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扶贫必先扶智,治穷必先治愈”
扶贫必先扶智 治穷必先治愚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决定》共八项33条。《决定》强调,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实现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时间十分紧迫、任务相当繁重。必须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和办法,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
扶贫攻坚几乎是所有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的重要“议题”。民建中央由副主席辜胜阻带队的调研组今年以来在青海、河北、湖北等地进行了多次与扶贫相关的调研活动,面对扶贫攻坚的新形势新问题,不断出实招献良策。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目前,我国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的最大“短板”和薄弱环节,扶贫工作进入“啃硬骨头”的攻坚阶段。根据我们对武陵山、燕山—太行山、六盘山片区,滇西边境山区等多个地区的调研,对“十三五”扶贫工作提出如下五条建议:
完善扶贫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加大扶贫投入。
推进各级政府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实现专项资金的倍增机制,构建专项扶贫、惠农政策扶贫、行业扶贫、社会各界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模式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的新格局。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扶贫事权,整合各类扶贫资源,改变“碎片化”现象,整合资金使用,形成合力,提高扶贫工作的有效性。构建包括扶贫、交通运输、教育、卫生、环保等部门在内的扶贫管理体系,形成管理合力。要加大中央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逐步化解各县市乡镇债务负担,取消中央安排的公益性项目、公共服务项目县市基层政府资金配套,让贫困地区“轻装”上阵。加强公共服务,改善贫困地区的“软件”,提升基础设施,改善贫困地区的“硬件”,逐步做到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户”。
坚持分类指导原则,提高扶贫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人,通过低保和社会救助保障其基本生活;对于生活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区等生态脆弱地区的群众,通过扶贫生态移民和易地扶贫搬迁实现异地脱贫,将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与城镇化相结合;对于具备产业发展潜力的地区,根据贫困农户缺失的技术、资金等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对于生态环境较好、资源丰富的地区,科学制定扶贫开发规划,发展绿色产业。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扶贫要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施策和精准考核,使扶贫工作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应该是:“扶贫必先扶智,治穷必先治”。
“扶贫必先扶智,治穷必先治愚”,不仅让脱贫人口能够“站起来”而且要能够“走得远”,改变“底层上升通道受阻,一代穷世代穷”局面,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要重视贫困家庭人口优生优育问题,避免因智力、先天疾病等因素导致的贫困。广泛开展职业教育,加强东西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协作计划,促进贫困家庭子女的非农就业。
建立科学的扶贫考核激励措施,引导贫困地区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要重视人口素质问题,加大教育扶贫力度,促进教育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通过各种激励措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要发挥义务教育在教育扶贫中的重要作用。
要切实提高贫困地区基层干部和技术人员待遇,提高工资水平,适当增加津补贴,留住本土人才。完善扶贫退出机制,建立脱贫时间表,改变“年年扶贫年年贫”,大家争抢“贫困帽”局面。
对于“脱贫摘帽”的贫困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要继续保持其财力性转移支付的正常增长,消除贫困区县“断奶”期的不适应症。
扩展资料:
完善扶贫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加大扶贫投入。推进各级政府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实现专项资金的倍增机制,构建专项扶贫、惠农政策扶贫、行业扶贫、社会各界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模式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的新格局。
要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扶贫事权,整合各类扶贫资源,改变“碎片化”现象,整合资金使用,形成合力,提高扶贫工作的有效性。构建包括扶贫、交通运输、教育、卫生、环保等部门在内的扶贫管理体系,形成管理合力。
要加大中央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逐步化解各县市乡镇债务负担,取消中央安排的公益性项目、公共服务项目县市基层政府资金配套,让贫困地区“轻装”上阵。
加强公共服务,改善贫困地区的“软件”,提升基础设施,改善贫困地区的“硬件”,逐步做到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户”。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扶贫必先扶智 治穷必先治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