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咳嗽怎么办

 我来答
杜若谷
推荐于2017-09-07
知道答主
回答量:2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镇咳药常识及用药
  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呼吸道反射,是呼吸道受到刺激(如炎症、异物)后,发出冲动传入延髓咳嗽中枢引起的一种生理反射,可以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或异物,保护呼吸道的清洁和通畅,因此,咳嗽一般是一种有益的动作,有时亦见于健康人体。在一般情况下,对轻度而不频繁的咳嗽,只要将痰液或异物排出,就可以自然缓解,无须应用镇咳药。但是,对那些无痰而剧烈的干咳,或有痰而过于频繁的剧咳,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休息和睡眠,增加体力消耗,甚至促进病症的发展,产生其他并发症,此时弊大于利。所以,应该适当地应用镇咳药,以缓解咳嗽。
  咳嗽反射
  咳嗽反射弧包括四个环节:
  (1)呼吸道神经末梢感受器,包括机械感受器、化学感觉器和肺牵张感受器。
  (2)传入神经,为迷走神经纤维。
  (3)延髓咳嗽中枢,位于延髓背侧部,邻近呼吸中枢。
  (4)传出神经,包括迷走神经传出纤维、喉上神经和脑神经。它们协同完成咳嗽运动。
  咳嗽是清除异物和保护下呼吸道的反射性防御机制。咳嗽动作实质上是猛烈有力地吸气,接着声门关闭,相继肋间肌和膈使劲收缩,可建立大约有40千帕的肺内压力。而后声门突然开放,膈迅速用力收缩,使肺内气体高速度冲出呼吸道,将呼吸道黏膜上粘附的物质喷出,形成咳嗽和咳痰。如此复杂协调的动作是由刺激神经末梢感受器,经传入神经兴奋延髓的呼吸中枢,再由呼吸中枢发出冲动,经传出神经作用于肋间肌、膈和声门等而暴发咳嗽及咳痰。
  呼吸道黏膜上分布着机械感受器、化学感受器和肺牵张感受器,因而黏液、灰尘或异物的机械刺激,烟熏、毒气等的化学刺激,以及支气管痉挛引起肌张力增加,都可引起咳嗽。感受器冲动的传入咳嗽中枢和咳嗽中枢兴奋的传出主要通过迷走神经。由于迷走神经末梢除分布于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外,尚分布于胸膜、肺、内脏等处,所以除了胸部受刺激可引起咳嗽外,头、腹部病变亦可引起咳嗽。 上述咳嗽反射弧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改变或功能失常,都会使咳嗽发生障碍。
  镇咳药的作用
  咳嗽反射可持续数天至数月,急性呼吸道感染所伴随的咳嗽约持续数天,在炎症控制后多可消失;而由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吸烟等引起的咳嗽,常可持续3周以上,可以认为是慢性咳嗽。 对于咳嗽,一般常要求应用某种药物来制止,因此镇咳药的使用易被人们认为有效的措施。
  镇咳药的应用原则
  (1)应当明确诊断,确定引起咳嗽的病因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首先控制感染,口服抗感染药物,消除炎症;或对抗过敏原,配合对症治疗,才能使止咳祛痰药收到良好的效果。
  (2)对一般咳嗽的治疗应以祛痰为主,不宜单纯使用镇咳药。只有因胸膜、心包膜等受刺激而引起的频繁剧咳,或者只有当痰液不多而频繁发作的刺激性干咳,影响病人休息和睡眠时,以及为防止剧咳导致合并症(如肺血管破裂、肺气肿、支气管扩张、咯血)时,才能短时间地使用镇咳药。对咳嗽伴有多痰者,应与祛痰剂(如氯化铵、溴已新、乙酰半胱氨酸)合用,以利于痰液排出和加强镇咳效果。
  (3)对痰液特别多的湿性咳嗽如肺脓疡,应该审慎给药,以免痰液排出受阻而滞留于呼吸道内或加重感染。
  (4)对持续1周以上的咳嗽,并伴有反复或伴有发热、皮疹、哮喘及肺脓肿症的持续性咳嗽,应及时去医院明确诊断或咨询医生。
  (5)除用药外还应注意休息,注意保暖,忌吸烟,忌食刺激性食物。对睡眠不佳或情绪烦躁者可应用安定剂或镇静助眠药。
  苯丙哌林BENPROPERINE
  [药物作用]
  苯丙哌林为非麻醉性强效镇咳药,奏效迅速,动物实验证明本品镇咳效力比可待因强2-4倍,本品的镇咳作用具有双重性,除了通过阻断来自肺胸膜牵张感受器传入的感觉神经冲动,兼有支气管平滑肌解痉作用外,尚对咳嗽中枢有一定抑制作用,但不抑制呼吸。对平滑肌的作用与罂粟碱类似,临床上不引起胆道及十二指肠痉挛或收缩,不引起便秘,未发现成瘾性。 [适应症状]刺激性干咳及其他原因如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炎症(咽炎、鼻炎)等引起的咳嗽。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1)偶有口干、口渴、发困、乏力、头晕,胃部烧灼感、食欲不振、腹部不适、药疹等。 (2)本品需整片吞服,不可嚼碎(因对口腔黏膜有麻醉作用,产生麻木感觉)。(3)本品在妊娠期的安全性还未确定,孕妇慎用。 (4)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用法与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20毫克-40毫克,一日三次,也可根据病情决定。8岁以上儿童:一次20毫克,一日2-4次。
  [限定剂型] 片剂、胶囊剂、颗粒剂。
  [可供选用的上市制剂] 科福乐:片剂,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片含磷酸苯丙哌林20毫克,口服,用法同上。置于密闭、室温贮存,有效期5年。
  喷托维林PENTOXYVETINE
  [药物作用]
  本品为胺基酯类衍生物,为非成瘾性镇咳药,对咳嗽中枢有直接抑制作用,其镇咳作用为可待因的1/3,兼有对呼吸道黏膜的局部麻醉作用,又有微弱的阿托品样作用。大剂量可使痉挛的支气管松弛,降低呼气道阻力,因此也有一些末梢镇咳作用。
  [适应症状] 用于干咳及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急性咳嗽和百日咳等。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偶有便秘,轻度头痛、头晕、口干、恶心、腹胀等症。青光眼及肺部瘀血的咳嗽病人和心功能不全者、痰多者、驾车及操作机器者以及孕妇与哺乳妇女用慎用。痰多者宜与祛痰药合用。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25毫克,一日3-4次。小儿,5岁以上一次口服6.25-12.5毫克,一日2-3次。咳必清糖浆,一次10-15毫升,一日3-4次,幼儿减半。 [限定剂型]片剂、糖浆剂、复方制剂。
  [可供选用的上市制剂] 咳必清片:片剂,北京双鹤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片含枸橼酸喷托维林25毫克,口服,用法同上。
  咳必清糖浆:糖浆剂,北京双鹤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瓶100毫升,含枸橼酸喷托维林200毫克、氯化铵3克。口服,用法同上。置于密闭、遮光处贮存。
  右美沙芬DEXTROMETHORPHAN
  [药物作用] 为中枢性镇咳药,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产生镇咳作用。镇咳作用显著,与相同剂量的可待因大体相同或稍强,但无止痛作用。长期服用无成瘾性和耐受性。治疗剂量不会抑制呼吸,作用快且安全。
  [适应症状] 用于感冒、急性或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时的咳嗽。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可见头晕、头痛、嗳气、食欲不振、便秘、恶心等阿托品样作用,但不影响疗效。停药后上述反应可自行消失。 (1)痰多病人与哮喘患者慎用。有呼吸衰竭危险的患者禁用。 (2)对于因感染引起的咳嗽,应配合使用抗菌消炎药物。 (3)动物实验未发现致畸作用,但孕妇仍应慎用。 (4)有精神病史者忌用。 (5)过量用药时会产生呼吸抑制。 (6)不得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常用于精神抑郁的药物)并用,否则会发生高热或死亡。
  [用法与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10-20毫克,一日3-4次。小儿6-12岁一次5-10毫克,每4小时1次,或一次15毫克每6-8小时1次。2-6岁一次2.5-5毫克,每4小时1次,或一次7.5毫克每6-8小时1次。
  [药物过量与处理]
  曾有报道,1例男性滥用右美沙芬的粉剂,一日2-3次吸入,长达2-3个月,在吸入该药后15分钟至2小时,有欣快感。但该患者停药后并无特别症状,仅有渴望此药的感觉。
  [药物相互作用] 常与右美沙芬配伍制成复方制剂的药物有: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氨茶碱等平喘药,氯化铵、愈创木酚等祛痰药,氯苯那敏等抗过敏药和苯丙醇胺等拟交感神经药。
  [限定剂型] 片剂、胶囊剂、糖浆剂、颗粒剂、口服液、复方制剂。
  [可供选用的上市制剂] 美可:糖浆剂,北京圣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瓶60、120毫升,分别含氢溴酸右美芬90和180毫克,伪麻黄碱6和12毫克、氯苯那敏6和12毫克、愈创甘油醚30和60毫克。口服,成人一次5-10毫升,一日三次;儿童1岁以下一次0.5-2毫升、1-3岁一次2-3毫升、4-6岁一次3.5-4.5毫升、7-9岁一次5-6毫升、10-12岁一次6.5-7.5毫升,一日三次。置于密封、遮光处贮存。
  美酚伪麻片:片剂,每片含氢溴酸右美沙酚15毫克、盐酸伪麻黄碱30毫克、愈假冒甘油醚100毫克。口服,用于镇咳,一次1-2片,一日三次。一日不得超过6片,疗程不超过7日,妊娠妇女、严重高血压、有精神病史者禁用。
  白加黑感冒片(美息伪麻片):片剂,启东盖天力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分为日用和夜用片两种,日用片每片含对乙酰氨基酚325毫克、盐酸伪麻黄碱30毫克、氢溴酸右美沙芬15毫克;夜用片每片除上述成分外,加入盐酸苯海拉明25毫克。口服,日用片对成年人、12风以上儿童及老年人,一次1片,每6小时1次,一日二次;夜用片睡前服用1片,全部剂量一日不得超过4片。伴有高血压、心脏病、甲亢、青光眼、哮喘、肺气肿、前列腺肥大者不宜服用。
  普西兰片:片剂,泰国大西洋药业公司生产。每片含氢溴酸右美沙芬15毫克,口服,用法同上。孕妇、痰多者禁用。置于密闭、室温贮存,有效期3年。
  丽珠刻乐:片剂,丽珠医药集团丽珠制药厂生产。每片含氢溴酸右美沙芬15毫克、盐酸伪麻黄碱30毫克、愈创木酚甘油醚100毫克。用于咳嗽。口服,成人一次1-2片,一日3次,一日不得超过8片,疗程不得超过7日。
  帕尔克:片剂,黄河利亚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片含氢溴酸右美沙芬10毫克、对乙酰氨基酚325毫克、盐酸苯丙醇胺125毫克、氯苯那敏1毫克。用于感冒、发热、头痛、鼻塞、流泪、咳嗽等症状。口服,成人一次1-2片,6-12岁儿童一次0.5-1片,每6小时1次,一日不得超过12片,疗程不得超过7日。
  健儿婴童咳水:糖浆剂,乐信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瓶120毫升,每5毫升含氢溴酸右美沙芬4.5毫克、氯苯那敏2毫克、氯化铵30毫克、枸橼酸6毫克。用于感冒、发热、头痛、鼻塞、流泪、咳嗽等症状。口服,5-10岁儿童一次10毫升,3-5岁儿童一次5-7.5毫升,1-3岁儿童一次5毫升,6个月至1岁儿童一次2.5-5毫升,3-6个月幼儿一次2.5毫升,一日三至四次。

  中医对咳嗽的认识是怎样形成的?
  咳嗽是肺系疾患的一个常见症状。外感或内伤的多种病因,导致肺气失于宣发、肃降时,均会使肺气上逆而引起咳嗽。
  《黄帝内经》对咳嗽的成因、症状及证候分类、病理转归及治疗等问题,作了较系统的论述,并出现了讨论咳嗽的专篇——《素问·咳论》。从其成因来说,《内经》指出了内、外两个方面。外因是外感风寒,由皮毛而入,合于肺而为病。所谓“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素问·咳论》),《至真要大论》等篇还详细论述了风、寒、暑、湿、燥、火六气胜复的变化对咳嗽产生的影响。如谓“秋伤于湿,冬生咳嗽,”(《阴阳应象大论》),“岁火太过,炎暑流行,金肺受邪,民病疟少气咳喘。”(《气交变大论》),“少阳司天,火淫所胜,则温气流行,金政不平,民病头痛……疮疡、咳”“阳明司天,燥淫所胜……,民病……咳。”(《至真要大论》)等,均说明十分重视咳嗽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内因则指出寒饮入胃,则冷饮之邪,循胃口上膈,从肺系上干肺而致咳。从临床表现及证候分类来说,《素问·咳论》详细论述了五脏咳与六腑咳的症状,确立了以脏腑分类的方法。从病理转归来说,《内经》首先认为咳嗽是肺的病变,故《素问·宣明五气论》说“肺为咳”,《灵枢·经脉篇》又说:“肺于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但《素问·咳论》又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说的是其他脏腑受邪,皆可影响于肺而发生咳嗽,其传变规律是,五脏之咳,日久不愈则传于六腑,从脏腑表里关系相传。而五脏六腑之咳“皆聚于胃,关于肺”,认为胃为五脏六腑之海,而肺主气为百脉之朝会,故脏腑受邪,必聚于胃,并循肺脉而影响于肺。从治疗来说,则提出五脏之咳,应取俞穴,六腑之咳,应取合穴,有浮肿者,可取脏腑之经穴而分治之。《内经》的上述内容,为后世对咳嗽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汉·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对咳嗽证治作出了许多具体的论述。如《伤寒论》治疗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的小青龙汤,《金匮·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治表邪夹寒饮咳喘气逆的射干麻黄汤,治寒饮内停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治虚火咳逆的麦门冬汤等,均为后世沿用治疗咳嗽的著名方剂。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在论述《内经》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的基础上又把咳分为“风咳 ”、“寒咳”、“支咳”、“肝咳”、“心咳”、“脾咳”、“肾咳”、“胆咳”、“厥阴咳”等十种咳嗽病,并对这十种咳嗽作了症状的描述及鉴别。如:“一曰风咳,欲语因咳,言不得宽是也,二曰寒咳,饮冷食寒,入注胃,从肺脉上气,内外合,因之而咳是也”等等,对后世有较大影响。唐·孙思邈《千金方》、王焘《外台秘要》、宋代《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等,均多宗巢氏之说。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将咳嗽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所致的三类。至金·刘完素、张子和更明确地把咳嗽与六气联系起来,提出“风、寒、暑、湿、燥、火皆令人咳”及“嗽分六气,无拘以寒说”,进一步阐明咳嗽与自然界“六淫”的关系,而刘完素及李东垣尤重视湿邪的致病因素。王好古《此事难知》专文论述了“秋伤于湿,冬生咳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秋伤于湿,上逆而咳”( 《生气通天论》)的经义。《丹溪心法·咳嗽》则将咳嗽分为风寒、痰饮、火郁、劳嗽、肺胀五种。
  自隋唐以后,金元四大家对咳嗽的病机分析及辨证治疗做出了不同的贡献。如刘河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咳嗽论》说“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谓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指出了咳嗽与肺气、脾湿的关系。张子和《儒门事亲》则对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咳嗽,分别制定了相应方剂,并提出“老幼强弱虚实肥瘦不同,临时审定权衡可也。病有变态,而吾之方亦与之俱变”的论点,示人治疗要因人而异,方随证转。王好古《此事难知》则对《素问 ·咳嗽》的十一咳证,分别提出了具体处方,多为后世医家引用。而《丹溪心法·咳嗽》则结合四时季节的变化及一日之中的咳嗽时间,分析病机,进行论治。如谓“上半日多嗽者,此属胃中有火,用贝母、石膏降胃火。午后嗽者,多属阴虚,必用四物汤加炒黄柏、知母降火”等,为咳嗽辨证论治提供了新的内容。
  明代医家对咳嗽的辨证论治更有新的补充,王纶《明医杂著·论咳嗽证治》指出“治法须分新久虚实,新病内寒则散之,火热则清之,湿热则泻之,久病便属虚、属郁,气虚则补气,血虚则补血,兼郁则开郁,滋之、润之、敛之则治虚之法也。”强调治咳须分六淫七情及五脏相胜,脾肺虚实。李木延《医学入门》首先出现外感、内伤分类,为后世对咳嗽的分类提供了借鉴。对内伤咳嗽中的火咳、郁咳、五劳虚咳及瘀血内阻等证的治疗,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同时,在此时期结合脏腑生理功能并从其相互关系研究了咳嗽的病机。如王肯堂《证治准绳· 杂病·咳嗽》引《仁斋直指方》“肺出气也,肾纳气也,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本”之说,阐发了肺肾对气的相互关系,为肾虚咳嗽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赵献可《医贯》进一步论述咳嗽与肺、脾、肾之脏的关系,并强调肾的重要,对于火炼肺金之咳,为斥寒凉之弊,力主用六味丸壮水制阳,认为“滋其阴即所以降火,补北方正所以泻南方”,对后世医家多有启发。《景岳全书·咳嗽》对外感、内伤咳嗽的病因、病机、证候、治疗,论述颇详,提出外感咳嗽由肺而及他脏,故以肺为本,他脏为标;而内伤咳嗽则由他脏及肺,故以他脏为本,肺为标的见解。这对后世治疗咳嗽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张氏还对外感、内伤咳嗽的辨证提出了若干要点,在治疗上则提出外感咳嗽以寒邪为主,治以辛温,但须根据不同时气施治,而在“时气”与“病气”的关系上,又当以“病气”为主。内伤咳嗽以阴虚为主,治以滋阴,但见虚寒而咳嗽不已者又当补阳。以上这些论述,都从不同方面大大丰富了辨证论治的内容。李中梓《医宗必读·咳嗽》在申明咳嗽“总其纲领,不过内伤外感而已”的前提下,对外感内伤的治疗原则,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指出“大抵治表者,药不宜静,静则留连不解,变生他病,故忌寒凉收敛,如《五脏生成篇》所谓肺欲辛是也。治内者,药不宜动,动则虚火不宁,燥痒愈甚,故忌辛香燥热 ,如《宣明五气论》所谓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是也。”但用药动静并不是绝对的,又必须随患者的具体情况而言,故他又说:“然治表者虽宜动以散邪,若形病俱虚者,又当补中气而佐以和解,倘专于发散,恐肺气益弱,腠理益疏,邪乘虚入,病反增剧也。治内者,虽静以养阴,若命门火衰不能归元,则参芪桂附在所必用,否则气不化水,终无补于阴也。至夫因于火者宜清,因于湿者宜利,因痰者消之,因气者利之,随其所见之证而调治。”由于李氏这些论述对外感、内伤咳嗽的治疗,作出了指导性的说明,故一直为医家所重视。
  喻昌《医门法律》,对于燥的病机及其伤肺为病而致咳嗽的证治,多有发挥,并提出《内经》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当为秋伤于燥的见解。不仅如此,他还对内伤咳嗽提出“内伤之咳, 治各不同,火盛壮水,金虚崇土,郁甚舒肝,气逆理肺,食积和中,房劳补下,用热远热,用寒远寒 ,内已先伤,药不宜峻”等治疗法则,并针对治疗新久咳嗽中常见的问题,提出六个条律,示人不可违犯,防止医源性错误的发生,颇资临床参考。
  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程钟龄《医学心悟》等都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对咳嗽有新的创见和心得。如《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在论述咳嗽的病理时说:“盖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火不炽,咳不甚,其大较也。”不仅指出肺脾肾三脏是咳嗽的主要病变所在,并指出了咳嗽累及的脏腑是随着病情的加重而由肺及脾,由脾及肾的。他所论述的十六种咳嗽,脉因证治齐备,全篇共列出咳嗽方八十四则,并将导引、运动列为治疗方法之一,使咳嗽的治疗方法日趋丰富。程钟龄创制的止嗽散,根据肺为娇脏的特点,其配伍“温润和平, 不寒不热”,成为治疗外感咳嗽的著名方剂。总之,由隋唐至明清,对咳嗽的分类、病机、治疗原则、方药等均有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使有关理论及实践经验不断得到充实。

  咳嗽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咳嗽为肺系疾患的主要症状之一,究其成因不外外感、内伤二途。或由外邪侵袭,肺卫受感,肺失宣降,因而发生咳嗽者;或由其他脏腑病变,传至肺脏而为咳嗽。本证的病因、病机如下:
  外感咳嗽
  外感咳嗽主要是由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犯肺所致。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皆能致咳,但是由于四时气候变化的不同,人体所感受的致病外邪亦有区别,因而在临床上也就会出现风寒、风热及燥热等不同咳嗽。临床所见以风寒为多。又风为百病之长,所以在外感咳嗽诸证中,不论由于风寒、风热或燥热,多以风为先导,夹寒、热、燥等外邪入侵,伤于肺系而为咳嗽。其他如吸入烟尘秽浊之气亦可犯肺致咳。
  外感咳嗽的病机是:肺主气,为五脏之华盖,上连喉咙,开窍于鼻,司呼吸,为气机升降出入之道 ,司清浊之宣运,外合皮毛,主一身之表。又肺为娇脏,畏寒畏热,主清肃,不耐邪侵。故外邪犯肺不外二途,一是从鼻窍直接吸入,由喉咙以至于肺;二是从皮毛侵入,因皮毛为肺之合,病邪从所合而至于肺。肺的主要功能是呼吸,肺气必须通畅,呼吸才能正常进行,外邪侵袭于肺,则肺气壅遏不宣,清肃之令失常,气道不利,肺气上逆,因而引起咳嗽。从另一方面来说,为了使呼吸之职得以正常进行,必然要改变肺气闭塞的现象,因此,咳嗽也是人体为了通畅肺气,排除病邪的表现,具有积极意义。所以临床治疗外感咳嗽多采用“宣通肺气,疏散外邪”的方法 ,因势利导,而不可早用收涩之剂,以免闭门留寇。
  内伤咳嗽
  肺脏虚弱,或他脏有病累及于肺,引起咳嗽,均属于内伤咳嗽,他脏引起内伤咳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数种。
  (1)脾虚生痰 肺主气,脾主运化,肺气有赖于脾所运化的水谷精微以充养,若脾虚日久可导致肺气亦衰,出现咳嗽、气促、语言低微等症状,治疗上常通过补益脾胃达到补肺的目的,此即“补土生金”。脾失健运,不能输布水谷精微,酿湿生痰,上渍于肺,壅塞肺气,影响气机出入,遂为咳嗽。前贤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即是平素中阳不足,其寒饮入胃, 从胃上膈循肺脉上至于肺系,导致肺气不利而为咳嗽。另外,嗜酒及食辛辣燥热之品亦易化火生痰迫肺为咳。
  (2)肝火犯肺 肝与肺以经络相连,肝经循行,“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灵枢·经脉》)。肝气升发,肺气肃降,升发与宣降互相制约,互相协调,则人体气机升降正常。若肝气郁结,失其升发疏泄之能,就会影响肺气的肃降而致咳嗽,如有些慢性咳嗽患者每因情志郁怒而诱发,就是肝对肺影响的表现。肝火上炎,灼伤肺阴,则可出现咳嗽、痰出不爽、咽喉干燥, 胸胁胀满等症,这类病变,称之为“木火刑金”。
  (3)肾气虚衰 人的呼吸虽由肺所主,但肾能帮助肺吸气,故称“肾主纳气”。肾精充足,吸入之气,经过肺的肃降,才能使之下纳于肾。若肾精亏损,不能助肺吸气,就会出现呼吸短促等症,所以有“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之说。肾虚咳嗽表现为上气不接下气,动则尤甚,多因肾虚不能纳气所致。又肺阴与肾阴有着相互资生,相互依存的关系。若肾阴下亏不能上滋肺金或虚火上炎,灼伤肺阴,就会出现干咳少痰、颧红、口干、声嘶。另一方面,肺金充足,金能生水,则肾阴亦充,在人体津液代谢方面,若肾阳不振,气化不利,以致水液停积,上逆犯肺,亦可导致咳嗽。
  综上所述,不论外感、内伤之咳嗽,均为肺系受病而发生。不过外感咳嗽病起于肺,而内伤咳嗽则亦有他脏生病累及于肺者, 咳嗽之发生,都必须在肺脏受累之后才能出现。

  怎样诊断咳嗽并与其他疾病相鉴别?
  咳嗽是一个以症状为名的病证,所以凡是以咳嗽作为主要临床表现者,都可以诊断为咳嗽。但须除外肺胀、肺痨、肺痈等病而有咳嗽表现者。
  在确诊为咳嗽的前提下,首当分清属于外感咳嗽还是内伤咳嗽。外感咳嗽由感受六淫之邪而起,兼有相应的外感症状,起病急,病程短;内伤咳嗽则有较长的咳嗽病史,多兼脏腑亏损的症状,起病缓,病程长。外感及内伤咳嗽各种常见证候的临床特点如下:
  (1)外感咳嗽
  风邪伤肺:咳嗽鼻塞声重,口干咽痒,语未竟而咳。
  寒邪伤肺:咳嗽、胸部紧缩而声音嘶哑,形寒怯冷,或遇寒即发。
  湿邪伤肺:咳嗽,身体沉重,头昏如蒙,自汗,小便短涩,骨节酸痛。
  燥邪伤肺:咳嗽,干咳无痰或痰少难出,喉间作痒,口干鼻燥。
  火邪伤肺:咳嗽,痰粘稠难出或痰中带血,喉咙发干,口干心烦。
  (2)内伤咳嗽
  痰浊犯肺:咳嗽痰多,痰出嗽止。
  肝火犯肺:咳嗽气逆,咳则连声不已,胸胁疼痛。
  阴虚咳嗽:咳嗽,痰少而粘,口干舌燥,五心烦热。
  气虚咳嗽:咳嗽,痰多而稀,短气乏力,自汗。
  咳嗽应着重与下列病证相鉴别:
  (1)肺痨 咳嗽是肺痨的主要症状之一,因此须与作为病证诊断的咳嗽相鉴别。鉴别的要点是 :肺痨由痨虫犯肺而引起,常同时出现咳嗽、咯血、胸痛、潮热、盗汗、消瘦等症。必要时尚可结合进行X线肺部检查,以助诊断。
  (2)肺胀 有久患咳喘、哮等病证不愈的病史,在咳嗽的同时,并有胸中烦闷,膨膨胀满,上气咳喘,甚至面目晦暗,唇舌紫绀,颜面四肢浮肿等症,且病情缠绵,经久难愈。
  (3)哮证及喘证 哮证及喘证虽然也会兼见咳嗽,但各以哮、喘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哮证主要表现为痰气交阻,气道壅塞,呼吸不利,喉间痰鸣气吼。喘证主要表现为呼吸迫促,张口抬肩, 甚至摇身撷肚,不能平卧。

  咳嗽如何辨证论治?
  慢性支气管炎主要表现咳嗽、咯痰、喘促等症状,主要属于中医咳嗽,尤其是痰饮咳嗽的范围。其病情的发生与发展,与肺、脾、肾有密切关系。山西省中医研究所观察300例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结果,有虚象者为84%,其中肺虚占79%,脾虚占58 7%,肾虚占79 3%。303医院根据临床观察,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多脾、肺、肾虚,特别是阳虚。肾虚以喘促为主,呼长吸短,连声无力咳嗽,痰多涎沫;肺虚以咳嗽为主,连声有力咳嗽,痰粘稠或清稀;脾虚以痰为主,痰量多易咯出。一军医大和南昌地区协作组等认为,各型大多有相应的脏腑见症。如肺虚寒咳型多形寒怕风、多汗、易感冒;脾虚痰湿型多口淡、喜热饮、四末欠温、纳差、腹胀肠鸣、便溏腿肿;肾虚喘促型多动则气短,呼多吸少,畏寒肢冷,腰酸腿软,夜尿频数,滴沥不断,急性发作期多口苦、咽干、渴欲冷饮、尿黄便秘、苔黄、脉滑等。许多研究单位研究了慢性支气管炎的咳痰喘与分型的关系,如一军医大对174例患者664次留24小时痰量观察,其平均痰量为, 肾虚咳喘型>脾虚痰湿型>肺虚寒咳型。
  咳嗽的辨证论治,首先要辨明外感、内伤,及其见证的属虚属实。外感咳嗽,是由外邪侵袭引起的,多是实证;内伤咳嗽,是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多是虚证或虚中挟实。在治疗方面,外感咳嗽当以宣肺散邪为主,邪去则正安;内伤咳嗽则根据虚实夹杂和病情缓急,确定标本先后,随其虚实之所在而调之。
  辨证时首先要分清外感、内伤:一般说,外感咳嗽多是新病,常在受凉之后,突然发生,伴有鼻塞流涕、喷嚏、咽痒、头胀痛、全身酸楚、恶风寒、发热等症(其他外邪为患,亦当有其相应症状)。内伤咳嗽多是宿疾,起病缓慢,往往有较长的咳嗽病史,有其他脏腑病症,如疲乏无力、胸满胁痛、食少便溏等。临床之际,还须根据不同咳嗽的病机特点,落实到具体的脏腑和阴阳气血上,为论治提供依据。但是,内伤咳嗽患者,由于肺虚容易感受外邪,特别是在天气变冷的时候
菲羽i凌曦
2019-05-24 · 优质视频达人
个人认证用户
菲羽i凌曦
采纳数:1920 获赞数:32005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如何治咳嗽?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百度网友37d0db9ae
2005-12-24 · 超过11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3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经常咳嗽属肺弱,同时亦要看看自己的体质是热咳、寒咳、或是风隔热。平时多喝润肺的汤,若体质为热底则不要喝老火靓汤,若寒底可熬久一点。若咳中带痰平时可以吃咸金橘、陈皮、八仙果......药推荐喝橘红痰咳煎膏。若症状未能改善,还是看中医查明原因。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北冥宫主
推荐于2017-09-29 · TA获得超过2.6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1938
采纳率:16%
帮助的人:1774万
展开全部
咳嗽是机体的一种防卫性动作,能将呼吸道内的异物和病理性分泌物排出体外,以清洁呼吸道。当呼吸道粘膜受到异物、炎症、分泌物或过敏性因素等刺激时,即反射性地引起咳嗽,同时呼吸道的分泌物和异物也借助咳嗽而排出体外。可能发生的疾病有:感冒;急性咽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纵隔和横膈膜疾病;自发性气胸;肺脓肿;肺癌;胸膜炎;心功能不全;百日咳等等,应首先排除以上疾病,如无明显肺部疾病一般为慢性气管炎症以及空气中刺激物质长期作用导致。如痰多可以服用祛痰药,如干咳可以适当服用镇咳药。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刚穹板泰初
2020-01-26 · TA获得超过3648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013
采纳率:32%
帮助的人:203万
展开全部
你好,建议找出病因,对症处理,平时可以多喝一些得梨子汤化痰润肺,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忌刺激性、辛辣食物及烟酒,多喝水,加强锻炼来增强自身抵抗力。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2)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