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道美学思想对古代文学的影响

 我来答
赞赞威
2016-10-12 · TA获得超过1.9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3705
采纳率:81%
帮助的人:322万
展开全部
儒家美学是伦理学美学,儒家注重探讨人格美,提出美与善的关系,完善人格美的概念(儒家的美学思想—美与善的统一、仁与乐的统一、人格美的追求、为人生而艺术 );道家美学是哲学美学,它所提出的“道”的概念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它所提倡的“自然无为”的自然美是超越功利的审美观(美与真的统一、技与道的统一、对自然美的追求、为艺术而艺术)。

儒家美学以孔子为发端,以“仁学”为基础,由孟子和荀子各从一端将其发展为一种与伦理学和心理学联为一体的儒家美学思想体系。汉代大思想家董仲舒继承荀子,他赋予“天”以“仁”的特性,将“天”人格化,同时又肯定人的主导作用,他正是在这一前提下论述“天人合一”的。这种美学观念,虽有其神秘性,但在中国美学史上常常成为艺术家们所遵循的原则。“六朝”时期,玄学之风勃兴,儒家思想作为显学或名教处于相对沉寂的状态,但其热爱生命积极入世和求实的精神依然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当时的文论。唐五代时期,虽佛、道比较盛行,但儒家从未消遁。其言志、载道与致用的美学思想,明道、征圣与宗经的美学标准一致受到重视。明理学历经“滚、洛、关、闽”学派和“陆王心学”的阶梯式推动,在方法论上走的是“儒道释”互补的道路,但主要是以后两者来补充前者,从而把儒家的“中和”或“中道”与“天人合一”等思想发展到极致。清朝美学的代表人物当推王夫之、叶燮、石涛和刘熙载。他们对文与质、真与假、诚与幻、空灵与实际、诗品与人品、阳刚与阴柔等范畴的相互关系的论述,始终遵循着儒家“中和”为美的美学准则。从孔子直到宋明理学,儒家美学有其完整的逻辑发展过程。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的人55

2016-10-11 · TA获得超过21.4万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5万
采纳率:86%
帮助的人:1.4亿
展开全部
本文对先秦儒道审美观进行了比较研究。文章指出,“天和”与“人和”分别是先秦道家与儒家的美学追求,儒道审美观之基础即是“人道”与“天道”。老庄和孔 子都标举“道”为审美本体,但对“道”的解释则不同。老子论“道”,主要还是本原论意义上的“道”。庄子论“道”,由于强调了“道”的“无所不在”, “道”就具有更明显的本体论的意义。“天和”与“人和”的审美趣味虽有差异,但其出发点与终极追求又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即让扰攘纷争的人类社会获得永久的 和谐与安宁。儒道“和”之美学思想的得失都能在处理“文”与“质”二者的关系中见出端倪。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