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中国近代名人传记的读后感,2000字左右!急用
3个回答
展开全部
<<粟裕传>>读后感 作者哈林
共军对战术的研究与贡献,其实很多来源于日本人。”三三制”其实就出现在平型关中,日本人拚刺刀时就是三人一组,抑制了八路军的人多优势。最后一一五师伤亡人数,几与日本人相同,但日本人全死光了。不能不说,共产党的军队能够在战术上得到提高,以至比国民党高出一筹,是在敌后长期与日寇作战的结果。而日寇不畏死的武士道精神,也是共军以不畏死作为建军思想的来源。
共军战术从抗战结束,就得到升华。这从林彪与粟裕身上体现出来。而延安总部多少还是保留着以前的游击思想。这在采守势的中原战局中表现更加明显。大踏步后退,大踏步跳转敌后,就是毛泽东一贯的战略。挺进大别山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思想。和毛泽东基本是同时代的刘伯承,很容易就理解了毛泽东的意图,而年轻一辈的粟裕,则表现出更多的锐气。粟裕打仗,绝不大踏步后退。就算要后退,也要把当面敌人打残再走,以免以后被动。而对大踏步跳转敌后,有过抗日先遣队失败经验的粟裕更是深知其弊。因此,他坚持依托根据地,消灭敌有生力量,未到绝境,绝不跳转出去。
林彪在东北,就是明显的大踏步后退。因为他有兵,但还来不及整合。为了求得整合时间,就必须大踏步后退。
在战略问题上,毛泽东比蒋介石高明。这表现在哪里呢?共产党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唯一目标。毛泽东一直在计算着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100万对400万,算到200万对300万,然后,就认为应该转入战略进攻。而蒋介石的战略并不是打仗。他仍把共军当土匪,进行围剿,而不是以消灭敌有生力量作为最终目标。
“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战争目标”,这在苏德战场,就得到体现。苏联拼死消耗德军,最后依靠远东抽来的兵力,占据了战略优势。而在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同时,通过土改,不断补充自己的军队。一销一长,就实现了战略转变。
人数占优,并不表示战争占优。毛泽东的所谓战略进攻,其实是扯谈。他确实明白,有了人数,他才有一拼之力。但是在战略相持时,怎样才能达成战略进攻的态势,却不是草莽毛泽东能够解决的。千里挺进大别山,就是用游击战术指导正规战争的结果。在中原,战略进攻最终还是由粟裕实现了。粟裕从实战中明白,他一个军团的兵力,只能消灭有限的敌人。我们的人数比例已经今非昔比,就需要整合更大的方面军团,才能与更强大的敌人周旋,才能消灭更多的敌人。这样,才能利用人数比例的有利变迁,达成战略进攻的态势。一句话,还是要继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这才是正规的战争原则。刘伯承就提不出来。因为以他当时的实战能力,不能承担这一重任。那一辈的人,弱习惯了,总想着避实击虚,并没有战略决战的胆略。毛泽东的伟大,只在于他认识到粟裕是对的,并把整个战略决战完全交给了粟裕。但这不是军事上的贡献。军事上的贡献来自粟裕。
粟裕不当三野司令,是因为那样做不利,对战争不利。一直到抗战结束,甚至在中原大战开始时,粟裕还不是一个方面军的主将。粟裕在南方三年游击战,手下兵将太少,基本上是被放弃的棋子。抗战时是新四军下一个支队司令,上面有叶挺、陈毅、张鼎丞一大串大人物在他之上,就是因此,组建华中野战军,他要让司令,而且他所有的部下,都只能任副职。后来组建华东野战军,他还得让司令。一直到淮海战役后,他才赢得了无可争议的地位。从二让司令,就可以看出,粟裕是个标准的军人。他知道自己擅长的只是打仗。
毛泽东对东北的指导又如何呢?毫无疑问,锦州一战,尽显其雄才大略。打锦州,包饺子,林彪会不明白其战略意义吗?林彪的谨慎,是有道理的。以东野的实力,东北基本上大局已定。问题只在于愿不愿意放走一部分敌人而已。以东北的工业基础,再加东野的实力,只要得到东北,全国解放只是迟早的事。在这种情况下,需不需要把整个东北的命运,押在塔山这一弹丸之地上呢?毛泽东坚持这样打,你可以说雄才大略,也可以说冒险。而且这个险冒得也太大了。只差一线,就是东北全盘逆转的恶果。塔山是一个辉煌的战例。就是因为太辉煌了,我才认为那不是一个可复制的战例。大功还是要记在林彪和四野的头上。林彪如果有野心,大可以让锦州之敌逃回去,这样,淮海战役要改写,整个共产党,就四野老大了。所以说,林彪是一个标准的军人。“野心家”的称号,无论如何不能加到林彪头上。
毛泽东的贡献,在抗日战争,坚持在敌后扩张。无视日寇就在面前,坚决以保存实力,发展地盘为主。这种战略需要毛泽东这样的政治人物,才能承担。当然,红军在井冈山发展壮大,毛泽东也起了主导作用。
我一向持这种观点,即战略不过是政治家对战争的影响,是全国全军对战争问题的共识。不要把战略搞得神乎其神。战略其实是最简单的东西。毛泽东是伟大的战略家,那是因为他有几个伟大的战略区域指挥官。毛泽东在这个时候仍然带有草莽英雄的色彩,只是在林彪、粟裕等不断以实战中锻炼出来的真知灼见,予以修正。
共军对战术的研究与贡献,其实很多来源于日本人。”三三制”其实就出现在平型关中,日本人拚刺刀时就是三人一组,抑制了八路军的人多优势。最后一一五师伤亡人数,几与日本人相同,但日本人全死光了。不能不说,共产党的军队能够在战术上得到提高,以至比国民党高出一筹,是在敌后长期与日寇作战的结果。而日寇不畏死的武士道精神,也是共军以不畏死作为建军思想的来源。
共军战术从抗战结束,就得到升华。这从林彪与粟裕身上体现出来。而延安总部多少还是保留着以前的游击思想。这在采守势的中原战局中表现更加明显。大踏步后退,大踏步跳转敌后,就是毛泽东一贯的战略。挺进大别山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思想。和毛泽东基本是同时代的刘伯承,很容易就理解了毛泽东的意图,而年轻一辈的粟裕,则表现出更多的锐气。粟裕打仗,绝不大踏步后退。就算要后退,也要把当面敌人打残再走,以免以后被动。而对大踏步跳转敌后,有过抗日先遣队失败经验的粟裕更是深知其弊。因此,他坚持依托根据地,消灭敌有生力量,未到绝境,绝不跳转出去。
林彪在东北,就是明显的大踏步后退。因为他有兵,但还来不及整合。为了求得整合时间,就必须大踏步后退。
在战略问题上,毛泽东比蒋介石高明。这表现在哪里呢?共产党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唯一目标。毛泽东一直在计算着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100万对400万,算到200万对300万,然后,就认为应该转入战略进攻。而蒋介石的战略并不是打仗。他仍把共军当土匪,进行围剿,而不是以消灭敌有生力量作为最终目标。
“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战争目标”,这在苏德战场,就得到体现。苏联拼死消耗德军,最后依靠远东抽来的兵力,占据了战略优势。而在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同时,通过土改,不断补充自己的军队。一销一长,就实现了战略转变。
人数占优,并不表示战争占优。毛泽东的所谓战略进攻,其实是扯谈。他确实明白,有了人数,他才有一拼之力。但是在战略相持时,怎样才能达成战略进攻的态势,却不是草莽毛泽东能够解决的。千里挺进大别山,就是用游击战术指导正规战争的结果。在中原,战略进攻最终还是由粟裕实现了。粟裕从实战中明白,他一个军团的兵力,只能消灭有限的敌人。我们的人数比例已经今非昔比,就需要整合更大的方面军团,才能与更强大的敌人周旋,才能消灭更多的敌人。这样,才能利用人数比例的有利变迁,达成战略进攻的态势。一句话,还是要继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这才是正规的战争原则。刘伯承就提不出来。因为以他当时的实战能力,不能承担这一重任。那一辈的人,弱习惯了,总想着避实击虚,并没有战略决战的胆略。毛泽东的伟大,只在于他认识到粟裕是对的,并把整个战略决战完全交给了粟裕。但这不是军事上的贡献。军事上的贡献来自粟裕。
粟裕不当三野司令,是因为那样做不利,对战争不利。一直到抗战结束,甚至在中原大战开始时,粟裕还不是一个方面军的主将。粟裕在南方三年游击战,手下兵将太少,基本上是被放弃的棋子。抗战时是新四军下一个支队司令,上面有叶挺、陈毅、张鼎丞一大串大人物在他之上,就是因此,组建华中野战军,他要让司令,而且他所有的部下,都只能任副职。后来组建华东野战军,他还得让司令。一直到淮海战役后,他才赢得了无可争议的地位。从二让司令,就可以看出,粟裕是个标准的军人。他知道自己擅长的只是打仗。
毛泽东对东北的指导又如何呢?毫无疑问,锦州一战,尽显其雄才大略。打锦州,包饺子,林彪会不明白其战略意义吗?林彪的谨慎,是有道理的。以东野的实力,东北基本上大局已定。问题只在于愿不愿意放走一部分敌人而已。以东北的工业基础,再加东野的实力,只要得到东北,全国解放只是迟早的事。在这种情况下,需不需要把整个东北的命运,押在塔山这一弹丸之地上呢?毛泽东坚持这样打,你可以说雄才大略,也可以说冒险。而且这个险冒得也太大了。只差一线,就是东北全盘逆转的恶果。塔山是一个辉煌的战例。就是因为太辉煌了,我才认为那不是一个可复制的战例。大功还是要记在林彪和四野的头上。林彪如果有野心,大可以让锦州之敌逃回去,这样,淮海战役要改写,整个共产党,就四野老大了。所以说,林彪是一个标准的军人。“野心家”的称号,无论如何不能加到林彪头上。
毛泽东的贡献,在抗日战争,坚持在敌后扩张。无视日寇就在面前,坚决以保存实力,发展地盘为主。这种战略需要毛泽东这样的政治人物,才能承担。当然,红军在井冈山发展壮大,毛泽东也起了主导作用。
我一向持这种观点,即战略不过是政治家对战争的影响,是全国全军对战争问题的共识。不要把战略搞得神乎其神。战略其实是最简单的东西。毛泽东是伟大的战略家,那是因为他有几个伟大的战略区域指挥官。毛泽东在这个时候仍然带有草莽英雄的色彩,只是在林彪、粟裕等不断以实战中锻炼出来的真知灼见,予以修正。
展开全部
读《李鸿章传》有感
李鸿章是历史上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
在高中历史课本上有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等涉及到李鸿章的篇幅.长时期以来,对李鸿章,国人并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必要对李鸿章进行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这也可以作为一个开放性作业给学生布置下去。
那么,就有必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查找资料的书目,其中,有一本是很好的参考书,就是梁启超的《李鸿章传》。
我们向学生推荐这本书,自己应首先阅读这本好书。
下面是我去年读了这本书后的读后感,你若读了,就想读这本书,我的推荐目的就达到了。
读梁任公《李鸿章传》,不能自抑,故以成文。
中国鸦片战争后的很长一段历史,是与李鸿章的个人际遇联系在一起的,他创建的淮军,成为太平军的劲敌.
“淮军之初之上海,西人见其衣帽之粗陋,窃笑耻之,鸿章徐与左右曰:军之良益,岂在制服耶?须彼见吾大将旗鼓,自有定论耳。"至是欧美人见淮军将校之勇敢,纪律之整严,莫不改容起敬,而常胜军之在部下者,亦始帖然服李之节制矣。"
引自梁启超的《李鸿章传》。
他创建的北洋舰队,一度成为亚洲最大的铁甲舰队,伊藤博文上船参观,目瞪口呆,惊的说不出话来。伊藤博文,日本首相,说起老同学严复,赞其才华过于他,而命运迥异,在伊藤博文任首相时,严复仅是一名海军学校教员。中国无人乎?非也,用人却中外大异,体制也。如李鸿章提拔自己的老部下丁汝昌,任北洋舰队提督,而丁并不懂海军。中日海战中国败,用人失误是一个。李鸿章负有一定的责任。这是毫无疑问的。
李鸿章,也确实是近代中国开明人士,力主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科技,自己还化装成普通人去外国船上考查。外交上,也是据理力争,不失大国风范,只是由于中国整个官僚统治集团,整个社会衰朽不堪,战必败,败必和,和必用李鸿章。无奈也,奈何也,谁愿意去谈判?弱国无外交,谁人不知?国难当头,义无反顾,李鸿章也。
他曾去过德国,见了德国首相俾斯麦,谈论干一番事业,如何才能成功。
俾斯麦直言:皇上一人信任足矣。
李又言:"皇上为别人牵制,无权。"
俾斯麦说:"这就难了。”
确实如此,铁血宰相之言是从自身的经历和作为出发,至论也.李鸿章想干一番事业,牵制之人反对之人,多的不可胜数。
中国的改革,自古以来,难度大得很,失败也经常。王安石变法不是这样吗?
李鸿章毕竟是非常人,有非常的见识。果敢行动,创建近代工业,创办近代海军,派遣留学生出国,开中国近代化之先河。
记得他出席康有为和荣禄刚毅的辩论会,康有为慷慨陈词,认为变法为当务之急。刚毅说:祖宗之法不可变,宁可王国,不可变法。李鸿章当时未发一言,但回到家里,说:
"这人想干我一辈子也干不了的事。"
当戊戌政变,慈禧太后下令搜捕维新党人。李鸿章慨然曰:
“吾绝不做刀斧手。”
其同情维新若此,我由此知梁启超为什么会在李鸿章死后,拿起太史公春秋之笔,写下《李鸿章传》。梁启超在书中表达了对李鸿章是 "悲鸿章之遇,敬鸿章之才,惜鸿章之识。"
梁启超热爱自己的国家,民族,因此,只要给中国带来新鲜活力的人物,他就要用史家之良知,良识为其正名。在文章的第一段开头说:
“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乎?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语曰:盖棺论定。
梁启超在文章中还写道:李鸿章必定是十九世纪世界一大伟人。
长期以来,我也认为李鸿章是一个卖国贼,应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事实上,《辛丑条约》的谈判乃至大吐血而死,也可以说他为主上为国家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听到李鸿章去世,非常悲痛。认为国家失去了一位能与外国人打交道的不可或缺的人。外国人只知有李鸿章,而不知有清政府,可见李在当时外国人心目中的影响了,若清政府振作一点,向上一点,洋务运动或维新变法成功了,那李虽死,仍含笑九泉。
这篇人物传记,文笔优美不用我说,只要学习过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就会知道。
历史学家梁启超的这篇人物传记让你会对李鸿章和书中涉及的人物有一个更清醒公正的认识,这虽是一家之言,但开人茅塞。
因此爱读书的我向大家极力推荐。不知大家笑纳否?
李鸿章是历史上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
在高中历史课本上有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等涉及到李鸿章的篇幅.长时期以来,对李鸿章,国人并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必要对李鸿章进行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这也可以作为一个开放性作业给学生布置下去。
那么,就有必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查找资料的书目,其中,有一本是很好的参考书,就是梁启超的《李鸿章传》。
我们向学生推荐这本书,自己应首先阅读这本好书。
下面是我去年读了这本书后的读后感,你若读了,就想读这本书,我的推荐目的就达到了。
读梁任公《李鸿章传》,不能自抑,故以成文。
中国鸦片战争后的很长一段历史,是与李鸿章的个人际遇联系在一起的,他创建的淮军,成为太平军的劲敌.
“淮军之初之上海,西人见其衣帽之粗陋,窃笑耻之,鸿章徐与左右曰:军之良益,岂在制服耶?须彼见吾大将旗鼓,自有定论耳。"至是欧美人见淮军将校之勇敢,纪律之整严,莫不改容起敬,而常胜军之在部下者,亦始帖然服李之节制矣。"
引自梁启超的《李鸿章传》。
他创建的北洋舰队,一度成为亚洲最大的铁甲舰队,伊藤博文上船参观,目瞪口呆,惊的说不出话来。伊藤博文,日本首相,说起老同学严复,赞其才华过于他,而命运迥异,在伊藤博文任首相时,严复仅是一名海军学校教员。中国无人乎?非也,用人却中外大异,体制也。如李鸿章提拔自己的老部下丁汝昌,任北洋舰队提督,而丁并不懂海军。中日海战中国败,用人失误是一个。李鸿章负有一定的责任。这是毫无疑问的。
李鸿章,也确实是近代中国开明人士,力主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科技,自己还化装成普通人去外国船上考查。外交上,也是据理力争,不失大国风范,只是由于中国整个官僚统治集团,整个社会衰朽不堪,战必败,败必和,和必用李鸿章。无奈也,奈何也,谁愿意去谈判?弱国无外交,谁人不知?国难当头,义无反顾,李鸿章也。
他曾去过德国,见了德国首相俾斯麦,谈论干一番事业,如何才能成功。
俾斯麦直言:皇上一人信任足矣。
李又言:"皇上为别人牵制,无权。"
俾斯麦说:"这就难了。”
确实如此,铁血宰相之言是从自身的经历和作为出发,至论也.李鸿章想干一番事业,牵制之人反对之人,多的不可胜数。
中国的改革,自古以来,难度大得很,失败也经常。王安石变法不是这样吗?
李鸿章毕竟是非常人,有非常的见识。果敢行动,创建近代工业,创办近代海军,派遣留学生出国,开中国近代化之先河。
记得他出席康有为和荣禄刚毅的辩论会,康有为慷慨陈词,认为变法为当务之急。刚毅说:祖宗之法不可变,宁可王国,不可变法。李鸿章当时未发一言,但回到家里,说:
"这人想干我一辈子也干不了的事。"
当戊戌政变,慈禧太后下令搜捕维新党人。李鸿章慨然曰:
“吾绝不做刀斧手。”
其同情维新若此,我由此知梁启超为什么会在李鸿章死后,拿起太史公春秋之笔,写下《李鸿章传》。梁启超在书中表达了对李鸿章是 "悲鸿章之遇,敬鸿章之才,惜鸿章之识。"
梁启超热爱自己的国家,民族,因此,只要给中国带来新鲜活力的人物,他就要用史家之良知,良识为其正名。在文章的第一段开头说:
“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人而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乎?虽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论非常人,乌见其可?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谤满天下,未必不为伟人,语曰:盖棺论定。
梁启超在文章中还写道:李鸿章必定是十九世纪世界一大伟人。
长期以来,我也认为李鸿章是一个卖国贼,应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事实上,《辛丑条约》的谈判乃至大吐血而死,也可以说他为主上为国家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听到李鸿章去世,非常悲痛。认为国家失去了一位能与外国人打交道的不可或缺的人。外国人只知有李鸿章,而不知有清政府,可见李在当时外国人心目中的影响了,若清政府振作一点,向上一点,洋务运动或维新变法成功了,那李虽死,仍含笑九泉。
这篇人物传记,文笔优美不用我说,只要学习过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就会知道。
历史学家梁启超的这篇人物传记让你会对李鸿章和书中涉及的人物有一个更清醒公正的认识,这虽是一家之言,但开人茅塞。
因此爱读书的我向大家极力推荐。不知大家笑纳否?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粟裕传>>读后感 作者哈林
共军对战术的研究与贡献,其实很多来源于日本人。”三三制”其实就出现在平型关中,日本人拚刺刀时就是三人一组,抑制了八路军的人多优势。最后一一五师伤亡人数,几与日本人相同,但日本人全死光了。不能不说,共产党的军队能够在战术上得到提高,以至比国民党高出一筹,是在敌后长期与日寇作战的结果。而日寇不畏死的武士道精神,也是共军以不畏死作为建军思想的来源。
共军战术从抗战结束,就得到升华。这从林彪与粟裕身上体现出来。而延安总部多少还是保留着以前的游击思想。这在采守势的中原战局中表现更加明显。大踏步后退,大踏步跳转敌后,就是毛泽东一贯的战略。挺进大别山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思想。和毛泽东基本是同时代的刘伯承,很容易就理解了毛泽东的意图,而年轻一辈的粟裕,则表现出更多的锐气。粟裕打仗,绝不大踏步后退。就算要后退,也要把当面敌人打残再走,以免以后被动。而对大踏步跳转敌后,有过抗日先遣队失败经验的粟裕更是深知其弊。因此,他坚持依托根据地,消灭敌有生力量,未到绝境,绝不跳转出去。
林彪在东北,就是明显的大踏步后退。因为他有兵,但还来不及整合。为了求得整合时间,就必须大踏步后退。
在战略问题上,毛泽东比蒋介石高明。这表现在哪里呢?共产党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唯一目标。毛泽东一直在计算着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100万对400万,算到200万对300万,然后,就认为应该转入战略进攻。而蒋介石的战略并不是打仗。他仍把共军当土匪,进行围剿,而不是以消灭敌有生力量作为最终目标。
“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战争目标”,这在苏德战场,就得到体现。苏联拼死消耗德军,最后依靠远东抽来的兵力,占据了战略优势。而在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同时,通过土改,不断补充自己的军队。一销一长,就实现了战略转变。
人数占优,并不表示战争占优。毛泽东的所谓战略进攻,其实是扯谈。他确实明白,有了人数,他才有一拼之力。但是在战略相持时,怎样才能达成战略进攻的态势,却不是草莽毛泽东能够解决的。千里挺进大别山,就是用游击战术指导正规战争的结果。在中原,战略进攻最终还是由粟裕实现了。粟裕从实战中明白,他一个军团的兵力,只能消灭有限的敌人。我们的人数比例已经今非昔比,就需要整合更大的方面军团,才能与更强大的敌人周旋,才能消灭更多的敌人。这样,才能利用人数比例的有利变迁,达成战略进攻的态势。一句话,还是要继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这才是正规的战争原则。刘伯承就提不出来。因为以他当时的实战能力,不能承担这一重任。那一辈的人,弱习惯了,总想着避实击虚,并没有战略决战的胆略。毛泽东的伟大,只在于他认识到粟裕是对的,并把整个战略决战完全交给了粟裕。但这不是军事上的贡献。军事上的贡献来自粟裕。
粟裕不当三野司令,是因为那样做不利,对战争不利。一直到抗战结束,甚至在中原大战开始时,粟裕还不是一个方面军的主将。粟裕在南方三年游击战,手下兵将太少,基本上是被放弃的棋子。抗战时是新四军下一个支队司令,上面有叶挺、陈毅、张鼎丞一大串大人物在他之上,就是因此,组建华中野战军,他要让司令,而且他所有的部下,都只能任副职。后来组建华东野战军,他还得让司令。一直到淮海战役后,他才赢得了无可争议的地位。从二让司令,就可以看出,粟裕是个标准的军人。他知道自己擅长的只是打仗。
毛泽东对东北的指导又如何呢?毫无疑问,锦州一战,尽显其雄才大略。打锦州,包饺子,林彪会不明白其战略意义吗?林彪的谨慎,是有道理的。以东野的实力,东北基本上大局已定。问题只在于愿不愿意放走一部分敌人而已。以东北的工业基础,再加东野的实力,只要得到东北,全国解放只是迟早的事。在这种情况下,需不需要把整个东北的命运,押在塔山这一弹丸之地上呢?毛泽东坚持这样打,你可以说雄才大略,也可以说冒险。而且这个险冒得也太大了。只差一线,就是东北全盘逆转的恶果。塔山是一个辉煌的战例。就是因为太辉煌了,我才认为那不是一个可复制的战例。大功还是要记在林彪和四野的头上。林彪如果有野心,大可以让锦州之敌逃回去,这样,淮海战役要改写,整个共产党,就四野老大了。所以说,林彪是一个标准的军人。“野心家”的称号,无论如何不能加到林彪头上。
毛泽东的贡献,在抗日战争,坚持在敌后扩张。无视日寇就在面前,坚决以保存实力,发展地盘为主。这种战略需要毛泽东这样的政治人物,才能承担。当然,红军在井冈山发展壮大,毛泽东也起了主导作用。
我一向持这种观点,即战略不过是政治家对战争的影响,是全国全军对战争问题的共识。不要把战略搞得神乎其神。战略其实是最简单的东西。毛泽东是伟大的战略家,那是因为他有几个伟大的战略区域指挥官。毛泽东在这个时候仍然带有草莽英雄的色彩,只是在林彪、粟裕等不断以实战中锻炼出来的真知灼见,予以修正
共军对战术的研究与贡献,其实很多来源于日本人。”三三制”其实就出现在平型关中,日本人拚刺刀时就是三人一组,抑制了八路军的人多优势。最后一一五师伤亡人数,几与日本人相同,但日本人全死光了。不能不说,共产党的军队能够在战术上得到提高,以至比国民党高出一筹,是在敌后长期与日寇作战的结果。而日寇不畏死的武士道精神,也是共军以不畏死作为建军思想的来源。
共军战术从抗战结束,就得到升华。这从林彪与粟裕身上体现出来。而延安总部多少还是保留着以前的游击思想。这在采守势的中原战局中表现更加明显。大踏步后退,大踏步跳转敌后,就是毛泽东一贯的战略。挺进大别山就很好地体现了这种思想。和毛泽东基本是同时代的刘伯承,很容易就理解了毛泽东的意图,而年轻一辈的粟裕,则表现出更多的锐气。粟裕打仗,绝不大踏步后退。就算要后退,也要把当面敌人打残再走,以免以后被动。而对大踏步跳转敌后,有过抗日先遣队失败经验的粟裕更是深知其弊。因此,他坚持依托根据地,消灭敌有生力量,未到绝境,绝不跳转出去。
林彪在东北,就是明显的大踏步后退。因为他有兵,但还来不及整合。为了求得整合时间,就必须大踏步后退。
在战略问题上,毛泽东比蒋介石高明。这表现在哪里呢?共产党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唯一目标。毛泽东一直在计算着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100万对400万,算到200万对300万,然后,就认为应该转入战略进攻。而蒋介石的战略并不是打仗。他仍把共军当土匪,进行围剿,而不是以消灭敌有生力量作为最终目标。
“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战争目标”,这在苏德战场,就得到体现。苏联拼死消耗德军,最后依靠远东抽来的兵力,占据了战略优势。而在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同时,通过土改,不断补充自己的军队。一销一长,就实现了战略转变。
人数占优,并不表示战争占优。毛泽东的所谓战略进攻,其实是扯谈。他确实明白,有了人数,他才有一拼之力。但是在战略相持时,怎样才能达成战略进攻的态势,却不是草莽毛泽东能够解决的。千里挺进大别山,就是用游击战术指导正规战争的结果。在中原,战略进攻最终还是由粟裕实现了。粟裕从实战中明白,他一个军团的兵力,只能消灭有限的敌人。我们的人数比例已经今非昔比,就需要整合更大的方面军团,才能与更强大的敌人周旋,才能消灭更多的敌人。这样,才能利用人数比例的有利变迁,达成战略进攻的态势。一句话,还是要继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这才是正规的战争原则。刘伯承就提不出来。因为以他当时的实战能力,不能承担这一重任。那一辈的人,弱习惯了,总想着避实击虚,并没有战略决战的胆略。毛泽东的伟大,只在于他认识到粟裕是对的,并把整个战略决战完全交给了粟裕。但这不是军事上的贡献。军事上的贡献来自粟裕。
粟裕不当三野司令,是因为那样做不利,对战争不利。一直到抗战结束,甚至在中原大战开始时,粟裕还不是一个方面军的主将。粟裕在南方三年游击战,手下兵将太少,基本上是被放弃的棋子。抗战时是新四军下一个支队司令,上面有叶挺、陈毅、张鼎丞一大串大人物在他之上,就是因此,组建华中野战军,他要让司令,而且他所有的部下,都只能任副职。后来组建华东野战军,他还得让司令。一直到淮海战役后,他才赢得了无可争议的地位。从二让司令,就可以看出,粟裕是个标准的军人。他知道自己擅长的只是打仗。
毛泽东对东北的指导又如何呢?毫无疑问,锦州一战,尽显其雄才大略。打锦州,包饺子,林彪会不明白其战略意义吗?林彪的谨慎,是有道理的。以东野的实力,东北基本上大局已定。问题只在于愿不愿意放走一部分敌人而已。以东北的工业基础,再加东野的实力,只要得到东北,全国解放只是迟早的事。在这种情况下,需不需要把整个东北的命运,押在塔山这一弹丸之地上呢?毛泽东坚持这样打,你可以说雄才大略,也可以说冒险。而且这个险冒得也太大了。只差一线,就是东北全盘逆转的恶果。塔山是一个辉煌的战例。就是因为太辉煌了,我才认为那不是一个可复制的战例。大功还是要记在林彪和四野的头上。林彪如果有野心,大可以让锦州之敌逃回去,这样,淮海战役要改写,整个共产党,就四野老大了。所以说,林彪是一个标准的军人。“野心家”的称号,无论如何不能加到林彪头上。
毛泽东的贡献,在抗日战争,坚持在敌后扩张。无视日寇就在面前,坚决以保存实力,发展地盘为主。这种战略需要毛泽东这样的政治人物,才能承担。当然,红军在井冈山发展壮大,毛泽东也起了主导作用。
我一向持这种观点,即战略不过是政治家对战争的影响,是全国全军对战争问题的共识。不要把战略搞得神乎其神。战略其实是最简单的东西。毛泽东是伟大的战略家,那是因为他有几个伟大的战略区域指挥官。毛泽东在这个时候仍然带有草莽英雄的色彩,只是在林彪、粟裕等不断以实战中锻炼出来的真知灼见,予以修正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