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给现代人的启发

 我来答
死吧10
2015-05-19 · TA获得超过41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4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64.8万
展开全部
《大学》《中庸》给我们的启示 (摘录)

2009-07-06 13:55:48   来自: 博来居独立书吧 (重庆)

  圣心不可揣度
  
  《大学》、《中庸》以修己治人为目的,在历朝历代受到人们的推崇。当今社会,很多政治家和学者都在潜心研究和积极实践《大学》、《中庸》的理念,在感受到《大学》、《中庸》博大精深的同时,又感受到《大学》、《中庸》似乎离我们很遥远。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大学》、《中庸》到底在讲什么呢?《大学》、《中庸》对现代社会有什么借鉴意义呢?
  《大学》开篇即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是孔子的话,大人为学的道理有三件:一是在明明德;二是在亲民;三是在止于至善。三件事情用我们现代的语言解释就是,让自己明心见性,然后推己及人,让自己和他人明心见性达到一种极致的程度。
  《中庸》提出“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天地虽广博、高大,然而其运行的法则可以用一个字就可以概括,这个字就是“诚”。
  从这些文字我们就可以看出,《大学》、《中庸》讲的是修心,是圣人修心到极致程度而记录下来的内心状态、外在表现、达到这种状态的方法以及修心所带来的巨大作用。
  很多人现在没有修心,仅凭自己固有的心态去推断修心到极致的圣人心态,是非常困难的,就像《中庸》讲的“苟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如果一个人没有修心,不足以睿智、融通,怎么能理解圣人呢?也就是说一个接近圣人的人才能知道圣人。
  说心理话,我今天站在这个讲坛上也是战战兢兢,非常害怕把圣人的意思曲解了而误尽沧桑,好在有很多贤明、大德,他们可以为我的讲座指正。
  就拿“慎独”二字来说,过去我们把“慎独”理解为独处的时候注意自己的所作所为,其实这种解释是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这是没有修心的现代人做出的解释,作为修心的人来说,对“慎独”二字有着更深刻的体会。
  修心达到一定程度,我们对自己内心深处的思想逐渐做到明察秋毫,而“慎独”的意思是在自己的内心深处,自己想什么只有自己知道,不好的意念发动,自然有不好的行迹露在外面,当不好的意念一发动,我们就要立即知道并且选择一个诚意的念头,所以我们必须谨慎于我们内心己所独知之地,这才是慎独。
  修心达到一定的程度,对“慎独”都有这种感受。
  所以《中庸》说:“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你的行为动机自己最清楚,因为内心深处那个幽暗之中,那个细微之处的思想,是善是恶,泾渭分明,而这一切我们最先察觉到,所以对待自己的思想要慎之又慎!
  再拿“明哲保身”来说,我们很多人认为“明哲保身”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并加以批判,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
  中庸上说:“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其实这是一个人修心达到一种极致程度而表现的一种极高的智慧,既能明于理,又能察于事。明君当道,他出而用世,其言论足以让国家兴旺;当昏君无道时,他就隐然自守,韬光养晦,不发表激烈的言论,远离灾祸而保其身。
  
  
  道不远人
  
  其实明心见性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状态,通过修心每个人都可以达到这个境地。即使在孔子、老子等圣人离开我们2500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华大地和异国他乡,不乏炎黄子孙和异族兄妹达到了明心见性的境地。
  过去很多人对“明心见性”有误解,以为达到这样的境地他们就成神成仙了,可以不吃不喝,于是有些人开始节衣缩食;有的人认为达到这样的状态就变得比其他人高一等,就会被他人贡在神坛上,可以对他人指手画脚;有的人以为达到这种状态很神秘,于是抛弃妻儿老小去所谓的深山老林悟道;有的人认为悟道的人一定是两鬓斑白、飘飘欲仙,于是我们又开始专注我们的发型。
  达到明心见性的人,他们还是人,他们可能还做着非常普通的工作,他们可能在农村种地,也可能在城里上班,可能在经商,还可能在寺庙里讲经说法,当然也可能在课堂上教书育人,在领导岗位上管理国家等等。
  达到明心见性的人还要吃饭,也需要睡觉,他们也会生病,只不过因为内心宁静病会少一些,他们也会经历死亡的过程,他们不会因为明心见性而长处三头六臂,更不会因为明心见性而刀枪不入。
  过去我们说这个人是得道之人,我们以为这个人真的得到了什么东西,其实他什么也没有得到,只是说这个人“明明德”了,或者说他“率性”了,也可以说他“致诚”了、“中庸”了,用现代的话说,他做回了真正的自我。
  很多人错误的理解了自我,以为自我就是我行我素,这是典型的失去自我的表现。真正的自我是摆脱了一切物欲的遮蔽,完全纯洁,只剩下真正的自然本性。
  历史上陶渊明就是最典型的失去自我,因为内心不中正,于是去追求所谓的世外桃源;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释迦摩尼就完全达到一个本真的自我,对他们来说,什么地方都可能是天堂,人间也不例外,因为他们能够达到境随心转,或者他们是境转而心始终不转,因为心始终是安详和淡定的。
  很多人在修心的时候,修到一定程度突然大哭不已,不是伤心落泪,而是喜极而泣,他们喜什么呢?原来在迷失多年之后,突然找到了这个真实的、明心见性的自我而忍不住放声大哭。这里也要提醒大家,喜极而泣也不是修心而出现的必然结果,不必着这个外在的现象。
  
  
  欲修其身,先正其心
  
  当我们了解了修心的道理之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怎样才能让自己和他人明心见性达到一种极致的程度,实现“止于至善”的理念呢?
  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也就是说,要实现止于至善的理念,明明德于天下,我们必须修身,而要达到修身的前提,我们需要正其心,而要达到正其心的关键就是要诚其意。
  这里的心正与我们通常所讲的心正是有差别的,一般人认为心正是说这个人很正直、刚直不阿。大学、中庸提到的心正包含了内心正直,但比普通人想象的要广。心正指的是内心安详、中正,外部表现为睿智和融通,如果仅仅用刚直不阿等来形容心正就偏颇了,因为刚直不阿的人在内心上仍然有很多地方是大学、中庸所说的不正的情形,或者通俗地说他们内心还有很多的冲突,所以外部表现为执着、孤傲、刚烈等。
  刚直不阿的人常常因为不得志而内心痛苦,其中的一些人会选择逃避现实而隐居,这是不适应现实社会的表现;心正的圣人也可能会去隐居,但是他们内心并不痛苦,对他们来说隐居是对时局的正确判断而做出的明智之举。刚直不阿的人隐居以后一般是不会出山的,因为心不正的原因,过去痛苦不堪的感受并没有消失;而得道的圣人一般在时局变化后会出山的,因为心正所以内心没有痛苦,而且“可以赞天地之化育”的责任让圣人不请自出。
  中国现代社会的邓小平,当国家需要他出来的时候,他已经是七十三岁的高龄了。他出来工作的时候从来不提及过去,就说明他内心很中正,过去的三起三落没有在他心理留下痕迹。
  哪种情况下心就不正了呢?
  《大学》说:“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就是说我们的情绪如果受到外界的影响而出现了愤怒、恐惧、喜好和忧患等剧烈波动,此时我们的心就不正了。
  我遇到这样一个咨询实例。
  有一对表兄妹,一个六岁,一个八岁,他们好奇的探索对方短裤里的秘密。妈妈看到这一幕,给自己的女儿一记耳光,并恶狠狠地训斥道:你怎么这么不要脸!孩子哭着被父母带回家。孩子从此“懂事”了,知道不能再干这样的事情了。
  但是家长的这一记耳光伴随着巨大的能量并没有消失,而是隐藏在我们心理的某个角落。
  当现在的某个场景同过去的某个场景相吻合的时候,心理埋藏的巨大能量就会爆发出来。有一点要说明的是,时间长了,在意识上我们可能只感觉到现在的某个场景让我们恐惧不已,而失去了同过去场景的联系,但是我们的潜意识牢牢把握了这种联系。
  随着她的成长,她可能真的从意识上忘记了看男孩子短裤这件事。但是只要她看到类似的场景,比如男女在一块尽情地玩;或新婚之夜,过去的那一幕完全再现,她就会出现恐惧。
  当这个小女孩长到25岁的时候,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当新婚之日来临的时候,她已经是六神无主了,她的同事同女孩子的妈妈讲:“你的女儿怎么了,是不是男朋友对她不好呀?”妈妈问自己的女儿怎么回事,女儿一个劲地摇头,只说自己很紧张,心理很害怕,在一位老师的提醒下,倒是妈妈猛然想起了近二十年前的那一幕,让妈妈后悔不已。
  这位女性所说的心理紧张就表明她的心理在收缩,这种收缩就是心不正了,“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此时这个女孩的内心对男孩子就偏离了中正的原则。
  
  
  
  心态决定命运
  
  
  我们的心就是这样一点一点被污染,这种污染逐渐形成一种习性,我们的命运就被过去的习性所左右。
  明朝有一位叫袁了凡的人写了一个自传叫《了凡四训》,用来教育他的孩子。
  据说他曾经遇到一个修髯伟貌、飘飘若仙的长者,这位长者姓孔,云南人,得到了宋朝邵康节先生所精通的《皇极数》真传,《皇极数》就是《皇极经世书》,这本书很有名,被收录在《四库全书》里。主要内容就是依照《易经》的原理来推算命运,包括个人命运和国家的兴衰。
  于是袁了凡就请这位老先生给自己算命,算命的结果是:县考第十四名,府考第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结果三处的考试,所考的名次和孔先生所推算的完全相符。
  接着了凡又请孔先生为自己推算一生的祸福,推算的结果是:某年考第几名,某年当补廪生,某年当贡生,某年当四川省一县长,县长在任三年半,然后离任回乡,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的丑时,寿终正寝,命中没有儿子。
  袁了凡把老先生推算的结果一一记录下来,奇怪的是所有的考试的名次先后,都不出孔先生所预料,唯独他做廪生所应领的米,应该是九十一石五斗的时候才能出贡。学台屠宗师(学台: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厅长),却在他吃到七十一石米的时候就批准他补贡。这个时候了凡私下就怀疑孔先生所推算的结果。
  奇怪的是后来果然被另外一位代理的学台杨宗师驳回,不准他补贡。
  直到丁卯年,殷秋溟宗师看见他在考场中的‘备选试卷’而慨叹道:这本卷子所做的五篇策,竟如同给皇帝的奏折一样,这样有学问的人,怎么可以被埋没到老?
  于是就吩咐县官,准他补贡,经过这番的波折,他又多吃了一段时间的廪米,算起来连先前所吃的七十一石,恰好九十一石五斗。
  受到了这番波折,就更相信:一个人的进退功名浮沉,都是命中注定。而走运的迟或早,也都有一定的命数,所以一切都看得淡,用不着去追求了。
  从此以后,一天到晚,静坐不动,既不说话,也不想事。所有文字,一概不看。有一次他去栖霞山拜见云谷禅师,同禅师面对面静坐了三天三夜,连眼睛都没有合一下。
  禅师问他缘由:你静坐三天,不曾看见你起一个妄念,是何缘故?
  袁了凡回答说:我的命被孔先生所算定,既然吉凶祸福都注定了,那还有什么好想的呢?
  禅师笑答:原以为你是豪杰,原来是一个凡夫俗子呀。
  袁了凡吃惊地问禅师:难道我们的命运可以改变不成?
  禅师告诉他:“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诗书所称,实为明训。”这是儒家诗经和书经所说的,还能有假?
  袁了凡还是纳闷,他想起了孟子的话:“求则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义可以力求,功名富贵,如何求得?”若不是在我心里的事,怎么能求得到呢?譬如说道德仁义,是在心里的,立志做一个仁义道德的人,自然就成为一个仁义道德的人,这是可以尽力去求的。若是功名富贵,那是不在心里头的,是在身外的,要别人给才可以得到。倘若旁人不给,那怎样才可以求到呢?
  云谷禅师告诉他:孟子的话不错,但是你理解有误。
  禅师告诉他,向自己内心求的,不仅仅是仁义道德,就是身外的功名富贵,也可以得到,这叫内外双得。“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这就会内外双失,故无益。
  云谷禅师接着从心态的角度分析了袁了凡命运的成因。
  喜欢干净,本是好事;但是不可过分,过分就成洁癖了。你过分地喜欢清洁,就变得不近人情,这是你没有儿子的第一种缘故。
  天地间,温和的日光,和风细雨的滋润,万物才能生长。你常常动怒,没有一点和育之气,怎么会生儿子呢?这是你没有儿子的第二种缘故。
  仁爱,是生命的根本,若是心怀残忍,便没有慈悲,就像果子一样,没有果仁,怎么会长出果树呢?所以说,残忍是不会生养的根;你只知道爱惜自己的名节,不肯牺牲自己,去成全别人,这是你没有儿子的第三种缘故。
  说话太多容易伤气,你多话伤气,因此身体不好,那里会有儿子呢?这是你没有儿子的第四种缘故。
  人靠精气神才能活命;你嗜酒,酒容易消散精神;一个人精力不足,就算生了儿子,不痴也呆,这是你没有儿子的第五种缘故。
  你常喜欢整夜长坐,不懂得保养元气,这是你没有儿子的第六种缘故。
  有智慧的人知道自己的命运都是自己造就的;糊涂的人,把自己的成败都归结为说不清、道不明的命运了。
  听了禅师的分析,袁了凡彻底醒悟,决定努力修心,改过从善。他从善的主要方法是: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等等。
  通过修心,他的命运确实发生了彻底的变化,他不仅有了儿子,而且岁数也不是孔先生给他算定的53岁,而是70多岁。
  一个人的命运是自己的心理所决定,如果你的习性很重,而且又没有改变的愿望,你自己的命运不用别人算,你自己都知道;如果你不断修心,变成“至诚”,命运又岂是星座、八卦可以预测的吗?天必将降大任于斯人,因为“大得者必受命”。
  看看我们周围的人,我们就很容易明白人的命运同什么有关。
  
   (以上仅为部分摘录,详情请见冯大荣老师的讲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