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麻烦告诉我

 我来答
云间318
2013-10-30 · 超过75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12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40万
展开全部
一、励志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教师担负着传授知识、开发学生智力的重任,并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教师本身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适应励志教育的需要。
  (一)要树立励志教育观念
  教师要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中转变到既传授知识又加强培养学生意志、激发学生成功志向、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修养的励志教育上来。教师应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融入励志教育,通过不断调节学生的感情、情绪、思想和行为习惯等来引导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建立完善的心智人格,激励学生为美好的人生而奋斗。
  (二)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
  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规范,是教师队伍的灵魂。教师是学生最直接的榜样,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有形无形地影响着学生做人的准则。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教师必须从严要求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使学生觉得可信;以科学诚实的态度对待教育工作,使学生觉得可敬;努力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使学生觉得可亲。一位可信、可敬、可亲的教师在励志教育中必然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影响力。
  (三)具有励志教育的工作能力
  一个适应励志教育的能力结构是教育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能力结构包括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能力是指教师有效地传授知识、指导学生学习,
发展学生智能的能力,具有这些能力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研能力是指教师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创新能力是指教师在他人的基础上,勇攀新高峰、开辟新领域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用现代科学发展的新观点、新技术、新知识、新成果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学会赏识,寻找闪光点
  赏识教育主要是针对学习成绩差或后进的学生,尤其是针对在应试教育制度下,被压抑了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处于极其自卑的学生。赏识教育是对应试教育、抱怨教育乃至惩罚教育的挑战,以赏识为先导,激发被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的巨大能力,或者是人的良知与自觉性,从而让教育顺理成章地自然发生,因此对教育者来说,要牢牢树立人人可以成才的观念,善于发现受教育者的闪光点,使教育潜移默化地发挥其功效。
(二)建立励志教育体系  1.课堂励志体系。课堂是励志教育的主渠道,励志教育的核心是积极导向,要引导学生每天说好的、听好的、看好的、学好的,对任何事情都要从积极的方面去思考。其中,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尤为重要,比如,每个人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怎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如何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规划自己的人生;如何培养班级团队精神;如何处理好学习与恋爱的问题;如何为将来做好必要的准备等等。而这些东西,都是学生面对并最感兴趣的实际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时穿插这些励志教育内容,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同时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悟到做人的道理,学会调节自己的感情、情绪、思想和行为习惯,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专题讲座、专题报告励志体系。学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定期地有计划地开展专题讲座,邀请励志教育专家或者对此有研究的教师定期为学生做励志教育讲座。还可采取记诵校风、校训,聆听杰出青年事迹报告,聆听成功人士专题报告等形式激发学生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潜质。
  4.励志教育环境体系。学校应当重视并营造富有激励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来熏陶学生,让学生经常得到鼓励,处处受到激励,保持强烈的成就动机和成功要求。学校可充分利用教室、寝室、食堂、图书馆、阅览室、体育馆等校园空间或者宣传栏宣传励志格言,营造励志氛围,建设励志校园文化。还可定期开展诵励志诗歌、唱励志歌曲、讲励志故事、看励志电影系列活动,并充分利用校园网、宣传栏等媒体宣传励志事迹,宣扬励志理念,树立励志典型,弘扬励志文化。
 (三)学会励志,增强内动力
  1.爱心激励。爱是人类社会最美好的感情,爱心是一切成功最大的动力,作为教育者应公平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信任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位学生都充满爱心。
  2.动机激励。动机决定人的行为,教育者应教育学生以学业进步、创业成才为奋斗目标,而不仅仅是以成绩、证书为学习目的,培养学生志存高远,大胆追求,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对未来成功充满信心的健康心态。
  3.兴趣激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生成长的直接内动力。学生对其感兴趣的事物就会主动去学习和研究,从而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唤起学生的兴趣并发展成热爱。
  (四)励志教育要结合心理教育
  励志教育立足于学生潜能的发挥,立足于学生的终身成功和幸福,教育只有立足于学生的心理需要才能真正走到学生心中去。因此,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心理上的引导,促使学生养成以健康积极的心态认识和处理问题,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能够自觉调控自己的情绪,学会解决心理冲突,应对心理挫折。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