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问,央视正月十五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颁奖晚会(央视元宵节晚会)相声“一对一”说明了什么道理?
在《一对一》中,刘颖和浩楠讽刺了“黑家教”的社会现象,刘颖把黑家教可气、可笑、唯利是图的嘴脸轻松幽默地塑造出来,并且用“张悟本”等热门词制造包袱。刘颖说,对于此次获奖,他们其实并不意外,因为一是对这个本子很有信心,它所反映的学生课外教育现状具有很大的社会性,不少家长都被“黑家教”深受其累,同时还描述了学生课业负担重、家长望子成龙有病乱投医的社会问题,并揭露了一些伪家教以赚钱为目标,不择手段误人子弟的丑陋。此外,为了让本子更成熟,在参加比赛前,他们已经在周末相声俱乐部、望京乐园等小剧场压场表演了一百多场,通过观众的反应反复磨合“笑果”。最终,二人从五百多对参赛者中一路过关斩将冲入决赛,并获得相声大赛有史以来的最高分数。
这个相声编写演出都非常好,整体上是相当精彩的。大量包袱笑料抖在黑家教如何误人子弟上面,没有硬去咯吱观众的痒痒肉,自然引发观众的笑声。对我来说,吸引我一路听下去的理由,其实更多的还是源于目前的小学教育。择校啊,小升初啊,望子成龙啊,课业负担啊,这些个词汇。这些词汇的起因、关联、背后复杂的社会背景,相信更是挑动了我们这些深陷其中的家长们的心弦。
总长16分40秒的相声中,前1分半的热场,刘颖浩楠采用了相声作品常见的对胖人体态的嘲笑。1'30"时一句“这么胖肯定是从小被家长填鸭式饲养的”,引入了本相声关键词之一“家长”。2min时进入“家教”、“上门服务一对一辅导”,而手机短信、网上留言、小区传单等家教广告方式也一一被点了出来。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情景一经提醒,家长听众的心也就不由自主地跟着进入了这个段子。
3'18"定义到一对一家教起源“小升初定向培养”。
3'40"刘颖逗哏:“现在的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别的家找家教,你要不找,孩子准落后了。所以做家长的都害怕,怕孩子倒在发令枪下......”
浩楠捧哏:“就这条破起跑线,给孩子们造成多大压力呀,要我说人生有如长跑不是短跑,不是百米冲刺,更不是刘翔跨栏!......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是错误的!”
刘颖逗哏:“我就指着这句话活着,家长盼望孩子成才的愿望就是我致富的资本......你记着,有需要就有市场。”
浩楠捧哏那句正义凛然的话,在如今滔滔成才潮中,每每浮上潮头,都会被现实冲击个粉碎。小学不努力,大派位就有可能进入差校,家门口那家中学,每每上学放学路上,眼见着,身着校服喷云吐雾的年轻面孔,亲亲热热的男生女生。左掂量右掂量,姑娘啊,咱不为RDF、不为新四军,咱也要一直努力学习,不要沦入大排位啊。
4'55"模拟了一个孩子打着哈欠学《论语》。
孩子妈妈“这孩子,语文考个第二名,他还好意思睡觉呢。老师你快给他讲讲《论语》吧。”
后面把“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段落说成孔子的收费标准,搞笑了一遍。
现在的妈妈们真的是在要求孩子永远得第一。书法班那位西城的家长,儿子成绩从来都是年级第一,妈妈采用日本某个教育方法,每错一道数学题都要孩子写上原因;另一位妈妈,女儿书法课上,每写一笔都会瞟上妈妈一眼,明显胆怯,而妈妈自己也说过,女儿考试丢分时她就感觉天都要塌了。
8'50"开始讲黑家教把英语教成韩语。
10'30"讲到孩子家教数量太多,产生严重生理反应。
11'30"笑料“好的绿豆让张悟本给毁了”和“一堂课60分钟,不说这个,你让我怎么过啊。”
14'10"音乐课,用踩脚演绎了腾格尔,全场笑翻。
是段好相声啊。打了个擦边球,在小升初恶劣的大环境下,选了黑家教进行批评,稍稍提提大环境,尽量不去踩教育部门的痛脚。对真正等待在小升初龙门下的家长,这段相声也可以让大家苦笑一番,苦中作乐了。
然而,更真实的痛并不是在黑家教,而是在校外培训;并不是在单纯的兴趣培养,而是在功利的特长成绩;并不是在为特长而做的高投入,而是在为不知是否值得培养而盲目地消耗着光阴;并不是在为参加杯赛而四处交费,而是在为求托底保险,心甘情愿地跳进一个又一个坑班。
在好看的特长成绩后面,学历高的家长可以用国家试验室给孩子做高水平论文的坚强支撑,能力高的家长通过对教委和学校关系网上的人脉把握,悄悄挤掉优秀的竞争者,同时防止被更硬的关系挤下去。曾见过某次市级书法比赛的展示作品,一等奖的作品明显弱于二等奖,连评个三等都勉强。真替操作者感到丢人,为了那一纸证书,不顾颜面啊。
任何的资源、机会都有人在操作,三好生的评选,艺术节的参赛资格,仁华学校分给各校的考试名额,......唉,相对公平的倒真是那些天天被喊着打倒的奥数杯赛,就像高考一样,虽然它们无法兼顾各方面的需要,但它们好歹还有看得见的公平存在。
小升初的黑幕下,掩藏着无数的黑色漩涡,一个普通家长又能怎么样呢?不管你愿不愿意,已经在随着水波浮动了,在看到看不到的漩涡中翻卷浮沉吧!
以上评述来子18分钟版本,元宵晚会是8分钟版本。
视频地址百度一下“刘颖 浩楠 一对一”就好了。
这就是那个一对一标准pose(网页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