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评价李白一生的文章

关于评价李白一生的文章... 关于评价李白一生的文章 展开
 我来答
恋戦狂傲不羁nj
2020-09-19
知道答主
回答量:1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622
展开全部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纵观李白一生,可以用四种和生态度来给予综合评价:
这位集诗仙、文人、酒徒、道士、侠客为一身的大诗人,不仅是“盛唐气象”的巨音,而且是“双子星座”的标尺.在李白的身上,横空出世的才华与澎湃饱满的激情水天相接般地自然交融为一体,辉耀着整个中国古代辽阔的文化苍穹.这个天地造就的复杂糅合体,以截然不同的四种人生态度标榜着属于他自己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入世与出世的矛盾统一,对立又统一地引领着他的心灵走向.
第一种人生态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率真的李白,从来不会掩饰,他在人生得意之时,便要哈哈大笑.他神采飞扬,踌躇满志,自信得无比潇洒.他相信自己是块金子,发光的时候终于来了,岂能一生甘居僻野?
第二种人生态度——“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人生之路历来多艰.当李白行路受阻,他不由得感叹“行路之难,难以上青天”,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丝毫造作,只是一吐为快.他以左手温暖右手,安慰自己那颗失落的心,告诉自己:雨后就是天晴.儒家思想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此刻占据且支撑着他自信地前行.
第三种人生态度——“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苏轼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的豁达,堪为难得.相比之下,李白更为直接一些.他认为人生如梦不过一瞬,何必糟蹋了欢娱的大好时光.在一般人看来,李白的举动是“醉生梦死”的堕落.但其实并非如此.紧迫的时间忧患意识,纠结在李白的血液里,深入骨髓,直抵心灵.他举杯痛饮,是珍惜,是热爱,是为挽留不可挽留的时光所作的一种自然且高贵的人生姿态.
第四种人生态度——“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当理想破灭,窥破红尘.李白并没有将人生之舟永远抛锚浅滩.还有第二条路等待着他去发现和开辟.这时候的李白,洒脱得身无外物之束.他要跳出那个喧嚣的尘世,回归自然,过着乘桴于海、云游四方的诗意生活.虽然,他有些不甘,但还不至于到那种破罐子破摔的地步.他是“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其实,他也带不走那片“云彩”,它太沉重了,还不如干脆放手,了却一身疲惫.“弄扁舟”的李白,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永远遥望的背影.
阳光的蓝色诺言
2015-11-12 · TA获得超过191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32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77.7万
展开全部
挺好的,不错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三国之长空
推荐于2017-11-21 · 知道合伙人文学行家
三国之长空
知道合伙人文学行家
采纳数:1619 获赞数:59293
本人爱好文学,喜欢读名著诗词。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纵观李白一生,可以用四种和生态度来给予综合评价:

  这位集诗仙、文人、酒徒、道士、侠客为一身的大诗人,不仅是“盛唐气象”的巨音,而且是“双子星座”的标尺.在李白的身上,横空出世的才华与澎湃饱满的激情水天相接般地自然交融为一体,辉耀着整个中国古代辽阔的文化苍穹.这个天地造就的复杂糅合体,以截然不同的四种人生态度标榜着属于他自己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入世与出世的矛盾统一,对立又统一地引领着他的心灵走向.
  第一种人生态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率真的李白,从来不会掩饰,他在人生得意之时,便要哈哈大笑.他神采飞扬,踌躇满志,自信得无比潇洒.他相信自己是块金子,发光的时候终于来了,岂能一生甘居僻野?
  第二种人生态度——“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人生之路历来多艰.当李白行路受阻,他不由得感叹“行路之难,难以上青天”,没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丝毫造作,只是一吐为快.他以左手温暖右手,安慰自己那颗失落的心,告诉自己:雨后就是天晴.儒家思想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此刻占据且支撑着他自信地前行.
  第三种人生态度——“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苏轼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的豁达,堪为难得.相比之下,李白更为直接一些.他认为人生如梦不过一瞬,何必糟蹋了欢娱的大好时光.在一般人看来,李白的举动是“醉生梦死”的堕落.但其实并非如此.紧迫的时间忧患意识,纠结在李白的血液里,深入骨髓,直抵心灵.他举杯痛饮,是珍惜,是热爱,是为挽留不可挽留的时光所作的一种自然且高贵的人生姿态.
  第四种人生态度——“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当理想破灭,窥破红尘.李白并没有将人生之舟永远抛锚浅滩.还有第二条路等待着他去发现和开辟.这时候的李白,洒脱得身无外物之束.他要跳出那个喧嚣的尘世,回归自然,过着乘桴于海、云游四方的诗意生活.虽然,他有些不甘,但还不至于到那种破罐子破摔的地步.他是“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其实,他也带不走那片“云彩”,它太沉重了,还不如干脆放手,了却一身疲惫.“弄扁舟”的李白,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永远遥望的背影.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1条折叠回答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