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音的作品窃读记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去书店窃读,从书中得到了很大乐趣的事,她常常光顾书店,却从不购买书,所以她想方设法地把自己隐藏起来,藏在人群中或者贴在一个大人身旁,直到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书店的日光灯也亮起来的时候,她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有时还会为了看完一本书而跑几家书店。
这个小女孩就是幼年时的林海音,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自语式的独白描绘心境,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我”“窃读”时的独特感受与百般滋味,将一个极其热爱读书,渴求知识的充满灵性的“我”表现得淋漓尽致。
扩展资料
作品鉴赏
把双重对比和丰富的心理层次结合起来,是此文最明显的特点。从构思上来说,这还没有接触文章的主体,文章的主体是好心店员的出现。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衬托这个好心店员。照理说这个好心店员该用最大的篇幅去描绘,用浓重的笔墨。但是前面已经指出过了,这个重要人物的描写却只有三言两语。
作者把重点放在自己无声的、不可的情感变幻上。的确,情感变幻是很丰富的,层次是很细致的:先是接过好心店员的书“害羞”得不知如何是好,后是“冲动”得没有法子把注意力集中在书上。一下子“吞食”了书中所有的智慧以后,走出书店,“浑身松快”。
总计起来这三个层次,和前面的内心活动比较起来,好像有点单薄,如果光是从心理层次的变化来说,的确有一点。但是,接下去有一笔,看来是闲笔,却不可忽略。那就是:花生米。
本来忘记吃花生米表现了读得入神、忘情、陶醉了,但是这最后一笔,却不是为了忘情,而是为了触发作者想起老师的话:“你是吃饭长大,也是读书长大的!”
这一句很精彩,比全文任何一句都有思想的光彩:读书的意义一下子提高了,不仅是在求知欲的满足上,而且是在精神的成长上。但是,作者还不满足,立意在高度上再次升高:“但是今天我发现这句话还不够用,它应当这么说:‘记住,你是吃饭长大,读书长大,也是在爱里长大的!’”
这一笔很有力,也许可以说就是古代文论中所说的“豹尾”,很有思想的力量。力量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把窃读曾经引起的对人类的“仇恨”转化为“爱”。其次是用“爱”来消解仇恨,作为长大的表现。而这比之吃饭,比之读书,更具有深刻的内涵。
最后,这一笔和前面在书店中“窃读”中看似闲笔的花生米,构成有机的联系,使结构显得完整,没有任何游离的、可有可无的笔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窃读记
主要内容: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个小女孩去书店窃读,从书中得到了很大乐趣的事,她常常光顾书店,却从不购买书,所以她想方设法地把自己隐藏起来。
藏在人群中或者贴在一个大人身旁。直到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书店的日光灯也亮起来的时候,她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有时还会为了看完一本书而跑几家书店。她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和对读书的渴望真令人感动。
《窃读记》是《城南旧事》其中一篇。
《城南旧事》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的代表作。该作品通过英子童稚的双眼对童年往事的回忆,讲述了一段关于英子童年时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童年的怀念和对北京城南的思念。
林海音(1918年-2001年),原名林含英,女,1918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台湾苗栗县头份镇人,祖籍广东蕉岭,著名作家。
扩展资料
《窃读记》创作背景
此文写于1952年8月10日。
作者小时候在北京长大,在此度过了25年的时间,1948年回到故乡台湾后,她将北京的生活点滴写成《城南旧事》一书,此文即是其中的一篇,所写的也是作者在北京的童年生活。
此文以“窃读”为线索,以放学后急匆匆地赶到书店,到晚上依依不舍离开的时间顺序和藏身于众多顾客、借雨天读书两个场景的插入,细腻生动地描绘了“窃读”的独特感受与复杂滋味,表现了“我”对读书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文章的主干是一个故事,由两次“窃读”组成。第一次被老板发现,遭到拒绝。第二次是得到一个好心店员的理解,主动提供书本。如果仅仅写这样两个过程,文章有趣、动人程度也就很有限了。但是,文章采取了另外一种办法,显得十分动人,相当有趣。
参考资料:窃读记-百度百科
(小时候,小英子很喜欢看书,但是她没有多余的钱买书,每天下午放学,小英子都会跑到书店去看书,在看书的时候她一边如饥似渴的看书一边又害怕老板发现她天天只来看书却从不花钱买)
《窃读记》
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放学后急匆匆地从学校赶到这里,目的地可不是饭店,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我边走边想:“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三排,不错……”走到门口,便看见书店里仍像往日一样挤满了顾客。我可以安心了。但我又担忧那本书会不会卖光,因为一连几天都看见有人买,昨天好像只剩下一两本了。
我跨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哟,把短头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挤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一匹饿狼,贪婪地读着。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我害怕被书店老板发现,每当我觉得当时的环境已不适宜再读下去的时候,我会知趣地放下书走出去,再走进另一家。有时,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才能读完。
我喜欢到顾客多的书店,因为那样不会被人注意。进来看书的人虽然很多,但是像我这样常常光顾而从不购买的,恐怕没有。因此我要把自己隐藏起来。有时我会贴在一个大人的身边,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儿。
最令人开心的是下雨天,越是倾盆大雨我越高兴,因为那时我便有充足的理由在书店待下去。就像在屋檐下躲雨,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当饭店飘来一阵阵菜香时,我已饿得饥肠辘辘,那时我也不免要做白日梦:如果口袋里有钱该多好!去吃一碗热热的面条,回到这里时,已经有人给摆上一张沙发,坐上去舒舒服服地接着看。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着用一条腿支撑着,有时又靠在书柜旁,以求暂时的休息。
每当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了起来,我才发觉已经站在这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我合上书,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书架。
我低着头走出书店,脚站得有些麻木,我却浑身轻松。这时,我总会想起国文老师鼓励我们的话:“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