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丢弃一根矛打一成语
【解释】丢弃的不是矛而是笔,配合人物穿着的军装,说明是去当兵了,所以是投笔从戎。
【读音】tóu bǐ cóng róng
【解释】从戎:从军,参军。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拓展资料
【近义词】
弃笔从戎 [ qì bǐ cóng róng ] 犹投笔从戎。指文人弃文就武。
出 处:唐·张鷟 《游仙窟》:“ 蜀生狡猾,屡侵边境。兄及夫主,弃笔从戎,身死寇埸,茕魂莫返。
【反义词】
解甲归田 [ jiě jiǎ guī tián ] 脱掉铠甲,回到乡村。指将士离开军队,回乡务农。
出 处:汉·杨雄《解嘲》:“叔孙通起于桴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得也。”
一个人丢弃一根矛的成语是弃笔从戎。
弃笔从戎
语音:[qì bǐ cóng róng]
释义:犹投笔从戎。指文人弃文就武。
出处:唐 张鷟 《游仙窟》:“ 蜀 生狡猾,屡侵边境。兄及夫主,弃笔从戎,身死寇埸,茕魂莫返。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弃文就武
拓展资料:
1. 我毅然抛去京都繁华,弃笔从戎,握戟沙场,清苦中望苍茫天地。
2. 所以从一气之下出走,弃笔从戎投身八路吗?没想到这小子居然看不起女人,这简直就是触到了她的逆鳞。
3. 因弃笔从戎的念头与家人置气,便单身独骑来江南一带游玩解闷,顺便实地观摩两淮前线,丰富自己正在编撰的毁金三策。
4. 在这一刻爷爷决定弃笔从戎,义无返顾的参加了抗日战争。
5. 1932年,19岁的陈翰章弃笔从戎加入了救国军,开始了与侵略者死战到底的铁血生涯。
6. 弃笔从戎,下山救世,开始了他戎马一生,叱咤风云的传奇故事.
7.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由于战事的失利,魏源悲愤填膺,爱国心切,于1841年3月,愤然弃笔从戎,投入两江总督、抵抗派将领裕谦幕府,到定海前线参谋战事。
8. 各位大爷,真不是我想太监的,只因家中内人太过暴力,无奈之下,方才弃笔从戎啊。
9. 不愧是世家子弟,书香门徒,韩公子出口便是文章,如此天才美玉,却弃笔从戎,实乃国之憾事,当真是可惜了,依备之拙见,当以良匠雕琢之,方不负公子天资。www。zaojv。com
10. 而赵治则要温文儒雅的多,身形瘦削,颇像是一个读书人弃笔从戎。
11. 他似乎能看见,当初尹柯是那样一个青涩的文人,却是为了自己弃笔从戎。
12. 在家乡河源自小素有“女秀才”美称的丘桂珍,青年时就弃笔从戎,加入了“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
丢弃一根矛就等于投一只笔,所以谜底:投笔从戎
投笔从戎 [ tóu bǐ cóng róng ]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tóu bǐ cóng róng ]
东汉班超家境穷困,在官府做抄写工作,曾经掷笔长叹说,大丈夫应当在边疆为国立功,哪能老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见于《后汉书·班超传》)后来把文人从军叫做投笔从戎。
出 处
东汉时的班超扔掉手中的笔决心去边疆从军打仗;建立功业。见《后汉书·班超传》。
拓展资料
造句
1、在最后他也和他的表哥一样投笔从戎了,然后他们这个家就彻底空了。
2、当你想投笔从戎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家庭呢。
3、抗战时,许多在学青年毅然投笔从戎,加入抗日行列。
4、如今国家有难,好男儿当投笔从戎,报考军校。
5、抗战时期,广大师生历尽艰难,内迁重庆,坚持办学,不少学生投笔从戎,浴血沙场。
6、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投笔从戎的同学可不少呀!
7、 我长大以后也要学班超投笔从戎,报效国家。
8、 战争爆发后,青年纷纷投笔从戎,奔赴前线。
9、 日军大举入侵我国时,有的人投笔从戎,保家卫国,有的人却楚囚对泣,束手待毙。
10、队上的干部,大多是投笔从戎的年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