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蚱的生活习性

匿名用户
2014-03-01
展开全部
蚂蚱的生理特性及生活方式:
蚂蚱,昆虫,也叫蝗虫,种类很多,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坚韧,后翅宽大而柔软,善于飞行,后肢很发达,善于跳跃。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害虫。
蚂蚱善于保持其合群性,多为群居。雌蚂蚱产卵一般会选择土质坚硬,并含有相当湿度,有阳光直射的环境。往往大批地集中产卵。需要较高的体温,以促进和适应生理机能的活跃。
(一) 蝗虫的体表特征
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之一。外骨骼不能随着蝗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过多次蜕皮。
(二) 蝗虫的身体分部
蝗虫的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全身可分为头、胸、腹3部分,胸部又分为前胸、中胸、后胸3部分,腹部共有11节。
蝗虫的形态结构
1.头部—感觉和摄食中心:头部的主要结构有触角、眼和口器
蝗虫的头部
触角:1对,丝状、分节,是感觉器官,有触觉和嗅觉作用。 眼:蝗虫具有1对复眼和3只单眼。
复眼:位于头部上部,左右两侧各1只,较大,是由很多小眼组成,是主要的视觉器官。
单眼:位于复眼和触角中间各1只,还有1只位于头部前方中央偏上,与另两只单眼呈倒等腰三角形。单眼仅能感光。
口器:是蝗虫的取食器官。蝗虫的口器由5部分组成,包括上唇、下唇各1片,上颚、下颚各2片,舌1片。上颚十分坚硬,适于咀嚼,是切断、嚼碎植物茎叶的主要结构。

2.胸部——运动中心:分为前胸、中胸和后胸 在蝗虫的前、中、后胸各生有1对足,分别称为前足、中足、后足。足是分节的,后足发达,适于跳跃,叫跳跃足。 在蝗虫的中胸和后胸上各生有1对翅:前翅和后翅。前翅狭长、革质,覆盖于后翅上,起保护作用;后翅宽大、膜质、柔软,常折叠在前翅之下,飞行时展开,是适于飞翔的器官。 3.腹部:蝗虫的腹部由11个体节构成。 ① 在蝗虫腹部第一节的两侧,各有1个半月形的薄膜,这是蝗虫的听觉器官。 ② 在蝗虫中胸、后胸和腹部第一节到第八节两侧相对应的位置上各有1个小孔,这小孔叫气门,共有10对。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气体交换是通过气管与组织细胞完成的。
蝗虫的呼吸过程
二,蝗虫的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 1.不完全变态发育:蝗虫的个体经过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的发育过程,像这样发育过程叫不完全变态。
蝗虫的发育过程
2.蜕皮:昆虫在发育过程中,幼虫(或若虫)脱掉原来外骨骼的现象叫蜕皮;每蜕皮一次,幼虫就增加一龄。蝗虫的若虫一生要蜕皮5次,若虫蜕皮5次后,也就是5龄以后变成能飞的成虫。 3.一个世代:昆虫由受精卵发育到成虫,并且能够产生后代的整个个体发育史,叫一个世代。 蝗虫的发育过程快,在我国有的地区一年能够发生夏蝗和秋蝗两代,因此有两个世代。夏蝗是蝗虫秋天产的卵,在土里越冬,到了第二年,大约在五月间,越冬卵就孵化成第一代蝗虫,即夏蝗。夏蝗发育成成虫后,经过十多天,就交配和产卵。卵经过十多天,便孵化为第二代,即秋蝗。现将夏蝗和秋蝗两个世代归纳总结如下:

蝗虫个体发育过程要经历卵、若虫、成虫这三个时期,期间若虫在三龄以前翅未长成,活动范围小,密集,而三龄后翅芽显著,五龄以后成为能飞的成虫。因此,灭蝗应抓紧消灭三龄前的跳蝻。

蝗虫为昆虫纲、直翅目、蝗总科昆虫的统称。全世界已知蝗虫在1万种以上,我国蝗总科知名蝗种约1000种以上,隶属于8个科。全世界有害蝗种近500种,我国约有60多种。根据蝗虫发生危害特点,建国以来,我国有关专家习惯上将蝗虫分为飞蝗和土蝗两大类。我国境内发生的飞蝗有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3个亚种。土蝗种类较多,在农区发生危害的主要有中华稻蝗、大垫尖翅蝗等;在竹林发生危害的主要有黄脊竹蝗、青脊竹蝗等;在草原发生危害的主要有意大利蝗、西伯利亚蝗等。
东亚飞蝗是引发我国蝗灾的首要害虫。它为不完全变态(或半变态)昆虫,一生有3个虫态,即卵----蝗蝻(若虫)----成虫。蝗蝻与成虫具有变态(即散居型、中间型、群居型)、群聚、扩散、迁飞、趋光等生活习性。东亚飞蝗孳生地主要分布在沿海蝗区(如环渤海湾沿海地区)、河泛蝗区(如黄河、淮河流域)、滨湖蝗区(如白洋淀、微山湖等地区)和内涝蝗区。近年来,东亚飞蝗主要发生在山东、河南、河北等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东亚飞蝗一般一年可发生2--4代,第1代(海南为1--2代)习惯上称为“夏蝗”,第2代(海南为3--4代)则称为“秋蝗”。
慕立堂
2024-11-26 广告
在孩子们成长的黄金时期,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关乎身体健康,更与视力保护息息相关。胡萝卜,作为自然界中的“护眼小能手”,富含β-胡萝卜素,能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对维护视网膜健康、促进视觉发育具有重要作用。今天,就分享几种既美味又易于青少年吸收...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慕立堂提供
匿名用户
2014-03-01
展开全部
你好:
生活习性: 蝗虫的成虫及幼虫均能以其发达的咀嚼式口器嚼食植物的茎、叶。

蝗虫善飞善跳,头部的一对触角是嗅觉和触觉合一的器官。它的咀嚼式口器有一对带齿的发达大颚,能咬断植物的茎叶。它后足强大,跳跃时主要依靠后足。蝗虫飞翔时,后翅起主要作用,静止时前翅覆盖在后翅上保护作用。雌虫的腹部末端有坚强的“产卵器”,能插入土中产卵,蝗虫产卵场所大都是湿润的河岸、湖滨及山麓和田埂。每30~60个卵成一块。从卵中孵出而未成熟的蝗虫叫“蝻”,需蜕5次皮才能发育为成虫。雨过天晴,可促使虫卵大量孵化。蝗虫还具有惊人的飞翔能力,可连续飞行1~3天。蝗虫飞过时,群蝗振翅的声音响得惊人,就像海洋中的暴风呼啸

成虫的后脚腿节具有一列相当于弹器的乳头状突起,前翅径脉基部有相当于弦器的粗脉,二者摩擦时,振动翅的震区便可发出声音,这就是它们的发音器。蝗虫的听器也很特别,位于腹部第一节的侧方。

蝗虫俗称“蚱蜢”,台语称之为“草螟仔”。它们的生活史是卵→若虫(幼虫)→ 成虫,属不完全变态。具咀嚼式口器,为植食性昆虫。大部分不太挑食,在野外草丛中,常看到它正一口一口的啃食禾本科植物的叶片,它的触角没有螽斯那么长,呈短鞭状,但拥有强而有力的后腿,可利用弹跳来避开天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