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高手进
已知A、B为椭圆C:x2/m+1+y2/m=1的长轴的两个端点,P是椭圆C上的动点,且角APB的最大值是120度,则实数m=?我想问的是当角APB的角度最大时,为什么一定...
已知A、B为椭圆C:x2/m+1 +y2/m=1的长轴的两个端点,P是椭圆C上的动点,且角APB的最大值是120度,则实数m=?
我想问的是当角APB的角度最大时 ,为什么一定得是短轴的端点呢 展开
我想问的是当角APB的角度最大时 ,为什么一定得是短轴的端点呢 展开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参考答案】
角APB的最大值是120度
所以b/a=tan30°=√3/3
b^2/a^2=1/3
m/(m+1)=1/3
m=1/2
有不理解的地方欢迎追问。。。
角APB的最大值是120度
所以b/a=tan30°=√3/3
b^2/a^2=1/3
m/(m+1)=1/3
m=1/2
有不理解的地方欢迎追问。。。
追问
我想问的是当角APB的角度最大时 ,为什么一定得是短轴的端点呢
追答
做出椭圆图形,比较四分之一椭圆上两个角的大小即可得到结论
结论:椭圆长轴顶点与椭圆某点所称的最大角是与短轴顶点所成的点
证明过程如下:
长轴顶点分别为A,B,椭圆上任一点为P
要让∠APB最大也就是要让∠PAB+∠PBA最小
设这两个角为α,β,因为∠APB必定是钝角,所以α+β<90°
因此要让α+β最小,只需要让tan(α+β)最小(因为y=tanx在0°到90°之间单调递增)
设椭圆方程为x²/a²+y²/b²=1,a>b>0,
设P点坐标为(x,y), x≠a,
则tanα=|y|/(a+x), tanβ=|y|/(a-x)
所以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y|/(a+x)+|y|/(a-x)]/[1-y²/(a²-x²)]=2a|y|/(a²-x²-y²)
将x²=a²(1-y²/b²)代入上式得到tan(α+β)=2a|y|/(a²y²/b²-y²)=2a/[(a²/b²-1)|y|]
因为a>b>0, 所以a²/b²-1>0,所以上式在|y|最大的时候取最小值,
|y|最大的时候也就是P为短轴顶点的时候,
所以当P是短轴顶点的时候tan(α+β)最小,
所以此时α+β最小,所以∠APB此时最大。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