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英的个人生活
2009年9月5日,“桃李满天下·音礼答恩师”音乐会在北京音乐厅举行。这是学生们献给90岁蒋英的祝寿音乐会。著名女声乐教育家蒋英,在更多的时候被介绍为“钱学森夫人”。言及蒋英与钱学森的爱情,不能不从他们的父辈谈起。
蒋、钱两家是世交。蒋英的父亲蒋百里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军事战略家和军事教育家。早年,蒋百里与同窗钱均夫(钱学森的父亲)志趣相投,成为莫逆之友。蒋百里与日本夫人左梅生有5个女儿,钱均夫与妻子章兰娟生下独子钱学森。钱均夫夫妇希望有个女儿,见蒋百里的三女儿蒋英长得漂亮,天真活泼,便恳求蒋百里夫妇将此女过继给他们。
3岁那年,蒋英从蒋家过继到钱家。当年,蒋、钱两家请了亲朋好友,办了几桌酒席,然后蒋英便和从小带她的奶妈一起住到了钱家。当时,蒋英改名“钱学英”。在蒋、钱两家的一次聚会中,钱学森和蒋英当着他们的父母,唱起了《燕双飞》,唱得那样自然、和谐,四位大人都高兴地笑了。钱学森和蒋英更没想到,儿时的一曲《燕双飞》,竟然成为他们日后结为伉俪的预言,也成了他们偕行万里的真实写照。
晚年的蒋英回忆起那段经历时说:“过了一段时间,我爸爸妈妈醒悟过来了,更加舍不得我,跟钱家说想把老三要回来。再说,我自己在他们家也觉得闷,我们家多热闹哇!学森妈妈答应放我回去,但得做个‘交易’:你们这个老三,长大了,是我干女儿,将来得给我当儿媳妇。后来,我管学森父母叫干爹、干妈,管钱学森叫干哥。我读中学时,他来看我,跟同学介绍,是我干哥,我还觉得挺别扭。那时我已是大姑娘了,记得给他弹过琴。后来,他去美国,我去德国,来往就断了。”
1935年,时年23岁的钱学森出国前夕,蒋英随父母到钱家去看望他。这天,蒋英为钱学森弹奏了莫扎特的D大调奏鸣曲,钱学森听得如痴如醉。她还送给钱学森一本唐诗,钱学森把它当作珍贵的礼物放在藤条提箱里,带到了美国。
1936年底,蒋百里奉派出访欧美各国考察军事,蒋英和母亲、五妹蒋和同往,蒋百里安排喜欢音乐的蒋英、蒋和留居德国柏林学习。
1946年,蒋英结束了在欧洲长达10年的求学生涯,回到了祖国。1947年5月31日,在上海兰心大剧院举办的个人演唱会成为她留学归来的汇报表演。演出轰动了整个上海,报界评论,“她卓越的歌唱艺术”使人们看到“中国一样有优越的艺术天才,良好的资质和聪颖头脑”。这一年,蒋英邂逅了同样学成归来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钱学森。
“当时他妈问我家人:小三有朋友了吗?我家的人说,小三朋友多着呢!其实我那时候根本没有对象,追我的人倒是不少,我一个都没看上。那时候,他父亲每周都送些杭州小吃来,钱学森也常来我们家玩。好多人让我们给他介绍女朋友,我和妹妹真给他介绍了一个。他坐在中间,不好意思看我们给他介绍的姑娘。可是,他看我倒挺大方,我感觉有些不对劲。后来,他老来我们家,说是来看望蒋伯母……后来,他说,你跟我去美国吧!我说,为什么要跟你去美国?咱们还是再相互了解一下,先通通信吧!他反反复复老是那一句话:‘不行,现在就走。’没说两句,我就‘投降’了。那时,我从心里佩服他,他才36岁就是正教授了,很多人都很敬仰他,我当时认为有学问的人就是好人。”因为两家曾为世交,两人也曾经青梅竹马,蒋英和钱学森在1947年夏见面一个礼拜之后,便在上海喜结良缘。
回国后的这些年里,每当蒋英登台演出,或指挥学生毕业演出时,她总喜欢请钱学森去听、去看、去评论。钱学森也竭力把所认识的科技人员请来欣赏,大家同乐。有时钱学森工作忙,蒋英就亲自录制下来,放给他听。如果有好的交响乐队演奏会,蒋英也总是拉钱学森一起去听,把这位科学家、“火箭迷”带到音乐艺术的海洋里。钱学森对文学艺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所著的《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出版时,正是蒋英拟定的英译名。
在伟大科学家的背后,蒋英是琴瑟相和的妻子,而在另一个属于她的声乐世界里,她又是主角。
蒋英与钱学森的结合,堪称艺术和科学的完美联姻:一位从事艺术,一位献身科学;看似隔行隔山,却相互促进。在蒋英执教40周年研讨会上,88岁的钱学森写了书面发言,让女儿代为宣读。他这样写道:“在我对一件工作遇到困难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往往是蒋英的歌声使我豁然开朗,得到启示……”
钱家的客厅,一架钢琴占去四分之一的面积。尽管有好几次迁居到“部长楼”的机会,他们却主动放弃了,住在红砖楼里近半个世纪。人们的印象中,钱学森总是穿“解放军的绿裤子”,蓝色或灰色上装;蒋英也衣着简朴。他们和许多家庭的老人一样,有时要把儿女淘汰的衣服“拣着穿”。房间里无处不在的是书柜。
钱学森晚年获得了很多奖,他曾诙谐地对蒋英说:“钱归你,奖(蒋)归我。”
钱学森,一个划时代的科学家,我们怎么评价他都不为过。蒋英,“中国航天之父”的夫人,一位同样卓越的声乐学家、声乐教育家。高山流水,相知相伴,蒋英在天堂会与爱侣钱学森继续共同演绎和谐的科学与艺术二重奏。
钱学森和蒋英的婚姻被誉为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典范。1991年10月1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正是在这次隆重的授奖仪式上,钱学森满怀深情地提到了爱人蒋英——“我们结婚已经44年了,这44年我们家庭生活是很幸福的。”;“正是她给我介绍了这些音乐艺术,这些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于人生的深刻的理解,使得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
感情生活
钱学森生于1911年,蒋英生于1919年,两人相差8岁。钱学森的父亲钱均甫与蒋英的父亲蒋百里早年是密友,后同赴日本求学。钱均甫日后成为著名教育家,而蒋百里日后成为著名军事学家。钱学森是家中的独子,他父母十分盼望有个女儿。而蒋家有五个女儿(蒋英排行老三),钱家见蒋英长得漂亮,天真活泼,就恳求蒋家将她过继给他们。这得到了蒋家的应允,于是蒋英过继到钱家,一度改名为钱学英。由此,钱学森和蒋英一度以兄妹相称。
1935年,时年24岁的钱学森出国前夕,蒋英随父母到钱家去看望他。这时蒋英16岁,亭亭玉立。比她大8岁的钱学森已是成熟的男子汉,他很喜欢这个爱说爱笑的小妹妹,曾经亲昵地对蒋英说:“你的笑声特美,你能保持下来吗?”蒋英调皮地反问道:“为什么?”钱学森坦诚地说:“因为,没有什么比快活和清纯更可贵的了。”这天,蒋英特别高兴,为钱学森弹奏了莫扎特的D大调奏鸣曲,钱学森听得如痴如醉。她还送给钱学森一本唐诗,钱学森把它当作珍贵的礼物带到了美国。
随后,蒋英也前往德国学钢琴,后则转到比利时学习演唱,并在1946年回国,还举办了自己的演唱会。1947年,钱学森回国,重提婚事,两人心有灵犀,在上海喜结良缘,之后共赴美国波士顿市。
在美国期间,蒋英英语一时还未过关,钱学森就抽空教她,还不时用英语说一些俏皮话,逗得蒋英大笑。谁都不会想到,大科学家钱学森还烧得一手好菜。蒋英对上门拜访的朋友说:“我们家钱学森是大师傅,我只能给他打打下手。”钱学森则开玩笑说:“蒋英是我家的童养媳。”
1950年8月,正当钱学森一家正准备离开美国之际,美国政府竟以莫须有的罪名扣留了他们,长达5年之久。在这段灰暗的日子,钱学森吹竹笛,蒋英弹吉他,两人共同以音乐来排解内心的寂寞与烦闷。夫妻二人患难与共,她说:“你的决定是正确的,我永远伴随在你的身边!”
钱学森回国后,被誉为共和国的“航天之父”,获得至今唯一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的荣誉称号。蒋英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是权威教授、著名音乐教育家。62年风雨过去了,两人用一生的爱坚守对彼此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