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美术课的生动性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郊区育英小学 段晓荣[摘 要]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在如何提高美术课生动性的同时,我们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中要充分利用生动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课堂的生动性。[关键词]生动性;主体;主导;方法;原则; 美术课是学校进行美术教育教学的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主要途径。尤其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美术教学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起的独特作用。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局限性,加强了学生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强调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参与合作,强调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美术课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提高。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美术课的生动性更好的发挥美术课的作用呢?一、确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我国提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举措,对人才的培养和人才的规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21世纪,素质教育就是培养现代化的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需要,美术课教学更是如此,广大教师首先应跟上时代步伐,在教学过程中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1、在美术课中确立自主性。自主性是学生根据主客观条件和需要,支配自己的活动,获得自身发展的能力。自主性表明学生是自己行为的主人,学生有权对自己的活动作出选择和自我决定。任何教学的改革,必须以发展学生的主体主动作用为根本。以学生为中心就是把培训学生的能力放在与传授知识同样重要的地位。如果我们不只关心学生在校时的成绩,而更关心学生离校后的学习、生活、成长的话,我们不否认,决定一个人成长质量与成就大小的关键因素不光是知识,而更重要是态度与能力。“我们的美术课教学必须围绕如何使学生愿意学,如何使学生会学,如何使学生学的好来进行。我们应该给学生自己发展选择的权利,改变单一的课程和课堂结构,采取多种形式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丰富审美情感,激发创造美的欲望和热情,并推动德、智、体的全面发展,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有机整合”。[1]2、在美术教学中体现能动性。学生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对教师讲授内容的接受,不应是一个消极被动的接受过程,而应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只有经过学生主动的思考、理解和记忆,所教知识才能成为学生认识的一个部分。“什么时候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现在一些学校的教育仍然是一种补充教育,教师看到的是一些学生这门功课不好或那门功课不好,哪门不好就补哪门,这违背了心理学的原理,造成学生始终处在一种失败的心理中,形成一种‘越学不好越不想学,越不想学越学不好’的恶性循环。在当前从教育观念、教学过程的转变来讲,就要从补充教育转向扬长教育,教师应更多地看到学生的长处,使学生有学的兴趣、有成效,引导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每一个进步,每一点成绩都作为激发他们前进的积极因素,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越学越想学’的良性循环过程”。[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意志和选择,也取决于他们以什么样的情绪进行学习。学生要获得全面的知识,取得良好的成绩,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只有主动发展的素质,才是真正的素质。而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激励。激励教学是以学生主导性、主动性为基础,着眼于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培养,通过激励获得成功,让学生在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中,愉快地接受知识。3、在美术教学中体现创造性。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消化及将知识运用于实际过程无不包含着创造因素,学生总是有探索新知,追求新活动方式和新的活动成果的内在需要和意向,具有无限发展创造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适应知识经济社会的必然要求。就必须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和方法,采取科学的内容与合适的方法去激发学生构成创造力的因素,促进其创造性潜能的发展。“我们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生动、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创新的潜能,做到敢想、敢说、敢画,促进学生乐于参与美术学习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教学民间画和工艺欣赏时,让学生试着画一画、做一做,既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2]二、备课是做好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教学活动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由一个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环节构成。哪个环节不协调都会削弱教学的整体效果。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备好课是教好课的前提。教师通过备课以加强教学中的预见性和计划性,保证主导作用的正常发挥。备课不仅对于缺少经验的教师是必要的,即使是有经验的教师同样也要认真备课。教师备课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1、教材分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参考资料,弄清本学科的教学目的、教材体系、基本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基本要求,还要掌握教科书中的全部内容、结构、各章节之间的贯联、重点、难点。从而确定本节课或本课题的基本内容、要求、方法、重点、难点。教师对教材的钻研,一般要经过“懂”“透”“化”三个过程,要把每一节课的内容化为自己的认识、理解和知识体系,从而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的表现出来。美术课的教材钻研,自然也包括对课文中所规定的各技术门类的熟练掌握。教师在准备技术性课业时,最好自己先做一遍,再从学生角度来体会掌握课本的要领。2、了解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和方法,包括了解他们习惯的做画方法。也要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个性特征、家庭状况等等。尽可能多的了解学生的基础,才能正确的确立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做到有的放矢。在技术性课程中如果学生连怎样配色都不知道,也就不能讲水彩的干画法和湿画法。有经验的老师可贵之处正表现在对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了如指掌,从而有充分的预见性,能对症下药,事先给予恰当的指导。3、物质准备。包括欣赏课的图片、必要的示范画、参考图例等直观教具、还有绘画或工艺制作的用具、画室、画板、写生对象、纸张、颜料等。作为美术教学的一个方面,仍要对必要的物质条件做课前的检查和准备。需要学生自备的工具、材料等必须课前打招呼,严加督促,这样上课才能有保证。4、考虑教法。根据对教学目的、任务的理解及对学生基本情况的了解,教师要考虑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如知识型内容用讲述法,技术型内容用练习法等。[3]总之,深钻教材是教学的前提,了解学生是教学的基础,物质准备是必要的准备,教学方法是完成任务的手段。只有都认真做到才能让教师在授课时自如生动。三、良好的教学方法、原则、特点是使教学具有生动性的体现教学方法、原则的选择和运用主要依据教学内容、目的和任务,以及学生的特征和知识水平来进行。因此,良好的教学方法、原则等对教学效果至关重要。(一)合理运用教学方法1、“讲授法”。[4]讲授法是教师用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从教师角度说是传授性方法,从学生角度说是一种接受性方法。所以也可以说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在美术课一般理论性讲述、美术常识、欣赏教学以及技法练习的讲述中,都可采用讲授法。讲授法的缺点是较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缺乏感性认识。例如光靠讲授法就无法解决怎样画的问题。所以还需要借助其它教学手段来弥补。2、“演示法”。[4]演示法是为了配合讲课,通过操作性的示范表演,使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加深印象,明了作画的具体方法。这是美术课,尤其是技法课教学采用的主要方法。演示法可以分为当堂演示、同步演示、局部演示几种。总之,讲授是为了指导练习,而演示则是为了使讲述具体化,从而使课堂变的生动起来。(二)认真贯彻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各课教学的基本准则,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是指导教学的一般性原则。因此,认真落实教学原则,有利于处理教学过程中各种矛盾,教与学的关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1、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各科教学的共同原则,尤其符合视觉造型艺术的特点。因为它有利于从直观感知升华到本质的认识。造型艺术就是通过直观的视觉形象感知、认识世界的。有许多美的问题,技术上的问题,往往很难用语言说清楚,必须借助直观的手段才能获得明确的概念。如工艺设计《视觉语言—标志设计》解释“标志”的概念为“作为一种视觉识别的符号,在生活中犹如语言,起着传递的作用”,讲了许多,但学生头脑中没有一个关于“标志”的形象性的明确概念。如果能同时出示各种“标志”的直观范例或实物,并加以归类分析,学生就很容易明白其特点及用途。欣赏课的讲解则更离不开具体的图例。直观性原则既可以发展形象思维,也利于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帮助理解和记忆,激发探索精神。美术课中直观性原则的运用主要表现在:首先,语言表述的形象性。因为美术是造型艺术,在美术范畴内的一切作品、理论、方法都离不开具体的形象。而理论、语言的表述也都要形象化;其次,直观教具的运用和制作。直观性教具包括图片、范图、过程图以及由帮助学生理解而做的辅助性教具等。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如电视录象、幻灯等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再次,当堂示范。这在技能课训练中是最好的方法。学生可以从教师的作画中知道一幅画创造的全过程,以及细节、技法,包括作画姿势、握笔方法等。2、启发性原则。教与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对基本矛盾。要收到积极的教学效果,必须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其自觉性、积极性。在美术课的教学中创造型思维的培养尤其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诱导。启发性原则就是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启发他们的积极思维,提供想象的各种思路和条件,引导他们对所学知识灵活应用,使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才能。3、精讲善练原则。美术课业中大部分是技能性的内容,而技能性的课业主要依靠练习。技能中的理论性讲述必须密切结合技能训练,解决实际问题,并腾出大量时间给学生自己练习。教学必须遵循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精讲善练是关键。在精讲与善练这一对矛盾中,精讲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善练的关键是学生能够按照教师讲述的目的、要求和方法进行练习。学生练习本身就是进一步落实教学要求的全过程。 4、以点带面原则。普通中学美术课的特点就是人多,水平参差不齐。然而作为全民文化基础课,却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教益,有所提高。因此,以点带面是必要的,它有利于因材施教,使基础好的多学一些,基础差的能达到教学的要求。贯彻以点带面的原则关键是:善于选择典型,以点带面的原则就是要注意发现和培养具有典型意义的学生,通过对他们的了解以掌握全班同学在学习美术课中存在的问题,从中总结经验指导全班同学。[3](三)充分体现教学的特点美术课由于自身的特点和不同于其他的学科的特殊性,在教学中必须充分体现其特点。1、形象思维的自主性。美术属于造型艺术,是既没有声音又不同于文字的艺术。不论是对作品的欣赏还是对美术语言的掌握,都必须通过学生自主的思考和领悟,这样才能懂的作品的含义或某种技能的要领。2、技能教学的实践性。美术课的教学内容相当一部分是技能性教学。技能性教学的关键是能够掌握和巩固一定的实践经验。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例如知道美术的知识、技巧、方法并不难,但是要真正会画必须经常画,经常练,不断提高。3、创造性思维的特殊性。美术课教学特别注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如教学《民间竹编工艺欣赏》时,首先展示许多竹编工艺品,当学生被工艺品所吸引时,接着播放介绍竹编工艺的录象,讲解竹编的制作过程。此时的学生,早已不由自主地动手编了起来。 4、个体操作与集体教学的矛盾性。美术练习本身是个体性的,加之学生所处的环境不同、兴趣、爱好、天赋等都各不相同。而美术教学则是集体性的,对学生有统一的要求,这就产生了个体操作与集体教学的矛盾。因此,教师必须注意到全班的情况,使他们都在不同的基础上有所提高。[3]在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使美术教学生动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它对于丰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无论贯彻哪一种教学原则,实施哪一种教学方法,采取哪一种教学手段,体现哪一种教学特点,都必须确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并在课程教学中充分体现生动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更生动、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