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有关病毒的专题的复习资料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高三生物专题复习——病毒
苍南中学 许允文
一、教材分析与再创造
病毒相关的知识在教材中没有专门的章节,但相关知识分散在必修I、II、III及选修II中,如病毒的种类、结构、习性,生物致癌因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生物诱变因子,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基因工程的运载体,基因工程的应用——基因探针,动物细胞融合的诱导剂等。如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将分散的知识系统化?本人利用近几年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亲身经历的SARS、禽流感、甲流、AIDS等疫情编写教材(学案)将分散的知识进行系统的介绍,内容包括病毒的种类、结构与习性;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病毒危害与免疫;病毒的应用等。帮助学生构建较为系统的知识网络。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高二的学习,对病毒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但知识较为散乱,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导致不能很好地提取与应用。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依据新课程标准、学科指导意见、考试说明和学生实际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
1. 简述病毒的种类、结构、习性。
2. 简述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举例说明基因探针和蛋白质探针的原理。
3. 举例说明各种病毒的遗传信息的传递(中心法则)。
4. 概述机体的免疫机理及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治方法。
(2)能力目标
1. 构建以病毒为中心的知识结构体系。
2. 讨论并总结某种动物疫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3)情感目标
1. 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关爱艾滋病人。
2. 关注动物疫病的控制。
3. 形成正确的卫生习惯和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尊重生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生物科学思想。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基因探针和蛋白质探针的原理
2.中心法则(具体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
3.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4.构建知识网络
五、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制作导学提纲
六、教学过程
教学顺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展示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AIDS的疫情等资料引入课题.
阅读并讨论这些疾病的病原体。
片段一:
病毒的分类
问题:
1. 根据遗传物质划分,病毒可分为几类?
2. 根据宿主划分?举例。
小结:
1.DNA病毒、RNA病毒;
2.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噬菌体
同桌讨论,展示。
练习设计1
片段二:
病毒的结构与习性
问题:
1. 出示HIV病毒,SARS,噬菌体的结构图提问:所有病毒都具有的基本结构?与细菌有何区别?
2. 抗生素对其有作用吗?为什么? 讨论滥用抗生素会造成哪些后果?
3. 病毒能独立生活吗?实验室内如何保存病毒(或培养病毒)?
小结:
病毒都具有核酸和蛋白质,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只能
营寄生生活——活细胞培养。
1.同桌讨论,展示。
2.课外收集:滥用抗生素所造成的后果。
练习设计2
片段三:遗传信息的传递
展示信息:
介绍几种病毒的遗传物质及遗传信息的传递资料。
提问:
分别用类似于中心法则的方法表示上述几种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小结:
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只是不同病毒传递途径有所不同而已。
1. 阅读资料。
2. 同桌讨论。
3. 学生板演并互评。
练习设计3、4
片段四:
危害与预防
资料展示:
1. 病毒侵染细胞的过程;
2. 甲流免疫接种的场景。
问题:
1. 病毒侵入机体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步骤是哪一步?起作用的物质是什么?
2. 预防接种的原理是什么?
3.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为什么有些人患病而有些人不患病?
小结:
1.讨论并交流:
2.请列表比较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区别和联系?
3.课外阅读(收集):
艾滋病、甲流等病毒性疾病的有关知识并交流。
练习设计5
片段五:
检测与治疗
问题:
如何确诊某疑似病人是否是甲流或HIV携带者?
资料展示并讲解:
PCR技术、艾滋病检测板和DNA探针等的图解。
小结:
DNA探针(单链DNA)——DNA分子杂交原理;
蛋白质探针(单抗或抗原)——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原理。
1. 同桌讨论并与他组交流。
2. 阅读PCR技术、艾滋病检测板和DNA探针等资料
练习设计6
片段六:病毒的价值
问题:
1. 近几年来,不断发现的新型病毒,有何意义?
2. 举例说明病毒在科研中的作用?
3. 非典已经过去,我们是否能将保存在实验室中的SARS病毒消灭掉,防止它进入自然而造成危害?
小结:
自然界中任何一种生物都有存在的价值,新特种的出现丰富了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科研价值,如:基因工程的运载体、细胞工程的促融剂、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材料等。)、生态价值、潜在使用价值。社会价值。
讨论:从疯牛病、艾滋病、非典到禽流感,谈谈你对人类活动的看法。
苍南中学 许允文
一、教材分析与再创造
病毒相关的知识在教材中没有专门的章节,但相关知识分散在必修I、II、III及选修II中,如病毒的种类、结构、习性,生物致癌因子,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生物诱变因子,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基因工程的运载体,基因工程的应用——基因探针,动物细胞融合的诱导剂等。如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将分散的知识系统化?本人利用近几年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亲身经历的SARS、禽流感、甲流、AIDS等疫情编写教材(学案)将分散的知识进行系统的介绍,内容包括病毒的种类、结构与习性;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病毒危害与免疫;病毒的应用等。帮助学生构建较为系统的知识网络。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高二的学习,对病毒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但知识较为散乱,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导致不能很好地提取与应用。
三、教学目标的确定
依据新课程标准、学科指导意见、考试说明和学生实际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
1. 简述病毒的种类、结构、习性。
2. 简述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举例说明基因探针和蛋白质探针的原理。
3. 举例说明各种病毒的遗传信息的传递(中心法则)。
4. 概述机体的免疫机理及病毒性传染病的防治方法。
(2)能力目标
1. 构建以病毒为中心的知识结构体系。
2. 讨论并总结某种动物疫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3)情感目标
1. 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关爱艾滋病人。
2. 关注动物疫病的控制。
3. 形成正确的卫生习惯和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尊重生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生物科学思想。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基因探针和蛋白质探针的原理
2.中心法则(具体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途径)
3.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4.构建知识网络
五、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制作导学提纲
六、教学过程
教学顺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展示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AIDS的疫情等资料引入课题.
阅读并讨论这些疾病的病原体。
片段一:
病毒的分类
问题:
1. 根据遗传物质划分,病毒可分为几类?
2. 根据宿主划分?举例。
小结:
1.DNA病毒、RNA病毒;
2.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噬菌体
同桌讨论,展示。
练习设计1
片段二:
病毒的结构与习性
问题:
1. 出示HIV病毒,SARS,噬菌体的结构图提问:所有病毒都具有的基本结构?与细菌有何区别?
2. 抗生素对其有作用吗?为什么? 讨论滥用抗生素会造成哪些后果?
3. 病毒能独立生活吗?实验室内如何保存病毒(或培养病毒)?
小结:
病毒都具有核酸和蛋白质,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只能
营寄生生活——活细胞培养。
1.同桌讨论,展示。
2.课外收集:滥用抗生素所造成的后果。
练习设计2
片段三:遗传信息的传递
展示信息:
介绍几种病毒的遗传物质及遗传信息的传递资料。
提问:
分别用类似于中心法则的方法表示上述几种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小结:
病毒遗传信息的传递遵循中心法则,只是不同病毒传递途径有所不同而已。
1. 阅读资料。
2. 同桌讨论。
3. 学生板演并互评。
练习设计3、4
片段四:
危害与预防
资料展示:
1. 病毒侵染细胞的过程;
2. 甲流免疫接种的场景。
问题:
1. 病毒侵入机体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步骤是哪一步?起作用的物质是什么?
2. 预防接种的原理是什么?
3.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为什么有些人患病而有些人不患病?
小结:
1.讨论并交流:
2.请列表比较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区别和联系?
3.课外阅读(收集):
艾滋病、甲流等病毒性疾病的有关知识并交流。
练习设计5
片段五:
检测与治疗
问题:
如何确诊某疑似病人是否是甲流或HIV携带者?
资料展示并讲解:
PCR技术、艾滋病检测板和DNA探针等的图解。
小结:
DNA探针(单链DNA)——DNA分子杂交原理;
蛋白质探针(单抗或抗原)——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原理。
1. 同桌讨论并与他组交流。
2. 阅读PCR技术、艾滋病检测板和DNA探针等资料
练习设计6
片段六:病毒的价值
问题:
1. 近几年来,不断发现的新型病毒,有何意义?
2. 举例说明病毒在科研中的作用?
3. 非典已经过去,我们是否能将保存在实验室中的SARS病毒消灭掉,防止它进入自然而造成危害?
小结:
自然界中任何一种生物都有存在的价值,新特种的出现丰富了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科研价值,如:基因工程的运载体、细胞工程的促融剂、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材料等。)、生态价值、潜在使用价值。社会价值。
讨论:从疯牛病、艾滋病、非典到禽流感,谈谈你对人类活动的看法。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