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有一个渔夫,是出海打鱼的好手。他有一个习惯,每次打鱼前都要立下一个誓言。有一年春天,听说市面上墨鱼的价格最高,于是立下誓言:这次出海只捕墨鱼,...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渔夫,是出海打鱼的好手。他有一个习惯,每次打鱼前都要立下一个誓言。有一年春天,听说市面上墨鱼的价格最高,于是立下誓言:这次出海只捕墨鱼,好好赚它一笔。但它捕到的都是螃蟹,只好空手而归。上岸后他知道螃蟹的价格比墨鱼还高。他后悔不已,发誓以后只捕螃蟹。第二次出海,捕到的却全是墨鱼,于是他又空手而归。这是墨鱼比螃蟹价格更高。他很懊悔,发誓今后要把螃蟹和墨鱼都捕回来。第三次出海,他见到的却都是马鲛鱼,渔夫再一次空手而归........还没等渔夫第四次出海,他已在饥寒中死去。
我们一直提倡要有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那么,目标一旦定下就真的不可以更改了吗?这则寓言故事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以“既定目标与客观现实”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所写内容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上述寓言材料,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 展开
有一个渔夫,是出海打鱼的好手。他有一个习惯,每次打鱼前都要立下一个誓言。有一年春天,听说市面上墨鱼的价格最高,于是立下誓言:这次出海只捕墨鱼,好好赚它一笔。但它捕到的都是螃蟹,只好空手而归。上岸后他知道螃蟹的价格比墨鱼还高。他后悔不已,发誓以后只捕螃蟹。第二次出海,捕到的却全是墨鱼,于是他又空手而归。这是墨鱼比螃蟹价格更高。他很懊悔,发誓今后要把螃蟹和墨鱼都捕回来。第三次出海,他见到的却都是马鲛鱼,渔夫再一次空手而归........还没等渔夫第四次出海,他已在饥寒中死去。
我们一直提倡要有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那么,目标一旦定下就真的不可以更改了吗?这则寓言故事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以“既定目标与客观现实”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所写内容须在话题范围之内,上述寓言材料,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 展开
展开全部
现实决定目标我们一上学就被灌注这样的思想:有了目标就要努力奋斗,不能虎头蛇尾,更不能半途而废……因此,我们从小就认识到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是可敬的,而未达目的而罢休是没有勇气的表现。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个问题,是否还会有这样的看法呢?拿破仑是众所周知的一个君王,他有一个目标: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为此,他付出了极大的心血,法国在他的统治下,其势如日中天,打起仗来攻无不克。但是最后,他还是失败了,原因就是他不肯放弃对俄国的进攻,军队久攻不下,他仍不撤退。冬季来临,不适应寒冷的法军士兵冻死无数,毫无斗志,被俄军大败。拿破仑也从此结束了他辉煌的生涯。如果拿破仑当时不坚持,而选择放弃攻击,他会有这样的下场吗?鲁迅先生也是我们所熟悉的一位文学大师。但是,鲁迅先生当初的目标却与文学毫不相干。他青年时看到中国海军很弱,屡受外国海军欺负,于是决心成为一名海军战士,报效祖国。后来,他发现中国人体弱多病,为了摘下“东亚病夫”的牌子,他决定做一名悬壶济世的医生。最后,他发现中国人的病不在身体,而在思想,果断弃医从文,用笔杆唤醒中国人的灵魂。如果鲁迅先生当时坚持自己的最初选择,中国又怎么会出现一位这么伟大的作家呢?今天,我们谈到拿破仑时,没有人赞美他坚持不懈的精神,而较多的则是笑话他不懂变通;我们谈到鲁迅先生时,没有人指责他半途而废的做法,而他的几次改变目标的故事却成为流传的佳话。因此,我们的看法应当有所改变了: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固然可敬,但方法未必可取;未达目的而罢休,看似没有勇气,但有时却是眼光远大的体现。目标是由人定的,但起决定因素的是现实。当现实改变时,目标也应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死守一个与现实矛盾甚至相违背的目标不会有很好的结果。我们正处在思想认识形成的阶段,有一个目标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它能明确我们的奋斗方向,也能为我们增加动力。但是,我们千万不能拘泥于目标,世界是发展的,现实更是瞬息万变。当一个目标不适应现实时,它就会制约我们的发展,而当一个目标能够与现实完美地融合,它就会使我们发挥所有的能力,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因此我们应牢记:现实决定目标,目标应随现实的改变而改变。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习俗
祭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 胶牙饧 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 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民间则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
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月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现在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有天,他终于想出个好点子。就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画师说:"我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 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 。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平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如些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由于各地风俗不同,民间还有“跳灶王”和“打灶王”的活动。 “跳灶王”是民间由古代“驱傩”发展而来的一种活动形式,主要是乞丐们的活动,由腊月一日至二十四日是“跳灶王”的日子。进入腊月后,乞丐们三五成群,扮灶公灶婆拿竹枝闹于门庭,乞钱,谓之“跳灶王”,也含有驱邪之意。这一活动主要在我国的东南方进行。
扫尘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有趣的是,古时有关扫尘的由来,却有一个颇为诡异的故事。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太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宫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三尸神”道教称在人体内作崇的“神”。据《太上三尸中经》说:“上尸名彭倨,在人头中;中尸名彭质,在人腹中;下尸名彭矫,在人足中。”又说每逢庚申那天,他们便上天去向天帝陈说人的罪恶;但只要人们在这天晚上通宵不眠,便可避免,叫做“守庚申”。
吃灶糖
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能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赶乱岁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可见,在传统社会里,民众生活秩序是依赖着民俗进行调节的。
照田蚕
也叫“烧田蚕”、“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举行这一活动。
千灯节
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的宗教性节日。蒙语称“明干卓拉”,意即千盏灯节。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庙里点燃,认为点得越多越吉利。这一节日习俗,在新疆维拉特蒙古族中最为盛行。当地群众在这天吃烤牛羊肉,举行传统的体育游艺活动。
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过赶年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也叫“调年会”。土家族比汉族提前一天或几天过春节。
有关土家族“过赶年”的传说:
1.明代土家族士兵奉调东南沿海出征抗倭,军令紧急,便提前过年,奔赴前线。士兵英勇作战,立下了“东南战功第一功”,后人为纪念此次出征,便将年节提前,习以为俗。
2.土家族先民贫困,年三十日还要给富人做工,提前过年,以便同家人团圆。
3.旧时每到年关,官军遍来驱赶百姓,土家人提前过年,吃团圆饭,以便逃生。
春节习俗
祭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然后将竹篾扎成的纸马和喂牲口的草料。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甜甜嘴。有的地方,还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边涂边说:“好话多说,不好话别说。”这是用糖塞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别说坏话。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使司命(灶王爷)醉酒”的记载。人们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院子被火照得通明,此时一家人围着火叩头,边烧边祷告: 今年又到二十三,敬送灶君上西天。有壮马,有草料,一路顺风平安到。供的糖瓜甜又甜,请对玉皇进好言。
送灶君时,有的地方尚有乞丐数名,乔装打扮,挨家唱送灶君歌,跳送灶君舞,名为“送灶神”,以此换取食物。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曾写有《庚子送灶即事》诗: 只鸡胶牙糖,典衣供瓣香。家中无长物,岂独少黄羊。
他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 胶牙饧 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阴识传》:"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巳后,暴至巨富。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阴子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 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婢子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 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日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民间则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故事。
据说,古代有一户姓张的人家,兄弟俩,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奖他垒灶手艺高。年长月久出了名,方圆千里都尊称他为"张灶王"。说来张灶王也怪,不管到谁家垒灶,如遇别人家有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说,好像是个老长辈。以后,左邻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现在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有天,他终于想出个好点子。就在腊月二十三日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他将儿子媳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画师说:"我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 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 。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们在闹分家,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儿女侄媳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平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张家打探虚实。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如些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风俗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
由于各地风俗不同,民间还有“跳灶王”和“打灶王”的活动。 “跳灶王”是民间由古代“驱傩”发展而来的一种活动形式,主要是乞丐们的活动,由腊月一日至二十四日是“跳灶王”的日子。进入腊月后,乞丐们三五成群,扮灶公灶婆拿竹枝闹于门庭,乞钱,谓之“跳灶王”,也含有驱邪之意。这一活动主要在我国的东南方进行。
扫尘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
有趣的是,古时有关扫尘的由来,却有一个颇为诡异的故事。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他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人间描述得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察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读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再让蜘蛛张网遮掩以作记号。玉皇太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作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户人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宫来个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在作恶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于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于腊月二十三日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掸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得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激灶王爷为人们除难消灾、赐福张祥,所以民间扫尘总在送灶后开始,直忙到大年夜。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 ,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三尸神”道教称在人体内作崇的“神”。据《太上三尸中经》说:“上尸名彭倨,在人头中;中尸名彭质,在人腹中;下尸名彭矫,在人足中。”又说每逢庚申那天,他们便上天去向天帝陈说人的罪恶;但只要人们在这天晚上通宵不眠,便可避免,叫做“守庚申”。
吃灶糖
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能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赶乱岁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因此,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发明了这一特殊的时间民俗。可见,在传统社会里,民众生活秩序是依赖着民俗进行调节的。
照田蚕
也叫“烧田蚕”、“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举行这一活动。
千灯节
是蒙古族、达斡尔族的宗教性节日。蒙语称“明干卓拉”,意即千盏灯节。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做“明干卓拉”去庙里点燃,认为点得越多越吉利。这一节日习俗,在新疆维拉特蒙古族中最为盛行。当地群众在这天吃烤牛羊肉,举行传统的体育游艺活动。
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小除夕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过赶年
土家族的传统节日,也叫“调年会”。土家族比汉族提前一天或几天过春节。
有关土家族“过赶年”的传说:
1.明代土家族士兵奉调东南沿海出征抗倭,军令紧急,便提前过年,奔赴前线。士兵英勇作战,立下了“东南战功第一功”,后人为纪念此次出征,便将年节提前,习以为俗。
2.土家族先民贫困,年三十日还要给富人做工,提前过年,以便同家人团圆。
3.旧时每到年关,官军遍来驱赶百姓,土家人提前过年,吃团圆饭,以便逃生。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现实决定目标
我们一上学就被灌注这样的思想:有了目标就要努力奋斗,不能虎头蛇尾,更不能半途而废……因此,我们从小就认识到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是可敬的,而未达目的而罢休是没有勇气的表现。
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个问题,是否还会有这样的看法呢?
拿破仑是众所周知的一个君王,他有一个目标: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为此,他付出了极大的心血,法国在他的统治下,其势如日中天,打起仗来攻无不克。但是最后,他还是失败了,原因就是他不肯放弃对俄国的进攻,军队久攻不下,他仍不撤退。冬季来临,不适应寒冷的法军士兵冻死无数,毫无斗志,被俄军大败。拿破仑也从此结束了他辉煌的生涯。
如果拿破仑当时不坚持,而选择放弃攻击,他会有这样的下场吗?
鲁迅先生也是我们所熟悉的一位文学大师。但是,鲁迅先生当初的目标却与文学毫不相干。他青年时看到中国海军很弱,屡受外国海军欺负,于是决心成为一名海军战士,报效祖国。后来,他发现中国人体弱多病,为了摘下“东亚病夫”的牌子,他决定做一名悬壶济世的医生。最后,他发现中国人的病不在身体,而在思想,果断弃医从文,用笔杆唤醒中国人的灵魂。
如果鲁迅先生当时坚持自己的最初选择,中国又怎么会出现一位这么伟大的作家呢?
今天,我们谈到拿破仑时,没有人赞美他坚持不懈的精神,而较多的则是笑话他不懂变通;我们谈到鲁迅先生时,没有人指责他半途而废的做法,而他的几次改变目标的故事却成为流传的佳话。
因此,我们的看法应当有所改变了: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固然可敬,但方法未必可取;未达目的而罢休,看似没有勇气,但有时却是眼光远大的体现。
目标是由人定的,但起决定因素的是现实。当现实改变时,目标也应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死守一个与现实矛盾甚至相违背的目标不会有很好的结果。
我们正处在思想认识形成的阶段,有一个目标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它能明确我们的奋斗方向,也能为我们增加动力。但是,我们千万不能拘泥于目标,世界是发展的,现实更是瞬息万变。当一个目标不适应现实时,它就会制约我们的发展,而当一个目标能够与现实完美地融合,它就会使我们发挥所有的能力,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因此我们应牢记:现实决定目标,目标应随现实的改变而改变。
降低“飞行”的高度
在某一教堂的一座石碑上,刻着这样一段话:
我年轻的时候,立志要改变世界,然而却发现难以实现;中年的时候,我又想去改变我的国家,却又发现实现不了;老年的时候,我只好想着去改变家庭,却已经无能为力了。现在回头想想,如果我当初只是先改变自己,去影响家庭,然后我也许就有可能靠我的家庭去改变国家,甚至去改变这个世界……
的确如此。如果他当初降低一点自己的目标,与当时的实际和自己的能力相符,或许他有也可能真的成为一位影响世界的伟人。然而,当他一开始一无所有的时候,就憧憬着要改变世界,他那“飞行”的高度也实在是太高远、太空泛了些。
想想鲁迅不也是如此吗?从小立志要成为有名的医学者,然而面对当时动乱的社会现实,他觉得疗救身体的伤痛不如唤醒麻木的心灵,于是他毅然弃医从文,立志用自己的笔来“疗救”国人麻木的心灵,不同样“救活”了一大批国民吗?而站在我们今天的立场来说,鲁迅先生实现的却又是更高层次的理想。
目标应该随现实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必要的时候适当改变一下自己的“航向”,降低一点自己“飞行”的高度,使目标更好地吻合实际,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否则,一味地好高骛远,盲目地坚守那不切实际的高远目标,其结果只能是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何功之有?
降低“飞行”的高度,并不是拒绝蓝天,而是更好地与蓝天拥抱!
不能浩瀚如一方大海,就做汇入大海的一条小溪,为大海注入新鲜的血液。
不能挺拔如参天大树,就做一棵无名的小草,为春天增添些许春意。
不能崔嵬如一座山峰,就做山峰上的一粒沙砾,为山峰堆砌少许的高度。
退一步海阔天空。所以说,适当改变甚至降低人生的目标,改变甚至降低“飞行”的航向或高度,使之与实际更相吻合,并不是自甘堕落、自我放松,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实现人生的价值。
人生不能没有目标,否则将行尸走肉;目标又不能一成不变,否则将刻板教条。鲁迅的“弃医从文”、孙中山的“弃医从政”或许能给我们一点有益的启示。
目标•坚持 石 红
没有目标的人就像是风浪中的一叶小舟,飘飘荡荡,没有归宿;没有目标的人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的盲人,跌跌撞撞,没有方向。
没有目标的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该朝哪个方向走,因而他的人生也是不充实、不完整的,必然存在着缺憾,即使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也无法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因为他不知道对他而言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
人们都渴望人生充实,于是,有人开始给自己定下一个个目标,并发誓要努力实现。有了目标便有了动力,为了实现目标,他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与汗水,可是到头来却往往事与愿违,他们并没有实现预定的目标。因此,他们泄气了,放弃了——因为他们信奉一句话“识时务者为俊杰”——既然实现不了,那么努力也是徒劳,又何必浪费时间与精力呢?还是更改一下目标吧。
然而,新的目标如果又遭到了失败,他们该怎么办呢?不更改吗?这样不断地循环下去,等待他们的将是永久的失败!诚然,没有目标的人生不会充实,可是目标太多太杂也将一事无成。
目标定下以后,需要的还有坚持。既然是目标,它的实现又怎会一帆风顺?目标的实现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心急办不成大事。
只要坚持不懈地朝目标努力,即便没有实现,人生也会因此而充实,记住,坚持就是胜利。
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
何丕琼
曾看到一则报导,某商界大亨小时候立志做一名科学家,可若干年后,他没有成为科学家,却成了商界叱咤风云的人物。当记者问他为何改变志向时,他平静地回答:“当我为圆梦一次次地努力却一次次失败的时候,我发现了我的商业头脑,于是我成了一个商人。”
商界大亨的成功值得我们思考,我们一直信仰的那种确定目标后便一生坚定不移地奋斗下去的理论是否正确?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诚然,有目标是件好事,但是如果你所定的目标与你自身的条件、周围的环境以及其它客观现实条件相去甚远,那么你的目标还有奋斗下去的必要吗?
确定目标本身没错,但当你发现你所定的目标是你所不能实现的,那就应根据现实结合自身的情况设定新的目标。自古以来,改变最初目标另寻它路的成功事例不在少数。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便是最好的一例。假如鲁迅当初执意实现他的医学救国的目标,而不弃医从文,那中国就少了一位伟大的文化革命的旗手,文学史上便不会有那些充满战斗精神的光辉篇章,那该会是怎样的遗憾?值得庆幸的是,鲁迅先生明智地选择了弃医从文,实现了他的报国之志。在当代,也有不少类似的例子,如众所周知的国际巨星王菲,她最初的目标是做一名教师,可因偶然机遇,她成了一名歌手,从此乐坛上便多了一颗璀璨的明星。
从名人成功的事例不难看出,根据客观事实。及时调整自己的奋斗目标是通向成功之路的重要途径。
我们一上学就被灌注这样的思想:有了目标就要努力奋斗,不能虎头蛇尾,更不能半途而废……因此,我们从小就认识到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是可敬的,而未达目的而罢休是没有勇气的表现。
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个问题,是否还会有这样的看法呢?
拿破仑是众所周知的一个君王,他有一个目标: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为此,他付出了极大的心血,法国在他的统治下,其势如日中天,打起仗来攻无不克。但是最后,他还是失败了,原因就是他不肯放弃对俄国的进攻,军队久攻不下,他仍不撤退。冬季来临,不适应寒冷的法军士兵冻死无数,毫无斗志,被俄军大败。拿破仑也从此结束了他辉煌的生涯。
如果拿破仑当时不坚持,而选择放弃攻击,他会有这样的下场吗?
鲁迅先生也是我们所熟悉的一位文学大师。但是,鲁迅先生当初的目标却与文学毫不相干。他青年时看到中国海军很弱,屡受外国海军欺负,于是决心成为一名海军战士,报效祖国。后来,他发现中国人体弱多病,为了摘下“东亚病夫”的牌子,他决定做一名悬壶济世的医生。最后,他发现中国人的病不在身体,而在思想,果断弃医从文,用笔杆唤醒中国人的灵魂。
如果鲁迅先生当时坚持自己的最初选择,中国又怎么会出现一位这么伟大的作家呢?
今天,我们谈到拿破仑时,没有人赞美他坚持不懈的精神,而较多的则是笑话他不懂变通;我们谈到鲁迅先生时,没有人指责他半途而废的做法,而他的几次改变目标的故事却成为流传的佳话。
因此,我们的看法应当有所改变了: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固然可敬,但方法未必可取;未达目的而罢休,看似没有勇气,但有时却是眼光远大的体现。
目标是由人定的,但起决定因素的是现实。当现实改变时,目标也应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死守一个与现实矛盾甚至相违背的目标不会有很好的结果。
我们正处在思想认识形成的阶段,有一个目标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它能明确我们的奋斗方向,也能为我们增加动力。但是,我们千万不能拘泥于目标,世界是发展的,现实更是瞬息万变。当一个目标不适应现实时,它就会制约我们的发展,而当一个目标能够与现实完美地融合,它就会使我们发挥所有的能力,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因此我们应牢记:现实决定目标,目标应随现实的改变而改变。
降低“飞行”的高度
在某一教堂的一座石碑上,刻着这样一段话:
我年轻的时候,立志要改变世界,然而却发现难以实现;中年的时候,我又想去改变我的国家,却又发现实现不了;老年的时候,我只好想着去改变家庭,却已经无能为力了。现在回头想想,如果我当初只是先改变自己,去影响家庭,然后我也许就有可能靠我的家庭去改变国家,甚至去改变这个世界……
的确如此。如果他当初降低一点自己的目标,与当时的实际和自己的能力相符,或许他有也可能真的成为一位影响世界的伟人。然而,当他一开始一无所有的时候,就憧憬着要改变世界,他那“飞行”的高度也实在是太高远、太空泛了些。
想想鲁迅不也是如此吗?从小立志要成为有名的医学者,然而面对当时动乱的社会现实,他觉得疗救身体的伤痛不如唤醒麻木的心灵,于是他毅然弃医从文,立志用自己的笔来“疗救”国人麻木的心灵,不同样“救活”了一大批国民吗?而站在我们今天的立场来说,鲁迅先生实现的却又是更高层次的理想。
目标应该随现实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必要的时候适当改变一下自己的“航向”,降低一点自己“飞行”的高度,使目标更好地吻合实际,目标才有实现的可能。否则,一味地好高骛远,盲目地坚守那不切实际的高远目标,其结果只能是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何功之有?
降低“飞行”的高度,并不是拒绝蓝天,而是更好地与蓝天拥抱!
不能浩瀚如一方大海,就做汇入大海的一条小溪,为大海注入新鲜的血液。
不能挺拔如参天大树,就做一棵无名的小草,为春天增添些许春意。
不能崔嵬如一座山峰,就做山峰上的一粒沙砾,为山峰堆砌少许的高度。
退一步海阔天空。所以说,适当改变甚至降低人生的目标,改变甚至降低“飞行”的航向或高度,使之与实际更相吻合,并不是自甘堕落、自我放松,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实现人生的价值。
人生不能没有目标,否则将行尸走肉;目标又不能一成不变,否则将刻板教条。鲁迅的“弃医从文”、孙中山的“弃医从政”或许能给我们一点有益的启示。
目标•坚持 石 红
没有目标的人就像是风浪中的一叶小舟,飘飘荡荡,没有归宿;没有目标的人就像是在黑暗中摸索的盲人,跌跌撞撞,没有方向。
没有目标的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该朝哪个方向走,因而他的人生也是不充实、不完整的,必然存在着缺憾,即使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也无法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因为他不知道对他而言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
人们都渴望人生充实,于是,有人开始给自己定下一个个目标,并发誓要努力实现。有了目标便有了动力,为了实现目标,他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与汗水,可是到头来却往往事与愿违,他们并没有实现预定的目标。因此,他们泄气了,放弃了——因为他们信奉一句话“识时务者为俊杰”——既然实现不了,那么努力也是徒劳,又何必浪费时间与精力呢?还是更改一下目标吧。
然而,新的目标如果又遭到了失败,他们该怎么办呢?不更改吗?这样不断地循环下去,等待他们的将是永久的失败!诚然,没有目标的人生不会充实,可是目标太多太杂也将一事无成。
目标定下以后,需要的还有坚持。既然是目标,它的实现又怎会一帆风顺?目标的实现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心急办不成大事。
只要坚持不懈地朝目标努力,即便没有实现,人生也会因此而充实,记住,坚持就是胜利。
及时调整自己的目标
何丕琼
曾看到一则报导,某商界大亨小时候立志做一名科学家,可若干年后,他没有成为科学家,却成了商界叱咤风云的人物。当记者问他为何改变志向时,他平静地回答:“当我为圆梦一次次地努力却一次次失败的时候,我发现了我的商业头脑,于是我成了一个商人。”
商界大亨的成功值得我们思考,我们一直信仰的那种确定目标后便一生坚定不移地奋斗下去的理论是否正确?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诚然,有目标是件好事,但是如果你所定的目标与你自身的条件、周围的环境以及其它客观现实条件相去甚远,那么你的目标还有奋斗下去的必要吗?
确定目标本身没错,但当你发现你所定的目标是你所不能实现的,那就应根据现实结合自身的情况设定新的目标。自古以来,改变最初目标另寻它路的成功事例不在少数。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便是最好的一例。假如鲁迅当初执意实现他的医学救国的目标,而不弃医从文,那中国就少了一位伟大的文化革命的旗手,文学史上便不会有那些充满战斗精神的光辉篇章,那该会是怎样的遗憾?值得庆幸的是,鲁迅先生明智地选择了弃医从文,实现了他的报国之志。在当代,也有不少类似的例子,如众所周知的国际巨星王菲,她最初的目标是做一名教师,可因偶然机遇,她成了一名歌手,从此乐坛上便多了一颗璀璨的明星。
从名人成功的事例不难看出,根据客观事实。及时调整自己的奋斗目标是通向成功之路的重要途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