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创业和传统创业有什么不同

情感咨询师小娴老师
2019-09-06 · TA获得超过7.1万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14
采纳率:40%
帮助的人:13.8万
展开全部

1、目的不同,所谓的公益创业,就是社会组织、企业、非盈利组织等在经营过程中,将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创造性地融合,在保证组织不偏离公益性的同时,借助一些商业手段来实现公益组织的“造血”功能,让组织拥有更多资源和能力从事公益服务。

而传统创业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对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

2、服务对象不同,公益创业服务的大多是趋向于公民而传统创业只是一个在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法人类型他的服务对象终究是扩张自我的一个模式。

扩展资料:

公益创业的扩张:

大学生公益创业行动(National Collegiate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NCSE)于2008年8月由零点研究咨询集团发起,自发起之日起即致力于联合政府、企业、公益组织、高校、媒体等多方资源创建大学生公益创业的支持平台。

通过提供启动资金、培训、指导、咨询、评估、资源链接、社会传播等多方面支持,让大学生更多地了解公益、参与公益,甚至使有公益理想者以公益为自己未来的职业志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公益创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创业

醒道宝典
推荐于2017-11-22 · TA获得超过3851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657
采纳率:60%
帮助的人:893万
展开全部
区别蛮大的,希望你能仔细的看看。

  1. 公益创业更强调解决社会问题。

  公益与商业的核心区别在于创业中的核心诉求以及创业者的根本内驱力——一般说来,商业创业强调通过实现客户需求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公益创业则强调通过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探索那些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政府有心无力,企业有力无心)之下暂时无解的社会问题之解决方案。如图所示,公益机构可以细分为三个分支,以壹基金、南都等慈善基金会、新途健康促进中心和瓷娃娃等为代表、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社会捐赠和专项拨款的公益机构,为广大有需要的人和社区居民提供社会服务收取一定费用,但还需依靠外界拨款的非营利组织(中国目前新兴的一大批公益机构多为此类),以及像残友集团、富平学校的小额信贷那样完全实现自我造血、以市场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企业。

  这三类公益机构在坚持社会价值最大化原则的同时,依次在经济价值的可持续性上有所增强。而传统商业机构,无论其创造的社会价值有多大,都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为最终目的。以支付宝为例,即便它的服务对象是工商界的弱势群体——中小微企业,也履行了一部分社会责任,但其终极目标还是利润导向,仍属于商业创业。然而现今的趋势也表明,当商业组织更加自觉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创造社会价值,而而公益组织更积极地通过商业途径来组织社会资源实现自己的社会使命时,两者之间的差别就会越来越小,最终很可能会融为一体。不过,现实的情况是,这一天还远未到来。

  2. 公益创业的理想主义色彩更加浓厚

  相较商业创业者,许多投身公益创业的有志之士都怀着加强烈的社会理想。胸怀理想固然是好事,可以在创业初期凝聚团队、点燃大家的斗志,然而,当机构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若仅仅怀抱理想,会不可避免地遇到诸多瓶颈,甚至威胁到其生存空间。如何平衡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恩派公益组织发展中心创始人吕朝建议,公益创业者应完成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的过渡。对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如何调和与政府的关系等,应本着“摸着石头过河”的精神,在实践与创新中摸索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比如,社会创业家学院主办的公益创业营设计宗旨就在于积极引导公益者对公益行业有一个全局性的认识,通过业务模式画布和创新执行力等工具的运用,让创业者更准确地定位自己,并且设计出更具可持续性的业务模式,实现知行合一。

  3. 公益创业更需要保持初心并坚持创造社会价值

  公益创业者似乎有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使命感。他们对生活周遭或公共事务报有天生的好奇与悲天悯人的情怀,且极富担当精神。更难能可贵的是,面对创业路上的琐碎与艰辛,他们能够不忘初心,尽其所能持续推动社会进步与融合。对于这一点,岚山社会基金的创始人肖晗就提醒公益创业者,解决社会问题的发心固然重要,但是结果比发心更重要。如果一味强调发心,容易使自己生成一种道德优越感,觉得自己做的就是无私的,他人没有理由拒绝自己的项目。此外,过于强调发心会成为自我效率低效的借口,由此制约了结果的达成,失去了公益机构的价值。因此,公益创业需要比商业创业明确机构的目标——创造社会价值。

  4. 公益创业更需要独立而清醒的认知

  所谓保持独立而清醒的认识,恩派主任吕朝认为,既是指对自身的认识,也是对外部环境的把握。公益机构的一大优势在于它能提供服务给一些政府无法触及的领域。因此,NGO与政府的社会职能互补的本质,决定了两者密切合作的潜力空间。然而,如果公益机构也沾染上了过浓的行政色彩,那么它作为NGO的优势就消失了,所以,公益创业者应该时时思考如何优化自身组织架构,保持机构的优势。

  对于公益行业整体动向的把握,也需要创业者保持独立而清醒的认知。中国的公益行业过去二十年间,经历了从对无人问津到热切关注、甚至“因爱生恨”产生误解的转变。行业开始“热”起来当然是好事,但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之一就是,可能每笔支持和关心公益机构的资金背后都可能带有一定的目的性。这么一来,识别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的难度会更高,创业者需要更加慎重地选择合作伙伴。

  5. 公益创业中社会资本的运用更为重要

  相较于商业创业,公益创业在资金方面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然而,在AHA社会创新中心主任顾远看来,社会资本是一块经常被忽视的“净土”,学会运用社会资本来撬动社会创新对公益创业者来说异常重要。

  社会资本的真正含义是:人和人之间交往互动的广度、密度、频度、深度,以及由此孕育而生的信任和合作关系。创业的启动资金一般来自3F:family、friends 和fools。以“一个鸡蛋的暴走”为例,这项募捐活动将长距离徒步运动与国际流行的Friends Asking Friends(FAF)筹款模式相结合,为参与者提供了与传统捐赠形式不同的爱心体验。参与者需要徒步完成50KM,并在暴走前与自己的亲朋好友打赌筹集善款。

  比起商业创业者,公益人士可能人力、物力、财力都更加匮乏,但是有一项资本他们一定会只多不少——那就是“热情”。 以联劝“一个鸡蛋的暴走”为例,其独特之处就在于它能通过组织者热情资本的投入,广泛地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其中。“一个鸡蛋的暴走”的使命和组织者的热血打动的参与者,不仅自己忍受着身体的煎熬,为活动提供直接的支持,还贡献出了自己的人际网络,让更多的朋友和“傻瓜”贡献出他们的财务资本和人力资本,最终实现更大的社会效应。

  宏观地看,这种社会资本的良性循环不仅对公益创业者有益,社会资本的积累有助于人与人之间建立更多的信任和合作,还将因此形成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因此,善于动用社会资本是公益创业者的核心竞争力!比如,社会创业家学院的公益创业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设计,引导公益创业者最富有感染力地呈现自己的公益项目,最大限度动员自己身边的社会资源,以此形成动员社会资本的能力和习惯。

  公益创业的兴起在中国如同星星之火,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一种推动社会公平和进步的有限途径。然而,基于融资渠道、供给关系复杂、法律制度等原因,公益创业比商业创业更加困难,创业者需要逾越更多的阻碍才能最终让梦想照进现实。该如何修炼才能避免一些初创期公益机构常陷入的误区?创业者可以考虑参加一些针对公益创业的能力建设培训。希望终有一天公益创业“可以燎原”,与商业创业齐头并进,社会创业家与商界精英各撑起半边天。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秒懂百科
2020-12-09 · TA获得超过5.9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25.3万
采纳率:88%
帮助的人:1.2亿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1)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