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的铸造方法有哪些?每个时期的青铜器纹饰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一、青铜器的铸造方法有哪些?(请按照出现的时间罗列)
一. 块范法(商周时代)
块范法(或称土范法)是商周时代最先采用的,是应用最广的青铜器铸造法.
此方法简单介绍如下:以铸造容器为例,先制成欲铸器物的模型.模型在铸造工艺上亦称作模或母范;再用泥土敷在模型外面,脱出用来形成铸件外廓的铸型组成部分,在铸造工艺上称为外范,外范要分割成数块,以便从模上脱下;此外还要用泥土制一个体积与容器内腔相当的范,通常称为芯,或者称为心型、内范;然后使内外范套合,中间的空隙即型腔,其间隔为欲铸器物的厚度;最后将溶化的铜液注入此空隙内,待铜液冷却后,除去内外范即得欲铸器物.
1.块范法铸造的具体过程与浑铸法
(1). 制模
模亦称为“母范”,原料可选用陶或木、竹、骨、石各种质料,而已经铸好的青铜器也可用作模型.具体选用何种质料要视铸件的几何形状而定,并要考虑花纹雕刻与拨塑的方便.一般说来:形状细长扁平的刀、剑,可以用竹、木削制而成;较小的鸟兽动物形体可以用骨、石雕刻为模;对于形状厚重比较大的鼎、彝诸器,则可以选用陶土,以便拨塑.
从出土发掘来看,陶范最为常见.陶范的泥料粘土含量可以多一些,混以烧土粉、炭末、草料或者其它有机物,并掌握好调配泥料时的含水量,使之有较低的收缩率与适宜的透气性,以便在塑成后避免因为干燥、焙烧而发生龟裂现象.陶模的表面还必须细致、坚实,以便在其上雕刻纹饰.
泥模在塑成后,应该使其在室温中逐渐干燥,纹饰要在其干成适当的硬度时雕刻.对于布局严谨、规范整齐的纹饰,一般先在素胎上用色笔起稿而后再进行雕刻,高出器表的花纹则用泥在表面堆塑成形,再在其上雕刻花纹.
泥模制成后,必须置入窑只焙烧成陶模才能用来翻范.
(2).制范
制范亦要选用和制备适当的泥料.其主要成分是泥土和砂.一般说来,范的粘土含量多些,芯则含砂量多些,颗粒较粗.且在二者之中还拌有植物质,比如草木屑,以减少收缩,利于透气性.
范的泥土备制须极细致,要经过晾晒、破碎、分筛、混匀,并加入适当的水分,将之和成软硬适度的泥土,再经过反复摔打、揉搓,还有经过较长时间的浸润,使之定性.这样做好的泥料在翻范时才得心应手.
从模上翻范技术性很强,是块范铸造技术的中心环节.对于较简单的实心器物象刀、戈、镞等,只需由模型翻制两个外范即可,此种外范称为二合范.
而制造空心容器的范则复杂多了,简介如下:
1.在翻范以前,首先要决定外范应该分为几块及应该在何处分界.
2.翻外范的方法是用范泥往模上堆贴而成,再用力压紧.
3.对于芯的制做则有三种方法:一是已从模型上翻制好外范后,利用模型来制芯,即将模型的表面加以刮削,刮削的厚度即是所铸铜器的厚度.二.是把模型做成空心的,从其腹腔中脱出芯,并使拖出的芯和底范连成一块,再在底范上铸耳,此种方法适用于大型器物.三.利用外范制芯.
(3).浇注
将已焙烧的且组合好的范可趁热浇注,不然需在临浇注前进行预热.预热时要将范芯装配成套,捆紧后糊以泥砂或草拌泥,再入窑烧烤.预热的温度以400-500度为佳.焙好的型范需埋置于沙(湿沙)坑中防止范崩引起的伤害,并在外加木条箍紧,也是为了防止铜液压力将范涨开.
范准备好后,将熔化的铜液(1100-1200为宜)注入浇口.器物之所以倒着浇,是为了将气孔与同液中的杂质集中于器底,使器物中上部致密,花纹清晰.浇入铜液时应该掌握好速度,以快而平为宜,直到浇口于气孔皆充满铜液为止.待铜液凝固冷却后,即可去范、芯,取出铸件.
一次浇注成完整器形的方法叫“浑铸”,或“一次浑铸”,或者“整体浇铸”.商周器物多是以此方法铸成.凡以此方法铸成之器,其表面所遗留的线条是连续的,即每条范线均互相连接,这是浑铸的范线特征.
(4).修整
铸件去陶范后还要进行修整,其经过锤击、锯锉、錾凿、打磨,消去多余的铜块、毛刺、飞边,只有这样才算制造完毕.
除浑铸法之外还有分铸法,即器物的各部位不是一次浇铸完成的,而是分别铸成的,并用连接方法使之连为一体.而连接则主要有铸合法和焊接法.在此就不介绍了.
二.失蜡法
中国失蜡铸造技术原理起源于焚失法,焚失法最早见于商代中晚期,这种技术在无范线失蜡法出现之后逐渐消亡.失蜡法是一种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蜡法指用容易熔化的材料,比如黄蜡(蜂蜡),动物油(牛油)等制成欲铸器物的蜡模,然后在蜡模表面用细泥浆浇淋,在蜡模表面形成一层泥壳,再在泥壳表面上涂上耐火材料,使之硬化即做成铸型,最后再烘烤此型模,使蜡油熔化流出,从而形成型腔,再向型腔内浇铸铜液,凝固冷却后即得无范痕,光洁精密的铸件.
二、每个时期的青铜器纹饰?
1、春秋早期(公元770年—前7世纪上半叶)
这一时期青铜器的形制虽然是承袭西周晚期体系,但也出现了几种新的器形.首先是盆的出现,传世的如曾大保盆.春秋早期的纹饰与西周晚期形似,但有微小的变化,就是出现了龙类相交缠的纹饰.春秋早期交龙纹与其他纹饰一样都显得粗疏.这一时期的铭文长篇的甚少,内容多是诸侯、卿大夫等婚媾媵器和自作用器的记录.铭辞书体也无显著的变化.
2、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纪上半叶— 前6世纪上半叶)
由于考古资料不够充分,尤其是有绝对年代可考的标准器缺少,因此难于严格地标定分期的年限,同时各国青铜器的发展也不平衡.虽然如此,仍有少量的标准器或接近标准器的资料.
春秋中期青铜器和西周中期有某些相似之处,即具有早期到晚期过度的特点.春秋中期的纹饰在结构上虽然有新的式样,但在技巧上还不是精工细作,因而仍具有某中粗犷的风味.
3、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前476年)
春秋晚期青铜器的形制比较复杂,各个地区的器用也不尽相同,而有的地区发现甚少,情况未明.但总的来看,现存这一时期各个地区的青铜器,其形制与纹饰的共同点大于不同之点.
春秋晚期新出现了红铜镶的纹饰,包括龙、兽、凤、鸟以及表现狩猎的各种题材.由于表现人之狩猎活动的图像处于初始时期,因而带有粗拙干.但是它已摆脱了青铜器纹饰的图案规律,而成为构图比较自然而生动的初级画像.春秋晚期青铜器铭文,内容以记载自作用器的为多,铭辞或长或短,大体上有一定的格式,内容总以显彰器主本人的世家、地位和身份及自诩品德之美为主,记载婚媵的铭文亦不在少数.铭辞除了诸侯或主要的卿大夫之名可与史籍相印证,以及部分有史迹可资考查外,关涉史料的内容不多,这是由于青铜器的社会功能因时代的不同而有所改变的缘故.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花纹较商代及西周有很大的变化,其特点是过去的饕餮纹、兽面纹等繁缛样已淘汰,代之以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与图像纹等.东周的花纹成网状四方连续,说明采用了花版捺印技术,比过去全部雕刻范模的工艺前进了一大步,并出现了镶嵌、鎏金、金银错、细线雕等新兴工艺.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铸造和工艺技术虽有很大发展和成就,但由于冶铁术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的青铜时代终于为铁器时代所取代~
一. 块范法(商周时代)
块范法(或称土范法)是商周时代最先采用的,是应用最广的青铜器铸造法.
此方法简单介绍如下:以铸造容器为例,先制成欲铸器物的模型.模型在铸造工艺上亦称作模或母范;再用泥土敷在模型外面,脱出用来形成铸件外廓的铸型组成部分,在铸造工艺上称为外范,外范要分割成数块,以便从模上脱下;此外还要用泥土制一个体积与容器内腔相当的范,通常称为芯,或者称为心型、内范;然后使内外范套合,中间的空隙即型腔,其间隔为欲铸器物的厚度;最后将溶化的铜液注入此空隙内,待铜液冷却后,除去内外范即得欲铸器物.
1.块范法铸造的具体过程与浑铸法
(1). 制模
模亦称为“母范”,原料可选用陶或木、竹、骨、石各种质料,而已经铸好的青铜器也可用作模型.具体选用何种质料要视铸件的几何形状而定,并要考虑花纹雕刻与拨塑的方便.一般说来:形状细长扁平的刀、剑,可以用竹、木削制而成;较小的鸟兽动物形体可以用骨、石雕刻为模;对于形状厚重比较大的鼎、彝诸器,则可以选用陶土,以便拨塑.
从出土发掘来看,陶范最为常见.陶范的泥料粘土含量可以多一些,混以烧土粉、炭末、草料或者其它有机物,并掌握好调配泥料时的含水量,使之有较低的收缩率与适宜的透气性,以便在塑成后避免因为干燥、焙烧而发生龟裂现象.陶模的表面还必须细致、坚实,以便在其上雕刻纹饰.
泥模在塑成后,应该使其在室温中逐渐干燥,纹饰要在其干成适当的硬度时雕刻.对于布局严谨、规范整齐的纹饰,一般先在素胎上用色笔起稿而后再进行雕刻,高出器表的花纹则用泥在表面堆塑成形,再在其上雕刻花纹.
泥模制成后,必须置入窑只焙烧成陶模才能用来翻范.
(2).制范
制范亦要选用和制备适当的泥料.其主要成分是泥土和砂.一般说来,范的粘土含量多些,芯则含砂量多些,颗粒较粗.且在二者之中还拌有植物质,比如草木屑,以减少收缩,利于透气性.
范的泥土备制须极细致,要经过晾晒、破碎、分筛、混匀,并加入适当的水分,将之和成软硬适度的泥土,再经过反复摔打、揉搓,还有经过较长时间的浸润,使之定性.这样做好的泥料在翻范时才得心应手.
从模上翻范技术性很强,是块范铸造技术的中心环节.对于较简单的实心器物象刀、戈、镞等,只需由模型翻制两个外范即可,此种外范称为二合范.
而制造空心容器的范则复杂多了,简介如下:
1.在翻范以前,首先要决定外范应该分为几块及应该在何处分界.
2.翻外范的方法是用范泥往模上堆贴而成,再用力压紧.
3.对于芯的制做则有三种方法:一是已从模型上翻制好外范后,利用模型来制芯,即将模型的表面加以刮削,刮削的厚度即是所铸铜器的厚度.二.是把模型做成空心的,从其腹腔中脱出芯,并使拖出的芯和底范连成一块,再在底范上铸耳,此种方法适用于大型器物.三.利用外范制芯.
(3).浇注
将已焙烧的且组合好的范可趁热浇注,不然需在临浇注前进行预热.预热时要将范芯装配成套,捆紧后糊以泥砂或草拌泥,再入窑烧烤.预热的温度以400-500度为佳.焙好的型范需埋置于沙(湿沙)坑中防止范崩引起的伤害,并在外加木条箍紧,也是为了防止铜液压力将范涨开.
范准备好后,将熔化的铜液(1100-1200为宜)注入浇口.器物之所以倒着浇,是为了将气孔与同液中的杂质集中于器底,使器物中上部致密,花纹清晰.浇入铜液时应该掌握好速度,以快而平为宜,直到浇口于气孔皆充满铜液为止.待铜液凝固冷却后,即可去范、芯,取出铸件.
一次浇注成完整器形的方法叫“浑铸”,或“一次浑铸”,或者“整体浇铸”.商周器物多是以此方法铸成.凡以此方法铸成之器,其表面所遗留的线条是连续的,即每条范线均互相连接,这是浑铸的范线特征.
(4).修整
铸件去陶范后还要进行修整,其经过锤击、锯锉、錾凿、打磨,消去多余的铜块、毛刺、飞边,只有这样才算制造完毕.
除浑铸法之外还有分铸法,即器物的各部位不是一次浇铸完成的,而是分别铸成的,并用连接方法使之连为一体.而连接则主要有铸合法和焊接法.在此就不介绍了.
二.失蜡法
中国失蜡铸造技术原理起源于焚失法,焚失法最早见于商代中晚期,这种技术在无范线失蜡法出现之后逐渐消亡.失蜡法是一种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蜡法指用容易熔化的材料,比如黄蜡(蜂蜡),动物油(牛油)等制成欲铸器物的蜡模,然后在蜡模表面用细泥浆浇淋,在蜡模表面形成一层泥壳,再在泥壳表面上涂上耐火材料,使之硬化即做成铸型,最后再烘烤此型模,使蜡油熔化流出,从而形成型腔,再向型腔内浇铸铜液,凝固冷却后即得无范痕,光洁精密的铸件.
二、每个时期的青铜器纹饰?
1、春秋早期(公元770年—前7世纪上半叶)
这一时期青铜器的形制虽然是承袭西周晚期体系,但也出现了几种新的器形.首先是盆的出现,传世的如曾大保盆.春秋早期的纹饰与西周晚期形似,但有微小的变化,就是出现了龙类相交缠的纹饰.春秋早期交龙纹与其他纹饰一样都显得粗疏.这一时期的铭文长篇的甚少,内容多是诸侯、卿大夫等婚媾媵器和自作用器的记录.铭辞书体也无显著的变化.
2、春秋中期(公元前7世纪上半叶— 前6世纪上半叶)
由于考古资料不够充分,尤其是有绝对年代可考的标准器缺少,因此难于严格地标定分期的年限,同时各国青铜器的发展也不平衡.虽然如此,仍有少量的标准器或接近标准器的资料.
春秋中期青铜器和西周中期有某些相似之处,即具有早期到晚期过度的特点.春秋中期的纹饰在结构上虽然有新的式样,但在技巧上还不是精工细作,因而仍具有某中粗犷的风味.
3、春秋晚期(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前476年)
春秋晚期青铜器的形制比较复杂,各个地区的器用也不尽相同,而有的地区发现甚少,情况未明.但总的来看,现存这一时期各个地区的青铜器,其形制与纹饰的共同点大于不同之点.
春秋晚期新出现了红铜镶的纹饰,包括龙、兽、凤、鸟以及表现狩猎的各种题材.由于表现人之狩猎活动的图像处于初始时期,因而带有粗拙干.但是它已摆脱了青铜器纹饰的图案规律,而成为构图比较自然而生动的初级画像.春秋晚期青铜器铭文,内容以记载自作用器的为多,铭辞或长或短,大体上有一定的格式,内容总以显彰器主本人的世家、地位和身份及自诩品德之美为主,记载婚媵的铭文亦不在少数.铭辞除了诸侯或主要的卿大夫之名可与史籍相印证,以及部分有史迹可资考查外,关涉史料的内容不多,这是由于青铜器的社会功能因时代的不同而有所改变的缘故.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花纹较商代及西周有很大的变化,其特点是过去的饕餮纹、兽面纹等繁缛样已淘汰,代之以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与图像纹等.东周的花纹成网状四方连续,说明采用了花版捺印技术,比过去全部雕刻范模的工艺前进了一大步,并出现了镶嵌、鎏金、金银错、细线雕等新兴工艺.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铸造和工艺技术虽有很大发展和成就,但由于冶铁术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的青铜时代终于为铁器时代所取代~
华清动力
2024-09-09 广告
2024-09-09 广告
铝合金连杆在发动机上的应用可以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与传统的铸铁连杆相比,铝合金连杆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优点。铝合金连杆的使用可以降低发动机的重量,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重量比。这意味着发动机可以在更轻的重量下输出更高的功率,...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华清动力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