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教师改变观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贯彻《新课程标准》的前提
教师改变自己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这一传统的“教师本位”的教育观,树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一新的教学观,变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教学生记忆现成结论为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师可以不如生,生不必不如师”。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所拥有的巨大的潜能,进而发挥学生的这种潜能。师生关系是平等、双向交流与合作的关系。教师需要“蹲下来与学生交流”,采取平等、宽容的态度。小学生是知识的学习者,要允许学生说错、做错,错了教师绝不能挖苦、讽刺他们;要允许学生随时改变自己的说法和想法。教师积极引导,努力营造生动、活泼、主动探索的课堂氛围,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主动探索、敢于提出与课本不同的看法,敢于怀疑权威的结论,敢于向教师挑战。教师要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变为开放式、研究式。要留给学生自由思考、探究发挥的空间。要想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贯彻《新课程标准》精神,一个教师的观念如果不更新,那么一切将是纸上谈兵。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启动探究活动,培养探究能力
心理学表明:兴趣可以直接转化为内在的动机,成为推动、引导、维持和调节人们进行活动的内在力量,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格外关注,观察格外细致,思考格外活跃,记忆格外牢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应先创设情境,由兴趣开始。例如,教学“克和千克的认识”时,教师让三个学生互相背一背相关知识,让学生随意掂量一下自己或老师给准备的物体,然后谈感受。如让同学们认识到物体是有重量的,有的物体轻些,有的物体重些。然后借用“小猴子搬家”的故事出示4个大小不同的包袱,结果学生事先估计的包袱重量与实际重量不一致,发现大的包袱反而轻,小的包袱反而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之间产生了矛盾,学生感到困惑不解时,会产生探究的欲望。
三、质疑解疑是贯彻《数学课程标准》、培养自立探究的根本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质疑并让学生解疑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并能从依赖教师到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成为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发生质的变化。因而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培养他们质疑问难的品质,开启创新思维,使学生在探索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精于分析问题,巧于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在操作与合作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心理学表明:儿童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需要有可感知的具体实物来支持,思维才能进行。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特别重视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操作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启迪思维,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例如在教学“7的认识”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熟练掌握7的分解与组成方式。首先,让学生把5根小棒分成2堆,看看有几种分法。学生通过操作,很快就学会了6的组成。教师于是趁热打铁,“你们能把5根小棒分成三堆吗?试试看!”学生经过操作研究,很快发现7可以分成1+1+5,1+2+4,1+3+3,2+2+3四种组合方式,于是学生感到很兴奋,俨然他们是发现者、探索者。接着,教师又提出7根小棒还可以分成几堆的问题,学生的情绪再一次高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自己探究学知识、动手操作,不仅有助于儿童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而且通过学生自己探索的形式能将抽象概念形象化,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新课程标准》总体目标要求小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一般来说,儿童独立探索有些数学问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须进行合作学习,在合作中互助、取长补短,完成探究活动,从而增强学生探究的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动手操作的同时采取小组讨论合作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自主探究学习能力是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作为一名教育者,应站在时代的前沿,把培养探究性、创新型人才作为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