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题,,,求大神解!!

 我来答
G36E1
2014-09-27 · TA获得超过7303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121
采纳率:40%
帮助的人:1518万
展开全部
选择题:C
问答题答案:
(1)核心:皇权至上 矛盾:皇权和相权,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
(2)唐朝:“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将完整的相权一分为三,各部门分工明确,互为补充,相互牵制,以权力的分立和制约提高办事效率,并利于加强皇权。明朝:废丞相和中书省,设内阁,内阁实质为皇帝的咨询机构,没有决策的权力,对皇权不能起制约作用,皇帝亲自掌管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
(3)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封建经济文化发展和繁荣。消极作用:A、独断性和随意性,难免出现失误。B、官僚机构膨胀,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C、束缚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阻碍了科技的进步,造成社会发展的迟滞,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
皮皮不是屁
2014-09-27 · TA获得超过600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80
采纳率:71%
帮助的人:39.7万
展开全部
4.C。世官制即世卿世禄,是周代贵族政治的产物;察举制是汉代的(汉武帝)实行取代军功制的选官任人制度,适应和平年代,但也逐渐造成了“察举权”把持在了地方豪强士族手中,进而出现了九品中正制;为了保持官员队伍的质量,同时加强皇权,以科举取代之。
5(1)核心:君主专制
两对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解析:权力的流动从宏观来说是中央与地方的权力矛盾,由此也产生了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争夺;而当中央将权力收回,权力在中央层面如何分配,导致了中央皇权(君主专制)与相权(官僚集团)的权力分配争夺。然而,这一切都是以君主专制为转移的,适应着君主专制的需求,所以,君主专制也就成了整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的核心。
(2)1.从机构上,汉武帝设立内朝,区分以丞相为外朝,使内朝成为内侍性质的决策机构,而外朝成为执行机构;汉光武帝沿袭汉武帝的思路,设置尚书台等机构作为正式的政府决策机构,形成“虽设三公,事归台阁”的局面;随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增设政府机构,逐渐形成三省雏形。到隋朝,正式形成内史、门下、尚书三省三省长官都是宰相(而非丞相),分管诏书撰写(决策性质)、审议封驳、执行等职能,而尚书省下分设礼、吏、工、刑、户、兵六部各司其职,三省六部制成型,到唐代将内史省改名为中书省,从而使三省六部制将完整的相权分为三块;宋代在三省长官以外另设中书门下,取代原三省长官的职务,是为宰相,此外,分割财权归三司:盐铁、支度、户部,分割并兵权于枢密院,由枢密使掌管调兵权,而禁军统兵权交由三衙:殿前司、侍卫亲军步军司、侍卫亲军马军司,另外又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
2.从用人上,西汉重用外戚,以取得对功勋之臣的制衡,而在官员的品秩上也往往是“位低权重”,内朝多为尚书、侍中等低品秩官员;东汉除了外戚用事以外,出现了宦官专权的新局面,以制衡日益强势的外戚;到了南北朝时代,随着士族的衰落以及加强皇权的需要,出现了一批庶族出身的官员,为科举制形成了一股趋势;随后随着皇权不断加强的需要,皇帝日益重视对庶族官员的选拔,推动了科举的形成和不断完善上,削弱朝中的勋旧势力和士族势力;到宋代,随着科举的完善,士族势力基本销声匿迹,皇权在庶族官员的不断轮换当中得到恒久的保全和绝对的强势。
3.在选官制度上,汉武帝时代废除了军功为主的选官任人制度,实行征辟察举制,打击了汉初建国形成的的勋旧派势力;隋唐以科举取士,打击威胁皇权的士族势力,宋代将科举进一步发展。
(3)秦:实行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官吏由皇帝任免,实行中央到地方的垂直式管理;
汉:汉朝实行郡国并行制,同时在建国初期分封了一些异姓诸侯,汉高祖逐渐将异姓诸侯剪除,代之以刘姓诸侯;景帝时代支持晁错的《削藩令》,削弱地方诸侯势力,但引起了吴楚七国叛乱,朝廷以三个月的时间迅速平叛;武帝时代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诸侯王国逐渐缩小削弱,而之后武帝又制造了一起“酹金夺侯”事件,另外武帝时代将天下划为十三州作为监察单位,每州设低薪俸的刺史一名,以监察地方官员和诸侯;
宋:设通判,直接对皇帝负责;“杯酒释兵权”,解除节度使的实权;
元:设行中书省,强化中央对地方管理;设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