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改造步骤:
1、积极引导、典型试办。采用说服、示范、国家援助的方法,启发和帮助手工业劳动者按照自愿互利原则逐步组织起来试办合作社。
2、总结经验、普遍推广。各地手工业合作社联合社的建立,从1951年开始到1953年先后成立的有省、市级14个,县、市级19个。手工业合作社的全国性的领导机关,1954年以前是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1954年12月后是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各级手工业联社,是各种形式的手工业合作组织自愿组成的联合经济组织,是手工业合作社的直接的组织领导和业务领导机构。
3、加快改造、迎接高潮。农业合作化运动步伐加快,对手工业产生了强烈影响。手工业者要求组织起来的情绪也十分高涨,建社速度也明显加快了。据统计,1955年6月到12月半年内,全国手工业合作组织从4.98万多个发展到6.46万多个。
扩展资料
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
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要求。个体手工业,以一家一户为一个经营单位,工具简陋,生产规模狭小,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低,限制生产力的发展。
据1954年调查,中国有个体手工业劳动者约800万人,农村兼营商品性手工业生产的约1200万人,手工业产值占当年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0%,个体手工业劳动者每人平均年产值890元,只及同时期大工业工人平均年产值的1/10。
个体手工业是小商品经济,生产不稳定,具有盲目性,如果任其自发发展就会走向两极分化,大多数手工业者难以摆脱贫困的处境。为了解放生产力,克服个体生产的自发性和落后状态,必须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手工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在建国初期,手工业是供应城乡人民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重要来源,农村生产资料的90%,生活资料的70%靠手工业,城市居民也需要大量的手工业品,许多手工业品又是传统的出口商品。
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不仅有利于手工业本身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加强工农联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积极引导、典型试办。采用说服、示范、国家援助的方法,启发和帮助手工业劳动者按照自愿互利原则逐步组织起来试办合作社。
2、总结经验、普遍推广。各地手工业合作社联合社的建立,从1951年开始到1953年先后成立的有省、市级14个,县、市级19个。手工业合作社的全国性的领导机关,1954年以前是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1954年12月后是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各级手工业联社,是各种形式的手工业合作组织自愿组成的联合经济组织,是手工业合作社的直接的组织领导和业务领导机构。
3、加快改造、迎接高潮。农业合作化运动步伐加快,对手工业产生了强烈影响。手工业者要求组织起来的情绪也十分高涨,建社速度也明显加快了。据统计,1955年6月到12月半年内,全国手工业合作组织从4.98万多个发展到6.46万多个。
我国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是通过合作化道路进行的。它的指导思想是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改造小生产的原理,结合我国国情,在建国初期,及时制定了恢复和发展手工业生产和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采取从供销入手等积极措施,充分发挥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它的方针是:“积极领导,稳步前进”,做法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由上而下地发动,采用说服、示范、国家援助的方法,启发和帮助手工业劳动者按照自愿互利原则逐步组织起来;目的是帮助他们发展生产,解放生产力,发挥他们固有的生产经营灵活、产品多种多样、能够适应人民不同需要和市场千变万化的需要的优点,帮助他们克服规模细小、资金短缺、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及封建保守、行会观念、生产盲目、自发倾向等弱点,改变旧中国小生产被压迫、受剥削和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矛盾。这是由个体私有制变为集体公有制、由小生产变为大生产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