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乾隆皇帝死前给和珅留了封信是圣旨吗
那个是民间传说,传说嘉庆抄家时候,和珅拿出一份秘藏乾隆圣旨,打开一看“留全尸”三个字。
乾隆皇帝不杀和珅的真正原因,其实是要将他留给嘉庆,乾隆皇帝打了个很好的算盘。嘉庆杀了和珅后不光可以立威,还能填满国库,就好比农村养猪,等到猪肥肥胖胖的时候,过年就将猪杀掉是一个道理。
历史也确是如此,乾隆去世后,嘉庆就派人逮捕和珅,抄了他的家,将其财产充公,民间也因此有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这一说法。
其实和珅也不傻,他知道乾隆去世后自己可能会被嘉庆用来立威,但是他也并没有太过担心自己的性命,因为乾隆生前给他留了一封信。在和珅眼里这无非就是一个乾隆皇帝留给他的免死金牌,所以这封信他从来都没有打开过,而是当宝贝一样供了起来。
所以当嘉庆下令判以他死刑处置的时候,和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急忙将这封信拿了出来。但当他打开来一看的时候,才知道这并不是什么免死金牌,信中只有乾隆皇帝留下的三个字:留全尸。
扩展资料: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姓钮祜禄氏,原名善保,字致斋,自号嘉乐堂、十笏园、绿野亭主人,满洲正红旗,清朝中期权臣、商人。
和珅初为官时,精明强干,通过李侍尧案巩固自己的地位。乾隆帝对其宠信有加,并将幼女十公主嫁给和珅长子丰绅殷德,使和珅不仅大权在握,而且成为皇亲国戚。随着权力的成长,他的私欲也日益膨胀,利用职务之便,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打击政敌。
此外,和珅还亲自经营工商业,开设当铺七十五间,设大小银号三百多间,且与英国东印度公司、广东十三行有商业往来。
和珅曾担任和兼任了清王朝中央政府的众多关键要职,封一等忠襄公,官拜文华殿大学士,其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正总裁官、领侍卫内大臣等数十个重要职务。
嘉庆四年(1799年),嘉庆帝即下旨将和珅革职下狱。和珅所聚敛的财富,约值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所拥有的黄金和白银加上其他古玩、珍宝,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乾隆帝死后十五天,嘉庆帝赐和珅自尽,和珅死时年仅四十九岁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和珅
在乾隆皇帝驾崩后,和珅也因贪污等二十条大罪锒铛入狱,然而更入狱的和珅并不怎么害怕,因为乾隆皇帝生前曾留给和珅一封信,这封信放在了其他大臣那里,说是在和珅出事后拿出来给当朝的皇帝看。虽然和珅不知道信里面写了什么内容,但他自信满满,心想乾隆会留一封信给自己,那么这封信对他必定是有利的,是一封保命信。而信中的内容无非是让皇帝给自己留一条生路这样的话。
之后,嘉庆皇帝在金銮殿提审和珅,准备判处凌迟的刑罚。就在这个时候,有人便递上了乾隆留下来的这封诏谕。和珅一边大呼还是皇上对奴才好,一边激动的结果诏谕,打开一看却呆住了,连忙说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原来这封诏谕上只有三个字——留全尸。
实际上,对于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和珅,乾隆既知道他的忠心,也清楚他的贪心,于是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且乾隆知道在自己死后,和珅必定成为众矢之的,定是必死无疑,因为在嘉庆上位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杀鸡儆猴,树立自己的威信,而和珅就是最好的人选。因此留全尸便是乾隆对和珅最后的宽赦。以上供参考。
更正:清朝的和坤

信是有,不过不是给和珅的,是借和珅之手给嘉庆皇帝的。内容嘛,三字,“留全尸”