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功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有哪些
3个回答
2015-12-06 ·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关注
展开全部
一、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者
学习习惯是持久的学习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自学能力的培养,贵在增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自学习惯。 神经系统对客观世界的适应过程,就是习惯的形成过程。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必须通过常规的训练。在学生主体性素质教育课堂中,教师应当扮演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者的角色,如何扮演好这个角色?首先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训练作出明确的要求,使之努力有方向。比如对“读”的训练的要求可定位于:
学会利用工具书,抓“提示”看“注释”,勾画批注,理清文章脉络,概括中心意思,提出创造性问题,完成课后练习。
这个要求作为一种常规训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就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
但习惯有好有坏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还需教师下大功夫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古人言:“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教师必须指导并训练学生把从教师那里学来的规律性的知识,转化为自己探索知识,求取真理的方式。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意志和毅力的过程,最终达到自学自动系统的形成。
二、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
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调动其内在动力系统的作用,使学生能自觉主动的学习,而内在的学习动力系统,学习动机具有核心意义。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方面要创设各种条件,提供良好的外部诱因;另一方面要采取教育、教学手段,通过外部诱因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内部诱因。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过程中,只有扮演好学生学习动机激发者的角色,善于激趣、导学,教师才能牢牢把握住学生的思维走向,让学生主体地位真正树立起来。怎样激趣、导学呢?可以以下二方面入手。
1、以教学内容诱发学生求知欲望
赞可夫说,动员学生自身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会使他们感到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是一种精神满足。我就常常紧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细读深思,举一反三,用那些丰富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让学生课课有所得,获得自我感奋的力量。 2、改进教读,吸引学生
赞可夫认为:课堂上要有活泼的气氛,要有游戏的成分,有幽默,有笑声,有争论。语文的复习课较为枯燥,
我便以赞可夫的观点为指导,摒弃了以往一言堂的讲法,代之以小组的形式竞争梳理知识点,不仅效率高,而且课上的生动,学生兴趣高,获得了生动发展的机会。
3、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育疑。”有疑则有问,有疑则有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巧设悬念,善于造成学生渴望、追求的心理状态,是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的前提。例如: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学《愚公移山》一文时,在解决“孀妻”一词的含义时,没有让学生死记释义,而是联系课文内容,看出一个问题:“遗男参加山的劳动,他爸爸肯让他去吗?”巧设此悬念,学生在一种追求的心理下读课文,最终对“孀妻”一词的含义映象极深。由此可见,教师独具匠心的质疑设问,可以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可以说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最佳结合就体现在“设疑”和“解疑”上。
三、学生正确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未来的文盲将不在是不识字的人,而且不会学习的人。”聪明的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而不应只看重学生学到的即定知识。教师应当努力培养学生会读书、会思考、会自学,善于发现探索的能力,应当教会学生学习,应当成为学生正确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也就是说,教师应当解决教“学”的问题,并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或比较、或分类、或归纳、或概括、或假设、或联系,这些都来自于思维,并在思维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许多特级教师之所以获得成功,最主要就是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教给了学生思维的方法。 2、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方法。对于同一类型的知识,教师不必事无巨细,一一传授,完全经验教给学生一个公式,一种方法让他自己掌握。例如:学习文学常识时,我引导学生从作者的生活的时代、地域、代表作、地位、本人情况五方面去掌握,在以后遇到每课涉及是文学常识时,学生都能够用这样的方法来自学了。
3、给学生以规律性的指导。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语文教训就应当是教学生掌握语文学习规律的活动。只有给学生以规律性的指导,才能完成由“教”到不需要“教”的目的。例如,古诗文中“互文见义”的现象使得学生在解释时往往有所疏漏,于是我就引导学生探求这种现象的解释规律,以后遇到这种情况时,学生就可以轻松解决了。 四、学生实践活动的倡导者
语言文学作为信息载体和人类交流交际的工具,本身就带有开放的性质,那么语文课就应该多方位,多渠道地发挥其教育与教学作用,从整体上把握语文教学的功能。基于此,教师应当确立适应于今天信息社会大生产、大经济、大科学的大语文课,应当成为语文实践活动的倡导者。
几年来,我在抓好课内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外,同时抓第二课堂的语文实践,给学生以广阔的“智力背景”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比如:倡导学生办小报、编杂志,现在已有一定规模的《雄鹰》杂志,正在成为展示学生才华的园地;倡导学生广泛阅读,我班学生已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许多大部头的名著,如《子夜》、《简爱》都以成了他们涉猎的对象;倡导学生课余创作,现在以初见成效,有多名学生获奖或在报刊上发表作品„„
学习习惯是持久的学习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就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自学能力的培养,贵在增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自学习惯。 神经系统对客观世界的适应过程,就是习惯的形成过程。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必须通过常规的训练。在学生主体性素质教育课堂中,教师应当扮演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者的角色,如何扮演好这个角色?首先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训练作出明确的要求,使之努力有方向。比如对“读”的训练的要求可定位于:
学会利用工具书,抓“提示”看“注释”,勾画批注,理清文章脉络,概括中心意思,提出创造性问题,完成课后练习。
这个要求作为一种常规训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中,就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自学习惯。
但习惯有好有坏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还需教师下大功夫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古人言:“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教师必须指导并训练学生把从教师那里学来的规律性的知识,转化为自己探索知识,求取真理的方式。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意志和毅力的过程,最终达到自学自动系统的形成。
二、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
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调动其内在动力系统的作用,使学生能自觉主动的学习,而内在的学习动力系统,学习动机具有核心意义。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一方面要创设各种条件,提供良好的外部诱因;另一方面要采取教育、教学手段,通过外部诱因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内部诱因。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过程中,只有扮演好学生学习动机激发者的角色,善于激趣、导学,教师才能牢牢把握住学生的思维走向,让学生主体地位真正树立起来。怎样激趣、导学呢?可以以下二方面入手。
1、以教学内容诱发学生求知欲望
赞可夫说,动员学生自身学习的兴趣积极性,会使他们感到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是一种精神满足。我就常常紧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细读深思,举一反三,用那些丰富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让学生课课有所得,获得自我感奋的力量。 2、改进教读,吸引学生
赞可夫认为:课堂上要有活泼的气氛,要有游戏的成分,有幽默,有笑声,有争论。语文的复习课较为枯燥,
我便以赞可夫的观点为指导,摒弃了以往一言堂的讲法,代之以小组的形式竞争梳理知识点,不仅效率高,而且课上的生动,学生兴趣高,获得了生动发展的机会。
3、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育疑。”有疑则有问,有疑则有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巧设悬念,善于造成学生渴望、追求的心理状态,是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的前提。例如: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学《愚公移山》一文时,在解决“孀妻”一词的含义时,没有让学生死记释义,而是联系课文内容,看出一个问题:“遗男参加山的劳动,他爸爸肯让他去吗?”巧设此悬念,学生在一种追求的心理下读课文,最终对“孀妻”一词的含义映象极深。由此可见,教师独具匠心的质疑设问,可以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可以说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最佳结合就体现在“设疑”和“解疑”上。
三、学生正确学习方法的指导者
“未来的文盲将不在是不识字的人,而且不会学习的人。”聪明的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而不应只看重学生学到的即定知识。教师应当努力培养学生会读书、会思考、会自学,善于发现探索的能力,应当教会学生学习,应当成为学生正确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也就是说,教师应当解决教“学”的问题,并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或比较、或分类、或归纳、或概括、或假设、或联系,这些都来自于思维,并在思维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许多特级教师之所以获得成功,最主要就是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教给了学生思维的方法。 2、教给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方法。对于同一类型的知识,教师不必事无巨细,一一传授,完全经验教给学生一个公式,一种方法让他自己掌握。例如:学习文学常识时,我引导学生从作者的生活的时代、地域、代表作、地位、本人情况五方面去掌握,在以后遇到每课涉及是文学常识时,学生都能够用这样的方法来自学了。
3、给学生以规律性的指导。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语文教训就应当是教学生掌握语文学习规律的活动。只有给学生以规律性的指导,才能完成由“教”到不需要“教”的目的。例如,古诗文中“互文见义”的现象使得学生在解释时往往有所疏漏,于是我就引导学生探求这种现象的解释规律,以后遇到这种情况时,学生就可以轻松解决了。 四、学生实践活动的倡导者
语言文学作为信息载体和人类交流交际的工具,本身就带有开放的性质,那么语文课就应该多方位,多渠道地发挥其教育与教学作用,从整体上把握语文教学的功能。基于此,教师应当确立适应于今天信息社会大生产、大经济、大科学的大语文课,应当成为语文实践活动的倡导者。
几年来,我在抓好课内听说读写的语文训练外,同时抓第二课堂的语文实践,给学生以广阔的“智力背景”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比如:倡导学生办小报、编杂志,现在已有一定规模的《雄鹰》杂志,正在成为展示学生才华的园地;倡导学生广泛阅读,我班学生已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许多大部头的名著,如《子夜》、《简爱》都以成了他们涉猎的对象;倡导学生课余创作,现在以初见成效,有多名学生获奖或在报刊上发表作品„„
展开全部
1、教师角色的定位要准确把握。在区域活动中,教师应该做什么?这是我们必须弄清楚的首要问题。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支持性指导是有别于集体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式指导的。也就是从活动的台前到后台,从一个引领者变成一个尊重幼儿意愿的支持者和推动者。这就要求老师们要关注幼儿探索学习的整个过程,这样才能充分了解每一个幼儿的发展水平,有利于正确指导和帮助不同层次的孩子。陈鹤琴曾经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幼儿园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物质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区角活动游戏材料,促进了幼儿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点燃幼儿创新的火花,激励幼儿动手的愿望,养成动手的习惯,掌握动手的技能,体验动手的收获,力求让每项活动成为幼儿发展的契机,让每个角落成为幼儿游戏的乐园,让每面墙成为幼儿展示才能的空间,让每样废旧材料成为幼儿创造的资源,让每簇花草的朋友!
区角活动材料可谓丰富多采,美不胜收,而且可以就地取材,一种材料可以有多种玩法,趣味无穷,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可是过去一些教师认为只有商店里花花绿绿的玩具才能吸引幼儿,让幼儿从中得到快乐。于是我们先从转变教师的观念出发,和教师一起收集区角活动素材,和老师一起探究游戏玩法,在玩中教师感受到了区角活动带来的欢乐,对区角活动有了新的认识。现在,我园已开发出了多个区角,单室内就有生活区、美工区、构建区、益智区、科常区、语言区、音乐区等等,还设置了娃娃家、小医院、小超市等游戏区。每一种区角内教师和孩子都积极收集了数十种素材,孩子们在游戏操作中又探索开发了近百种玩法,可谓异彩纷呈。
2、教师介入指导要适宜。幼儿的探索学习需要得到老师的支持、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不分情况的随意提供帮助。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理念:只有当幼儿确实因其本身经验与能力的局限,致使探索活动难以继续的时候,才给予一定的支持。所以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具有敏锐地观察力和判断力
在区角活动的小超市游戏中,老师要着重观察孩子们通过和同伴以成人的方式交往,认识了人文社会的历史经验,理解和掌握了社会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可根据孩子交往的需要给孩子以正确的必要的指导以达到孩子学会与人交往的技能!
生活区对孩子们来说可是一次小小的考验!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们在这里摇身一变成了“小大人”,经过小小的锻炼,现在他们自己洗手、自己穿衣、自己叠被整理床铺、自己吃饭,真正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正是在这各种活动中,孩子们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创新,体验成功的欢乐!
3、区域活动要体现教师的隐性指导。皮亚杰曾经指出:“在游戏中,儿童是自我主宰世界。”在活动区中,如果老师的指导太突出,完全处在一种主导、主动、主持的地位,有时反而会限制、影响幼儿的活动。比如在指导创造性游戏时,当面对孩子的无所事事,老师此时的适时引导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但老师的隐性参与指导要适度,只要达到引发、深入游戏的目的即可,不必长时间参与游戏,尤其是对自主能力强的孩子。而且这种长时间的参与还会影响老师对其他孩子的观察和指导。
为了给幼儿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还专门成立了美术室、舞蹈室、科学发现室、幼儿图书室等多功能室。尽管他们的创造看上去还显得十分幼稚,但这简单的动作、笨拙的画面却传达出了孩子们的童心世界和他们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尽管老师们不敢断言这其中哪个孩子会成为未来的绘画家、音乐家、舞蹈家,但是老师们可以肯定这些孩子们表现、老师的鼓励能增加他们的成功感和自信心,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有这一点就足够了。
为了使幼儿在户外活动区里能够欢快舒畅的活动,始终处于积极主动、愉快的状态,我园为幼儿创设了优美的户外环境,提供了丰富的游戏材料。幼儿园四周墙壁上的运动画面,生动活泼、直观形象、栩栩如生,给孩子以美的欣赏和启迪;玩具区里的秋千架、大型蘑菇滑梯、攀登架、大型玩具等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身体,还丰富了幼儿的生活。教师们还为幼儿制作了丰富多采、可玩性强、适合各年龄阶段幼儿发展的体育器械,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尽情的玩耍,尽情的嬉戏!
对幼儿来说,区角活动的氛围宽松,活动形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在整个区角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玩什么,自己决定怎么玩,并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在无任何压力的环境中,自由设计玩法,积极活动,获取经验,得到满足,尝试成功,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因而,对幼儿来说,区域活动是愉悦性的活动过程。在活动中,教师有计划的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和条件,通过活动过程中的指导,影响幼儿的行为,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使幼儿能主动探索,积极实践,从而达到促使每个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为了给幼儿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探索的空间,这里引用专家的话语大家共享:在幼儿面前,我们不妨“被动些”、“迟钝些”。我们教师在区角活动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就是配角,主角是我们的孩子们。
区角活动材料可谓丰富多采,美不胜收,而且可以就地取材,一种材料可以有多种玩法,趣味无穷,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可是过去一些教师认为只有商店里花花绿绿的玩具才能吸引幼儿,让幼儿从中得到快乐。于是我们先从转变教师的观念出发,和教师一起收集区角活动素材,和老师一起探究游戏玩法,在玩中教师感受到了区角活动带来的欢乐,对区角活动有了新的认识。现在,我园已开发出了多个区角,单室内就有生活区、美工区、构建区、益智区、科常区、语言区、音乐区等等,还设置了娃娃家、小医院、小超市等游戏区。每一种区角内教师和孩子都积极收集了数十种素材,孩子们在游戏操作中又探索开发了近百种玩法,可谓异彩纷呈。
2、教师介入指导要适宜。幼儿的探索学习需要得到老师的支持、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不分情况的随意提供帮助。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理念:只有当幼儿确实因其本身经验与能力的局限,致使探索活动难以继续的时候,才给予一定的支持。所以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具有敏锐地观察力和判断力
在区角活动的小超市游戏中,老师要着重观察孩子们通过和同伴以成人的方式交往,认识了人文社会的历史经验,理解和掌握了社会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可根据孩子交往的需要给孩子以正确的必要的指导以达到孩子学会与人交往的技能!
生活区对孩子们来说可是一次小小的考验!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们在这里摇身一变成了“小大人”,经过小小的锻炼,现在他们自己洗手、自己穿衣、自己叠被整理床铺、自己吃饭,真正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也正是在这各种活动中,孩子们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创新,体验成功的欢乐!
3、区域活动要体现教师的隐性指导。皮亚杰曾经指出:“在游戏中,儿童是自我主宰世界。”在活动区中,如果老师的指导太突出,完全处在一种主导、主动、主持的地位,有时反而会限制、影响幼儿的活动。比如在指导创造性游戏时,当面对孩子的无所事事,老师此时的适时引导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但老师的隐性参与指导要适度,只要达到引发、深入游戏的目的即可,不必长时间参与游戏,尤其是对自主能力强的孩子。而且这种长时间的参与还会影响老师对其他孩子的观察和指导。
为了给幼儿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还专门成立了美术室、舞蹈室、科学发现室、幼儿图书室等多功能室。尽管他们的创造看上去还显得十分幼稚,但这简单的动作、笨拙的画面却传达出了孩子们的童心世界和他们创造美、表现美的能力。尽管老师们不敢断言这其中哪个孩子会成为未来的绘画家、音乐家、舞蹈家,但是老师们可以肯定这些孩子们表现、老师的鼓励能增加他们的成功感和自信心,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有这一点就足够了。
为了使幼儿在户外活动区里能够欢快舒畅的活动,始终处于积极主动、愉快的状态,我园为幼儿创设了优美的户外环境,提供了丰富的游戏材料。幼儿园四周墙壁上的运动画面,生动活泼、直观形象、栩栩如生,给孩子以美的欣赏和启迪;玩具区里的秋千架、大型蘑菇滑梯、攀登架、大型玩具等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身体,还丰富了幼儿的生活。教师们还为幼儿制作了丰富多采、可玩性强、适合各年龄阶段幼儿发展的体育器械,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尽情的玩耍,尽情的嬉戏!
对幼儿来说,区角活动的氛围宽松,活动形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在整个区角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可以自由选择玩什么,自己决定怎么玩,并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在无任何压力的环境中,自由设计玩法,积极活动,获取经验,得到满足,尝试成功,从而体验成功的快乐。因而,对幼儿来说,区域活动是愉悦性的活动过程。在活动中,教师有计划的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和条件,通过活动过程中的指导,影响幼儿的行为,激发幼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使幼儿能主动探索,积极实践,从而达到促使每个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为了给幼儿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探索的空间,这里引用专家的话语大家共享:在幼儿面前,我们不妨“被动些”、“迟钝些”。我们教师在区角活动中应该扮演的角色就是配角,主角是我们的孩子们。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