界期,对水分特别敏感,如遇干旱缺水就会影响雌穗发育、延缓抽丝;或者花丝容易丧失生活力、寿命缩短,从而造成花粉粒萌发困难,或即使花粉粒萌发,如水分供应不足仍会导致花粉管到达子房的速度减慢,受精减少而结实率下降;同时也会造成雌雄穗抽出时间间隔拉长,花期不遇。
(三)强寒风在云南热区冬春季的气候极不稳定,造成冬玉米开花时间的不规则性。如果雄花刚开放授粉时遇到强寒风,很容易造成花粉粒随风飘散,且容易失去生活力,进而由于授粉不良造成秃顶缺粒。
(四)过度密植虽然冬玉米的最大特点是生长势弱、耐密植,但是不同品种、不同区域仍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密度范围。可是生产上往往是出现过度密植的现象,造成通风透光不良,且授粉时部分花粉难于落到柱头上,使有限的花粉不能充分利用,很容易造成秃顶缺粒。据我们调查:紧凑型玉米密度每亩在6300株以上时就出现秃顶缺粒增加的频率;如果密度每亩在6600株以上时,就严重出现秃顶缺粒,影响产量;如果密度在7000株以上时,就同时伴随出现严重秃顶、空瘪粒和空秆。
(五)病虫危害云南热区危害冬玉米造成秃顶缺粒的虫害主要是螟虫和蚜虫,尤其是雄穗和雌穗顶部很容易遭受螟虫和蚜虫危害,造成粉源不足和花丝受害,从而形成秃顶缺粒。
(六)品种的遗传特性玉米果穗上,各个小穗花着生部位和花丝伸长的速度、时间不同,花丝从苞叶中抽出的顺序也不同,顶部的花丝抽出苞叶最晚,如果顶部花丝从苞叶中抽出时间恰逢大田花粉量不足或散粉末期,很容易造成顶部花丝授粉不良的秃顶现象;有时由于部分花丝伸出时恰遇不良的环境条件而造成缺粒。如果是长苞叶品种,基部花丝伸出需要很长时间,或者花丝很难抽出苞叶,所以常常由于授粉不良而造成缺粒。
二、秃顶缺粒的预防措施
(一)选择适宜种植区域要尽量选择各种外界条件都能满足冬玉米生长发育的区域进行种植。
(二)因地制宜、选用良种、适时播种要选用早熟、抗病,株型紧凑,耐密植且短苞叶品种。一定要因地制宜确定科学播种期,确保冬玉米的整个生育期处于安全的温度范围内,尤其是要确保抽雄授粉期日均温度必须在16℃以上,即避开当地的最低温度期。
(三)合理密植、地膜覆盖冬玉米虽然耐密植,但是不能盲目过度密植,要确保通风透光良好,一定要实行宽窄行种植方式和套种、间作模式。冬玉米一定要采用地膜覆盖,以利于增温保湿。
(四)增施肥料、科学灌水冬玉米由于生长期间受低温的影响,对肥料的吸收能力相对较弱,特别是对磷、锌、钾肥的吸收仅为正常条件的2/3左右,因此要根据测土来配方施肥,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施好提苗肥和拔节肥,为了减少空瘪粒要特别重施穗肥。同时要施用硫酸锌,能有效增加子粒饱满度和减少秃顶。灌水要结合每次施肥进行,速灌速撤。
(五)人工辅助授粉冬玉米造成秃顶缺粒的主要原因是健康、正常、高活力的花粉粒总量不足,利用率低。因此,要把人工辅助授粉作为冬玉米减少秃顶缺粒和增加产量的一项必须技术措施,使有限的正常花粉得到充分的利用。
(六)病虫害防治一定要防治好玉米螟虫和蚜虫的危害,在大喇叭口期用3%的吠喃丹拌成毒砂施入心叶来防治玉米螟。抽雄前用氧化乐果1000倍液防治蚜虫,为顺利授粉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夏玉米秃尖缺粒为哪般?
今年河北磁县及周边县市种植的夏玉米,部分地块出现严重的果穗秃尖、缺粒现象,造成一定幅度的减产。这种现象在其他夏玉米种植地区也有发生。
农业科技人员通过下乡调查发现,一些品种果穗秃尖长度达3~5厘米,农户一般减产幅度在30%左右,有的甚至达到50%以上。经汇总分析,专家们认为7月份高温干旱、8月中旬连续阴雨、部分品种适应性差及田间管理不当是造成夏玉米出现秃尖缺粒现象的主要原因。
由于今年春季低温,小麦收获期推迟一周左右,夏玉米普遍在6月18~22日期间播种,比常年推迟播种6~7天。今年整个7月份一直处于高温少雨气候,7月底8月初夏玉米正处在孕穗期,是玉米一生中的肥水临界期。夏玉米抽雄期前4~10天遭遇了较严重干旱威胁,肥水供应不足,影响了雌穗小花发育,导致玉米在生理上抽雄和吐丝不协调,影响果穗正常结实。
今年夏玉米授粉期普遍在8月12~19日期间,一些穗大相对晚熟的玉米品种因抽雄吐丝迟,授粉后期遇上连续阴雨天气,导致雄穗花粉失去生命力,授粉受精不良造成秃尖缺粒。
跟据调查,今年出现果穗秃尖缺粒现象严重的主要是一些穗大、苞叶较长、生育期偏长的品种,而像郑单958这些果穗为中小穗的玉米品种由于雌穗抽丝快而集中,果穗很少出现秃尖缺粒现象;而一些大穗、苞叶较长的品种,由于本身果穗小花发育抽丝时间较长,受不良气候影响较大,容易产生秃尖缺粒现象。在同一果穗上,顶部小花发育最晚,花丝最后抽出,今年抽雄前遇到的干旱气候,使雌雄穗发育不协调,雌穗抽丝推迟,授粉后期又遇上连续阴雨天气,造成果穗顶部授粉受精不良,形成秃尖缺粒。
在调查中,农科人员还发现,今年夏季特殊的高温干旱天气持续时间较长,而一些农民仅玉米播种后浇了一次蒙头水,孕穗期尽管高温干旱,却心存侥幸靠天等雨,致使一些穗大苞叶长的晚熟品种受旱缺水缺肥,造成秃尖缺粒。
冬玉米是指热区冬季种植的玉米,在这一地区冬季种植玉米可充分利用热带、亚热带地区冬季丰富的光热资源、生物资源、耕地资源,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农产品生产,变一熟为多熟。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南方冬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已形成了产量和质量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但是反季种植玉米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行不断实践、探索和研究。经过我们多年来对云南热区大面积的冬玉米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秃顶缺粒已成为影响冬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冬玉米秃顶缺粒的形成因素
(一)低温低温是造成冬玉米秃顶缺粒的主要因素。玉米生长的各个生育阶段都有其适宜的温度范围:穗分化期如果环境温度低于16℃则穗分化停止;开花至授粉期的温度低于18℃则开花授粉不良,雄花甚至不开放;乳熟期日平均气温低于20℃,灌浆速度减慢,低于16℃灌浆基本停止。而在云南热区冬玉米生育期正好处于一年的低温期,尤其是冬玉米抽雄开花期,又正处于温度最低的1月份,此期冬玉米对低温非常敏感,如果环境温度低于16℃,往往造成幼穗分化不良,花粉量减少,花粉败育,甚至形成畸形花粉粒,或者受精后子房在中途停止发育,或灌浆过程中胚乳生长停止,形成空瘪粒,同时也影响雌穗的发育。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只要在玉米大喇叭口至灌浆期出现过连续低温(16℃以下)的时数超过20h,秃顶缺粒就会显著增加。
(二)干旱云南热区冬春季正好处于一年中降雨最少的干旱季节,空气湿度低,蒸腾作用强。据统计:冬玉米随土壤湿度(50%~80%)的递增而出现秃尖和空瘪粒减少的规律,如果土壤湿度低于45%则出现秃尖和空瘪粒增加,产量严重下降。在花粉粒发育期间,特别是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如遇干旱缺水(空气相对湿度低于60%)就会出现部分花粉粒败育,花粉生活力减弱甚至丧失生活力。其次,开花抽丝期也是玉米的需水临界期,对水分特别敏感,如遇干旱缺水就会影响雌穗发育、延缓抽丝;或者花丝容易丧失生活力、寿命缩短,从而造成花粉粒萌发困难,或即使花粉粒萌发,如水分供应不足仍会导致花粉管到达子房的速度减慢,受精减少而结实率下降;同时也会造成雌雄穗抽出时间间隔拉长,花期不遇。
(三)强寒风在云南热区冬春季的气候极不稳定,造成冬玉米开花时间的不规则性。如果雄花刚开放授粉时遇到强寒风,很容易造成花粉粒随风飘散,且容易失去生活力,进而由于授粉不良造成秃顶缺粒。
(四)过度密植虽然冬玉米的最大特点是生长势弱、耐密植,但是不同品种、不同区域仍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密度范围。可是生产上往往是出现过度密植的现象,造成通风透光不良,且授粉时部分花粉难于落到柱头上,使有限的花粉不能充分利用,很容易造成秃顶缺粒。据我们调查:紧凑型玉米密度每亩在6300株以上时就出现秃顶缺粒增加的频率;如果密度每亩在6600株以上时,就严重出现秃顶缺粒,影响产量;如果密度在7000株以上时,就同时伴随出现严重秃顶、空瘪粒和空秆。
(五)病虫危害云南热区危害冬玉米造成秃顶缺粒的虫害主要是螟虫和蚜虫,尤其是雄穗和雌穗顶部很容易遭受螟虫和蚜虫危害,造成粉源不足和花丝受害,从而形成秃顶缺粒。
(六)品种的遗传特性玉米果穗上,各个小穗花着生部位和花丝伸长的速度、时间不同,花丝从苞叶中抽出的顺序也不同,顶部的花丝抽出苞叶最晚,如果顶部花丝从苞叶中抽出时间恰逢大田花粉量不足或散粉末期,很容易造成顶部花丝授粉不良的秃顶现象;有时由于部分花丝伸出时恰遇不良的环境条件而造成缺粒。如果是长苞叶品种,基部花丝伸出需要很长时间,或者花丝很难抽出苞叶,所以常常由于授粉不良而造成缺粒。
二、秃顶缺粒的预防措施
(一)选择适宜种植区域要尽量选择各种外界条件都能满足冬玉米生长发育的区域进行种植。
(二)因地制宜、选用良种、适时播种要选用早熟、抗病,株型紧凑,耐密植且短苞叶品种。一定要因地制宜确定科学播种期,确保冬玉米的整个生育期处于安全的温度范围内,尤其是要确保抽雄授粉期日均温度必须在16℃以上,即避开当地的最低温度期。
(三)合理密植、地膜覆盖冬玉米虽然耐密植,但是不能盲目过度密植,要确保通风透光良好,一定要实行宽窄行种植方式和套种、间作模式。冬玉米一定要采用地膜覆盖,以利于增温保湿。
(四)增施肥料、科学灌水冬玉米由于生长期间受低温的影响,对肥料的吸收能力相对较弱,特别是对磷、锌、钾肥的吸收仅为正常条件的2/3左右,因此要根据测土来配方施肥,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施好提苗肥和拔节肥,为了减少空瘪粒要特别重施穗肥。同时要施用硫酸锌,能有效增加子粒饱满度和减少秃顶。灌水要结合每次施肥进行,速灌速撤。
(五)人工辅助授粉冬玉米造成秃顶缺粒的主要原因是健康、正常、高活力的花粉粒总量不足,利用率低。因此,要把人工辅助授粉作为冬玉米减少秃顶缺粒和增加产量的一项必须技术措施,使有限的正常花粉得到充分的利用。
(六)病虫害防治一定要防治好玉米螟虫和蚜虫的危害,在大喇叭口期用3%的吠喃丹拌成毒砂施入心叶来防治玉米螟。抽雄前用氧化乐果1000倍液防治蚜虫,为顺利授粉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夏玉米秃尖缺粒为哪般?
今年河北磁县及周边县市种植的夏玉米,部分地块出现严重的果穗秃尖、缺粒现象,造成一定幅度的减产。这种现象在其他夏玉米种植地区也有发生。
农业科技人员通过下乡调查发现,一些品种果穗秃尖长度达3~5厘米,农户一般减产幅度在30%左右,有的甚至达到50%以上。经汇总分析,专家们认为7月份高温干旱、8月中旬连续阴雨、部分品种适应性差及田间管理不当是造成夏玉米出现秃尖缺粒现象的主要原因。
由于今年春季低温,小麦收获期推迟一周左右,夏玉米普遍在6月18~22日期间播种,比常年推迟播种6~7天。今年整个7月份一直处于高温少雨气候,7月底8月初夏玉米正处在孕穗期,是玉米一生中的肥水临界期。夏玉米抽雄期前4~10天遭遇了较严重干旱威胁,肥水供应不足,影响了雌穗小花发育,导致玉米在生理上抽雄和吐丝不协调,影响果穗正常结实。
今年夏玉米授粉期普遍在8月12~19日期间,一些穗大相对晚熟的玉米品种因抽雄吐丝迟,授粉后期遇上连续阴雨天气,导致雄穗花粉失去生命力,授粉受精不良造成秃尖缺粒。
跟据调查,今年出现果穗秃尖缺粒现象严重的主要是一些穗大、苞叶较长、生育期偏长的品种,而像郑单958这些果穗为中小穗的玉米品种由于雌穗抽丝快而集中,果穗很少出现秃尖缺粒现象;而一些大穗、苞叶较长的品种,由于本身果穗小花发育抽丝时间较长,受不良气候影响较大,容易产生秃尖缺粒现象。在同一果穗上,顶部小花发育最晚,花丝最后抽出,今年抽雄前遇到的干旱气候,使雌雄穗发育不协调,雌穗抽丝推迟,授粉后期又遇上连续阴雨天气,造成果穗顶部授粉受精不良,形成秃尖缺粒。
在调查中,农科人员还发现,今年夏季特殊的高温干旱天气持续时间较长,而一些农民仅玉米播种后浇了一次蒙头水,孕穗期尽管高温干旱,却心存侥幸靠天等雨,致使一些穗大苞叶长的晚熟品种受旱缺水缺肥,造成秃尖缺粒。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